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中古世紀的教會 (1)

 

1. 本尼狄克(Benedict)

修道主義在耶柔米時已經盛行西方,不過各修道院有修道院的規則,修道士的態度也有很多不完全的地方。自本尼狄克以後,修道院的制度就有很大的改變。本尼狄克生在義大利的努西亞(Nursia)。有人說,他是一個少年老成的人。他先在羅馬城讀書;因怕世俗的引誘,就到野地去,住在山洞裏三年。每遇試探的事使其心裏起衝動,他就跳入荊棘和藤麻中間,為的是要克制他的情慾。那地方有些修道士推舉他為修道長;不久其他修道士看他做事要求太嚴,想要毒死他。在公元529年,本尼狄克在孟特喀西挪(Monta Cassino)上建立一所著名的修道院。他為那裏的修道士所定的規則是後來各處修道院的模範。本尼狄克要修道士立三個願望:

. 必須住在修道院內。

. 必須脫離世俗,就是獨身不娶,拋棄私有財產。

. 必須服從院長的命令,遵守院中的規則。

 

    本尼狄克也規定修道士早晚要勞動工做和遵守禮拜的時間。中世紀的黑暗時代有人說:「修道士用十字架(Cruce of aratro)培養道德和文化。」當時,除修道士之外幾乎沒有人看重學問,修道士是當時最有學問的人。現在我們能有許多古書,多半是當時修道士在院中勤力抄寫的。他們也開辦學校,照顧窮人,善待客旅。本尼狄克的修道精神傳佈四處,從本尼狄克派而出的修道士,有二十四個教皇,一千六百大主教,都從他們這一派裏產生,由此可以證明他們在羅馬天主教中的勢力了。

 

2. 大貴格利(Gregory The Great)

貴格利生在羅馬富貴之家,青年時在羅馬城做一個官長。他父親死後,貴格利承受很多家產;但他不願享受這世界上的快樂,辭了官職,也把家產用作慈善事業,又把衣服和珍珠並各種的東西,分給窮人;並且建了七個修道院,自己做其中一個卑微的修道士。

有一天他到羅馬城賣奴僕的市場上,看見黃髮的奴僕,問他是何國人?人說:「是英國人。」貴格利心裏想,這些美麗的英國人不信基督,豈不是很可惜麼?就想到那裏去傳道;但他的目的沒有達到,因為教皇要他做官,派他到康士坦丁堡做他的代表。到公元590年人民公舉他做教皇;他一聽見就躲到別處去了;後來人民找著了,勉強他,他才應允。當他任教皇的時候,戰事發生了,也有瘟疫流行,全國遭難。貴格利藉此顯明他的愛心和才幹,善待人民。自從他派人到英國去傳道,有多處的教會承認他為領袖。另外他也和條頓族往來,要引領他們到信正道。他也用了一些方法發展教皇的權力和資產。由於義大利各處主教甚具威權,他就規定主教必須服在教皇權力之下,每逢主教上任須由教皇贈授「白帶」一條,表示他的承認。康士坦丁堡的主教自命為「普天下的主教」,貴格利不承認他,且說,這是教皇用的名號,別人不可冒稱;然而他自己卻不用那樣的名稱,只稱自己為「上帝僕人的僕人」。他這個名稱便成了以後教皇的稱呼。他又設立公共禮拜,組織唱歌班。有時候他的身體軟弱,躺在禮拜堂,聽兒童唱歌,若有不合調的,就指導他們。他與羅馬天主教神學的改革大有關係,比如他主張善人惡人死了以後,必先經過「煉獄」才可變為潔淨。然而他也說教會可以為死人禱告,縮短煉獄之苦期。他也主張善人的功勞和死了聖人的權柄。因此,後來人民的迷信一日比一日深。他死於公元604年。

3. 英、德兩國之歸主

基督教很早就傳到英格蘭。從這裏又傳到蘇格蘭和愛爾蘭,信主的人也多。公元449年有未信德意志人和丹麥人攻打英國,殺害當地土人,毀壞禮拜堂,無處不表示他們的兇猛,於是凡信主的都逃到西邊。不久英國恢復了從前不信主的故態。貴格利登位之後,回想他在羅馬奴僕市場上所看見的英國人。他就派修道士奧古斯丁奴(Augustinus)於公元596年去佈道,同行的有四十人,次年才抵達英國。那時英國皇后已經成為基督徒,不久國王也信了主,和他一同領洗的有幾千人。

貴格利派奧古斯丁奴作坎特布里(Canterbury)的大主教,送他一根白帶表明承認的心。有一次貴格利寫信專講英國的教會,寫給到英國去的墨利托(Melito)說:

「上帝僕人的僕人貴格利,寫信給我最親愛的兒子墨利托修道院長說:自從你與你同行的人去了以後,我心裏很不平安,因為沒有聽見你們在路上如何,然而無所不能的上帝引導你們到我那最尊的教父奧古斯丁奴主教那裏以後,請告訴他,我為英人想了許久,凡屬百姓的神廟,除了裏面的偶像以外,一點也不可毀壞。他應該在神廟裏面潑聖水,建造聖臺,安置聖骨;如果這些神廟蓋造得好,這拜偶像的地方亦須要改為拜真神上帝的處所,使百姓見廟宇仍然存在,可照從前的習慣來聚集在廟裏面,並且認識和崇拜真神上帝。」

英國的教會持久都有能力,也注重「修道主義」。當時修道士查考聖經,也有抄寫書本的,也有著詩詞,作歷史的;考其究竟無非是藉傳道表示愛主的心。這時傳道的人到德國去的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位稱為「德人的教師」的班伊裴(Bonifatius)。班伊裴想要傳道和建立教會的工夫完全符合教皇的意思,所以他三次到羅馬與教皇商議。

教皇派他做德國的大主教,贈他白帶一條以表承認。班伊裴除傳道、建立修道院外,又派主教管理教務,常勸他們服從教皇的命令。末後他到德國的北邊傳道。那地方的人還未信道,齊來攻打他,班伊裴吩咐跟從的人不要抵抗,僅拿聖經放在頭上,束手待斃。這是公元754年的事。

 

4. 尼斯多留教(Nestorianism,在中國稱景教)

巴革達德(Baghdad)末後做了尼斯多留教的中心點,這派領袖的住所也在那裏。亞洲各處有二十五個大主教在他的權柄以下。這教的大學設在米所波大米的尼西比(Nisibis)。除了讀神學以外,還注重哲學和醫學,並且熱心提倡教育和翻譯臘的古書,後來這教的人很多作回教徒的教師。這教早已傳到了印度,今日在那裏還存在,叫「多馬信徒」(Thomas Christians)。唐、宋兩朝的時候,又傳到亞洲東方很多的地方。這時中華西北的土人,也有信仰這教的。

公元公元635年唐太宗時,有西方秦國的傳教士阿羅本(Olopen)來到中華。他傳的道就是尼斯多留派的道理,在中國稱為景教。太宗優待阿羅本,准他住在西安,又請人翻譯聖經,並根據阿羅本之請建造禮拜堂和修道院;這時可住二十一人。高宗待景教的人最好,又多建幾個禮拜堂;於是景教在中國傳開了。中宗、睿宗的時候武后不歡喜景教,佛教道教也逼迫它,因此把禮拜堂毀壞。到玄宗時態度又變了,再善待景教,重修所毀壞的禮拜堂。公元725年住在巴革達德的議長,派一個人作中華的大主教。那時中華的主教至少有六個,信徒也很少。代宗的時候,有一位從外國來的大官,名叫伊斯,捐許多金錢襄助景教。但有歷史學家說,這人是信佛的,想要聯絡中華的宗教,因此來幫助景教。這些事在景教碑文上歷歷可考,景教碑於明朝年間在西安被掘出(現今仍藏於西安碑林館),現仍不失為中國最著名石碑之一。

這時景教盛行中華,教內有大主教、主教、牧師、修道士等。碑上雖未說明有無學校,但看碑中文字,可以證明是有學問的人。這教雖暫時盛行於中華,然而也有些缺點:

. 景教效法佛教的樣式,不保持基督教的特性;比方景教的牧師也自稱為「僧」,禮拜堂也稱為「寺」等。印度的和尚來到中國翻譯佛經,有景教的牧師(也就是作景教碑文那個人)從旁幫助他;

. 景教在中國完全依賴皇帝的蔭庇,所以不能十分自由地向當時的人民傳道;

. 景教太注重耶穌的榮耀,並且碑中不說明十字架的道理,和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蹟;

景教也遇到兩個難處,就是:

. 受各方面的逼迫。

. 與巴革達德的總會相隔太遠,與別處的支會也難交通;當有人要從歐洲到中華,需時達二、三年之久。

 

武宗宣言要毀滅佛寺,就不分景教佛教,勒令:「大秦穆護三千餘人反俗」。穆護約是景教徒。這事表明皇帝的蔭庇不常是可靠的。

唐宋的歷史記載景教的事很少,然而看巴革達德議長的記錄,就可曉得有時議長也派人作中國的大主教。所以景教那時雖受逼迫,還能存在。金朝末時,北平(北京)大約有一個姓趙名字叫馬(Cauma 譯音)的修道士,因為他的事只見於西方藉著中,所以不能確實曉得他的名字。趙馬的父親是一個老主教,很注重道理上的教育,所以趙馬青年的時候做修道士,先七年獨居一室,以後到西山修道三年。那時來了在中國生的一個回紇人,名字叫馬可(Marcos),他父母也是基督徒。他在西山同趙氏學道,曾由北 平大主 教授牧師之職。趙馬和馬可同具一個志向,要赴耶路撒冷去朝聖。他兩個人在路上遇見了景教的議長,待他們非常好,所以他們到了耶路撒冷以後,議長派馬可為北平的大主教;當時他只有二十五歲。不過他未動身以前,議長死了(1281至1317年)。他的朋友趙馬被波斯王派為歐洲公使,歷經意、法、英各國;也有各地方的人非常佩服他。馬可死在巴革達德。元朝的時候,馬可孛羅(Marco Polo)來到中國。這時中華的景教又復興起來了。

 

5. 穆罕默德(Mohammed)

公元六百年的時候,基督教傳到了歐洲西南部、非洲的北部、亞洲的敘利亞、小亞細亞、波斯;景教也傳到了中華。這時亞拉伯人住在亞洲的西南部;一方面事奉多神教,一方面也信仰麥加(Mecca)的「墨石」,他們說這黑石是從天上降下來的;所以相當敬拜。猶太人及基督教徒參雜在他們的中間,各有各的信仰。

穆罕默德是麥加人。他的家族雖富,但他自己家境很貧窮。他年幼時零丁孤苦,全賴伯父撫養。成人以後,一個富有的寡婦請他作工,要他在本國或外國經商。過不多的時候,穆罕默德娶她為妻。穆罕默德曾受本地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感化,後來遊歷各國,看見兩教的情形。他所遇見的基督徒並不是熱心愛主的,所以他雖受他們的影響,並未歸正;但他的宗教思想不覺油然而生。他四十歲的時候,居住在麥加曠野的洞裏。他說:天使已經把最大先知的職分賜給了他,於是他在麥加人中間自稱為神(名叫「阿拉」Allah)的先知。

穆罕默德以「僅有一神,穆罕默德為其先知」十二字作傳道的宗旨;這也就是回教的信經。他一心信靠這一位神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主宰,但因為信阿拉是無所不能的,也信他是預定萬有的,所預定的是世人毫不能改變的。這樣一方面養成回人一個非常勇敢的心,一方面也養成回人故步自封的態度,凡事不肯改良;比方他們以為人死是神注定了的事,無法避免,所以就不贊成醫學上的預防方法了。回教除了說穆氏是先知外,也說亞伯拉罕,摩西,耶穌是先知。穆罕默德說:

「摩西的書,一為標準,一為恩典」(可蘭經46:11)。又說:「我(指神)使耶穌步他(指先知等)的後塵,作為馬利亞的兒子,他是證明在他以先所有的律法。我也賜給他福音。」(可蘭經5:50)

 

穆罕默德吩咐他的信徒,每日必須禱告五次;每年在白晝間必須禁食一月;更不可飲酒,吃豬肉。每人一生必須到麥加禱告一次,若不這樣,不能承受永生。又以引人入回教有最大的功勞。引人的方法先用好言相勸,倘若不服,可用威脅。如藉兵力傳道而被殺的,可得極大的福氣,和樂園的賞賜。所謂樂園的賞賜,多指各種外表的快樂,如美女等是。

回教的聖經名叫可蘭經。穆罕默德的話在經中寫得詳細。但回教雖然與基督教有相同的地方,它仍是一個律法的宗教,非贖罪的宗教;倫理上的缺點尤多,比方好殺,輕看婦女(穆罕默德認為一個人可有四妻,但他自己的妻子更多),和虐待奴僕。非洲作販賣奴僕生意的,盡是回人。

麥加人起初不歡喜穆罕默德的教義,信這教的都感受重大的逼迫,所以他在622年(這年是回教的紀元元年)逃到美地那(Medina),後來麥氏率領所招募的軍隊反攻麥加。過了幾年,他以武力作亞拉伯的主人,強迫所有的亞位伯人都要信回教。穆罕默德死在公元632年,沒有兒子。

穆罕默德死後百年間,回教兵隊攻破亞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他們得勝的最大緣故,是因為那地方的基督徒信心不堅,愛心冷淡。

唐朝的時候,回人始由陸路來到中華;也有坐船到廣東的。相傳穆罕默德的伯父也在內,但不確定。

唐肅宗時,西方有回兵來平「安史之亂」,從此居住在中華,與中國人通婚,並且宣傳國教,成為中國回人的祖宗。在中國的回人,其性情比西方的回人比較文明溫和一點。現今回教傳到非洲,頗有進步;然而基督教也居其間。今日各國信徒深覺宣傳福音於回教之中,是基督教的急務。

 

6. 查理曼(Charlemagne)

回人由西班牙攻打法國,法王查理(Charles)打勝了他們,於是他們仍舊退到西班牙去了。從此以後,人多稱查理為馬特兒(Martel)。

公元768年至814年,查理的子孫查理曼作王。這時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北部,多有服從他的。

公元800年,正逢聖誕節,查理曼到羅馬城。在彼得大禮拜堂禱告的時候,教皇忽然為他加冕,稱他為西羅馬皇帝。復行設立西羅馬國。照當時的政治思想,只可有一個皇帝,如同只可有一個教皇一般。於是查理曼特別保護教會,加添主教的勢力,不過他自己以主教的主自居;就是教皇也該服從他。又用主教作國家的官員,差遣他們周遊各處,調查人民的道德,教會的情形,和教育的情況。

查理曼的後裔沒有能力,攻他的國家分為德、法、意三國。教會、道德、教育,因此也漸漸衰敗了。

 

7. 黑暗時代

從公元950年到1050年稱為「黑暗時代」。黑暗最慘的地方莫過於義大利。這時有兩個教皇極力破壞了教會的名譽,就是約翰第十二世(John the 12th) 和本尼狄克第九世(Benedict the 9th)。

約翰二十一歲登位,後宮甚多,沉溺於酒色,也因此而死。

本尼狄克只有十歲,就作了教皇。成人以後,想要娶妻,就把教皇的位賣與別人。後來卻又懊悔,仍自稱為教皇。無奈那買者不肯退位,因此有了兩個教皇;後來又加了一教皇,三分鼎立;各霸一方。德皇聽了,便召開教會的大公會議,議決要求三位教皇一律退位,再行公舉。這時德國的地位很興盛,丹麥,挪威,俄羅斯諸國也有福音傳入,漸漸由野蠻轉為文明社會。這時是封建時代,主教做國家的諸侯,教皇有派立主教的專權,教皇也是義大利中部的王。

這時,雖是黑暗過度的時代,但抱著改良教會主義的人卻相繼而起,法國克呂尼(Cluny)修道院首先改良院中的規矩,不久這風聲傳到別院。

 

8. 東西教會分離的原因

公元1054年教會分為二部份:東方的為臘教,西方的為羅馬教(就是天主教)。分離的原因是歐洲西方人的性質與東方不同。西方注重律法,東方注重知識。兩方對於神學的意見也不同。西方說,聖靈是從父和子降臨的,東方說,聖靈單是從父降臨的。加以東方不聽教皇的命令,並准許牧師娶妻。末後教皇的代表到康士坦丁堡,寫了一封咒咀臘教會的信,把那信放在聖桌上而去。自此以後教會就分為二。臘教的屬地大約是俄國、巴爾幹半島、及亞細亞的西部。羅馬天主教主要的屬地是歐洲西南,和美洲南部,其餘幾乎各地皆有。

 

9. 貴格利第七世(Gregory VII)

    貴格利第七世是由公元1073年至公元1085作羅馬天主教的教皇。起初他是一個修道士,自從受了克呂尼修道院的感化後,就立志要改良教會。根據他的意思,改良教會之前必須提高教皇的權柄,使他可以完全統治世界,皇帝也該服從他的命令,若不是這樣,就不能達到改良的目的。

    貴格利說:「羅馬城的主教,不但現在沒有過錯,就是將來,也不會有過錯的地方。」他登位以後,頒布四個條例:

只有主教長有選舉之權力,別人不得參加(主教長約有七十人)。

禁止神父娶妻。

禁止教會內買賣權位。

禁止國家派主教做大官。

 

    這時正當是享利第四世(Henry IV)做皇帝。他不承認第四條的規定,便令教皇退位。貴格利不服,反而逼皇帝退位,叫他與教會脫離關係,並且禁止人民服從他。人民因為懼怕教皇,所以和皇帝斷絕來往。享利無法,便在冬天時跑到義大利國。貴格利那時暫時住堪諾撒(Canossa)城。享利粗衣赤腳跑到他的門前,求他寬恕;過了三天,貴格利赦免了他,雖然和好,但是彼此的積恨仍深。後來貴格利在羅馬城受到享利的攻擊,被趕到南邊;他臨終時有話說:「我所愛的是公義,恨的是不義,所以我死在外地。」後來死在那裏。

    後來享利的兒子與享利為敵,享利不幸也像貴勾利一樣憂鬱而死。享利死後,教皇的權力更加大起來了。

 

10.  十字軍東征

    自古以來,西方的人皆喜歡到猶太地去遊玩。他們無非是想看耶穌所住的地方和教會的古跡,當然也帶著朝聖的意味,把耶路撒冷當著是聖城。信徒心中總覺得到過聖城是一種榮幸。在第十一世紀,土耳其(Turk)人佔領了猶太地,土耳其人當時是信仰奉回教的,因此在猶太地的信徒,甚至外來聖城的信徒,都受了他們的逼害。

    教皇貴格利第七世以解放猶太地為理由,想聯合西方各國的軍隊攻打土耳其,卻不能成行。後來的教皇,烏爾班第二世(Urban II),他也看解放聖城為當急之務,於是在公元1095年在法國召開大公會議,申言教會在聖地的苦楚,勸赴會的國家代表設法出兵,他說:

「從前那獻聖祭的禮拜堂,可惜如今變成了牲畜之地;莊嚴的聖地,被敵人佔領了; 污穢如豬的土耳其人欺壓我們的弟兄。在聖彼得所住的安提阿,有非基督徒把他們的偶像立在禮拜堂之內。對於聖耶路撒冷的事,我更加不敢說,我也怕說;但你們知道耶穌在這城為了我們受了苦刑,祂的死是為了我們的罪,但這地方已經做了那不信者污穢的住所。照這樣看來,實在是我們的羞辱。所以我勸弟兄們莫把這有血的手去殺害兄弟; 該把這手與信道者合力攻打敵人。這比後來的以色列人為你的耶路撒冷打仗更好。你作基督的精兵,若死在基督為你死的地方,同樣是好。即使不能到達那地方,就是死在路上也是好的。」

 

    赴會的人聽了,都大受感動,說:「這是上帝的旨意」;於是他們在衣上綴上一個「紅十字」,作為赴聖地的符號。

    歐洲各國一共集合三十萬人,組成一個大軍團,於公元1096年出征!軍隊在路途中遇著許多苦難:炎熱的天氣,疾病,並且首領中也有不和睦的。雖然如此,經過了三年的戰爭,小亞細亞的人才脫離了土耳其人的統治,十字軍也解放了耶路撒冷,把猶太地設立作為基督徒的聖城。那時十字軍所剩的人,僅有兩萬人。過了數年,回教軍隊又攻佔猶太地。雖然歐洲國家曾七次之多派兵東征前去助戰,還是不能永久解放耶路撒冷。有二百年之久,猶太地完全歸回教國家管轄。按表面看,十字軍七次東征似乎未能成就甚麼,然而考查歐洲的內部,這次戰爭卻與歐洲有極大的關係,因為當時的西方藉著這次和東方的交通,在智識、文學、商業各方面因此得著增長,教皇的權力和教會的勢力也因此更大起來了。從此以後,西方的人也繼續多有與東方和亞洲人交往,商人和傳道人東去者日多。當時中國唐朝就有西方而來的基督教,所謂的景教,就是由西方經陸路來中國。

 

中古世紀的教會 (2)

 

11. 伯爾拿(Bernard)

    伯爾拿乃臣家子弟,父母也是虔誠的信徒。他在幼年時就受了基督教的感化,二十二歲的時候,和四個兄弟並一班朋友,一共三十人,進入修道院做修道士。伯爾拿住在這院的時候多半獨居,有時只專心默想,對於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理,所以有人說:「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時他看見特別的景象,驚呼地說:「椎樹和橡樹是我的老師。你從樹林中所學的,勝過由書本所學的。樹木和石頭可以教導你,勝過智慧之士所教導的。」

    這修道院的名聲因伯爾拿的緣故傳開各地。過不好久,伯爾拿親自在克勒窩(Clairvaux,就是青谷的意思)建造一所修道院。這院的規矩極嚴厲,生活和食物都很簡單,但是任在當中的修道士,看那地方如天堂一般。

    伯爾拿除了遵守修道院中的規矩以外,還注重親手工作,叫人這樣除去自高自傲的意氣。不久他的聲名傳開了,到處都有人求他設立修道分院。

    伯爾拿以講道著書得了大名,然而他活潑的信心,和清潔的行為,是大家所佩服的。他信心和行為的特點,在於他常記念耶穌替世人受苦,因耶穌的愛,他就生出愛耶穌的心來。他說:「我們越愛上帝,就越認識上帝。」他認為,罪得赦免不是因為我們的功勞所致,乃是上帝的恩典而來。後來路德閱讀他的書,受了他的感動。伯爾拿論到教會的權勢說:「教會有兩把刀,一把是屬靈的;一把是屬世界的; 不過屬世界的,教會反不使用。」又說,主對彼得說的話(路22:38),就可證明這道理。伯爾拿有個門徒作了教皇。他寫了一本書給這門徒,指導他說:

「上帝派你做羅馬天主教會的頭目,但是這羅馬教會,也不過是一個教會的支派。你也不是主教的頭,僅是那主教裏的一位主教。你該做愛上帝者的一個弟兄,和敬畏祂的人的朋友。這些事你當盡力學習。」

(這話可以表明他不承認教皇擁有絕對的大權)

 

    伯爾拿藉他的勢力克服了當時教會的異端,後又組織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這時猶太地正受外邦的侵犯,伯爾拿想要保護聖城,便四處勸導人民出力相助,服從他的很多。有人說,這次在法國某處,每八人中就有一人加入十字軍。連德國和法國的皇帝,都加入了十字軍。可惜這次出師未捷,人民不免歸咎於伯爾拿。伯爾拿死1153年,死後被記念為羅馬天主教的一個聖人。

 

12. 印祳森第三世(Innocent III)

    公元1198至1216年教皇印祳森在位。當他登位的時候,只有三十七歲,所以有人說他年輕,不能勝任。但主教長說:「我們所希望的,就是要在便雅憫的口袋中得著銀杯」(創44:12)。於是就設立他為教皇。提起印裖森的知識、記憶、學問,當時無人可以比擬。他也得眾人的尊重,因此權力更大了。他說,教皇是代替基督作世上的主。又說:

「創造萬物的上帝,造了兩個大光在天空之中,大的管晝,小的管夜。祂照樣設立兩個高位在教會之中,高的管轄人的靈魂,靈魂是如晝一般,其次管轄人的身體,身體是如夜一般。這兩個高位是指教皇和皇帝的權柄說的,並且按這兩個比喻的性質而論,月比日小,而且月的光是由日而來的;照樣,皇帝的權力,是由教皇的權力而來。」

 

    他憑教皇的權力,轄制皇帝的事情:

德國皇帝依靠印裖森得位。

法王休妻另娶,印裖森不批准,廢掉王后。

.  英皇約翰不遵守教皇的命令,印裖森逐他出教。

 

    約翰沒有法子,只得把他的國位,獻與教皇,甘作教皇的擄屬國。這時歐洲各國服從裖森的很多(當時不服從他的,只有挪威國王)。1204年希臘王也服從了他。到了1215年羅馬城召開大公會議,各處的天主教會,都派主教赴這會議,目的是為羅馬天主教會議定了一信經。當時這會議決定提議,說聖餐的餅和酒,真正變了耶穌的肉和血。從此以後,教友領聖餐之時,只能吃餅,不能飲酒,酒是由神父代飲。這時有不信羅馬天主教的,批評這樣的作法是不對的,想改良教會,印裖森聽了,使用權力逼迫他們,被殺的人也多。教皇託付多米尼古派(Dominican)辦理這事。這派是一個「乞食修道會」,其目的是傳道,和滅絕不信羅馬天主教者。印裖森想再組織十字軍東征,但事未完成,就在公元1216年死了。

 

13. 佛蘭西斯(Francis)

    佛蘭西斯生於義大利的亞西西(Assisi),家境富裕。他少年的時候當兵,時常喝酒放縱自己。後來懊悔自己的行為不正確,便隱居城外,學習上帝的真道,想效法耶穌的謙卑,服務社會。他父親反對他這樣的行動:曾有一次把他關在房內,後來蒙他母親的憐恤,得了釋放。他仍舊隱居城外,立志去行耶穌對那富有青年人所說的話(太19-22)。便剃頭赤足,效法十二門徒,做傳道的工夫。有一天,他聽到有聲音對他說:「修造我的禮拜堂!」他以為聲音是上帝的默示,於是他親自搬石塊,在他的本地建造一個小禮拜堂(現在在這小禮拜堂之上,建有一堂皇的大教堂)。

    佛蘭西斯有一顆讚美上帝的心,看天地萬物的顯現是出自上帝的恩典。稱日為兄,月為妹;又具上帝憐憫之心腸,所以平日遇見病人莫不痛愛。若遇著長大麻瘋的,愛護的心更大。他又在回教徒之中傳道,歐洲各國的人民都信服他,許多跟從他學習。他時常勸信徒效法耶穌,捨去一切所有的,脫離世俗的引誘。他也差派他們出去傳上帝的道,並且勸人和睦,彼此相愛。他教導信徒專心靠自己的手工作,不留一錢,倘若無法生活,可以向人求助,所以他設立的會名叫「乞食修道會」。公元1226年他將死的時候,囑咐門徒要遵行他的教導。

第一條:「主上帝使你們的弟兄佛蘭西斯如何悔改記在下面:我還在罪惡的時候,若遇著患大麻瘋的,很覺得不忍心看他。自從主引我到他們中間,我就以憐恤待他們;相別之後,我的靈魂和感官從前所覺得為極苦的事,現今一變而為愉快。」

第四條:「主賜給我所要照顧的弟兄以後,並無人指點我所應作的事,但那至高者啟示了我,祂啟示我的,就是:我應當度日合乎福音的規矩,並且我叫人用少數簡單的字,記載這規矩,並且蒙我主教皇批准。」

第五條:「那些要來過這種生活的人(修道士),就該將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他們也滿意只要一件兩面補了的外套,和一腰帶及一褲子,此外他們沒有別的。」

第六條:「我們作牧師的,領禮和別的牧師一樣,不作牧師的(教友)只念主禱文。」

第七條:「我們樂意住在貧窮的和毀壞的禮拜堂之內;我們是無知的人,願服在眾人之下。我也親手工作,現在仍要一樣。我切實要弟兄親手作工。凡不會的,須學一種手藝。這樣作,不是為貪工價的緣故,乃是為作好榜樣和免閒暇起見。如若我們的工作養不活我們,我們可以到上帝為我們所擺的桌子上去 就是沿門乞食。主又啟示我們要這樣問安:但願主賜給你平安!」

 

    不久佛蘭西斯死在自己所建造的小拜堂內。相傳說,他的手足有耶穌的釘痕(天主教稱這事為「聖傷」)。

 

14. 佛蘭西斯乞食修道傳到中華

    佛蘭西斯的門徒常向不信道的人講道。當元朝忽必烈的時候,有一個人名叫約翰孟特柯維納(John of Monte Corvino),從西方經過波斯、印度,來到中華。在北平他受景教的逼迫,還是建造禮拜堂,教友也有幾千人;設立育嬰堂,又把詩篇和新約,用中文翻譯出來。1305年約翰寫了一封信給西方朋友,信中說:

「在這個教會我獨自住了十一年之久,以後這兩年,有一德國的弟兄亞諾得(Arnold)與我聯絡。我建造了一個禮拜堂在可汗巴路(Kambaluc),這就是王的京都。這個禮拜堂,用六年成了工。在那裏我也蓋了一個鐘樓,掛了三個鐘在裏頭。在那裏我所施的洗照我所能計算的,達六千人上下。我漸漸買了一百五十個孩童,是未信道者的孩子。他們的年齡是七歲到十一歲,從前沒有學過甚麼宗教。我給這些孩童施了洗。我也照我們的式樣,教他們拉丁文和希臘文。我也為他們寫出詩篇,和三十篇讚美詩,與兩個禮拜儀式。有十一個孩童看這些書,已經知道我們的禮拜。他們也組織一個樂隊,不管我到不到,他們輪流執事,照修道院的規矩一般。有幾個孩童寫出詩篇和適宜的書來,皇上也很喜歡他們唱歌。我旨照禮拜規則使人搖鈴,我就同這些小孩和吃奶的教會(見詩篇八:3)禮拜上帝。他們所唱的是自然的,因為我沒有甚麼有音符的禮拜儀式。」

 

    教皇聽了,就隨即派約翰作北平的大主教。他到八十歲方才去世。除北平之外,在福建之泉州也有一個主教,那裏蓋造了兩個禮拜堂。那時是傳道的好機會,約翰要求教皇派人來襄助教務。當時動身東來的雖不少,能到中華的卻只有幾個。此後中西的交通也漸漸斷絕了,西方信徒的心也冷淡;明太宗以後佛蘭西斯派的修道士不能來到中國,因此傳福音的工作在中國不能繼續下去。

 

15. 元朝之景教

    景教在唐宋之間衰微了,到元朝始又復興。忽必烈優待景教,他的母親是這教的信徒。每逢聖誕節,皇帝放四福音在她面前行禮,以表敬意;也要他的諸臣照樣而行。

    必烈替景教設立一個首領,管理全國的教會;又派信道者作國家的官。這時鎮江信道的官,設立禮拜堂七所。後來義大利人馬可孛羅(Polo,Marco)來華,到鎮江和杭州的禮拜堂參觀一遍。當時景教的議長也派大主教二三人來到中華,大約是在北平。當時中國的信徒約有十五萬。不過這種興盛大約只是外表的,照西方來華的人說,當時的景教,在道德方面並不是很好。

    明朝的景教也遇到了逼迫。查考該教會議長的歷史,就知道在明朝時派了大主教來到中國,那時還有信徒存在。後來利瑪竇(Ricci Matteo)來到中國,也曾聽見早六十年信徒的事,只是沒有親眼看見。

 

16. 邦尼腓第八世(Bonifacius VIII)

印褥森死後百年內,教皇的權勢己達到極點。但權勢越大,所受的試探也大,以至誤用他的權柄。

邦尼腓第八在位的時候(1294年到1303年),教皇的權勢就衰敗起來了。他貪權之心甚熾,竟用不正當的方法,促以前的教皇退位,他因利乘便,取得其位。他想效法貴勾利第七和印褥森第三,然而後來竟事與願違。一則是因為當時各國人民富於愛國心,故政府可得人民的幫助,抵制外國教皇越境侵權;二是因為封建時代過時了。和邦氏爭長短的,首先是法國。法王因國家的開費一天多過一天,就令教會的修道院和產業等都要納稅。邦氏聽見,想要禁止。雖他這舉動沒有多大效力,邦尼腓第八世卻不讓步。1300年有一件事助長他的驕傲不少,邦尼腓第八世規定,公元1300年要做一個「大禧年」,凡到羅馬兩個禮拜堂內誠心禱告的,他的罪必得赦免。於是四處有人前往羅馬城,照教皇的告示而行,敬拜教皇,捐給他的錢極多。邦尼腓第八世非常歡喜,他改造他的冠冕為一個雙頂的,表示他是國家和教會的主,並且斥責法王。法王不服,就召集國會說:國王的權柄不是教皇所賜的,乃是上帝直接所賜的。邦尼腓第八世反駁說:凡有不服教皇的,就不能得救,必受永死。他定計要逐法王出教。法王還沒有被逐的時候,與義大利的父爵同謀,帶兵攻打教皇,並且多方的戲弄他。因此邦尼腓第八世憂憤而死。所以事後羅馬人嘲笑他說,邦尼腓第八世篡位像狐狸,在位像獅子,去位像狗。

 

17. 巴比倫時代

邦尼腓第八世死後,教皇遷都去到法國的屬地亞威農(Avignon),在那裏七十年之久,史家稱此時代為「巴比倫時代」(因為以色列人住巴比倫七十年)。這時代的教皇受法王的保護,所以他的貪心雖大,但他的勢力漸漸衰了。最後有教皇仍遷都到羅馬,僅留幾個主教長在亞威農。教皇死了以後,住羅馬和亞威農二處的主教長,在自己中間選舉教皇,於是有兩個教皇,各住一京,彼此為敵。教會見這情形不好,就召開一個大公會議,議決把兩個教皇的職位都免了,再另選舉一人。無奈兩個教皇都不肯讓位。因此有三個教皇鼎足而立。其中有個約翰第二十二的,幼年是個強盜;德國皇帝恨惡他,於1414年在康士坦司(Konstanz)開了一個大公會議,勒令三個教皇退位,另行公舉。這次的會議很有功效。

 

18.   改教先聲

 

威克理夫(Wyclif)

威克理夫是牛津(Oxford)大學的教授。他熱心於基督教。當時有一個這樣的話說:只有教皇和教會的首領有權柄,其他人必須服從,也不得擅自攬取權柄。這時乞食修道士的行為多不正當。威克理夫極力批評,因此,乞食修道士為當時教會的首領,告他到教皇的面前,教皇嚴加斥責,威克理夫心中不服。

威克理夫寫了一本書,批評教皇的權柄和修道士的罪惡,指責他們拜聖人,賣贖罪票等等虛妄的事情。「贖罪票」是教皇批准賣的。照羅馬天主教會說,人若犯罪,就當對著一個神父認罪,神父可以赦免他。不過神父只能替上帝赦免地獄的刑罰,使他不進地獄。然而罪人還要在世上受教會為他的罪所定的刑罰,就是禁食,赴聖地朝聖等。在世上不盡這些刑罰的,就要在煉獄補受;但這個刑罰是教皇可以赦免的。當時教皇多以出賣贖罪票,代替赦罪之證。到1400年的時候,教皇更進一步說:若活人為已經死的人買贖罪票,可以減少煉獄之苦。威克理夫更加反對當時教會這樣的腐敗。後來威克理夫差人到英國各處傳道,按著聖經講解真理,人民很歡迎他們。

這時的聖經都是拉丁文的,威克理夫為了更多人民可以親自閱讀聖經,又用英文譯出來。他說:「聖經是信心的基本,雖有一百個教皇,又有如乞食修道士這樣多的主教長,倘若他們解釋信心的問題不合聖經的道理,切不可聽從他們。」威克理夫在公元1384年去世。隨從他的人雖多,但後來都遭了教會的逼迫,歸於無有。但是,威克理夫為大眾人民翻譯聖經的精神永垂不朽。今天,世界上大多數少數民族的聖經都是威克理夫聖經翻譯學會翻譯及印刷而成。

 

胡司約翰(John Huss)

胡司是波希米亞(Bohemia)人,為該地大學的教授,富有愛國之心。起初相信羅馬天主教,自從受了英國威克理夫的感動,就明明批評羅馬天主教幾件事情:

. 贖罪票。

. 聖餐的酒和餅直接變為耶穌的血和肉,並且信徒不可在聖餐時飲酒的道理。

    . 教皇無上的權柄。

 

    其餘所辯駁的事也很多。他的同事聽了他的教訓,受感化的也不少。這時教皇知道胡司在波希米亞影響力很大,不容易剪滅,便託言召胡司參加大公會議,好當面問清楚他的事,卻應許不加害於他。誰知胡司一到,就被捕拿,教皇且說,對胡司這樣的邪道者,可以不必守約。他若不承認背道的罪,就將他處死。胡司: 「真理不可違背,只管處以死刑罷!」

歷史記錄說:胡司到了刑場,屈膝伸手,仰望天上,並且唱了好幾次讚美詩,他所唱的幾節大意是:「上帝啊! 憐恤我,主啊! 我仰望你,我把我的靈魂交給你。」在旁邊的朋友,看見他的容貌快樂歡喜。禱告後,有人脫了他的衣服,綁他在木柱之上。沒有焚燒以前,大法官到他跟前勸他,如果能起誓背叛從前所傳的道和所說的話,便可保全他的性命。胡司望天大聲喊叫說:「上帝是我的見證,我所講的道,所行為的事,和所著的書,都無非是引人脫離罪惡。」於是掌刑的將木堆燃燒。胡司大聲說:「基督上帝的兒子,憐恤我。」第三次唱到「你是童女馬利亞所生的,」就有風吹火到他面上。這時他還在心內為自己禱告。這是公元1415年的事。

 

19. 中世紀的末期

從公元1400年至1500年,是西方一個最重要的時期。此時代為中世紀的末期,近世紀的起點。今把重要的事情列在下面:

. 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佔康士坦丁堡。後來有學問的希臘人逃往西方,推展動運,振興文學。

. 這時有人發現非洲(Africa)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及到印度和東亞的航路。公元1492年哥倫布(Columbus)又發現美洲(America)。

. 公元1450年的時候,哥丁堡(Gutenberg)發明「活版術」,這大大的使文化和聖道有進步。

. 這時有人發現了許多中世紀所失落的羅馬和臘的古著,美術;由此發起一個文化運動,叫「文藝復興」(Renaissance)。人文主義也藉此復興起來。

 

20.   伊拉斯母(Erasmus)

伊拉斯母是文藝復興運動最有名的文學家。相傳他於公元1466年生於荷蘭,幼時失去父母親,一無所依,受「託孤之命」的人將他送至修道院(有人疑惑這人想謀吞他的家財)。他在院中潛心求學,後來出院到別處讀書。他因憂慮學費不足夠,發奮求學,以致身體軟弱得很。他專學古文,編輯了很多書,也遊歷德英兩國,寫了一本書,名叫《愚笨的讚美》,這使他的名聲在文人學士的中間傳開。書的內容,多譏誚打仗的教皇,和奪取人民財產的君王,以及崇尚空談的學士等。

    公元1516年他在德國的巴色(Basel)和著名的印刷商同工,校正希臘文的新約,並且把它印刷出來,拿這書去幫助改教的工夫。那時歐洲各處的人和他通信的很多。有時他所寫的回信,一天有四十封之多,所以他的影響力很大。但他不是改教家,有四原因:一. 他怕得罪人。二. 注重學問,不注重宗教。三. 注重思想,不注重信心。四. 博取權貴的歡心過於博取上帝的歡心。所以路德樹立改教的運動以後,伊拉斯母也不去幫助。他死於公元1536年。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