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漫談中世紀修道主義


一、分辨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

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意思並非完全相同。前者泛指一般的遠離世俗負累,專注於某個宗教目標的生活形式,基督教的修道主義始於四世紀,多在群體中以固定形式進行。後者則指著某種對付罪惡與獲得善行的特殊操練方法,例如長時間禁食或遵守食物禁戒、完全沉默、保持警醒,甚至打苦鞭苦待自己等等帶有鎮壓肉體的苦行味道的操練方法。苦修主義早於耶穌時代已頗流行,而在初期教會多以個人方式進行。此外,也有一些獨自遠離凡塵,躲在山林或沙漠曠野修道的隱修土。他們有些採取苦修的形式,也有些專事冥想祈禱。他們的修道形式,稱為隱修生活。

二、修道主義興起的原因

初期教會的禁欲苦修主義。嚴格履行奉獻所有的使命。初期教會十分強調道德操守的重要,他們認為基督徒須嚴格保持貞潔敬虔,不容罪惡相侵,更必須貫徹信仰的各項要求,不容有任何妥協或寬容的餘地。

1、受希臘文化二元論影響——重靈魂、輕肉體

修道主義認為靈魂是比較聖潔、高級的部分,聖體是有罪的,比較低級的成分,所以需要藉著禁欲主義,將靈魂從身體的牢獄、囚禁中解放出來。一個追求長進的基督徒,應該是看清身體的需求和物質的享受,因此,禁欲主義成為基督徒追求敬虔的一個指標。

2、教會世俗化

教會國教化以後,就不免會世俗化,神職人員也漸漸腐化,大批異教徒為了世俗目的進入教會,這些信徒的品質低劣。一些有志之士,想與世俗的教會劃清界限,出世的思想漸漸提升,修道院成為當時對抗腐化教會制度的一種理想形態。

3、信徒追求與上帝親密關係的管道

當時教會公共崇拜儀式化,使得有心追求的人,得不到滿足,嚮往追求個人與神更親密的關係。

三、修道主義的發展

1、東方的發展

東方的修道主義創始於埃及,有一位信徒安東尼,領受了馬太福音1921節中耶穌對那位少年財主所說的: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開始離群索居,過著克己的生活,後來仿效的人漸漸多了,分成獨居式和群居式的修道主義。

後來有人改革,在埃及的南方創立第一所團體式的修道院,制定崇拜的方式,以及生活的規章,也設立一位院長來管理修道院。不久也出現了女修道院。女修道院可以說是古代先進的婦女運動,使婦女不需要依賴婚姻也可以生存。

東方曾經出現比較極端的修道方式,就是用標新立異、憤世嫉俗的方式來修道。東方的修道主義,常常以苦待己身的形式出現,既反基督教的精神,也不合乎人道。東方的修道主義,在形態上比較孤僻、個人性。

2、西方的發展

1、聖本篤修道院(或稱本篤會)

西方最早最有名的修道院就是聖本篤修道院,這個修道院比較合乎中庸之道,接近人性、優美、平和。除了每天的崇拜以外,也規定修道士都要工作。修道院認為:懶惰是領會最大的仇敵。所以,修道士都要在田野工作、耕地、種菜、養活自己,也要在書房讀書、抄寫聖經。這種自食其力的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

2、奥古斯丁修道院(或稱奥古斯丁會)

奥古斯丁修道院在十一世紀創立於義大利北部以及法國的南部。有三個著名的規例:安貧、守貞、順服。後來在西歐廣為流傳。基本上都接受奥古斯丁的神學思想:人在救恩上是無能為力的,人需要上帝的恩典。奥古斯丁修道院也肩負起教牧的責任,在醫院裡有重要的服務。

3、西篤會

這是法國的另一個修道院,強調簡樸、克己,後來也傳入了英國。修道院與官方教會是分開發展的,但是當官方教會腐化的時候,就希望修道院幫助他們協調衝突,因為修道院通常比較高超、清廉、容易取信於民。

4、道明會(即:多明我會)

修道會有成為乞食修會(或稱,托缽修會),徹底遵守貧窮的教規。西方最有名的兩個分別是道明會與方濟各會。
道明會的創始人是西班牙人道明(聖多明我),他主要的負擔就是幫助異端歸正。方濟會與道明會的特點就是強調安貧與傳福音。

5、法蘭西斯修道會(即:方濟各會)

創辦人是法蘭西斯(聖方濟各),是十二世紀的義大利人。法蘭西斯在一次教會崇拜中,馬太福音10章耶穌差遣十二使徒的話,如號筒般臨到他,他決志出去傳福音。外出的時候,身上不帶錢,過著絕對貧窮的生活。後來追隨的人越來越多,都立志要過貧窮的生活,而且兩個兩個出去傳福音,隨走隨傳。

法蘭西斯修道會的特點是:
1、安貧,認為財物是身外之物。法蘭西斯堅持不要為明天的需要憂慮。
2、崇尚自然,博愛萬物。喜愛大自然,喜歡與動物接觸、相處。
3、注重學術,他們落腳於大城市工作,有很多大學的教授、神學家是屬於這個修會。
6、第三修道士

方濟會與道明會又為平信徒設立另一種修道方式,使信徒不必出世,在家裡就可以修道,成為第三修道士。所有的信徒都可以參與修道,只要自己願意,不需要放棄自己的財產,可以一方面從事世俗工作,一方面遵守教規,實行比較嚴格的靈性操練,例行禁食、禱告、施捨、行善等。

四、克呂尼運動

九世紀以後,由於當時世俗勢力和社會風氣的滲入和影響,許多修道院修規廢弛。為了對本篤會進行改革和重整,910年左右有亞吉田公爵敬虔者威廉在法國東部的克呂尼建立一座修道院,以此為中心興起克呂尼運動。

克呂尼修道院紀念使徒彼得和保羅,遵行本尼迪克規則並有嚴格的禁欲解釋。主張修道院獨立、自治、不受主教或當局的控制,但接受教皇保護。修道制度強調靜修和禁欲的生活,熱心服侍貧窮的人。他們在改革修道院制度的同時,也宣導教會的改革,反對買賣或者竊取聖職等。還強調神命休戰,即從週三晚到週一早晨為紀念基督受難而停止一切武裝衝突,違者要受到教會嚴厲的懲罰。

五、修道主義的影響

修道主義對保存文化及發展教義作出極大的貢獻。特別在中世紀初期,歐洲在一片混亂的境況中,大城市沒落,羅馬勢力日衰、蠻族興起,倚賴城市而發展的希羅文化難以延繼下去。保存著希羅文化的精華,以待日後重綻異彩的,便是修院中的修土。他們是希羅文化的監護者。當其時,只有教士或高級修土讀書識字,連皇帝或貴族也多半是文盲的,反正識字不是日常生活的必要條件。

修士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抄寫聖經。在印刷術尚未發明時,聖經需要藉抄寫保存,否則紙張會隨年日過去而爛掉。為了保存聖經,修士不斷抄寫聖經。抄寫聖經是非常嚴肅的工作,由專門的修土以畢生精力來負責。他們在保存及發揚基督教文化上,也作出了非常的貢獻。

在福音工作的擴展方面,超過一千年以來,修士成為最主要的宣教士,他們的腳蹤在十三世紀便已來到遠東。這些修士為了天國的緣故,撇下一切,無私無畏地踏上海外宣教之路。

擁有愈少的人,能改變世界的機會便愈大;擁有的愈多,受人踟踱猶豫的因素便愈多。亞西西主教曾對方濟各說:你所要求的那種不擁有什麼的生活方式,對我而言是太困難了些。方濟各回答說:我的主,要是我們有財產,便得找武器來守護之,而這便是爭論與訴訟的泉源,並且造成我們愛上帝和愛鄰舍的障礙。這是我們不期望擁有短暫之物的原因。要是我們嘗試在心靈和及現實上實踐貧窮,便會感受到那是何等的自由和坦蕩蕩。我們的事奉是自由、靈活及開放的。修士不擁有什麼,卻改變了這個世界。

修道主義與克呂尼革新運動


    1.教會的靈性生活

    由於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罪惡存在,教會的靈性生活無法完美無疵。

    罪惡很早便已滲入教會:耶路撒冷第一個教會的美好靈性,何其快便被亞拿尼亞、撒非拉玷污了!成立在撒瑪利亞的第二個教會,即碰到行邪術的西門,把宗教當做職業,想以金錢賄買屬靈的恩賜;這種行徑後世便稱之為西摩尼(Simony),在中世紀教會中非常猖獗。

    由於教會有缺點,不論教內或教外的人都經常挑它的毛病。其中有許多批評是不智,也不公平的。不錯,基督徒都是聖徒,然而聖徒也是罪人,更何況教會裏的人不盡是「真基督徒」。

    有時教會的屬靈光景降到非常低落的地步,但是在教會中的基督,一直保守他自己的教會。

    2.修道主義與禁欲主義的興起

    到中世紀,教會的光景更加低落,促使人們迫切尋求屬靈的滿足。這種情形本可以導致屬靈的複興,不幸卻發展成一種病態的複興;人們沒有回到純正聖經的教導,反而轉向禁欲主義。

    禁欲主義是一種極端的「自我否定」。過禁欲生活的基督徒放棄一切人生的樂趣與安適,專注於宗教默想,並恪行宗教儀式。

    這種沒有組織,也不離群的禁欲生活,往往會有更深一層的進展。第四世紀時,早已有人離開社會,退隱到深山、曠野。在東方教會中,這種修道形態非常普遍,然而只適合男性,也不適合歐洲酷寒的氣候。

    西方教會則發展成修道院。在院中,修士和修女過禁欲生活;他們棄絕世上的財物;飲食絕不超過最低需要量,每日僅以白水及麵包度日,而且經常禁食;他們也用鞭子鞭打自己、刑罰自己;修士和修女絕不結婚;在禁欲生活中,他們專心祈禱、讀經及默想。

    修道主義發展到最後一個階段,是修道會的成立。幾間修道院聯合在一起,制訂一套規條,治理統一,便成為一個修道會。

    3.修道主義奠基在錯誤觀念上

    中世紀修士對西歐文明有極大的貢獻。當蠻族湧進帝國時,這些修道院變成了避難所;它們成為疲憊客旅的歇腳處,是病痛者的接待站,同時又是當時農業與文化的中心。

    可惜修道主義本身奠基在錯誤的觀念上。當時在教會中,有所謂的高級與低級的靈性。一個基督徒若要成為「高級」的信徒,就必須做修士或修女。修士和修女被一般人尊為「敬虔者」。這種把靈性分成高級與低級的看法是錯誤的。

    甚至今天,羅馬天主教的神甫也有分別:在教會中事奉的神甫是住在俗界的,稱為「教區神甫」,進入修道院的神甫則稱為「敬虔神甫」。

    修道主義的骨子裏認為,本性罪惡的人可以藉著逃避世界而達到聖潔的地步。

    到了西元九世紀,許多修道院的修士不再過禁欲生活。這些修道院受當時腐敗風氣的影響,竟變成罪惡的蘊育所。

    教會認為,信徒只要遵行教會所定的儀式就夠了。這些儀式包括學會主禱文、使徒信經、認罪及守聖餐。聖餐被認為是領受神恩惠的奇妙導管。

    在那時,一般人的信仰多半非常表面化:只要遵守宗教儀式就夠了。然而他們認為,修士和修女必須遠超過這個標准。

    4.克呂尼(Cluny)修道院

    不管怎樣,每個時代都有真基督徒,甚至在最黑暗的第十世紀也不例外。他們看到教會的腐化,心中懮傷。其中有一位是亞奎丹公爵、教虔者威廉;他於西元910年在法國東部的克呂尼創立一所新的修道院。該院嚴格執行禁欲生活,於是「克呂尼運動」(Cluny  movement)廣傳到其他修道院。其後的兩百年中,克呂尼革新運動成為改善教會屬靈光景的強大力量。修道主義的原則及方法雖然錯誤,但它的動機卻是真誠的;克呂尼運動的方式雖然錯誤,但確喚起當代屬靈的覺醒。克呂尼修道院在最興盛的時期,統管了二千多所修道院。

    這運動塑造出偉大的希爾得布蘭(Hildebrand),後來成為教皇貴格利七世;因他的緣故,克呂尼修道院對教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蘇格蘭教會的改革(1557-1570)


1.在蘇格蘭的預備工作

    改教期間,義大利和法國在文化與文明上最前進;瑞士、德國中部及南部、荷蘭和英國,也不落後;唯有較偏遠的地區,如: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波蘭、德國北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尚未得到新時代的光輝,仍籠罩在中世紀陰影之下。
    當時的蘇格蘭是個窮國,又在無能的國王及封侯管治之下;封侯之間經常交戰,教會聖職人員可能比任何其它國家更腐化。十五世紀中,雖然一些大學在聖安得烈、格拉斯哥及亞伯丁設立起來,但學術上仍無法與歐陸大學相比。
    在德國所發生的新鮮大事,隨謠言傳到了蘇格蘭。一些年輕的蘇格蘭人開始前往威登堡訪問路德的大學;他們回去時,把路德信仰的種子撒在自己的國土上;也有人將路德的著作帶回分發;丁道爾與科威對勒(Coverdale)的英譯聖經也流傳起來;就這樣,早期蘇格蘭復原派信徒在私人家中開始了崇拜與教導。

2.諾克斯擴大加爾文的影響
     
像在法國和荷蘭一樣,在蘇格蘭加爾文的影響也漸漸超過了路德。這段從路德主義轉向加爾文主義的過程,是藉著魏沙特(George Wishart)的影響而來,然而諾克斯(John Knox)卻註定成為蘇格蘭偉大的改教者。
    諾克斯於西元15051515年間出生於蘇格蘭,他受完大學教育後,被封立為神甫。西元1547年,法國艦隊佔領聖安得烈,諾克斯與其他人一同成為俘虜。有十九個月之久,他艱苦地做軍艦廚房裡的奴隸,每天在又臭又熱的法國艦上忙碌工作,有時還遭到鞭撻,經常有人煩擾他,要他向馬利亞的像禱告。
    被釋後,諾克斯前往英國五年。在那兒,他幫助大主教克藍麥(Cranmer)起草「四十二信條」(The Forty-two Articles),這就是英國復原教會所採用的信條。克藍麥又指派諾克斯與其他幾位擔任「御用牧師」,分別前往英國各地,教導聖職人員和百姓改教運動的目的和原則。
    離開英國後,諾克斯前往日內瓦。在那兒,他深受加爾文的影響,而採納了加爾文的全套體系。西元1555年八月,他回到家鄉蘇格蘭一段短時期。他激動地在講道中攻擊彌撒,又寫信給當時蘇格蘭攝政洛林瑪利(Mary of Lorraine),勸她贊成福音。洛林瑪利是一位堅信天主教的人、她把這封信看為笑話。但過不久,她就發現諾克斯不但不是開玩笑,反而更是嚴肅而迫切;那時,諾克斯已經離開蘇格蘭回到日內瓦。洛林瑪利生氣地宣判諾克斯死罪,並以焚燒諾克斯像洩憤。
    蘇格蘭復原派漸漸成形,諾克斯不斷從日內瓦給他的同道們提供消息。西元1557年,復原派領袖們擬定了一份信約,叫做「蘇格蘭第一信約」(First Scottish Covenant)。他們發誓盡全力促進上帝的話。在信約的保護與約束下,改革派教會公開地建立起來。當時他們深感需要諾克斯的説明,懇請他自日內瓦回來,諾克斯便於西元1559年五月二日回到蘇格蘭。

3.諾克斯在蘇格蘭的改革事工
   
 諾克斯回到蘇格蘭後,改教運動就全面展開。諾克斯的講道非常有能力,他的風格是直接、活潑、簡明,經常在講道中運用充滿才氣的雋智和尖刻的諷刺,以致有人對他講道的評論是:「別人講道是砍掉樹枝,這個人講道是砍斷樹根。」在講臺上,諾克斯精力充沛,講道時,他好象要把講臺擊成碎片,從講臺後飛躍出來。
    諾克斯的講道,就像把火種投進彈藥庫中,無論在哪裡,每次他講完道就爆發毀像行動,暴民們打碎偶像,搗毀修道院。他寫著說:「拜偶像的場所被夷為平地,拜偶像的碑坊被火吞滅,祭司被勒令停止褻瀆上帝的彌撒。」
    西元1560年,蘇格蘭國會宣佈改變宗教;以復原教取代天主教而為國教;並採納大部份由諾克斯所寫的加爾文派信條;教皇權柄及所有天主教高級職員的管轄權一概取消;並禁止舉行彌撒。
    政府的首要任務是保守這個真宗教;傳道人由政府付薪;教會不管政治,除非遇到有關宗教生活或儀式方面的事。
    根據諾克斯的策劃,教會與政府的關係仍保持教皇時代的情形:在屬靈的事上,教會高於政府;在屬世的事上,政府高於教會。唯一的改變是,諾克斯取代了教皇的地位。過去是復原派信徒受壓,現在是天主教信徒被壓。這個「教會與政府關係」的觀念,也成為比利時信條第三十六條的基礎。

4.蘇格蘭教會組織起來
     
第一次「蘇格蘭大議會」於西元1560年十二月召開,翌年一月,他們向國會提出「教會管理法規第一集」(First Book of Discipline)
    這本法規將加爾文在日內瓦所行的教會制度應用到蘇格蘭全國。在每個教會中,由一位牧師及數位從會友中選出的長老組成「集會」(session);小地區的教會會議稱為長老部(presbyteries),由各教會牧師代表及長老們組成;大區域的會議稱為「議會」(synod),由各地區牧師代表及長老們組成;全國性的教會會議稱為「大議會」(general assemblies),由來自全國各教會的牧師代表與長老們組成。
    在崇拜方面,諾克斯又寫了一本「公用儀式書」(Book of Common Order)。這本儀式書是以日內瓦英國難民教會的禮拜儀式及加爾文所編的儀式為藍本,崇拜內容包括:禱告、讀經、講道、唱詩與奉獻。書中也包括在各種情況的禱告文,但僅為禱告的示範,並不強迫使用;在禱告上,仍給信徒許多自由。
    加爾文在日內瓦組織的教會有極大影響力:它成為法國胡格諾教會、荷蘭改革宗教會及蘇格蘭長老教會的楷模。

5.教會建立穩固
  
 蘇格蘭女王瑪利亞是個頑強的天主教徒,又美貌、又能幹,在位前三年時間內,她為羅馬天主教光復相當多失土,但後來她犯了許多錯誤才挽回了改教運動的命運。她的不智之舉及不道德行為,不但使蘇格蘭陷入混亂,也使羅馬天主教失去聲望,以致百姓和領袖們都傾向復原教。到西元1570年,蘇格蘭長老教會已經穩固地建立起來。
    兩年後,諾克斯死於十一月廿四日。
    諾克斯成就了轟轟烈烈的事工。他的一生證明他是一位偉大的戰士,是一個有大無畏精神的偉人。他不僅改革了蘇格蘭教會,也藉著改教運動,改善了蘇格蘭民族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