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教會權勢衰微

 

1.教皇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VM

 

    一般而言,整個十三世紀,從依諾森三世到波尼法修八世,教皇都能保持教會的屬世權威,但到波尼法修八世時代,教皇的權勢開始快速地衰微。

 

    一個領袖的個性可以大大影響歷史,波尼法修就是一例。他是個博學而自大的人。他就任教皇職位的典禮極其壯觀,甚至在上馬之際,左右各有一位國王為他扶著馬鐙。他在位自西元12941303年。

 

    然而,過不久,波尼法修就為了聖職人員繳稅的事和法王美男子腓力(Philip  the  Fair)發生衝突。因為腓力在法國向聖職人員徵收重稅;教皇下令不准聖職人員繳納;法王即刻以禁止金、銀、寶石出口法國作為報復;這樣便切斷了教皇自法國來的歲入。

 

    於是教皇一連發佈了幾道教諭(bulls),用拉丁文書寫,而且蓋上圖形鉛璽每個教諭都以開始的幾個字為名。

 

    在「一聖教諭」(Unam sanctam)中,教皇說:「……教會有兩支寶劍:屬靈和屬世的……它們代表教會的權柄,前者由教會和教皇的手運用,後者由國王和軍士運用,但必須用在教會和教皇權柄的統管之下。一支寶劍必須順服另一支寶劍,也就是說,屬世權柄必須服在屬靈權柄之下,屬靈權柄有權建立屬世權柄,並在屬世權柄犯錯時,施行審判……。世界上每一個人得救的必要條件是順服羅馬教皇。」教皇又引耶利米書一章10節的話:「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作為他要求統管全世界的聖經根據。

 

    像教皇貴格列七世一樣,波尼法修也憤怒地革除了法王腓力的教籍。貴格利的這一招雖曾有效,波尼法修依樣而行,卻得不列果效。

 

    為什麼手段相同,結果卻不同?因為時代改變了。貴格利在位時,盛行封建制度,有許多強大的貴族,時常反叛皇帝;亨利被革除教籍,給貴族們機會脫離皇帝的轄制,在這種局勢下,皇帝變成極其無助,不得已要向教皇低頭,以保持自己的權位。但到波尼法修在位時,時代不同了,由於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封建制度崩潰,貴族失去權勢,代之而起的是強烈的民族意識,尤其是在法國。當教皇革除法王教籍時,法國百姓不但不因此放棄對法王的效忠,反而更團結起來,支持法王,在這種局勢下,法王美男子腓力可以公然地蔑視教皇波尼法修。

 

    在教皇與國王的摩擦過程中,「革除教籍」所產生的效用,全看當時百姓的態度。如果百姓支持教皇,這個武器幾乎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但若百姓支持國王,這個武器就毫無作用。

 

    西元1177年時,在義大利的阿南宜,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曾降卑在教皇亞歷山大三世面前。然而,到西元1303年,在同一個地方(阿南宜),教皇波尼法修卻遭到奇恥大辱。法王腓力派遣兩位代表,帶著一隊軍人,前往阿南宜捕捉教皇。阿南宜的百姓起而保護教皇。當時波尼法修已是個87歲的老人,兵丁竟將他拳打腳踢。但他們並不能拘捕他。這次和法王腓力之爭的慘敗,以及肉體所受的創傷,對波尼法修實在是太大的打擊,因此,返回羅馬幾天之後,他便帶著破碎的心靈去世。

 

2.一個新紀元

 

    從來沒有一位教皇像波尼法修一樣傲慢,他狂妄地以許多教諭宣稱教皇的權勢;也從來沒有一位教皇像他這樣受苦、降卑,以致一敗塗地。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失敗,也代表教會權勢衰微的開始,同時為歷史引進了一個新的紀元。波尼法修完全錯估了新興民族意識的力量。以法國全國而言,共有三個社會階層——貴族、聖職人員及一般百姓。他們宣稱教皇無權干涉國家內政;除上帝以外,沒有任何權柄可以超越國王。

 

    3.「巴比倫被擄」時期(Babylonian  Captivity)(西元13091376年)

   

    西元1309年,教皇寶座從羅馬被遷到靠近法國的亞威農(Avignon),教廷留在該地,直到1376年,這段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教皇巴比倫被擄時期」。「被擄」是因為這時期的教皇都在法王控制之下;「巴比倫」是因為前後持續約七十年之久,正如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一樣。這段時期,所有教皇都是法國人。

 

    繼法王美男子腓力給教皇制強烈的打擊之後,「巴比倫被擄」更進一步削弱了教皇的特權。因為在亞威農的教皇們,完全聽命于法國國王,其他各國人民不再尊重教皇。這時期的教皇制正如第十世紀,教皇受義大利貴族控制之時的情形。

 

    除此之外,民族意識也在其他國家滋長。在德國的一些王族有權選舉國王,他們宣稱德王的權柄是來自上帝而非來自教皇。在選舉及行政權柄上,德王完全不受教皇控制,這一原則成為德國的憲法。西元1366年,當英王愛德華三世在位時,國會宣佈終止英國與羅馬教會間臣屬的關係,並拒絕繳納英王約翰在位時向教皇依諾森三世所應允的貢金。

 

    在巴比倫被擄時期的教皇,大部份都花用龐大的經費,過奢靡腐敗的生活,亞威農教廷成為奢侈宴樂的中心。為了獲取更多錢財,教皇們以無恥卑鄙的手段,出賣主教職位及贖罪券,或向信徒抽取重稅,成為西歐各國無法背負的重擔,以致當時許多人稱教皇為「敵基督」。

 

    巴比倫被擄時期的種種事件,已使教皇權勢大為衰微。但,更糟的事即將發生!

 

 

    4.大分裂時期(The  Great  Schism)(西元13781417年)

 

    義大利人對教廷遷往亞威農之事,非常不悅,他們欲使羅馬再度變成為教皇寶座所在地。結果於西元1378年,義大利與法國公開斷絕關係,雙方各選出一位教皇;於是出現了兩位教皇,一位在羅馬,一位在亞威農;這段時期(西元13781417年)被稱為「大分裂」時期。

 

    兩位教皇彼此咒詛,彼此開除對方教籍;對當時一般真基督徒而言,實在是一幕令人心痛的景象;教皇制的尊嚴受到重大打擊,從此再無法完全恢復。

 

    西元1409年,在比薩(Pisa)舉行了一次會議以解決這個大分裂。會議決定廢除雙方教皇,另選亞歷山大五世為教皇,但沒有一位教皇願意讓位,結果造成三位教皇同時存在的局面。

 

    在這樣混亂的情勢下,這三位教皇,沒有一位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最後,西元1417年,君士坦斯會議(Counci1 of  Constance)中,又選了一位義大利紅衣主教為教皇,稱為馬丁五世(Martin V);其他三位教皇為怕引起更大的難處,一致支持馬丁五世。這樣,才使西歐教會再度恢復只有一個「頭」的情況,也終止了這個「大分裂」。然而教皇制所受的創傷,以及教會由於「巴比倫被擄」及「大分裂」所受的苦難和打擊,又繼續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