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丟尼修的苦難--貼近信了
經文: | 徒十七16~34 |
鑰節: | 但有幾個人貼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並一個婦人,名叫大馬哩,還有別人一同信從。(徒十七34) |
參考經文: | 羅一19~21;林前一18~25 |
提要
丟尼修「Dionusios(dee-on-oo'-see-os)─GK1354」名字的意思是「奉獻給酒神(devoted
to
Bacchus)」他是雅典城中亞略巴古山上的高等法官,這個職位相當顯赫。今日經文,記載了保羅一行人來到希臘的雅典。他站在亞略巴古(最高議會)當中,向一群知識份子和達官顯貴傳講:「……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上帝,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甚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祂所生的。……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上帝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徒十七22~31)當保羅講完之後,因為他提到耶穌基督死裡復活的事,就有人譏笑他。「但有幾個人貼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徒十七32─34)這位地位崇高的法官和議員,不顧別人的譏笑,勇敢地站出來,接受耶穌基督成為他個人的救主,他成為雅典城中初熟的果子。 | |
默想
1.丟尼修(Dionysius)名字原文(Dionusios)之意:「獻身給酒神」,這原本是丟尼修生命的寫照。後來的他,卻因著聖靈的感動,將自己獻給「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歸信基督,並且成為主的僕人,一生事奉主。如此的巨變,都因主的恩典。 | |
苦難的金言
1.上帝原命定我們的工作來做我們的幫助的;所以讀者阿,拒絕一個重擔,就是拒絕一個新的生機。──J.R.Miller | |
苦難的經文
1.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脈〕,住在全地上,並且豫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祂離我們各人不遠。(徒十七26~27) | |
苦難中的禱告 親愛的主阿,在祢裡面有豐富的預備,祢是我們的牧者,我們必一無缺乏;只要我們信靠祢,遵照祢的教導:先求祢的國和祢的義,祢必供應我們一切,我們何需為生活憂心發愁呢。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FROM: https://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suffering.asp?rdate=6/17/2012 | |
|
以拉都的等候 ── 城內管銀庫的
經文:
徒十九21~22;羅十六24;提後四20
鑰節:
城內管銀庫的以拉都,和兄弟括士,問你們安。(羅十六24)
參考經文
羅一13~17
提要
以拉都(Erastus)名字原文之意:「心愛的(beloved)」,他是保羅的同工,聖經記載:「這些事完了,保羅心裡定意,經過了馬其頓亞該亞,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說:我到了那裡以後,也必須往羅馬去看看。於是從幫助他的人中,打發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馬其頓去;自己暫時等在亞西亞。」(徒十九21~22)他受命與提摩太一同前往馬其頓傳道,後來就定居於哥林多,(提後四20)並在該城身居要職,擔任「管理銀庫」的人。(羅十六24)關於以拉都,新約聖經雖然僅有三處記載,但已清楚交代他的背景,使後人能了解他的為人和事奉。從使徒行傳中我們知道以拉都是幫助保羅傳道的人,因此他必定是位熱心敬虔、忠心順服、事奉等候主的信徒。從羅馬書和提摩太後書中,我們得知他能成為管理銀庫,負責財務,必定有很好的見證和專業的能力。
他屬靈的生命經過操練更加有深度,保羅一向看重同工的特質,著重忠心和順服,以及對福音真道確切的認識。以拉都能隨從保羅,想必是符合保羅的期待,才能跟在身邊,與保羅同工並且幫助他。保羅在他的書信中,常常提出同工的名字,並且紀念他們所作的。雖然這些人不像保羅那麼多恩賜和能力,也不像保羅那麼有名望和受敬重,但他們卻是與保羅在福音戰場上一同爭戰過的人,他們在福音的擴展上,一樣是功不可沒的。保羅在殉道前仍然不忘記提他的名紀念他,以拉都確實是主所心愛的,也是眾信徒所心愛的,因為他的生命成為別人的祝福,更是榮耀主的生命。親愛的,不論身在何處,不管環境如何;或艱困、或平順,或貧乏、或有餘,或低微、或高位,惟願我們能忠心跟隨事奉等候主到底。
默想
1.以拉都有一顆熱誠敬虔愛主的心,以及謙卑順服等候的靈,樂意成為保羅的助手,在福音的戰場上,協助保羅打那美好的仗。人若能謙卑服事等候主,凡事尊主為大,就能成為別人的祝福,成為榮耀主的器皿。以拉都的生命留下美好的見證,他是被主視為「心愛的」人。惟願我們在主眼中也是如此。
2.考古學家在哥林多某鋪石的廣場內,發現了一塊重新被使用的石頭,上面刻著拉丁碑文:「以拉都,公共事務委員,承擔此鋪設費用。」(本資料出自更新傳道會出版之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2155頁註釋)。傳說這碑文極有可能是保羅提的。以拉都雖然身居要職,地位突出,但他仍然勇敢成為福音的幫助和出口。基督徒啊!如果上帝賜給你機會,無論再高的職位,再大的權柄,你都沒有理由在福音面前,成為一個沉默的人。勇敢地學像以拉都隨時預備等候成為福音的出口吧!
等候的金言
1.信心等候的呼喊不是躊躇的呻吟,也不是失望的哀泣。在許多上帝的奧秘中,我不知道有什麼比信心等候的呼喊更為寶貴。──Hannah Whitall Smith
2.沒有一個人想到呼喊會使城牆倒塌,可是他們得勝的秘訣,卻正在呼喊之中,因為這是一個信心等候的呼喊。──Hannah Whitall Smith
等候的應許
1.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一16)
2.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十15)
3.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林前九16)
等候中的禱告
親愛的主阿,我們被祢的大愛征服,願以喜樂的心降服於祢,我們蒙祢揀選的,心甘情願一生尊崇祢、愛慕祢、等候祢。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FROM: https://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biblestudy.asp?rdate=11/4/2017
特羅非摩─ 心志堅定的傳道人
經文: | 使徒行傳廿1─4;廿一27─30 |
鑰節: | 這話是因他們曾看見以弗所人特羅非摩,同保羅在城裡,以為保羅帶他進了殿。(徒廿一29) |
參考經文: | 提後四20 |
提要 特羅非摩是以弗所人,是歸信基督的外邦人。他是保羅的同工,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時,他隨同保羅,從希臘經過馬其頓,直到亞西亞。徒廿1─4他也是七人小組的一員,曾經一起將捐獻帶到耶路撒冷去。 在耶路撒冷時,猶太人看見特羅非摩和保羅一起,他們對保羅有極深的偏見,誤認為保羅把特羅非摩這個外邦人帶進了聖殿。在當時沒有歸信猶太教的外邦人,絕不可進入內院,否則必遭處死,這是極大的罪惡。因此當地的猶太人拿住保羅,控告他污穢了聖殿,想把保羅殺死。特羅非摩和保羅一同為福音遭受逼迫。(徒廿一27─30)特羅非摩並未因此退縮,反而繼續與保羅同工、同行,可見他傳道的心志非常堅定。 後來保羅寫信給提摩太時,曾提到︰特羅非摩病了,我就留他在米利都。(提後四20)由此得知,特羅非摩必常隨保羅東奔西跑,直到疾病纏身才停止下來。雖然聖經對他的描述不多,但可以確定的是,他為福音的緣故不辭勞苦,不畏艱難,他必是保羅好同工和好同伴。特羅非摩名字的意思是「撫養」,他的一生為主的緣故,撫養許多弟兄姊妹成為主的兒女。 1.特羅非摩雖然是外邦人,卻有一顆堅定傳道的心志,即使遭遇困難攔阻和逼迫,他仍勇往直前、毫不退縮。相信他的一生都在見證主,無論得時不得時,福音總是要傳開。但願我們也能有這種堅定傳福音的心志。 主啊!「堅心」倚賴您,是何等重要啊!因為十足對您的信賴,才能跟隨到底,而您也應許,凡堅心倚賴您的,必保守他十分平安(無論在任何景況之下)。感謝主!
FROM: https://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character.asp?rdate=4/13/1997 |
特羅非摩的讚美 ── 堅心傳道
經文: | 徒廿1~4;廿一27~30;提後四20 |
鑰節: | 以拉都在哥林多住下了。特羅非摩病了,我就留他在米利都。(提後四20) |
參考經文: | 羅八26~30 |
提要
七人小組的另一成員,是以弗所人特羅非摩(Trophimus),是一個歸信基督的外邦人。他心裡火熱、滿有愛心,積極推動參與濟助耶路撒冷信徒的事工。他與保羅一同到耶路撒冷(徒廿1~4),探望各地的信徒,到了聖城,卻突發意外事件。路加如此描述:「那七日將完,從亞西亞來的猶太人,看見保羅在殿裡,就聳動了眾人,下手拿他。喊叫說:以色列人來幫助,這就是在各處教訓眾人蹧踐我們百姓、和律法,並這地方的。他又帶著希利尼人進殿,污穢了這聖地。這話是因他們曾看見以弗所人特羅非摩,同保羅在城裡,以為保羅帶他進了殿。合城都震動,百姓一齊跑來,拿住保羅,拉他出殿,殿門立刻都關了。」(徒廿一27~30)正當他們要下手殺害保羅,那千鈞一髮之際,上帝安排千夫長及時出面解救保羅(徒廿一31~廿二10)。隨行的特羅非摩,親身經歷過這場迫害,然而苦難逼迫,未使他有所退縮,反倒堅定心志與保羅同事奉。這讓我們看見,歷經患難千錘百鍊的事奉,猶如經過火煉的精金,使主大得榮耀。 | |
默想
1.特羅非摩名字原文「Trophimos」之意:「滋養、豐盛(nutritious)」。他一生奉獻為主所用,成為主的出口,滋養了許多乾渴的生命。親愛的,惟願我們也能如此榮耀上帝、事奉祂。 | |
讚美的金言
1.祂的公義可以作我的保障磐石,祂的慈愛是我的恩膏安慰,祂的恩典是我的得救盼望。──CHS | |
讚美的經文
1.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八26) | |
讚美的禱告 親愛的主阿,誰曉得祢怒氣的權勢?誰按著祢該受的敬畏曉得祢的忿怒呢?主阿,求祢將祢的道指教我們,我們要照祢的真理行,求祢使我們能專心愛祢、跟隨祢、永遠以讚美來事奉祢。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FROM: https://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praise.asp?rdate=11/1/2008 |
亞里達古(二) ─ 與保羅一同坐監的人
經文: | 使徒行傳廿七1、2;歌羅西書四10、11 |
鑰節: | 與我一同坐監的亞里達古問你們安。(西四10) |
參考經文: | 啟二10、11 |
提要 亞里達古不單與保羅同工,他甚至與保羅一同坐監。當保羅被押解到羅馬時,亞里達古也是同船而去的,他和保羅去羅馬聽候該撒的御審。(徒廿七1、2)保羅在給歌羅西教會的書信中,特別申明,亞里達古是「與我一同坐監的」又是「叫我心裡得安慰的」。(西四10、11)這是保羅在殉道之前所寫的,他這樣稱呼亞里達古必有特別的意義,一方面要感謝亞里達古,在那苦難孤寂的牢獄中陪伴他,使他心裡得安慰。一方面也要歌羅西的信徒,能學習亞里達古為主受苦的心志。亞里達古為福音的緣故,竟與即將殉道的保羅同被囚禁,沒有敬虔的心志是很難做到的,特別這是出自亞里達古自己的選擇。 亞里達古一生事奉主忠心到底,他的信心、愛心、順服必定能成為眾信徒的榜樣,因此保羅在兩封監獄書信中,對他的評價是相當中肯的,他不單是「與保羅同工的」,並且「與他一同坐監的」,這種事奉和配撘真是美極了。上帝常常將不同的人量在一起事奉,能彼此幫助鼓勵和扶持,這是上帝對祂僕人最大的恩典了。傳說,亞里達古在尼祿暴君掌權時,為了他所愛的主耶穌,在羅馬殉道了,他真是一位忠心至死的好同工。 1.亞里達古不單與保羅同工,他甚至與保羅一同坐監。他成為保羅苦難中的安慰,(西四10、11)這是很特別的恩賜。求主也幫助我們,能成為別人苦難中的安慰。對於那些受苦的人,往往再多的話語也無濟於事,最大的安慰就是與他一同受苦。 主啊!共同經歷過苦難的洗禮,這般的真情摰愛,能讓人淺嚐神子之愛的滋味。求主讓我們能成為患難者的良友。
FROM: https://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character.asp?rdate=3/24/1997 |
亞里達古(一) ─ 與保羅一同作工的人
經文: | 使徒行傳十九23─41;廿1─6;廿一17;腓利門書24 |
鑰節: | 與我同工的亞里達古問你安。(門24) |
參考經文: | 太十六24─27 |
提要 亞里達古是住在帖撒羅尼迦的馬其頓人,他是保羅眾多同工之一。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來到以弗所時,亞里達古便和他在一起。這是聖經首次提到他,當以弗所的銀匠底米丟挑撥拜偶像的人鬧事時,這群怒氣填胸的暴徒,竟拿住亞里達古推進戲園裡去,後來是以弗所的自治行政官吏出面安撫眾人,才使亞里達古脫離險境(徒十九24─41)。這是亞里達古第一次為主受逼迫,雖然如此,他並未因此退縮,反而繼續與保羅同工傳福音。 其後亞里達古隨保羅到了希臘。那時保羅想經過馬其頓去耶路撒冷時,亞里達古等人便先到特羅亞去等他,後來亞里達古陪保羅由哥林多到耶路撒冷。(徒廿1─6;廿一17)相信在一路上,亞里達古成為保羅最好的同工同伴和幫助。難怪保羅在監獄中寫信給腓利門時,特別強調︰「與我同工的亞里達古問你安。」(門24)這對亞里達古是極大的肯定,能與保羅同工,就是與基督同工。 亞里達古為了福音與保羅同工,那表示他預備接受一切的逼迫,一切的苦難。為了福音的緣故他要遠離家鄉、離棄親人、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亞里達古真是保羅忠心的好同工。 1.亞里達古雖然遭受逼迫,並未退縮,反而繼續勇敢地與保羅到各地傳福音。他的信心必定是經過試鍊的,他的忠心也是可預期的,他對主的愛更是不可動搖的。基督徒當有隨時預備為主受苦的心志,若苦難來到,你能站立得住嗎﹖ 主啊!當人陷入險境時,他的禱告必定是情詞迫切,這樣的禱告是幔內的禱告,必能深刻經歷您的愛。
FROM: https://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character.asp?rdate=3/23/1997 |
亞里達古 (Aristarchus)
1.簡介:亞里達古是居住在帖撒羅尼迦的馬其頓人(徒19∶29;20∶4),是保羅在患難中的同工。
2.聖經記載:
1)保羅第三次外出佈道,在他來到以弗所時,亞里達古便常和他在一起,所以當以弗所的銀匠挑動信假神的人們鬧事的時候,那些盲從哄鬧的人群竟拿住了亞里達古(徒19∶24—29)。後來以弗所城的自治行政官吏安撫眾人,大家才散去,使亞里達古脫離險境(徒19∶35—41)。
2)其後,亞里達古跟從保羅到了希臘。當保羅想經過馬其頓去耶路撒冷時,亞里達古等人便先到特羅亞去等他,以後同去耶路撒冷(徒20∶1—6;21∶17)。保羅被押解到羅馬去的時候,亞里達古也是同船而去的(徒27∶1—2)。
3)保羅在羅馬監獄所寫的信件中,有兩封信裏提到過亞里達古。保羅給歌羅西教會的信中說:「與我一同坐監的亞里達古問你們安」(西4∶10)。在給腓利門的信中說,「與我同工的亞里達古問你安」(門24)。亞里達古爲教會的工作,竟與可能殉道的保羅同被囚禁。如果沒有敬虔的心志,這是很難做到的。
以拉都的讚美 ── 管理銀庫
經文: | 徒十九21~22;羅十六24;提後四20 |
鑰節: | 城內管銀庫的以拉都,和兄弟括士,問你們安。(羅十六24) |
參考經文: | 羅一13~17 |
提要
以拉都「Erastus」是保羅的同工,曾與提摩太一同被差派到馬其頓傳道(徒十九21~22),後來定居於哥林多(提後四20)。他在該城身居要職,擔任「管理銀庫」的人(羅十六24)。關於以拉都,新約聖經雖然僅有三處記載,但已清楚交代他的背景,使後人能了解他的為人和事奉。讓我們先認識他的身份及社會地位,他在教會中是個平信徒,但在當時的社會,卻是個管理銀庫,具財務能力的專業人士。他可能擁有極高的收入和地位。據路加的記載,他是幫助保羅的人,保羅也曾吩咐他與提摩太一同前往馬其頓處理教會事務,及協助傳道的事工。可見他屬靈生命的層面是有一定的深度,因為保羅一向看重同工的素質,特別著重忠心和順服,以及對福音真道確切的認識。以拉都能隨從保羅,想必是符合保羅的期待,他才能跟在身邊,與保羅同工並且幫助他。 | |
默想
1.考古學家在哥林多某鋪石的廣場內,發現了一塊重新被使用的石頭,上面刻著拉丁碑文:「以拉都,公共事務委員,承擔此鋪設費用。」(本資料出自更新傳道會出版之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2155頁註釋)。傳說這碑文極有可能是保羅提的。以拉都果真是熱心公益者,也是個敬虔愛主之人,他的生命成為主的見證和榮耀。
| |
讚美的金言
1.信徒以自我為中心,不肯走十字架犧牲的道路,就沒辦法接受聖靈的充滿與澆灌。──Andrew Murray | |
讚美的經文
1.於是從幫助他的人中,打發提摩太以拉都二人,往馬其頓去,自己暫時等在亞西亞。(徒十九22) | |
讚美的禱告 親愛的主阿,因為困苦人的冤屈,和貧窮人的歎息,祢看見也聽見,祢要興起屬祢的子民起來,按著祢的心意來記念困苦窮乏的人,因祢要把他們安置在穩妥之地。我們要聽從祢的教導:「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如此行來尊崇祢、讚美祢。奉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FROM: https://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praise.asp?rdate=10/18/2008 |
泰奧多·比薩簡介
泰奧多·比薩( 1519 — 1605 )是宗教改革的關鍵人物,但他的知名度不如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儘管如此,他為被腐敗的羅馬教皇制度所籠罩的世界帶來了健全的聖經神學之光,其所發揮的作用不應被低估。泰奧多·比薩的雕像俯瞰瑞士日內瓦的巴斯蒂翁公園,旁邊還有約翰...
-
亞流主義係由亞歷山大十二轄區之一的保加里堂 (Baucalis) 的資深長老亞流 (Arius) 而得名。他於主後 318 年左右公開發表他的主張:只有聖父是真神;聖 子本質上與上帝不同。無論從本性或權利方面看,聖子不具有如不朽、至高權威、完善智慧、良...
-
使徒約翰是西庇太的兒子 ( 太十2)。他的哥哥是雅各,他的母親是撒羅米(太廿七16;比較可十五40;十六1)。撒羅米是從加利利就跟隨耶穌並服事祂的姊妹們之一(太廿七55),可能她就是主的母親的妹妹(太廿七56;比較約十九25)。因此,約翰和他哥哥雅各也可能就是主...
-
作者:廖元威(中華信義神學院專任老師兼學務長) 從兩千年基督教發展史來看,教會與政權之間的互動一直是令人注目,且與基督徒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除了初代教會常須面對「凱撒是主」與「基督是主」 生死攸關的抉擇外;中世紀的教會,因著教廷宣稱教權高於政權(或教皇權勢遍及政教兩個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