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 星期二
亞基巴拉比(Akiba,Rabbi)
主後110至135年間一位著名的猶太教法師。亞基巴出身貧寒,年40始於治學,獲拉比資格後,即於雅法附近的貝內貝拉克他所辦的學校內任教。及至猶太人反羅馬叛亂時期(主後132-135),亞基巴以教授猶太法典的罪名被捕,甘願殉教。
他一向支持叛亂領袖巴柯巴,並奉他為猶太人長久期望的彌賽亞。亞基巴的拉比活動可總括為三方面:
一﹒審訂舊約正典於雅比尼或作雅麥尼亞審訂猶太聖經之時(主後90),亞基巴也在場。當時的審議重點只集中在幾部存疑較多的經書上,特別是傳道書和雅歌兩書。與會的經學家多以為雅歌文詞過於露骨,惟亞基巴力排眾議,他說:「一切經書都是神聖的,雅歌則堪稱聖中之聖。」
二﹒纂輯口傳律法亞基巴繼先輩學者之志,蒐集、整理了眾說紛紜的口傳律法。所謂「口傳律法」,是歷代猶太拉比把律法應用於現實生活境況的教訓。這些教訓纂輯成6卷,每卷又分若干小冊。這些口傳律法到三世紀初始由猶大拿西拉比纂輯完成,這也成為米示拿的依據,且也是猶太宗教法典他勒目的基礎(其實他勒目尚未將全部的法典概括一盡)。
三﹒訂立釋經原則以實麥拉比主張視聖經語言為普通語言,其語法、語義與通用者並無二致。亞基巴拉比則恰持反見,認為聖經語言絕不可用分析普通語言之方法來加以分析。例如,依亞基巴之見,普通語言中有異詞同義的現象,而在聖經,則不同形式必有不同意義。其他解經學派譴責亞基巴歪曲語義,把自己的解釋加於聖經。
在亞基巴鼓勵之下,一位名亞居拉的學者曾把聖經譯成希臘文,以體現亞基巴的釋經原則。該譯文過於拘泥原文詞句,完全不理希臘文法,故不被接納為通用的希臘文。亞蘭文聖經譯本也深受此風影響。
泰奧多·比薩簡介
泰奧多·比薩( 1519 — 1605 )是宗教改革的關鍵人物,但他的知名度不如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儘管如此,他為被腐敗的羅馬教皇制度所籠罩的世界帶來了健全的聖經神學之光,其所發揮的作用不應被低估。泰奧多·比薩的雕像俯瞰瑞士日內瓦的巴斯蒂翁公園,旁邊還有約翰...
-
亞流主義係由亞歷山大十二轄區之一的保加里堂 (Baucalis) 的資深長老亞流 (Arius) 而得名。他於主後 318 年左右公開發表他的主張:只有聖父是真神;聖 子本質上與上帝不同。無論從本性或權利方面看,聖子不具有如不朽、至高權威、完善智慧、良...
-
使徒約翰是西庇太的兒子 ( 太十2)。他的哥哥是雅各,他的母親是撒羅米(太廿七16;比較可十五40;十六1)。撒羅米是從加利利就跟隨耶穌並服事祂的姊妹們之一(太廿七55),可能她就是主的母親的妹妹(太廿七56;比較約十九25)。因此,約翰和他哥哥雅各也可能就是主...
-
作者:廖元威(中華信義神學院專任老師兼學務長) 從兩千年基督教發展史來看,教會與政權之間的互動一直是令人注目,且與基督徒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除了初代教會常須面對「凱撒是主」與「基督是主」 生死攸關的抉擇外;中世紀的教會,因著教廷宣稱教權高於政權(或教皇權勢遍及政教兩個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