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9日 星期五

教皇權勢的發展

 1.教會組織的回顧 

 

    由於教會的發展,自然需要有一位長老(或監督)領導,而有主教(bishop)的頭銜。

 

    後來又因爲要對付諾斯底主義及孟他努主義,教會漸漸發展成主教制度形態,成爲中央集權形態的教會組織,來解釋聖經幷决定正統信仰標準,因爲連異端也引用聖經。

 

    大城市的主教被稱爲省主教,而帝國內最大五座城市的主教則稱爲主教長(patriarch)。西方各教會主教漸漸承認羅馬主教有超越其他主教的地位。當公元461年,大利奧死時,教皇制已完全建立了。

 

    又隨世紀的轉移,教會行政組織更進一步發展。到查理曼時代,稱省主教爲大主教(Archbishop)已成當日習慣,而這個頭銜一直被羅馬天主教沿用至今。在他的轄區內大主教可以對其他主教行使制裁權。

 

    現今在許多宗派中,大城市教會的傳道人無權管理鄉村小教會的傳道人,所有傳道人都地位平等。然而,今天仍有人會以爲大城市教會的牧師比小地方教會的傳道同工重要。

 

    這一類感覺成爲教皇制發展的第一個因素。在全羅馬帝國中沒有一座城可以和羅馬相比,它是凱撒之城,是上古時代世界的支配者,而羅馬城所代表的各項優越特權都落在一個人身上,就是羅馬教會的主教。

 

    逐漸地,若一些爭論難作决定時,其他主教便習慣地向羅馬主教請訴。過了不久,羅馬主教便要求統管全國所有教會的主教。他們聲稱歷史已證明羅馬是上訴的最高法庭,連聖經也支持他們的說法。加上他們深信羅馬教會是使徒彼得親自設立的,因爲基督曾對彼得說:「你喂養我的小羊,牧養我的羊。」

 

    可見基督已將群羊整個交往彼得手中。再者,天國鑰匙的權柄也交給了彼得。那時代的人,都相信彼得是使徒中居首位的人,也相信彼得是教會的第一任主教,而羅馬主教是承繼彼得地位的人。這些觀念就形成了教皇制的基礎,因此,羅馬天主教稱教皇寶座爲「聖彼得座位」。

 

2.歷史事件加强教皇制

    許多環境的興起有利於教皇權勢的發展。歷史上一連串事件的發生,似乎在將權威彙集到羅馬主教身上。

 

    首先是蠻族的入侵。當時整個意大利都服在羅馬之下,由於都接受基督教信仰,所以非常尊重羅馬主教;當皇帝無法保護百姓時,羅馬主教在手無寸鐵的情况下,竟能保護羅馬城,免于蠻族的侵略。教皇大利奧也曾阻止阿提拉恐怖的征伐,以及汪達爾人的暴怒。羅馬城的絕境竟成了教皇的機緣。

 

    西羅馬的覆亡大大增進了教皇的特權。因爲在羅馬,再也沒有皇帝的影子遮蓋在主教之上,羅馬主教變成西方最重要的人物。

 

    羅馬教會派遣許多宣教士前往北歐各地宣教幷建立教會。「日耳曼人的使徒」波尼法修與羅馬主教非常親密,因此,他在宣教時,奉羅馬主的名工作。這些宣教士所設立的教會,很自然地尊羅馬教會爲他們的領袖。

 

    回教勢力征服叙利亞、巴勒斯坦及埃及後,爲羅馬主教除去了安提阿、耶路撒冷及亞歷山大三個競爭的對手。

 

    回教勢力也征服了北非,爲羅馬主教除去極可能競爭的對手——迦太基主教。

 

    教會又遭到極大的灾禍,這些灾禍無形中再度加增羅馬教會首腦人物的權勢。在人心有一個趨勢,就是把羅馬主教提升到全教會首要的地位。

 

3.以欺詐手段增進教皇權勢

 

    一些人爲的陰謀,藉著欺詐與僞造,成功地加强了教皇的地位和權勢。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他們如何藉欺詐手段達到目的:

 

    大約在查理曼時代,出現了一份很怪的文件,稱爲「君士坦丁御賜教産諭」(Donation  of Constantine),內容叙述君士坦丁大帝因教皇西維斯特(Sylveter)的禱告,麻瘋病得以痊愈,在感激之餘,他决定遷都至拜占庭,就是後來的君士坦丁堡,目的是爲了不讓屬世政府妨礙教皇的屬靈政體。

 

    根據該文件,君士坦丁于離開羅馬時,下令所有教會聖職人員都要臣服于教皇西維斯特一世以及他的繼承人,此外,君士坦丁還將羅馬城和意大利所有的省份、地區和城市都轉移給教皇。因此,根據該文件,君士坦丁將帝國西方整個主權賜給了教皇。

 

    大約於九世紀中葉,又出現了第二份神秘文件,稱爲「伊西多爾教令集」(Isidorian  Decretals)。據說這些教令是由塞維爾的伊西多爾所收集的。該文件包括自第一世紀羅馬的革利免到第八世紀貴格利二世期間,各教皇及會議所作之决定。根據此文件,主教可以直接向教皇請訴,主教和教皇均不在屬世政府轄管之下。「君士坦丁御賜教産諭」也包括這份教令集中。

 

    所謂「聖品階級」(hierarchical  system)是經過數世紀發展而成的,而「伊西多爾教令集」的目的,在證明第九世紀教皇所宣布的主權,早於數世紀前就實行了,這些文件歷經數百年之久,一直被公認爲是真品,無人懷疑其價值。直到公元1433年,庫薩(Nicholas  de  Cusa)首先指出「伊西多爾教令集」是質品。自此以後,這份文件被改稱爲「僞伊西安爾教令集」。公元1440年,瓦喇(Lorenzo  Valla  )證明「君士坦丁御賜教産喻」是一份僞造文件。今天,天主教學者和基督教學者均同意這兩份文件爲贋品。

 

    假文件是很普通的事,只是這兩份文件是假文件中最大的騙局;然而,當時它們所矇騙的世界,是個非常無知的世代。整個中世紀都深信它們是真的,它們讓教皇有充份的時間建立權威。

 

    自從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正式分裂後,君士坦丁堡主教長不再成爲羅馬主教的競爭對手,羅馬主教——當時的教皇,便高倨西方教會之首;君士坦丁堡主教長則高倨東方教會之首。

 

4.教皇尼古拉一世

 

    教皇尼古拉一世在位年代爲公元858867年,他爲教皇地位及權勢立下堅固的基礎。奧古斯丁所寫的「上帝之城」大大影響了中世紀,也激發了查理曼大帝,同時給尼古拉一世深刻的印象。他定意用自己一生的年日,把書中的理想實行出來。

 

    他深信:「所有主教都是教皇的代理人,教皇是全教會的統治者,教會超越所有屬世權勢。」

 

    尼古拉一世雖然在發展教皇權勢上不遺餘力,但只止於某個程度。然而他對教皇權勢的宣告,却成爲後繼教皇奮鬥的目標。權勢幾乎達到此目標的教皇,有貴格利七世與依諾森三世(Innocent III )。不過,沒有一個教皇比尼古拉一世對教皇權勢作更大的宣告。

 

 

教會組成聯盟

 

1.倫巴人(Lombards

 

公元568年,即東羅馬皇帝猶斯丁年自東哥德人手中奪回意大利後十四年,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再度陷敵。此次敵人是日耳曼部落中的倫巴人(倫巴是「長鬍子」的意思),直到今日,意大利北部仍稱爲倫巴底(Lombardy)。除了這地區外,意大利半島的其他地區至少在名義上仍屬羅馬帝國。

 

    倫巴人入侵意大利以前,早已接受基督教的異端亞流派信仰,後來因尼西亞信經的影響而歸回基督教正統信仰。教皇大貴格利爲了討好他們,特將一頂皇冠贈與倫巴王,此冠被稱爲「鐵冠」,因爲據傳說,皇冠上曾放了一個釘十字架的釘子。

 

    教會歷史(尤其是教皇時代)從此與倫巴人及法蘭克人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在意大利北邊的倫巴人成爲教皇隨時的威脅,他們毫無安全保障。君士坦丁堡的羅馬皇帝不但距離太遠,無法保護教皇,自己還要面對亞拉伯人的入侵,再加上他和教皇之間的摩擦,更不用談到保護了。因此,當倫巴人壓境的威脅臨到時,教皇只得轉而向法蘭克人求救。倫巴人把教皇推進了法蘭克人保護的雙臂中。

 

    法蘭克人如何拯救歐洲脫離回教的吞噬,這件事己顯出法蘭克王克洛維自異教信仰歸信基督教的重要性。現在我們將看到他的信主對教會歷史進一步的影響:教會與法蘭克王國結爲聯盟。

 

2.丕平(Pepin

 

    克洛維王能幹而有魄力,但他的繼承人却很懦弱,大部份是名義上作國王,實際大權操縱在一位杰出的大臣查理馬特爾手中。他是都爾之役的英雄,雖然不是法蘭克王,却是真正掌握王權的人物。

 

    查理馬特爾的兒子「矮子丕平」獲得和父親一樣的高位,但他仍不滿足,竟廢了克洛維皇裔的最後一個弱王,將他放進修道院,然後自登皇座,但他認爲此舉必須得到教皇的贊同,而這時的教皇撒迦利亞(Zach-arias)早已準備同意他的行爲,說:「有國王之權的人也當擁有國王之名。」

 

    因此,于公元751年,丕平正式被教皇加冕爲法蘭克王,這件事當時從表面來看很單純,然而却造成了長遠的影響。畢竟,丕平要求教皇的批准總不是件尋常的事。從此,教皇開始有權立王廢王,成爲帝國在西方重建的第一步。這件事也造成後來教皇與皇帝之間强烈的鬥爭,這段鬥爭史占了中世紀歷史的大部份。

 

    因此,從某個角度而言,這件事是中世紀史中最重要的事件。

 

3.教皇變成屬世統治者

 

    教皇撒迦利亞要求丕平對付倫巴人,以回報教皇,因爲倫巴人一直是他權位與安全的威脅。

 

    於是丕平進入意大利,打敗了倫巴人,幷强迫他們把領土的一部份割給教皇。從此便開始了所謂的「教會領土」(state of the Church)。教皇不但管理教會的事務,也成爲屬世的統治者。這種情况一直維持到公元1870年,後來意大利重新立國,將教會領土置於國家的一部份。

 

    4,查理變成查理曼 

 

    矮子丕平于公元768年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卡勒門及查理同時即位。但卡勒門於公元771年去世,查理便獨攬大權,正式開始統治。

 

    公元800年的聖誕日,當查理正跪在羅馬聖彼得教堂中時,教皇突然將一頂皇冠加在他頭上,藉此舉立他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查理被立爲皇帝在當時似乎非常合適,因爲他擁有過去羅馬帝國的三種特色:法律、文化與基督教。

 

    這三件事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法律代表和平,能保障個人生命與財産;文化代表知識,能充實生活,提高性靈;基督教代表真實的宗教信仰。

 

    查理所處的時代是個沒有法紀的時代,凶殺、搶劫被視爲平常;人們野蠻、無知而粗俗,基督教在西歐也極不穩定。「查理曼」(即大查理的意思)所統治的範圍,像是在異教與回教大海中的一個「基督徒島嶼」。

 

    這位在公元800年聖誕節被加冕爲皇帝的人物,成功地爲西歐人民取得三項無價之寶:(1)法律,(2)文化,(3)基督教。這也就是他爲什麽配稱爲「查理曼」(Char1emagne)的原因。

 

    5.查理曼的成就

 

    查理曼畢生爲這幾件事而奮鬥。他制定良好的法律,幷認真推行,爲國家帶來安全與秩序。他在全國推廣學校,培養文化氣息與學習氣氛。但以征服者自居的蠻族,輕視有文明的羅馬人,而傲慢地認爲文化是頽廢的東西;查理曼便在自己的住處設立皇宮學院,幷以身作則做該校學生。他試著學讀書和寫字;可惜由于手腕長期揮舞沉重的軍斧,過分有力,使手指無法學會握筆。

 

    查理曼幾乎一生都在打仗:首先與倫巴人爭戰,於公元777年滅了倫巴國,幷把倫巴王的「鐵冠」放在自己的頭上。接下來,他自回教徒手中解救西班牙,將回教勢力推到庇裏牛斯山後,直達伊博河。

 

    查理曼也與撒克遜人爭戰。撒克遜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個强族,占據德國北部地區,極其凶悍野蠻。查理曼經過好幾次艱苦的戰役,才將他們馴服,幷將他們的領土歸屬自己權下,又用劍强迫撒克遜人接受基督教。

 

    6.三大帝國

 

    公元814年查理曼去世時,世界上有三大帝國:其中年代最悠久、國勢最衰弱的是東羅馬帝國,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及意大利南部。最大的一國是回教的亞拉伯帝國,版圖包括亞洲的印度、波斯、叙利亞、巴勒斯坦、非洲的北部及歐洲的伊博河。年代最短、國勢最强盛的,則是查理曼帝國,在查理曼去世時,國土包括意大利北部的一半、西班牙西北部、法國、比利時、荷蘭的全部以及德國與奧國的大部份。

 

    以疆界而言,查理曼王國實在相當雄偉。自西羅馬滅亡後,西歐尚無一個政府統管這麽大的領域;查理曼是自猶斯丁年到查理第五之間最偉大的統治者。他鶴立于中世紀,影響遠及好幾世紀。

 

    查理曼最愛讀的書是奧古斯丁所寫的「上帝之城」,他常認爲自己的王國就是「上帝的國度」降臨地上。亞拉伯帝國是回教國家,東羅馬帝國是衰弱的基督教國家,在三個帝國中,查理曼所擁有的是教會與人類前途最光明的一國。

 

    7.教會與法蘭克人

 

    丕平將倫巴人土地的一部份送給教皇,爲「教會領土」奠下了基礎,他也使教皇成爲屬世的統治者。

 

    查理曼拯救教皇脫離倫巴人的威脅,又爲回教人侵後西歐的混亂局面帶來秩序與安定,他降服了撒克遜人,把他們納入基督教範圍之內,同時推廣讀書與文化。

 

    教皇則藉著爲查理曼加冕恢復了西方帝國,同時也因此舉,開始了以後教皇與皇帝之間强烈的摩擦。

 

    因此,教會與法蘭克人之間的聯盟,造成無法估計的後果。

 

 

 

教會喪失領域

 

1.    災禍的序幕

 

    東羅馬帝國逃過了蠻族的肆虐,得以保持一段時期的太平。但在西羅馬亡國後五十年左右,東羅馬也必須爲生存而戰。起初她忙著抵禦自北方南侵的日耳曼民族,亂定之後,皇帝猶斯丁年(Justinian)甚至自東哥德人手中奪回了意大利,又從汪達爾人手中華回了北非之地,使它們均成爲東羅馬帝國的省份。

 

      五十年之後,皇帝赫拉克留(Heraclius)發動對波斯人之戰,於公元627年的尼尼微之役中消滅了波斯軍隊,挽救了東羅馬帝國。可惜太平的日子十分短暫,灾禍不久又臨到東羅馬,雖然她未像西羅馬般全然覆亡,但也損失了不少省份。

 

    征服西羅馬的是從北方下來的日耳曼部落,與帝國居民同屬印歐民族,而且大部份相信基督教;而占領東羅馬帝國省份的,是來自南方的亞拉伯人,在種族及宗教信仰上與羅馬帝國居民完全不同。亞拉伯人屬閃族,相信的是回教。

 

    西方教會在日耳曼蠻族入侵時,不但得以生存,而且繼續增長。東羅馬教會遭亞拉伯民族入侵後,面臨毀滅。

 

    2.穆罕默德(Mohammed

 

  亞拉伯人是以實瑪利(Ishmael)的後裔,以實瑪利是亞伯拉罕之子,以撒的同父異母兄弟。他們原是異教徒,相信多神、崇拜偶像

 

    公元570年,穆罕默德生于亞拉伯的麥加城(Mecca),年輕時是個牧羊人,稍長,成爲商人,隨著駱駝隊到不同國家經商;在旅行中接觸到猶太人和基督徒,知道一些他們的信仰。他喜歡隱退到安靜的地方默想,在那兒,他宣稱從天使加百列獲得啓示,而創立了一個新的宗教,稱爲回教。穆罕默德的教導,後來經收集、編寫而成可蘭經,直到今日仍爲回教徒的聖典。他的基本教導是:只有一位神,而穆罕默德是這位神的先知。亞拉伯文的「神」稱爲「阿拉」,回教徒將他們的信仰總結成一句話:阿拉真偉大,穆罕默德是他的先知。

 

    穆罕默德起初召到一些信徒,然而麥加城大部份人相信多神,不喜歡他的教導。反對勢力非常强大,以致公元622年,他必須帶著跟隨者逃往麥地那(Medina),此次逃亡稱爲哈及拉(Hegira)。在麥地那,他的教導廣爲接受,在許多信徒的支持下,十年之內他就成了亞拉伯的統治者。

 

    3.許多省份被征服

 

    穆罕默德死於公元632年,他的影響却流傳後世。他的跟隨者却是凶猛好戰的騎兵,在往後的一百年中,他們橫掃亞拉伯沙漠,征服波斯,貫穿印度,弭平羅馬帝國的小亞細亞省,圍攻君士坦丁堡兩次未成,却奪占了帝國的叙利亞、巴勒斯坦、埃及與北非。

 

    亞拉伯人的征討幷未停在北非。公元711718年間,他們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征服了西班牙。

 

    他們又繼續征伐,越過庇裏牛斯山,穿入高盧中心。高盧曾隸屬於羅馬帝國四百年,此時已由法蘭克人占據了二百年。

 

    回教的徽號是一個新月形,到這時,新月的一端已經橫越北非,尖端觸及小亞細亞;另一端則貫穿法國,似乎有擴成「全月」的趨勢,全歐洲都可能成爲回教地區,這正是教會及全世界的危機時代。

 

    4.都爾之役(Batt1e  of  Tours

 

    公元451年,歐洲曾面臨一次極大的危機。那是在西羅馬滅亡之前。阿提拉統領的蠻悍匈奴人在迦隆之戰被打敗,迦隆也座落在法國境內。如今,大約三百年後,教會及全歐洲,甚至全世界,處於極其危急的情况:回教即將吞噬基督教。

 

    法蘭克王克洛維在公元496年信主,以致法國成爲基督教國家的經過。這是件極其重要的事。現在,法蘭克人成爲護衛基督教的勇士。

 

    法蘭克王查理(Char1es)呼籲境內所有百姓投入戰爭。到這時,人人皆可感到情勢岌岌可危。因此,不但法蘭克人,連萊茵河東的弗立斯蘭人也響應了這項呼籲。

 

    公元732年,在查理的指揮下,這支「基督徒」軍隊與回教大軍相通在都爾平原。雙方都知道這將是一場關鍵戰役,兩軍對峙了七天之久,沒有一邊敢先出兵。終於在十月的一個星期六,雙方擺開陣勢。亞拉伯軍隊大部份是騎兵,法蘭克軍隊則全是步兵;回教軍團擁有一百多年常勝的紀錄,一個接一個地征服列國,又何懼這次戰役?

 

    法蘭克軍隊嚴陣以待,士兵列隊成墻,不留間隙。整整一天之久,亞拉伯軍隊發出一次次攻擊,凶悍精銳的騎兵沖向法蘭克軍隊,新月形旗號在他們頭上飛舞;然而,看來這個「新月」注定是不會發展成「全月」了。亞拉伯騎兵屢次進擊,却無法攻破法蘭克軍隊的堅墻。十字架旗幟堅毅地飄揚著。入夜以後,雙方都力竭回營,都爾平原血流成河,尸首遍地,然而亞拉伯人最猛烈的攻擊終於被擋住了。法蘭克軍隊離開戰場時,手中仍揮舞著利劍。

 

      第二天一早,法蘭克軍隊再度擺陣,却不見亞拉伯騎兵出現。爲了提防埋伏,法蘭克軍隊分小隊出去搜尋,數哩範圍內都找不到一個敵兵,在亞拉伯人所弃的營內,却發現成堆自別處掠奪的戰利品。原來亞拉伯人已撤退到庇裏牛斯山後,進入西班牙了。

 

     都爾之役是回教泛濫的最高水位綫。曾經是異教蠻族的日耳曼法蘭克人,却爲基督教挽救了西歐。

 

    至於都爾之役的法蘭克大將軍查理,則被譽爲「馬特爾」,「馬特爾」是「鐵槌」的意思,他成爲歷史上有名的「查理馬特爾」(Charles  Martel)或「鐵槌查理」。

 

    5.淪入回教的失地

 

    回教大軍的征伐雖然被阻止在都爾,但他們鐵蹄所踏之處,留下許多教會的殘骸。

 

    由於萬回教徒,波斯完全成爲回教國家。此外,亞拉伯人在基督教歐洲及异教東方之間築起一條回教的界綫,數世紀之久,它一直是一堵無法跨越的高墻。

 

    教會本身也慘遭撕裂。叙利亞、巴勒斯坦、埃及與北非,被亞拉伯人從東羅馬帝國奪走,這些地方原來都有無數興旺的教會。西班牙也曾是基督化地區。我們且來思想這一系列的損失: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曾經是教會的搖籃,西方最偉大的學者耶柔米曾在伯列恒將聖經譯成拉丁文;叙利亞的安提阿是保羅將基督教西傳整個羅馬帝國的通道,也是初期教會最偉大的講道者屈梭多摸展露才華之處;埃及的亞歷山大是革利免的家鄉,也是東方教會最偉大的學者俄利根以及尼西亞信經之父亞他那修的家鄉;北非的迦太基與希坡城,曾出過初期教會的偉大教父特土良、居普良與奧古斯丁;西班牙的塞維爾曾有教會領袖依西多爾,以豐富的學識向受過高等教育的希臘人、羅馬人工作,又向中世紀日耳曼蠻族傳福音。

 

    到如今,叙利亞、巴勒斯坦及埃及仍然是强烈回教化的地方,只有幾間衰弱的基督教會勉强生存。埃及的開羅是今日回教大學所在地,也是回教的知識堡壘:基督教宣教工作在這些地方好像開墾岩地一般。

 

    在北非,教會有數世紀之久全然被鏟除,蛛絲不留;一直到上一世紀,才藉著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的殖民活動,基督教才重新引入,但教會既弱小又變形,回教仍然是當地人的信仰。在北非及西班牙,亞拉伯人的後代被稱爲摩爾人(Moors)。

 

    在非洲大陸,基督教向異教的黑人部落的宣教工作,與回教的宣教工作之間競爭激烈。至今回教仍在擴張中。

 

    今天,西班牙半島復爲基督教地區已有四百年之久,然而其間曾經歷八百年的奮鬥,才收回這塊失土。摩爾人在西班牙最後一個根據地是格拉那達(Granada),一直到公元1492年,十字架的徽號才取代了西班牙堡壘上新月形的標志。

 

    6.失敗的原因

 

    回教對基督教的暴行,是教會歷史中黯淡的一頁。基督精兵在第七世紀頭一次遭到驚人的慘敗。

 

    是什麽原因造成教會如此羞愧的失敗?

 

    「文明」軟化了帝國中的基督徒居民,而「曠野生活」却硬化了回教徒。修道主義使成千上萬原來可以捍衛國家的人隱退,而回教却應允爭戰而死的人可以在來世獲得特別的權利與享受,這種信念激勵了凶猛的亞拉伯騎士,所以他們可以不顧一切,不懼死亡地爭戰。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日的東方教會大部份已經失去鹽味(太五13),變成形式化的宗教,忽略將福音傳到後來接受回教信仰的地區。教會不僅因內部的爭論而力量削弱,基督徒更浪費許多精力對付其他基督徒,不能同心面對共同的敵人。有些被逼迫的基督徒團體,反而因被回教勢力征服,而鬆了一口氣。但在回教的鐵蹄下,教會遭到殘暴的蹂躪。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