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會組織的回顧
由於教會的發展,自然需要有一位長老(或監督)領導,而有主教(bishop)的頭銜。
後來又因爲要對付諾斯底主義及孟他努主義,教會漸漸發展成主教制度形態,成爲中央集權形態的教會組織,來解釋聖經幷决定正統信仰標準,因爲連異端也引用聖經。
大城市的主教被稱爲省主教,而帝國內最大五座城市的主教則稱爲主教長(patriarch)。西方各教會主教漸漸承認羅馬主教有超越其他主教的地位。當公元461年,大利奧死時,教皇制已完全建立了。
又隨世紀的轉移,教會行政組織更進一步發展。到查理曼時代,稱省主教爲大主教(Archbishop)已成當日習慣,而這個頭銜一直被羅馬天主教沿用至今。在他的轄區內大主教可以對其他主教行使制裁權。
現今在許多宗派中,大城市教會的傳道人無權管理鄉村小教會的傳道人,所有傳道人都地位平等。然而,今天仍有人會以爲大城市教會的牧師比小地方教會的傳道同工重要。
這一類感覺成爲教皇制發展的第一個因素。在全羅馬帝國中沒有一座城可以和羅馬相比,它是凱撒之城,是上古時代世界的支配者,而羅馬城所代表的各項優越特權都落在一個人身上,就是羅馬教會的主教。
逐漸地,若一些爭論難作决定時,其他主教便習慣地向羅馬主教請訴。過了不久,羅馬主教便要求統管全國所有教會的主教。他們聲稱歷史已證明羅馬是上訴的最高法庭,連聖經也支持他們的說法。加上他們深信羅馬教會是使徒彼得親自設立的,因爲基督曾對彼得說:「你喂養我的小羊,牧養我的羊。」
可見基督已將群羊整個交往彼得手中。再者,天國鑰匙的權柄也交給了彼得。那時代的人,都相信彼得是使徒中居首位的人,也相信彼得是教會的第一任主教,而羅馬主教是承繼彼得地位的人。這些觀念就形成了教皇制的基礎,因此,羅馬天主教稱教皇寶座爲「聖彼得座位」。
2.歷史事件加强教皇制
許多環境的興起有利於教皇權勢的發展。歷史上一連串事件的發生,似乎在將權威彙集到羅馬主教身上。
首先是蠻族的入侵。當時整個意大利都服在羅馬之下,由於都接受基督教信仰,所以非常尊重羅馬主教;當皇帝無法保護百姓時,羅馬主教在手無寸鐵的情况下,竟能保護羅馬城,免于蠻族的侵略。教皇大利奧也曾阻止阿提拉恐怖的征伐,以及汪達爾人的暴怒。羅馬城的絕境竟成了教皇的機緣。
西羅馬的覆亡大大增進了教皇的特權。因爲在羅馬,再也沒有皇帝的影子遮蓋在主教之上,羅馬主教變成西方最重要的人物。
羅馬教會派遣許多宣教士前往北歐各地宣教幷建立教會。「日耳曼人的使徒」波尼法修與羅馬主教非常親密,因此,他在宣教時,奉羅馬主的名工作。這些宣教士所設立的教會,很自然地尊羅馬教會爲他們的領袖。
回教勢力征服叙利亞、巴勒斯坦及埃及後,爲羅馬主教除去了安提阿、耶路撒冷及亞歷山大三個競爭的對手。
回教勢力也征服了北非,爲羅馬主教除去極可能競爭的對手——迦太基主教。
教會又遭到極大的灾禍,這些灾禍無形中再度加增羅馬教會首腦人物的權勢。在人心有一個趨勢,就是把羅馬主教提升到全教會首要的地位。
3.以欺詐手段增進教皇權勢
一些人爲的陰謀,藉著欺詐與僞造,成功地加强了教皇的地位和權勢。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他們如何藉欺詐手段達到目的:
大約在查理曼時代,出現了一份很怪的文件,稱爲「君士坦丁御賜教産諭」(Donation of Constantine),內容叙述君士坦丁大帝因教皇西維斯特(Sylveter)的禱告,麻瘋病得以痊愈,在感激之餘,他决定遷都至拜占庭,就是後來的君士坦丁堡,目的是爲了不讓屬世政府妨礙教皇的屬靈政體。
根據該文件,君士坦丁于離開羅馬時,下令所有教會聖職人員都要臣服于教皇西維斯特一世以及他的繼承人,此外,君士坦丁還將羅馬城和意大利所有的省份、地區和城市都轉移給教皇。因此,根據該文件,君士坦丁將帝國西方整個主權賜給了教皇。
大約於九世紀中葉,又出現了第二份神秘文件,稱爲「伊西多爾教令集」(Isidorian Decretals)。據說這些教令是由塞維爾的伊西多爾所收集的。該文件包括自第一世紀羅馬的革利免到第八世紀貴格利二世期間,各教皇及會議所作之决定。根據此文件,主教可以直接向教皇請訴,主教和教皇均不在屬世政府轄管之下。「君士坦丁御賜教産諭」也包括這份教令集中。
所謂「聖品階級」(hierarchical system)是經過數世紀發展而成的,而「伊西多爾教令集」的目的,在證明第九世紀教皇所宣布的主權,早於數世紀前就實行了,這些文件歷經數百年之久,一直被公認爲是真品,無人懷疑其價值。直到公元1433年,庫薩(Nicholas de Cusa)首先指出「伊西多爾教令集」是質品。自此以後,這份文件被改稱爲「僞伊西安爾教令集」。公元1440年,瓦喇(Lorenzo Valla )證明「君士坦丁御賜教産喻」是一份僞造文件。今天,天主教學者和基督教學者均同意這兩份文件爲贋品。
假文件是很普通的事,只是這兩份文件是假文件中最大的騙局;然而,當時它們所矇騙的世界,是個非常無知的世代。整個中世紀都深信它們是真的,它們讓教皇有充份的時間建立權威。
自從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正式分裂後,君士坦丁堡主教長不再成爲羅馬主教的競爭對手,羅馬主教——當時的教皇,便高倨西方教會之首;君士坦丁堡主教長則高倨東方教會之首。
4.教皇尼古拉一世
教皇尼古拉一世在位年代爲公元858至867年,他爲教皇地位及權勢立下堅固的基礎。奧古斯丁所寫的「上帝之城」大大影響了中世紀,也激發了查理曼大帝,同時給尼古拉一世深刻的印象。他定意用自己一生的年日,把書中的理想實行出來。
他深信:「所有主教都是教皇的代理人,教皇是全教會的統治者,教會超越所有屬世權勢。」
尼古拉一世雖然在發展教皇權勢上不遺餘力,但只止於某個程度。然而他對教皇權勢的宣告,却成爲後繼教皇奮鬥的目標。權勢幾乎達到此目標的教皇,有貴格利七世與依諾森三世(Innocent III )。不過,沒有一個教皇比尼古拉一世對教皇權勢作更大的宣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