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教會權勢頂峰時期

 

1. 又一位皇帝屈尊降卑

 

    雖然貴格利七世想使教皇超越皇帝的一切努力全盤失敗,甚至連他在卡諾撒堡對亨利四世的大勝也歸於徒然,但是,繼任教皇的腦海中,仍不能忘懷卡諾撒的情景,他們的心眼仍定睛於亨利卑微俯伏在教皇貴格利腳前的鏡頭,這幕戲景時常催逼他們去努力達到貴格利一生所委身的理想。

 

    當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位時,教皇的權勢高張,教皇與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之間,發生強烈的摩擦。最後,逼得皇帝向教皇投降。西元1177年,皇帝親自到威尼斯(Venice)的聖馬可座堂,在教皇面前,把皇服鋪在石灰地上,跪在上面,親吻教皇的腳,亞歷山大把皇帝扶起,並賜他一個「平安之吻」(Kiss of Peace)。

 

    八月七日,他們在義大利的阿南宜城(Anagni)相遇,這次德皇嚴肅地宣告他過去在羅馬所封立的「反教皇」無效,並承認亞歷山大才是合法教皇。當教皇上馬時,德皇為他拉馬韁,並陪在馬旁走了一程路。

 

    歷史似乎在重演,整整一百年前,他的曾祖父德皇亨利四世在卡諾撒降卑在教皇貴格利七世之前,現在,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也兩次在義大利降卑於教皇亞歷山大三世面前,一次在威尼斯,一次在阿南宜。

 

2. 教皇依諾森三世(InnocentⅢ)

 

    依諾森三世擔任教皇時(西元11981216年),是教會權勢的頂峰時期。他出生於顯赫的羅馬世家,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巴黎修語言學,又在波隆那(Bologna)修法律,是個口才卓越的演說家,又是優秀的音樂家及歌唱能手,二十九歲便當紅衣主教,三十七歲被選為教皇。

 

    教皇依諾森對教皇制抱著最崇高的理想,他在兩封信上寫著說:「上帝把權柄賜給彼得,不僅要他管轄普世教會,也是要他管理全世界。」他又說:「除非皇帝真誠地事奉上帝在地上的代表人,他不會成為好的皇帝。」

 

3. 依諾森的得勢

 

   依諾森對教皇制的理想是由五個因素塑成:貴格利七世的榜樣;偽文件「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十字軍東征;「藉著罪名(ratione  peccati)」的原則;及當時歐洲有利的環境。茲將這五項分述於下:

 

    雖然貴格利一生為建立教皇至高無上權勢的努力全盤失敗,但他留下的榜樣,卻成為一代代繼任教皇的原動力。

 

    雖然「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是一份假文件,但世世代代被人當做真品。這份檔,在依諾森要求教皇權威的事上,提供了合法而有力的基礎。

 

    十字軍東徵象征著全歐洲基督徒反抗回教徒的大聯合,而每次東征都是由教皇發起,他吩咐國王、皇帝率軍出戰,他們都服從了,使教皇漸漸以「基督教世界之首」的姿態出現。

 

    拉丁文「ratione  peccati」是「由於罪」的意思。教會承認皇帝在純政治的範疇內居首位,而教皇是宗教與道德範疇內的最高權柄。現在教皇宣稱:如果屬世君王在政治行為上犯了「不道德的罪」時,教皇不但有權,而且有責任干涉這些君王,並加以申斥。既然每一個政治行為都包含道德的成份,於是這項「藉著罪名」的原則,就在政治的範疇內,給教皇至高無上的權威,使他們成為制裁君王的人。

 

    當時歐洲的情勢對依諾森非常有利,使得加強教皇宇宙性特權的要求,有實現的可能。當時義大利北部各城漸趨富裕,他們願意與教皇聯合,對抗皇帝。德皇巴巴若沙在十字軍東征途中死亡,繼任的兒子只在位幾年,接下來的是三歲的腓得利二世;法國和其他國家則漸漸開始有民族合一的感覺。因此,當時的歐洲沒有一個強大的屬世權住可以向依諾森挑戰。

 

4. 教皇權勢達到頂峰

 

    依諾森一即教皇之位,就恢復「聖彼得教產」(the patrimony of St. Peter),也就是所謂的「教皇碩士」(Papal States)。這塊領土在義大利半島中部,過去由於教皇以土地交換神聖羅馬皇帝的保護,變得越來越小。自從依諾森上任後,六百年內,這塊教皇領土的疆界一直能保持原狀。

 

    教皇依諾森同時也向全世界宣佈,他絕不縱容反對他的屬世權勢。英王約翰膽敢違杭教皇,於是在西元1208年,教皇給英國下了一道禁令(Interdict),宣佈全英國不准舉行教會儀式;第二年,英王約翰被革除教籍,他的臣民不必再臣服於他,他也失去了王位。西元1213年,約翰只得向教皇屈服,他寫了一份公文,在肅穆的典禮中,呈遞給教皇代表魯道夫,公文上寫著:「謹將英格蘭和愛爾蘭的一切權利及臣民獻給上帝及聖使徒彼得和保羅,也獻給我們的母親——神聖羅馬教會,以及我們的主——依諾森和他的繼承人,為要重新成為上帝與羅馬教會的臣屬。因此,我們在魯道夫面前立下了臣屬之誓……我們的後代也將繼續信守此誓。為表明我們的臣屬,我們和我們的後代,將在彼得辨士(Peters  pence)之外,每年自歲收內,為英格蘭提七百馬克,為愛爾蘭提三百馬克,奉獻給教皇轄區(Holy See)。」英王約翰隨即將他的皇冠及權杖交給魯道夫,魯道夫將它們保管了五天,再交還英王,以示至高無上之威權,英國自此成為教皇的屬下。

 

    國王和皇帝們一個接一個地,相繼承認教皇是他們屬靈的領袖。除了法王之外,所有的君王都承認教皇也是屬世的主宰,他們宣稱自己是教皇的臣屬,也承認他們的國土是羅馬教會的領土。

 

    有一段時期,甚至羅馬帝國也成為羅馬教會的領土:十字軍東征的目的,是要自回教徒手中奪回聖地;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卻偏離了這個目標,十字軍在東征的途中,不前往耶路撒冷,乃是攻打君士坦丁堡。他們奪取了君士坦丁堡,並設了一個拉丁王國(Latin  Kingdom),拉丁王國的統治者承認自己臣屬教皇。

 

    依諾森三世在位期間(西元11981216年),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大部份君王部成為羅馬教會的封侯,教會權勢自此達到了頂峰。

 

5. 拉特蘭會議

 

然而依諾森三世的理想遠超過屬世權勢的獲得。西元1215年,他在羅馬拉特蘭教堂(Lateran  Church)召開一次大公會議;在召集這次會議時,他說:「有兩件事一直是我心中的負擔:聖地的再度征服,及全球教會的革新」。

 

    四百多位主教、八百多位修道院院長及副院長,以及許多聖品人員和平信徒參加。聖品人員中地位最高的大主教都出席,共七十一位,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及耶路撒冷大主教。也有德皇腓得利、法王、英王、亞拉岡(Aragon)王、匈牙利王、耶路撒冷王、賽普勒斯(Cyprus)王派來的特使,以及義大利各城的代表,「好像全世界都到齊了」!

 

    這次會議決定再組一次十字軍,由教皇親領出征;會中也指斥瓦勒度派(Waldensian)及亞爾比根派(Albigensian)為異端;會中規定了對不肯悔改、傳佈異端者的刑罰;同時宣告限制贖罪券的頒發;並規定主教們應當選能幹的人講道;並為學識較差者免費提供神學及文法教育;也命令猶太人及回教徒穿著特別服裝;猶太人不可擔任有權管轄基督徒的公職。

 

    這次拉特蘭會議成為教皇依諾森三世超越其他諸教皇、擁有最高權勢的標記。第二年,依諾森逝世。

 

6. 革新的需要

 

    依諾森已經宣佈他召集拉特蘭會議的目的之一是要改革教會,而教會也確實需要革新。在當時,基督徒心目中所謂的教會革新,是指聖職人員和修道士的改善,因為那段時期,聖職人員大部份的屬靈情況令人歎息。教會擁有大批財富,擔任教會聖職是謀生最容易、最舒適的途徑;主教的薪水很高,於是有許多非常世俗的人當了主教。巴黎有一位書記說:「我可以相信任何事,但卻無法相信一位德國的主教可以得救。」教皇依諾森三世寫著說:「法國南部的主教們是平信徒的笑柄。」

 

    然而,在這段黑暗時代中,也不是沒有真誠的基督徒,從中世紀許多詩歌中,可以看到深度靈命的流露;其中很熟悉的一首是克勒窩的伯爾納(Bernard  of  Clairvaux)所寫的「至聖之首今受創傷」。伯爾納寫信給教皇說:「誰能讓我在離世之前,看到教會恢復舊日的秩序?當日使徒撒網,是為得人,不為得金銀!」有些伯爾納的著作,後來幫助馬丁路德尋得心靈的平安。

 

    越來越多虔誠的信徒感到教會需要革新,這種感覺興起許多新的修道院及團體。這些新團體強烈地定罪那股漸漸滲入教會的腐化潮流。這些新團體包括:迦馬道裡會(the  Camadoli)、卡都新會(the  Carthusians)、西篤會(the  Cistercians),最重要的是方濟會(the  Franciscans)和道明會(the  Dominicans)。

 

    修道士和修女的數目增加得很快,克呂尼修遭院院長彼得說:「修道士不計其數,幾乎充滿全地,不論在市鎮、城堡或設防之地,基督的軍隊穿著不同的裝束、採用不同的習慣,他們甘願奉信心與慈善之名,立誓過紀律的生活。」

 

    在巴勒斯坦則有聖殿武士團(The Templars)、慈善武士團(Hospitalers)及條頓武士團(Teutonic  Knights)三個修道組織。他們的目的是保護到聖地的朝聖者,並照顧病患;前二團至今仍在羅馬天主教中。條頓武士團在西元1291年前,一直以亞克(Acre)為總部;他們早於1226年遷徙到匈牙利及普魯士,曾與斯拉夫人與韃靼人交戰,並且努力在波羅的海區域傳揚福音。到改教時期,他們的領袖成為復原派信徒,而解散了這個武士團。

 

7. 道明會(the  Domincan  Order

 

    聖道明出生在西班牙,也在那裡受教育;他與主教同赴法國之時開始講道,要把那些冷淡退後及傳播異端的人帶回羅馬教會。據傳說,他行了幾件神跡。他為入羅馬教會的人設立了一所女修道院,也讓一些有貴族背景的可憐女子在那裡受教育。

 

    西元1215年,拉特蘭會議期間,他要求教皇依諾森三世認可他所創立的修道會,當時該會只有十六名成員,教皇依諾森頒賜了認可。

 

    道明會採用「講道僧侶」之名,此名說明他們的理想,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講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不像一般修道士,住在修道院中與世隔絕,乃是處於忙碌的日常生活中。

 

    道明會的發展非常快,道明本人於差派人出去後四年去世,那時該會已經在八個省有組織,並且另外設立了六十個修道院。

 

    道明會修道士立誓過貧苦的生活,後來他們發展成募緣會(Mendicant  Order),募緣會是一種「托缽乞食」的修道團體。

 

    在這段時期,道明會修道士以博學著稱,大學城都是他們活動的地點。過不久,道明會修道士逐漸成為西歐著名學府的教授,其中最出名的有亞伯特馬格納斯(Albertus  Magnus)及多馬阿奎那(Thomas  Aquinas)。由於他們的博學,道明會後來控制了「異教裁判所」(Inquisition),專司根絕異端的工作。

 

8. 方濟會(The  Franciscans

 

    亞西西的法蘭西斯(Francis  of  Assisi)於1182年生在義大利。父親是個富商,自幼過享樂的生活;20歲時,因一場危險的疾病而歸向基督,從此以後,獻身過貧窮、慈善的生活。與他有同樣看法的人,也加入他的陣營,到他們有12個人時,與道明會一樣,在1215年的拉特蘭會議中,請求教皇依諾森三世的認可,教皇准許了他們的請求,認可了他們的修道團體——方濟會。他們謙虛地自稱為「少數人」(Minorites)或「小僧侶」(Friars  Minor)。

 

    法蘭西斯堅持過貧苦生活,僧侶們必須親手做工,不計酬勞,也不可為明天憂慮,除了當天的必需品以外,其餘全部周濟窮人。

 

    法蘭西斯酷愛一切被造之物,他甚至向小鳥講道,並以「貧窮女士」為他的情人,為她歌頌。他的口才極佳,藉講道,他感動了無數人心。

 

9. 慕緣會

 

    道明會和方濟會所演變而成兩個募緣會,非常相似,都非常出名。

 

    修士們冒著暴風、烈日,走遍整個歐洲。他們拒絕金錢的施捨,卻以感恩之心接受食物的供應,只要能不挨餓便行。他們毫不倦怠地,將人自撒但手中搶救出來,也把人們從日常生活的憂慮中救拔出來。

 

    修士們在異教徒中宣教,並在東方分裂的教會、傳異端者及回教徒中工作。

 

    他們強調「雙手做工」的高貴品格、基督徒對缺乏者的關懷及聖職人員生活的革新。這兩個修道會一直存到今天,仍然強大,而且活躍。

 

10.          文藝復興的開始

 

    十字軍東征時代,成千上萬的西歐人有機會旅行到遠方。東羅馬帝國、東方各國及回教徒手中的西班牙,都比西歐更加文明。藉著十字軍東征,使西歐人有機會接觸到近東地區,而刺激了西歐許多人的思想生活。

 

    十二世紀後,中世紀西歐的黑暗漸被驅散。在義大利、德國。法國。英國興起許多大學;這些大學以擁有博學及思想敏銳的老師為傲,如:安瑟倫(Anslem)、亞伯拉德(Abelard)、彼得倫巴(Peter  the  Lombard)、亞伯特馬格納斯、多馬阿奎那。敦司蘇格徒(Duns Scotus)等人,均被稱為「中世紀教授」;他們所教的稱為「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是將神學與哲學混合的一種學問。多馬阿奎那的巨著「神學總論」(Summa Theologica)就是一本古典文學與基督教思想的綜合,它成為今天天主教教育的基本教材。

 

    中世紀也建築了許多偉大的教堂,其中最著名的分別在米蘭(Milan)、萊姆斯(Rheims)及科倫(Cologne)。

 

    文藝復興對教會也產生影響,因為教會存在世上,世界所發生的大改變,遲早要在教會裡感受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