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第四及五世紀的組織、崇拜及聖曆的發展

 

I.崇拜及教會生活的改變


A.皇室捐資建宏偉的禮拜堂:為因應日益湧進教會的群眾及表達對信仰的禮遇,康士坦丁出資在各地建造教堂。他的母親也特別在耶路撒冷及聖地建造教堂,教堂大都仿效當時政府機構的雄偉的大會堂建築。

 

B.華麗的禮拜儀式的產生:

除紛紛設立大教堂外禮拜儀式,也有大幅度的改變,莊嚴隆重的禮拜儀式,深受宮廷朝見皇帝的莊嚴繁複的程序及華麗的佈置所影響。

 

C.不同禮拜儀式的發展

 不同禮拜儀式在帝國不同的地區,隨著不同教會歷史的禮拜傳統發展,在東方有 St.Chrysostom儀式, St. Basi儀式, St.James儀式;西方有Roman儀式, Gallican儀式。

 

II.聖曆的發展

 

A.早期的聖曆:

 

前三世紀基督教會已有基本的聖曆架構,來紀念耶穌復活及受難及降生。

 

B.第四及五世紀聖曆的發展:

 

康士坦丁的母親在聖地廣設教堂,並設立隆重的崇拜儀式,按照基督在聖地的生活事蹟,漸漸成為以耶穌生平大事為節日的聖曆。信徒往聖地的朝聖,將在聖地所經歷的聖曆帶回各地的教會,對聖曆的廣泛使用影響很深。

 

C.聖徒紀念節日對聖曆發展的影響:

 

早期的殉道士聖墓禮拜及昔日異教徒的將英雄敬拜帶入教會的影響,對聖曆的內涵產生影響。

 

III. 第四及五世紀的教會組織的發展

 

A.城市的教會的主教

 

1.  西方的城市的教會組織發展與東方不同:主教人數不多,只有大城市有主教及襄助主教的低階牧職。

 

2.  羅馬主教以下低階的職位發展如下:長老、司祭、副助祭、宣讀員、驅魔者等他們的昇等都有嚴格規定。

 

3.主教的責任:講道、洗禮、聖餐、財物管理。

 

B.鄉村教會的主教

 

1.西方教會在第四世紀才開始在鄉村發展。

 

2.鄉村教會之教牧由城市教會來管理監督。

 

3.鄉下教會也有地主自設的教會:地主在經費上支持並控制教牧的任用權。

 

4.教會最高的權力機構為主教會議,通常為省的主教會議。後來康是坦丁後大公會議成為最高機構。

 

 C.羅馬主教的優越地位

 

因素:

 

1.羅馬城的優越地位。

 

2.康士坦丁對羅馬教會的優惠待遇。

 

3.羅馬主教認為其地位的優越是根據主對彼得的宣告。並在四至六世紀的幾位教宗的努力下所促成。特別在利奧一世(處理蠻族入侵及迦克敦爭議的危機)、格拉修一世(從教會法的理論)、貴格利(管理羅馬城及處理倫巴人入侵的危機)。

 

 

皇帝與教義的爭論

 

-基督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後皇室積極參與教會內部的爭端。首先是多那徒主義的抗議運動,接著是325AD的尼西亞大公會議 ; 381的君士坦丁堡大會; 431的 以弗所大會; 451的加克墩大會及以後的大公會議都由皇帝之名召開來解決教會的教義或紀律的爭端。

 

-皇室對教義一無所知,只求爭議能和平落幕,以保帝國社會及政治次序的安定為考量。康士坦丁及以後的繼位者常採取異端派的立場,不少正統的領袖因而被迫流放。

 

羅馬帝國與基督教的結合與發展

A.大翻轉:逼迫者接受逼迫者的信仰

 

為何康士坦丁接受基督教?

 

1.家庭的影響:他的母親最早接受基督教。基督教在第四世紀末已成為皇室及高官的眷屬最受歡迎的宗教。

 

2.基督徒對信仰的忠誠及教會的內聚力:使他印象深刻。

 

3.他個人神蹟似的經驗 :在Melvinge橋戰役的勝利

 

B. 基督教地位的改變:

 

1.  基督教成為合法的宗教,也是皇帝最寵愛的宗教,實質上就是國教的地位。最後在391AD透過立法成為帝國的國教。基督教與政府完全結合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2.羅馬政府亟力扶持基督教,並頒佈法令嚴禁基督教之外的異教的活動。教會的信徒原來多為下層階級,成為帝國的法定宗教後,政府不斷立法嚴禁異教,漸漸地全民皆為基督信徒。貴族富豪階層最先響應加入教會,因這是皇室的信仰。

 

C.國教的禮遇

 

從諭令為法定宗教後,基督教就享有超過任何宗教優越的的地位。

 

1.政府資助建造教堂。

 

2.傳道人享有政府官員的地位。

 

3.教會傳道人免稅及免勞役。

 

4.政府保護教會立法嚴禁各異教。

 

5.定星期日為主日為國定假日,作為全民休息禮拜上帝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