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1950–)的生平

 

 

   


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1950–
是當代安立甘宗最具深度與影響力的神學家與靈修導師之一。他的生命整合了學術、牧養、禮儀、祈禱與社會公義,可說是現代安立甘靈修神學的高峰表達。

以下是他生平與靈修神學的詳細介紹:


🕊一、基本資料

  • 全名Rowan Douglas Williams
  • 出生1950614日,英國威爾斯,斯旺西(Swansea
  • 國籍:英國(威爾斯人)
  • 教派:安立甘宗(Church of England
  • 職銜
    • 坎特伯里第104任大主教(2002–2012
    • 前威爾斯大主教(Archbishop of Wales
    • 劍橋大學 Magdalene College 榮譽院長(2013–2020
    • 詩人、神秘主義與教父神學研究專家

📘 二、學術與信仰背景

📖 教育與早期研究

  • 在劍橋大學 Christ’s College 主修神學,之後於牛津 Wadham College 取得博士學位(D.Phil.)。
  • 博士論文主題為:「Vladimir Lossky 的神學與神祕主義思想」——這使他早期深受東正教靈修傳統(特別是「神化 theosis」與「靜觀 prayer of the heart」)影響。
  • 他精通拉丁文、希臘文、俄文,能直接研讀教父與東方靈修文獻。

💡 初期職事

  • 在劍橋與牛津任教期間,以其深邃的教父研究和神祕神學講座聞名。
  • 1980 年代任聖公會牧師,同時持續教授系統神學與靈修神學。
  • 1991 年被按立為主教(Monmouth),1999 年成為威爾斯大主教。

三、坎特伯里大主教時期(2002–2012

📜 職事重點

  • 2002 年由英國首相布萊爾提名,成為坎特伯里大主教(全球聖公會靈性領袖)。
  • 任內面對全球聖公會的兩大張力:
    1. 有關女性按立與同性議題的神學分歧;
    2. 全球南方教會與西方教會之間的文化差距。
  • 他以「在愛中聆聽(listening in love」為指導原則,尋求合一中的多樣性。

🕊靈修特質

  • 強調祈禱即神學(Theology as Prayer
  • 認為教會的真理不在權力,而在共融(Communion
  • 將牧職理解為「與人一同面向上帝的旅程」。

🌿 四、靈修神學思想核心

Rowan Williams 的靈修神學融合了:

  1. 東方教父的神祕神學(Theosis
  2. 安立甘禮儀靈修(Cranmer–Hooker 傳統)
  3. 現代倫理與社會神學(Temple–Tutu 傳統)

以下是他思想的五個核心主題:


1️. 「祈禱即存在於神的臨在中」

“To pray is to come into the place where God is already waiting for you.”
(祈禱是走進那位早已等候你的上帝所在之地。)

  • 對威廉斯而言,祈禱不是活動,而是「與上帝同在」的狀態。
  • 他強調靜觀(contemplation)是「讓上帝看著我們」的過程。

📘 代表作:《Being Christian, Silence and Honey Cakes


2️. 「靈修是一種看見世界的方式」

“Contemplation is a long, loving look at the real.”

  • 真正的靈修會轉化我們看待人與世界的方式。
  • 他認為祈禱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在現實中看見基督的臨在」。
  • 這思想深受修道傳統與沙漠教父影響。

📘 代表作:《A Ray of Darkness, Tokens of Trust


3️. 「神學必須以祈禱開始」

“Theology is the art of attention — the discipline of listening to God.”

  • 他強調神學不是理性系統,而是靈性操練。
  • 所有神學思考都應出自敬拜、聆聽與愛。

📘 代表作:《The Wound of Knowledge》(教父靈修思想經典)


4️. 「十字架神學:在脆弱中顯榮耀」

  • 威廉斯的十架神學受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與東方教父影響。
  • 他指出:「上帝的榮耀在人的受苦中顯現」,因此靈修者必須學會擁抱脆弱。
  • 這成為他牧職中的倫理核心——「謙卑即榮耀」。

📘 代表作:《Christ on Trial


5️ 「靈修與公義的交錯」

“To be holy is to be open to the pain of the world.”

  • 他繼承 William TempleDesmond Tutu 的「社會靈修神學」。
  • 認為祈禱應導向行動——在貧困與苦難中體現基督的愛。
  • 他支持難民庇護、和平運動、氣候公義等議題。

📘 代表作:《Faith in the Public Square


📚 五、主要著作與主題分類

主題

代表作品

內容重點

靈修神學

The Wound of Knowledge (1979)

教父靈修史,探討信仰與痛苦的相遇

禮儀與教會

Being Christian (2014), Tokens of Trust (2007)

信仰生活的核心四環:洗禮、聖經、聖餐、祈禱

神祕與靜觀

Silence and Honey Cakes (2003)

沙漠教父的智慧與現代靜觀生活

社會神學

Faith in the Public Square (2012)

信仰如何回應政治與社會議題

神學與文化

A Ray of Darkness (1995), The Edge of Words (2014)

語言、詩與神學的相互照亮


🌸 六、神學與靈修遺產

  • 整合者(Integrator:將神學思辨、禮儀敬拜、靜觀祈禱、社會公義融為一體。
  • 導師(Teacher:以詩意語言帶領人進入深層靜默與現實信仰。
  • 和平使者(Peacemaker:以「聆聽的靈修」引導全球聖公會度過張力。

🕯總結引語

「靜觀不是逃避世界,而是看見上帝在世界中仍然作工。
當我們學會安靜,世界的破碎才會在祂的手中被重整。」
——Rowan Williams, Silence and Honey Cakes

 

沒有留言:

Rowan Williams 的著作

  Rowan Douglas Williams (羅雲・威廉斯) 不僅是當代安立甘宗最具影響力的大主教之一,更是當代最重要的 靈修神學家、詩人與神秘神學詮釋者 。 他的著作橫跨神學、靈修、文學、社會倫理與詩歌,文字深刻、語言詩意,融合了東方教父的靜觀傳統與西方理性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