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洗約翰的出生 ,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施洗約翰的使命和工作
施洗約翰有一個特殊的使命,他還沒出生,天使就已經告訴他父親撒加利亞,他要使以色列人回轉歸向上帝,又有以利亞的心志和能力,行在主面前(路一16~17),為主預備道路、預備合用的百姓。這就像舊約先知瑪拉基與以賽亞所預言的(瑪四5~6;賽四十3)。
施洗約翰開始出來傳道是在羅馬皇帝凱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約在公元 26年,那時,管理巴勒斯坦附近各地的王是誰,路加福音三1~2記得非常清楚。施洗約翰最主要的信息是要百姓悔改,而且在行為上要有所改變,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路三7~14)。
他同時為那些來到他面前的人施洗,因此被稱為「施洗約翰」。有許多人希望得到做上帝兒女的好處,行為上卻不願意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你呢?你願意改變自己嗎?真心的悔改是要有行為配合的。
上帝要求祂的百姓悔改,這就讓人想起華人「死不認錯」的文化。握有權力的人,像做父母的,或是政府官員,有時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勢,也為了愛面子的緣故,做錯了事卻很少認錯。其實,承認錯誤,勇敢地負起責任,不但不會把事情搞砸,還可以及時修正,而且有正面示範的效果。當然,這需要一些勇氣,也需要鼓勵。你會害怕承認錯誤嗎?這時,最擔心的是什麼?上帝要人悔改、承認離棄罪惡,如此,祂就赦免我們的罪,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鼓勵。懂得悔改,是蒙上帝喜悅的。
其次,約翰的信息見證耶穌的身份和工作。他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34)。
約翰福音提到施洗約翰時這樣說:「有一個人,是從上帝那裏差來的,名叫約翰。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約一6~7)施洗約翰的任務就是見證主耶穌,為主預備道路。
施洗約翰曾經預告,百姓要接受聖靈的洗,這是耶穌要為他們施行的(路三15~17),因為上帝賜聖靈給耶穌是沒有限量的(約三34),而這正是耶穌日後傳道事奉的基礎(參見路四18~22)。
關於聖靈的洗,當我們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洗時,就已經領受聖靈了,當然我們也不能以曾經受洗為滿足,而要不斷地被聖靈充滿,這是保羅在以弗所書五17~18 所教導我們的。在追求被聖靈充滿時,要留意上帝的靈與上帝的話是密切不可分的。
訂閱:
文章 (Atom)
泰奧多·比薩簡介
泰奧多·比薩( 1519 — 1605 )是宗教改革的關鍵人物,但他的知名度不如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儘管如此,他為被腐敗的羅馬教皇制度所籠罩的世界帶來了健全的聖經神學之光,其所發揮的作用不應被低估。泰奧多·比薩的雕像俯瞰瑞士日內瓦的巴斯蒂翁公園,旁邊還有約翰...
-
亞流主義係由亞歷山大十二轄區之一的保加里堂 (Baucalis) 的資深長老亞流 (Arius) 而得名。他於主後 318 年左右公開發表他的主張:只有聖父是真神;聖 子本質上與上帝不同。無論從本性或權利方面看,聖子不具有如不朽、至高權威、完善智慧、良...
-
使徒約翰是西庇太的兒子 ( 太十2)。他的哥哥是雅各,他的母親是撒羅米(太廿七16;比較可十五40;十六1)。撒羅米是從加利利就跟隨耶穌並服事祂的姊妹們之一(太廿七55),可能她就是主的母親的妹妹(太廿七56;比較約十九25)。因此,約翰和他哥哥雅各也可能就是主...
-
作者:廖元威(中華信義神學院專任老師兼學務長) 從兩千年基督教發展史來看,教會與政權之間的互動一直是令人注目,且與基督徒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除了初代教會常須面對「凱撒是主」與「基督是主」 生死攸關的抉擇外;中世紀的教會,因著教廷宣稱教權高於政權(或教皇權勢遍及政教兩個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