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公元30年至50年之教會
使徒時代的教會三個段落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近代教會史
弟兄會 ,
第二次大覺醒運動的背景 ,
海外宣教運動 , 宣教工作的開展 ,
宣教還是侵略 ,
宣教與帝國主義 , 二十世紀海外宣教運動 ,
宣教運動的擴展和影響 , 愛丁堡國際宣教會議 ,
普世基督教協會之成立 , 普世基督教協會 ,
佈道時期的教會(1) , 佈道時期的教會(2) ,
中國近代的基督教 ,
運動的發生及擴展 ,
教會的合一運動 , 教會聯盟與聯合 ,
教會的青年工作 , 基督教青年會 ,
聖潔運動與靈恩運動 ,
洛桑會議 , 瑪麗.瓊斯和聖經公會 ,
當代的福音派 ,
1904-1905年威爾斯大復興
整體教會是這樣,威爾斯的教會也不例外。基督徒對信仰冷淡,生活不敬虔;教會聚會人數下降,事工缺乏發展,講台信息無聊。熱心的基督徒發出渴望復興的聲音,他們開始切實地向上帝祈求復興的臨到:
‧ 在羅達谷,有基督徒為掃遍全球的復興臨到祈求多年。
‧ 1903至1904年,有一位姊妹懇求上帝復興的大能臨到,否則她寧願死去。
‧ 1903年,有三位傳道人組成禱告小組,每天為別人和自己教會荒涼而求上帝記念。
在大復興降臨之前,上帝的靈早已藉著有負擔的基督徒以禱告和呼求去預備好了。
二. 威爾斯大復興的領導人物
A. 伊文羅拔士
在威爾斯大復興中,最觸目的人物是伊文羅拔士。他本來是羅格地方一個寂寂無聞的基督徒,但自從大復興展現以後,便大受注意。1878年 出生的羅拔士,父親是礦工,他後來成為鐵匠。他最大的心願是尋求復興,他忠心地出席教會所有的聚會,因他聽取了教會一位長老的忠告:不要失去被聖靈祝福的 機會。他很努力的讀聖經,無論往何處去,總帶著聖經。由於他性 格很內向,缺乏演講的天分,也沒有卓越的解經恩賜,許多人不相信他會成為神合用的器皿。
然而,羅拔士被上帝呼召去傳道,他在1904年前往紐卡斯爾的傳道人預備學校唸書,以便將來接受作傳道人的訓練;但是他並沒有完成學業,他受了聖靈的感動返回家鄉。後來,他在靠近羅格的毘斯加山的一次聚會中講 道,他說:“如果威爾斯要領受聖靈的大大澆灌,那麼基督徒就應該遵守四大要點。”
2. 在生活裡有任何疑惑的習慣,應當棄絕;
3. 時常順服聖靈;
4. 公開承認耶穌基督為救主。
1905年2月,羅拔士向英格蘭利物浦港的威爾斯人傳福音,有750人信主。然後,他進行旅行佈道,在北威爾斯周遊了兩個月之久。在5月底,一共有十萬人決志相信耶穌。後來,復興的烈火傳到英格蘭康威爾,而教會大復興的消息也傳遍了全世界。
‧ 賓路易師母:在蘇瑞郡主領查經班,又在1903年在威爾斯設立聚會,帶來很大的屬靈影響力。
‧ 邁爾牧師:1903至1904年,他在威爾斯主領培靈會,聖靈大大的向數十位牧師及布道家作工,促使年輕的傳道人迫切的為國家覺醒禱告,熱心地推動靈命進深的工作。
‧ 塞特約書亞:1904年,塞特約書亞以查經會吸引信徒追求更深的靈命。11月,他在以便以謝禮拜堂主領布道聚會,復興出現了,有不少人信主。復興的火焰由南威爾斯燃燒到北威爾斯。
‧ 1904年,曾建士召集教會一群青年基督徒,認真地指出他們的毛病,呼籲他們順服聖靈。曾建士要求他們出來講見證,其中一位姊妹的話:“我全心愛我的主耶穌基督”,大大感動了很多人。
三. 總結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愛任紐
中世紀時期
教皇的始原 , 中古時期教皇與教會的興衰 , 異端裁判所 ,
中世紀與教宗制度的產生 , 中古時期:教皇的貢獻與改革 ,
修道主義與克呂尼革新運動 , 漫談中世紀修道主義 ,
中世紀蠻族 , 條頓族(Teutonis) , 英、德兩國之歸主 ,
尼斯多留教(Nestorianism,在中國稱景教) , 元朝之景教 ,
回教開始—穆罕默德(Mohammed) , 教會喪失領域 ,
歐洲大陸的教會和宣教運動 ,
教會組成聯盟 , 查理曼(Charlemagne)大帝 , 黑暗時代 ,
教皇權勢的發展 ,教會被政府控制 ,
教會分裂 , 東西教會分離的原因 ,
修道主義與克呂尼革新運動 , 修道運動繼起 ,
教會為自由奮鬥 , 教皇勢力增大—貴格利第七世(Gregory VII) ,
教會發起十字軍運動 , 十字軍東征 ,
教會權勢頂峰時期 , 擁戴教皇的著名教士 ,
新敬虔的覺醒 ,
佛蘭西斯乞食修道傳到中華 ,
教皇的權勢衰敗—邦尼腓第八世(Bonifacius VIII) ,
教皇之巴比倫時代 , 教會權勢衰微 , 教會內部的困擾 ,
教權衰弱與復起 ,
中世紀的末期 ,
中世紀的學術 ,
中世紀的天主教 , 中世紀之告解禮與赦罪 ,
黑暗時代的基督教 ,
中世紀的天主教
Rowan Williams 的著作
Rowan Douglas Williams (羅雲・威廉斯) 不僅是當代安立甘宗最具影響力的大主教之一,更是當代最重要的 靈修神學家、詩人與神秘神學詮釋者 。 他的著作橫跨神學、靈修、文學、社會倫理與詩歌,文字深刻、語言詩意,融合了東方教父的靜觀傳統與西方理性神學...
-
1952 年 7 月 15 日,當亞瑟·沃金頓·賓克( Arthur Walkington Pink )在外赫布理群島的斯多諾威去世的時候,除了一小個朋友圈子和他的月刊雜志《聖經學習》的讀者以外,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的逝去。他曾經在四個國家住過,並且講道,然而他死的時候,他...
-
伯爾拿(逝世於主後一一五三年)根據宗教體驗,創立一種以基督為中心的救恩體系。該體系以神秘的神歡為終點。 十字軍為西方世界重新發現這位為人的耶穌。伯爾拿對這位為人的耶穌頗感興趣,而對形而上學的,羅戈斯的、聖禮上的基督不感興趣。他根據雅歌寫了八十六篇講...
-
《基督榮耀的身體》( The Glorious Body of Christ )是 R. B. Kuiper (魯本 · 約翰 · 凱波爾)於 20 世紀中葉撰寫的教會論經典之作,是改革宗傳統中 最具代表性的通俗神學著作之一 ,也被譽為「面向平信徒與牧者的改革宗教...
-
Rowan Douglas Williams (羅雲・威廉斯) 不僅是當代安立甘宗最具影響力的大主教之一,更是當代最重要的 靈修神學家、詩人與神秘神學詮釋者 。 他的著作橫跨神學、靈修、文學、社會倫理與詩歌,文字深刻、語言詩意,融合了東方教父的靜觀傳統與西方理性神學...
-
他 為 使徒後時期 ( Post-Apostolic Age )的 基督教會 領袖之一,相傳曾接受使徒約翰直接的教導,是 安提阿教會 ( Patriarch of Antioch )第三位 主教 (前兩位分別是使徒彼得與 Evodius )。最終被 羅馬帝國 皇帝投入野獸的...
-
馬丁路德講過一句話:『勇敢地犯罪吧!』 這句話會讓人誤解,以為馬丁路德鼓勵人放縱情慾去犯罪。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並非如此,是因為路德之個性強烈,語不驚人誓不休。這句話之意思是要人勇敢的接受我是個罪人之事實,並且也接受上帝願意接納我這個罪人。 ...
-
改教派(以後稱為基督教,以別於天主教)雖然建立了穩固基礎,並且迅速地發展,但內部的問題卻日益明顯,而天主教國家在政治及軍事上對於基督教國家的威脅也越來越大,戰爭有一觸即發的可能。事實上,主後一六一八年天主教與基督教的衝突真的爆發了,隨後三十年的戰爭在歐洲造成很大的...
-
德國及瑞士的人物 , 英國人物 , 美洲人物 , 荷蘭人物 , 丹麥人物 , ...
-
亞他那修年輕時教會受到逼迫,他在亞歷山太教義學院受教育;因其能力與敬虔,亞歷山大主教( Bishop Alexander )對他另眼相看。他還作執事時就陪亞歷山大主教去參加尼西亞會議;亞歷山大去世後他成為主教共46年,期間被放逐5次(共17年)。 他的作品顯出深博學養和豐...
-
【大貴格利(Gregory the great, 主後540-604年)】 大貴格利對中世紀教會的教義有五百年之久的深遠影響。現今在羅馬教會裏,他的神學仍然佔有重要的一環。 生於主後540年,是一位羅馬國會參議員之子。他立誓做修道士,並創辦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