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日 星期日

十字軍運動不應被簡化為「東征」

朝聖混合著軍事行動,不僅讓十字軍成為西歐史上最被誤解的歷史之一,也讓這段歷史常常被視為過往東西方相遇所有不愉快經驗的源頭。

    然而,既然十字軍是為樹立教宗威權所設,就不應忽略,西歐向來就不缺乏挑戰教宗威權的人。權力帶來腐化,十一世紀起,教宗努力樹立威權,當然教會也就免不了愈趨階層化與腐化。十三世紀反對羅馬教會越來越世俗化的著名宗教團體,可以舉在義大利與法國西南部活躍的「純淨教派」(Carthars,在法國亦稱Albigensians)、與在法國里昂(Lyon)興起的「瓦爾多教派」(Waldensians)為例。這些教派雖然在核心教義上與羅馬公教有出入(例如,純淨教會認為耶穌只是「靈」,而非肉身),但他們倡議信徒彼此之間享有比較平等的關係,棄絕鋪張華美,重視教育,有些也允許女性講道。因此在民間得到許多迴響。面對歐洲西南部這些與羅馬教會唱反調的團體,十字軍也被派上場來對付。因此,十字軍也有向西的行動,而非只是向東。

    教廷為了合理化自己打擊「異端」的行動,在西歐加強進行各種宣講,點燃信徒維護「正統教權」的熱情,以鞏固教宗威權,並遮掩十字軍一路走來的糊塗帳。

    一般民眾受到激昂有力的講道重新鼓舞,也認為,十字軍之所以失敗,正因為後來的行動幾乎被世俗權貴濫用,庶民的參與太少。然而,耶穌愛的是平凡小民,而非掌權者,所以平民百姓應該奮起,自行組織十字軍。

    在重新被熊熊燃起的宗教激情裡,西歐各地庶民自行號召了許多「十字軍」,希望捍衛教宗領導權。因此有些還特地跑去攻打純淨教派。在史書裡,這些林林總總的庶民宗教起事,後來被戴上一頂嘲諷的大帽子,統稱為“Children’s crusade”。這也是一個很容易誤導的歷史名詞。“Children”在此處真正的意涵是「不懂事」、「不成熟」、「胡鬧」,就像中文所說的「兒戲」那樣。
不只不該用「東」「西」來簡化十字軍的行動方向,我們也應從多元角度來看十字軍行動後,某些後續發展。

    就以耶路撒冷為例吧!

    第一次十字軍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事成之後,大部份人選擇回鄉,少部分人決定留在耶路撒冷定居。根據現代學者研究,在此定居的西歐人以法國人為主,因此阿拉伯文獻向來稱十字軍為「法蘭克人」(the Franks),而非「歐洲人」或「基督徒」。到了後期,耶路撒冷城人口總數約十二萬,貴族與騎士大約只有六、七千人,其他是農民。雖然在城中,法蘭克人的地位最高;但由於人口稀少,鼓勵鄰近地區的基督徒與穆斯林移民,政策上採宗教寬容。根據十二世紀下半葉制定的法律(Livre au Roi),耶路撒冷王的封臣將自己的采邑託管後,可以到他處的穆斯林宮廷服務。換言之,東西方透過歷史時空下特殊的遇合,開始探索如何互相瞭解與共處。

    當撒拉丁與塞爾柱土耳其人從歷史舞台消逝後,鄂圖曼土耳其人(Ottoman Turks)在近東崛起。西歐與穆斯林在時有武力衝突爭勝中,卻在文化上,留下彼此遇合後,創作心靈昇華出的藝術永恆。



法蘭西斯與十字軍東征


    按照重大事件發生順序來講述,會造成一種錯覺,以為十字軍如同現代軍隊。其實,我們很難將歷次十字軍視為目標完全一致的行動;而且每個參與十字軍的人,各自可以接受的行動極限也很不同。如上述所言,有些人懷著宗教熱誠隨著有武裝護衛的君侯出發。走著走著,卻發現同行的人參與的動機不同。有人滿懷虔敬,有人夾雜著對世俗利益的濃厚興趣。有人可以為了英雄主義,不惜開戰;有人則受不了路上所見種種背離信仰之事,半途折返。

    眼見收復耶路撒冷這個信仰命題越來越被世俗利益扭曲,第四次十字軍後,法蘭西斯(St. Francis of Assisi)開始積極呼籲西歐人不要再以信仰之名,與近東穆斯林爭奪。然而,卻得不到正面回應。

    法蘭西斯眼見自己的苦勸不被搭理,1219年,排除一切艱辛前往埃及會見蘇丹Malik al-Kamil (撒拉丁的姪子),希望雙方停戰。蘇丹al-Kamil也耐心聽完法蘭西斯的傳道。在互動過程中,蘇丹個人的內涵與伊斯蘭信仰展現出來的宗教靈性,讓聖方濟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在離開時,他呼籲,居留在伊斯蘭世界的基督徒,在政治上,應順服穆斯林統治。雙方為十字軍喧嚷爭亂的歷史,留下沈靜邁向宗教和解的歷史典範。雖然,在大部份史書裡,這個部分經常被略而不談;或是從中世紀教會可以接受的觀點,做了不一樣的詮釋。


第四次十字軍釀了大禍


    1187年,撒拉丁將耶路撒冷自基督徒手裡重新奪回,讓西歐感到震驚。為了收復聖城,遠自斯堪地那維亞與新接受基督教的東歐,全歐各地都有人加入第三次十字軍。

    英國國王獅心查理(Richard the Lionheart)眼見群眾被激起的宗教熱情難以善後,11916月一抵達東方,便透過當地貴族與撒拉丁的兄弟al-Adil展開磋商,建立與撒拉丁之間的聯繫管道。然而因法王眼紅,從中作梗,遂使得說服撒拉丁歸還耶路撒冷一事,要再等三十幾年才實現。

    第四次十字軍,新上任的教宗Innocent 三世打算走水路,一舉攻下埃及,直接掐住伊斯蘭的命脈。為此,教宗向威尼斯訂了大型船艦。最後卻因手頭拮据,無法付清帳款,讓傾全力造船的威尼斯人大為光火。

    與教宗撕破臉後,1202年,威尼斯人決定自己發動十字軍,推翻了十字軍行動必須得到教宗許可的傳統。

    12038月,以威尼斯為首的十字軍從君士坦丁堡外的港灣放火燒一座清真寺,火苗在強風吹送下,引發君士坦丁堡最繁華、人口也最密集地區的大火,造成難以挽回的重大損失。在此之前,君士坦丁堡原有五十萬居民,此後每況愈下。至1261年僅剩約三萬五千人左右。

    1204年,十字軍乾脆推翻拜占庭皇帝,自行在此建立拉丁帝國(Latin Empire)。此舉不僅讓君士坦丁堡更加一蹶不振,也埋下東西教會至今仍必須耐心清理的芥蒂。

第二次十字軍描述


    第一次十字軍的成果,讓西歐君王開始垂涎。第二次十字軍就在法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親自統率下出發。

    面對西歐大陣仗出動,拜占庭皇帝很擔心。他怕法王與在義大利西西里半島的親戚羅傑二世(Roger II, Norman King of Sicily)聯手,對拜占庭另有所圖。因此,選擇淡默不理。

    第二次十字軍是由世俗君王出兵統率,宗教束縛力薄弱,紀律敗壞。此行不但沒有達成目的,許多人也不再相信此為「朝聖」。

    西歐君王在第二次十字軍碰上的對手就是撒拉丁(Saladin)。1181年,他征服信奉什葉派的埃及,並繼續擴張在伊斯蘭世界的統治版圖。

    撒拉丁出身信奉遜尼派的伊朗庫德族,並非阿拉伯人、也非土耳其人。他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將敘利亞與埃及納入自己的統治疆域,主要是靠寬大的心戰策略。也就是說,對於他想要攻下的城池,採取寬和的圍城戰略,承諾城內居民,只要願意投降,事後會善待他們。就是這樣的寬大政策,讓到了近東的西歐人對撒拉丁充滿讚揚,在文獻裡紛紛記載他是滿富恩慈、懂得原諒的統治者。相較之下,當時阿拉伯文獻對這位庫德族人的記載反而偏少。究其原因,撒拉丁雖以對抗西歐基督教英雄自居,但他主要的力氣其實是耗費在征服埃及、敘利亞、巴勒斯坦與兩河流域北部等伊斯蘭地區。以撒拉丁的戰力而言,對付十字軍,只須牛刀小試。

   

第一次十字軍描述


    不論武裝配備與軍事技術,十字軍並非塞爾柱土耳其人的對手。當時西歐貴族與騎士為了長途跋涉可以隨時上下方便,選擇個頭比較小(體型像驢子)的馬匹來騎乘。然而,在這樣的劣勢下,第一次十字軍何以能在近東一路攻下古城Edessa, Antioch (安提阿),並在耶路撒冷建立王國?

    說穿了,是利用穆斯林之間的衝突矛盾。

    統治近東的塞爾柱土耳其人屬於遜尼派,他們與統治重心在埃及的什葉派之間,競爭激烈。1098年十字軍攻打安提阿之前,便與埃及Fatimid統治者協定,一起對付塞爾柱土耳其人。十字軍打的算盤是,打下安提阿後,請當時控制巴勒斯坦的埃及統治者歸還耶路撒冷。卻沒想到遭拒。所以1099 6月只好以急行軍的行動,趁耶路撒冷沒有防備,快速將其攻下。

    1099年十字軍佔領耶路撒冷,在此建立耶路撒冷王國(Kingdom of Jerusalem)。表面上看起來,好像真的讓十字軍相信,此行確是上帝所願。然而,在荒漠裡,這個短暫的成功,其實沒有未來

拜占庭皇帝與十字軍


    對拜占庭皇帝而言,夾在十字軍與塞爾柱土耳其人之間,他要確保的是,不能讓拜占庭利益受損。他雖想要驅離塞爾柱土耳其人,卻不想被西歐與地中海世界合縱連橫的複雜關係連累。當響應教宗號召的幾位法國貴族浩浩蕩蕩帶著人馬往君士坦丁堡靠近時,原先有求於羅馬教宗的拜占庭皇帝,此時卻刻意擺足了姿態來接待。

    拜占庭承繼古羅馬帝國統治法統,是當時世界上存在最久的帝國。對西歐或伊斯蘭世界而言,君士坦丁堡也是近東地區閃耀著古老文明璀璨光芒的世界級大都會。拜占庭皇帝很清楚表明,他是以「皇帝」之尊接見來自西方的「臣下」。

    為了不讓法國貴族對他造成威脅、卻又能為他所用,拜占庭皇帝決定以個別接見的方式,面會前來的法國貴族,不讓他們彼此間有聲氣相通的機會。而拜占庭的輝煌華美,震懾了所有前來的十字軍參與者,這也在無形之間,烘託了拜占庭皇帝高高在上的姿態。

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代的背景

    西元800年左右,查理曼以法蘭克王國為基礎,短暫地為西歐打造了有中央共主的統合世界。在他過世後,他的三個孫子於843年將查理曼帝國分割為三,此後又產生更多細小的分裂。在此情況下,西歐不僅再一次進入各自為政的小國分立狀態,也成為外力易於馳騁之地。

    自九世紀中葉直到西元1000年左右,由北南下的斯堪地納維亞人(史書通常誤稱為「維京人」。其實viking只是行業,意為「出海討生活」)、由東南歐而來的馬札爾人、以及在北非的穆斯林,將西歐與中東歐視為他們呼嘯而過之地。當時的西歐,不僅與「西方霸權」一點都沾不上邊,與東邊富強的拜占庭及跨越三洲的伊斯蘭世界比較起來,反而最弱勢。

    這種狀況一直到十世紀末,當斯堪地那維亞人與落腳在匈牙利的馬札爾人接受基督教化,西歐才開始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自十一世紀起,西歐的經濟開始復甦,城市生活日漸繁榮。這樣的榮景,也激起有志者想要獨領時代風騷的企圖心。

    長期以來,軍事力量微弱的羅馬教宗,一直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保護。有關這個部分,就牽涉到教宗為何會與「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非帝國」(伏爾泰語)的「神聖羅馬帝國」,有這麼多中古史上「政教之爭」的愛恨情仇。

    何以教宗一直願意(有時甚至是主動)為「德意志王」加冕,使其成為具有聖俗共融意義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簡單來說,就是雙方條件交換的結果。教宗為「德意志王」加冕,讓他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皇帝則有保護教宗的責任。因為義大利半島面對地中海上各種兇狠勢力的爭奪,教宗勢單力薄,並不足以自行捍衛教宗國的安危。

    然而,既然中世紀教宗身兼宗教領袖與世俗統治者,面對十一世紀西歐新局,過去一直仰賴他人保護的教宗,當然想藉此良機,好好壯大自己的實力,以儘速脫離經常被皇帝牽著鼻子走的困境。

    1054年,教宗開始下第一步棋了。

    他遣派特使到拜占庭帝國,希望促成東西教會合一,以羅馬教宗為共同領袖,確立教宗在泛歐基督教信仰上的至高領導權。然而,此舉讓向來尊重地方信仰自主、有重大爭議則交由大公會議(council)裁決的拜占庭東正教深感不安。最後雙方不歡而散。合一沒有達成,反而互相將對方代表開除教籍,造成「東西教會大分裂」(Great Schism)。

    1071年,拜占庭帝國再次遭伊斯蘭入侵,皇帝被擄,於1073年向新上任的羅馬教宗格里哥七世(Gregory VII, pope 1073-1085)求援。然而,格里哥七世只想擴張在西歐的教權,正忙著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鬥爭,無暇顧及拜占庭戰事。

    拜占庭隨後因新皇帝Alexios I Komnenos 領導有方,暫時解除了塞爾柱土耳其人的威脅。1099年,Alexios I Komnenos眼見時機正好,於是致函新上任的教宗烏爾班二世(Urban II),希望他能派遣西歐援軍,協助驅離塞爾柱土耳其人,讓拜占庭局勢更安定。

    教宗烏爾班二世眼見這是讓他在西歐做領頭羊的大好機會,不僅同意出動援軍,且將目標延伸到收復聖城耶路撒冷。

    然而,教宗如何說服西歐人響應?同為世俗權力爭奪的對手,很難指望西歐各國君王會樂意相挺。出身法國克呂尼(Cluny)修道院的烏爾班二世,於是回到阿爾卑斯山北方,自10957月起,到處宣講。

    第一次十字軍的發生,說穿了,就是積極想在泛歐建立絕對威權的「羅馬教宗」與新皈依伊斯蘭、亟欲穩固自己在近東統治勢力的「塞爾柱土耳其人」之間的強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