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甘為霖牧師初到台灣

18716月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完成神學課程拿到許可證,被冊封為海外宣教士,宣教地點是臺灣,這篇講述在長途跋涉後要下船時所發生的故事,凸顯當時來臺者的辛苦跋涉歷程。

  他得知自己要前往福爾摩沙時內心無特別的想法,替他送行的朋友為他焦慮怕他會成為島上野蠻人的一塊嫩肉,沒辦法為了傳道只好硬著頭皮搭上船,當時從廈門到臺灣沒有汽船可搭,他搭上簡陋又破舊的小帆船(這指的是戎克船,當時中國與臺灣貿易、移民、偷渡等運送的船隻。船依尺寸、航行水域、型態體制各不同,一般的長度約十丈,寬幅約二丈。),一路上風浪很大又晃個不停,船上味道又很臭,有人的汗味、腳臭味、嘔吐的酸味,讓甘牧師快無法呼吸,快到臺灣了!接近打狗,看到陸地了離上岸不遠,當他覺得要解脫時,只見不遠處有艘竹筏前來,他沒想到那個居然是要載他上岸的船,過了幾分鐘後的行李被丟去竹筏上,他知道接下來要跳下去竹筏上,如果沒跳好就會掉入黑水溝裡喝海水,他冒險的拉著一條細繩索往下一滑,奮力一跳,緊緊抓住竹筏上的桿子。這刺激的場面沒維持多久,接下來是兩位槳手要奮力划到打狗港內,實在是艱鉅的任務,三尺風浪不停歇,每從浪尖上經過,水花四濺,船身晃個不停像快翻覆一樣。終於他在傍晚上岸了,拖著疲憊的身軀到達了臺灣打狗。

以前在閩、粵一帶流傳一句話「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也就是比喻多數移民半途遇難得到疾病導致死亡,有些則是打退堂鼓走回頭路,能成功渡過黑水溝來臺灣者,僅是其中一小部份。交通不便又危險來臺灣真是不容易,冒著風險,在此落地生根,有的是在中國難以生存,遷界來臺開墾,而本篇故事中甘牧師是為了心中的主而前來。

 

甘為霖牧師傳

 

       甘為霖是英國長老教會派駐台灣的第二任宣教師, 1841 4 月,甘為霖出生於英國蘇格蘭西南部的格拉斯哥,他畢業於格拉斯哥 ( Glass ) 大學和自由教會學院(Free Church College)。甘為霖具有冒險性格,於 30 歲時志願成為宣教師; 1871 ( 31 )  6 月,他受封立為牧師,並自願受英國基督長老教會之差派,前來台灣傳教;他是第二位具有牧師身分的宣教師。 1871 9 7 日,甘為霖從英國利物蒲港出發,同年 12 10 日他抵達打狗港即高雄旗津,他與加拿大馬偕牧師同一年來台,馬偕在淡水登陸 ),再轉往臺南。此後,他一步一腳印的展開宣教生涯。

       
甘牧師勇於冒險,喜歡翻山越嶺,走訪福音未傳到之處;他帶著聖經和簡便的行李,躲避叢林野獸的攻擊,進入台灣中南部的山區宣教。 1872 年起,他數度拜訪彰化、中部大社(岸裡社)巴宰平埔族和其他原住民部落,包括尋訪水社湖。1873 5 16 日晚上,甘牧師與同行者初抵水番部落,發現一廣大、幽雅的湖泊,他心中感受到神賜給台灣人的美好,因而將之命名為「甘治士湖」(Lake Candidius,現今的日月潭),以紀念首位來台的駐台荷蘭宣教師 ── 甘治士(Georgius Candidius,德國人;他以西拉雅新港社為宣教中心,教化成年的平埔族人,並發行第一份有關福爾摩沙及其居民之報告);甘牧師也是第一位成功踏訪日月潭的外國人。

    1886
6 6 日,甘牧師與高長傳道(高長伯,是第一位本地出身的傳道者)搭船前往馬公港登岸佈道,自此開啟澎湖各島宣教工作的大門。他在台灣教會報告澎湖宣教的情況,也得到信徒對離島宣教事工的支持及迴響,澎湖教會因而逐漸興起。
         
   
在當時,台南地區有不少盲人,有的是先天病變所導致,有的是後先疾病或是意外傷害所造成的;他們都以乞討或算命為生,還有一些是勞動者。有一件事曾震撼甘牧師的心,使他下定決心去幫助盲人:曾在白河鎮岩前遇到一位前來求問道理的茫胞 ── 溫旺,溫旺因為得罪過白河地區的大流氓吳志高,被其同黨在路中施暴,將他的眼珠挖去,而溫旺還提及至少有上百人也遭此毒手而失明。其實,甘牧師小時候也曾有眼睛差一點瞎掉的經驗,因此他對弱勢著有特別關懷之情。
 
   
此外,自 1874 年甘牧師在白水溪設一間教堂後,就受到當地人吳志高及其下屬的迫害,不讓信徒蓋禮拜堂,甚至找許多人前去騷擾,執意要拆毀教堂。他一開始傳福音是非常辛苦;因為種族不同,了解不夠,黃種人看白種人就是感覺他是外來番邦。所以一些人對甘牧師不懷好意並且充滿挑釁,時常對他糟蹋侮辱,甚至欺侮、威脅,他可以說是受盡台灣人的迫害。

   
有一回,信徒被人無理取鬧,殺成重傷,甘牧師於 1875 1 28 日趕到該地安慰信徒,不料卻在半夜( 29 日凌晨)受到吳志高的數十名同夥放火燒禮拜堂及宿舍,要攻擊、殺害他。幸好,甘牧師蒙神賜巧智,得以脫險逃到山中藏匿,而倖免於難;其過程如下:

       
房子充滿了煙霧,乾草屋頂燃燒起來,教堂被火焰吞噬。甘牧師的小房間被燒成灰燼,著火的竹欄散發的熱氣不斷擴散,竹子發出像發射子彈一樣的聲響。住在中屋的人撤退到外面去,甘牧師試圖跟隨他們逃出去,但是裏面的煙霧和熱度使他快要無法承受了。他看到門裏的景象,非常嚇人,目光所及只看到火苗和煙硝包圍了教堂,有羣人站在外面,手持尖刀和長矛,等他自投羅網。甘牧師往教堂內衝,在挖洞往後逃的時候,他的手腳受了傷;當他逃命時,有人朝窗裏丟進了一個火把,乾草鋪的牀馬上就被燒成一片火海。

       
事發至此,甘牧師幾乎就要放棄了,他向神禱告,知道主不會離開他身邊。他使出最後的力氣,向外衝去,心想他一定會被刺死。但是出乎意料,他們整批人都往右移動了,因為風勢越來越強,他們受不了燃燒教堂所帶來的煙霧和火焰。甘牧師身上只穿了睡衣,便跳出門外,爬下左邊的築堤,在穿越尖銳的籬笆時,受了嚴重的擦傷,最後,他掉下了陡峭的河岸,有一、二分鍾的時間失去了意識,又因為夜晚的寒氣,使他忍不住打起寒顫,在兇險的處境中逃得一命。


   
早期來臺的宣教師,宣揚服音、建立教會,是「從無到有」。正是聖靈的同在,使他們有更新的力量,能在遇到死亡的威脅時,知道主就在身邊。雖然宣教環境險惡,甘牧師忍辱負重,不肯屈服於紛亂的世局中,甘牧師的佈道事工,南到埤頭,北至淡水,向東及噶(ㄍㄚˊ) 瑪蘭、林杞埔,往西抵達澎湖,其足跡廣遍臺灣之大部份土地。終於,台灣人漸漸由起初的誤解,慢慢了解,由了解變成感動,很多人受他的感化,信耶穌基督為救主。

   
甘牧師也是一個有慈悲心腸的傳教士,傳福音期間遇見了很多以乞討或低賤勞力維生的盲人,他悲天恤人的同情心油然而起,於是他開始有了從事盲人教育的念頭。他首先立志要為盲人服務。1887 1 31 日,他利用回國休假的機會,向英國的長老教會報告他的栽培計劃,要求協助,他設計點字板,讓盲人可以藉由觸摸來了解聖經,更向格拉斯哥的宣道會募得盲人事工基金 500 英鎊。

    1891
 9  12 日,甘牧師租用臺南府城洪公祠 (現在臺南東門市場附近) 作為盲人學校,同年10月他開設全台第一間盲校,名為「訓瞽堂」,開啟臺灣盲人教育,為期 5 年,所以他是使台灣盲人能夠唸書的第一的功臣,這是台灣盲人教育的先驅,也為他們刊印浮凸版書,直到 1897 年由台灣總督府接辦為止。他把成績優秀的學生再送去日本的學校留學、深造,並把在英國所募得之款項直接寄到日本,作為生活、就學之費用。

    1896
年,日本統治台灣第二年,甘牧師去日本度假,他順道去求見樺山男爵以及新任的台灣總督興玉源太郎,向日本當局建議在台灣由「政府」辦一間盲人學校,他的建議受到日本當局的重視。回來台灣之後,他馬不停蹄,為著這個偉大的理想四處奔波,在甘牧師奔走努力下,終於完成他推動盲人教育的心願。日本總督曾請甘牧師去台北演講臺灣過去的事蹟,入場費每人一元,他得著千元,就全數送給台南盲人學校。後來,甘牧師將原先私人的盲人學堂移交給公家接辦,那時的盲人學校叫台南慈惠院。後來,歷經日本、國民政府而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南啟聰學校」,專門教育聽覺障礙之兒童及青少年。

   
因為甘牧師的愛心,他研究、發明了台灣盲人通用的點字法,改良印刷機,編寫盲人閱讀的聖經和書冊,使千千萬萬的盲人可以交流,連繫情感。甘牧師經常在教會公報刊登關懷盲人的消息,鼓勵教會弟兄姊妹重視這群弱勢者;在甘牧師眼中,被人所摒棄、輕看的殘障者,成為需要倍受呵護的至寶,甚至不遺餘力地為他們開啟一扇光明的窗,他不愧為台灣盲人照護的先驅

   
不但如此,甘牧師重視文化根源,他對台灣本土文化、歷史、風俗、地理的研究非常深入,他也寫過許多書 ── 台灣島之過去及將來、在荷蘭統治下的台灣、廈門音新字典、台灣見聞錄,我們從中看見他一個外國人是如何關心疼惜我們這塊土地。甘牧師還懂得廈門語、日文和荷蘭文,他於 1913 7 月印行所編著的《廈門音新字典》(俗稱《甘字典》之台語白字字典,由林錦生和陳大鑼先生協助編篡而完成),收羅之字數達 1 5 千字,其注釋、用法及附錄都用白話字(羅馬拼音之廈門音),讀者可用來識字,在當時非常受用,是臺語研究的鎮山之寶,已發行 15 版,至今仍流傳使用。

   
甘牧師對臺灣歷史研究的最重要貢獻,應該是荷蘭據臺史料的編譯與收集工作,其中又以 1889 年的《臺灣宣教之成功》和 1903 年的《荷蘭統治下的臺灣》最為珍貴。甘牧師不論是在平地或山區,都隨時用心握筆作記錄,他的著作也成為台灣文化的寶藏。1915 9 月,加拿大多倫多諾克斯神學院斑予榮譽神學博士學位;因他努力不懈的功勞,日本天皇也曾頒贈「旭日勳章」。

   
甘牧師在臺工作 46 年,直到 76 歲年老體衰,他才於 1917 2 21 日退休,離台從香港返回英國。為了慈善事業,他花很多錢,甚至將他自己的房子賣掉,以致日斜西山,年老回家時,經費困難,他是如此盡心辛勞,卻依然無悔。不只金錢的奉獻,甘牧師夫婦及二位女兒,都參與了台灣的宣教。雖然年老體衰、孑然一身,他只帶著滿滿的感恩與祝福離開台灣。

   
他要離開之時,台灣人感念他的仁慈疼心,為他舉辦盛大的歡送會,熱情的歡送這位為台灣人默默奉獻 46 年的外國人。很多人依依不捨也為他流眼淚,用感恩的心希望甘牧師再回來台灣,甘牧師雖然離開台灣,但是他的慈祥、恩德留在台灣人心中,永遠懷念。 1921 9  7 日他安詳地在英國波納毛茲(Bournemouth)故鄉別世,享年 80 歲。

 

十七世紀台灣教會史寫作的時間與動機

 

甘為霖會想辦法要將荷蘭時代的教會歷史文獻出版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由於他自己和平埔族接觸的經驗,甘為霖牧師在1871年來到台灣,先前在台灣南部府城的宣教工作並不很順利,因此南部的宣教師就將他們的目標轉往屏東一帶,特別是在「岡仔林」與「柑仔林」平埔族人的區域傳教。當這些西拉雅族人見到西方人時,表現出對於基督教異常熱切的歡迎態度,他們向這些西方人表示他們是荷蘭人的後代,並且他們還保留有荷蘭時代所留下來的書籍,衣服等。並且他們認為這些西方人前來是要將他們佚失的語言帶來還給他們。這些平埔族人對於西方人的反應自然會引起甘為霖牧師的注意,到底他們和荷蘭人的關係是什麼?為什麼西拉雅人表達他們是荷蘭人的後裔?荷蘭人在十七世紀時在台灣又作了什麼?

 

雖然荷蘭統治台灣的歷史對於英國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和西拉雅人接觸的經驗,驅使他在將來返回英國述職休假時,搭船渡過北海前往荷蘭去尋找答案。

 

他是在18866月開始休假到1889119日歸台的那次返國的述職休假時前往來登大學尋找與台灣相關的史料,結果在圖書館當中找到了新港語的馬太福音書,也恰巧在當時荷魯特剛剛出版「早期荷蘭教會宣教史檔案集」,他由此翻譯當中部分的史料而成為「台灣宣教之成功 一卷,二卷」這兩本書,因此在這次的休假當中真可算是收穫豐碩,也是因此在短短的數年間就出版了兩本與十七世紀台灣教會歷史有關的書籍。

 

在回到台灣的七年之後,甘為霖因為身體不適再度申請休假,根據南部教會教士會議事錄當中的紀錄,189526日,台南教士會決議因為甘為霖的身體衰弱,為了他的健康著想,因此允許他在當年春天返回英國休假。這次的休假見到了數年前在巴達維亞出版的「虎尾語的基督徒指導要項」於是他將本書翻譯成為英文,再加上薩瑪蘭札偽書「福爾摩啥」(Formosa)當中的對話以及哈伯宜的虎尾語字彙集而成書。再將一切的事物安排妥當之後,他就再度返回台灣,在189733日到達台南。

 

最後的一本書是他的最重要著作「荷蘭統治下的台灣」,在這本書中他已經將荷魯特「荷蘭早期宣教檔案集」譯成英文,再加上新舊東印度誌的台灣部分和「被遺誤的台灣」而成書。這次書的出版是利用1901年到1903年那次的休假來完成書籍的出版,在議事錄當中記錄19011127日,甘為霖將返回英國休假,1903124日,記錄他的歸國。

 

甘為霖出版這麼多的有關十七世紀台灣教會歷史的書籍的原因除了希望藉著對十七世紀台灣教會歷史瞭解來幫助十九世紀的台灣宣教工作。除此之外,其實甘為霖也要告訴英國的讀者,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在英國的許多書籍當中對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台灣宣教是一種「失敗的宣教」(lost mission),這也是為何他在第二本書的書名是以「台灣宣教的成功」來命名。另外根據書籍當中的序言,他也希望藉著這些十七世紀荷蘭宣教的故事來鼓舞荷蘭人再度來到台灣協助英國長老教會在台灣原住民當中的宣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