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犯罪者的挽回

在清教徒時期,英國的教會中,除了有很多敗德劣行的信徒外,亦有一批只是暫時相信的人,他們只是怕受地獄刑罰,並未真心悔改,很快便再任意犯罪,長久自欺,那就要永遠沈淪了。清教徒認為從表面看,很難分辨誰是真心相信的,只有透過訓誡與懲治,能作分辨與挽回。以下是巴克斯特於《論革新的牧師》一書中的論述撮要:

A. 訓誡與懲治的必須

“缺乏訓誡必產生一種欺騙靈魂的傾向;使那些不是基督徒的人以為他們是基督徒……那些敗德的人以為他們的罪是一種可容忍的東西。我們在世人之前竟敗壞基督教本身,叫他們以為一個基督徒只不過是持有這種見解的人,以為基教之所謂聖潔,和世上其他虛偽宗教無殊。假如我們把聖潔和不聖潔的羊放在同一羊欗裏,而不用基督的方法來分別他們,那真是污辱基督了。”巴克斯特認為訓誡是分辨真偽信徒的方法,也是保守教會聖潔、不辱主名所必須的。

B. 訓誡與懲治的目的

“願他(犯罪者)在上帝之前,在教會會眾之前、真心誠意地悔罪……因為我愛他的靈魂,且順從基督之命,盡我的責任;目的無他,祗求在可能的範圍內,把他從罪惡中、從撒旦的權勢中、從上帝永遠燃燒的怒火中救出來,使他得以和上帝及教會復和。”巴克斯特因為愛那肢體與順服上帝,切望挽回他;懲治只是工具,愛心挽回才是最終的目的。

C. 訓誡與懲治的過程

1) 訓誡那些過犯罪或頑固不悟的生活的人:先聽那些私下勸戒他的人之報告,再由牧師試行規勸。

2) 運用規律勸導人表明出悔改的樣式:必須有憑據才作控告,在公開於會眾以前,先由教會幾位高級人員私下聽斷這事。而另一方面,求上帝改變他們的心。

3) 悔改後要設法使他完全恢復原有地位。

4) 革除那些受過充份試驗仍頑固不知悔悟的人:為他們祈禱,使他們有悔改與復原之日。

D.結論 

上述的懲治目的和方法皆與聖經相合(太18:15-20;林前5:9-13; 6:1-11;提前5:19-21;帖後3:14-15),重點在於以愛、禱告和上帝的感化挽回犯罪的肢體,也從中分辨信徒的真偽。

清教徒的佈道觀

        論到傳福音的工作,清教徒曾作以下的解釋:「本著聖靈的能力,將基督耶穌介紹給人,以致人們能信靠神,接受祂爲救主,並在教會中奉祂為王、服事祂。」

        從表面上看來,似乎清教徒對傳福音的工作毫不努力,因爲根據加爾文的意見,他們認爲新約中「傳福音的」是指使徒的助手,這職分現今在教會中已經停止;至於傳福音的「宣教事工」,他們則毫無所知。但我們可不能以爲清教徒根本不注重傳福音。他們注重傳福音,許多清教徒是大有成果的傳道者,如今日仍被紀念的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就是其中一位。不但如此,清教徒又産生了許多傳福音的文學作品。我們能想到的,是巴氏的《對末悔改者的呼召》等。在清教徒的文獻中,論及傳道、領人歸主的作品,在十七世紀後半葉的教會中相當受重視。「這種傳福音的工作強調領人得救歸主,進而推廣『新造的人』的觀念,這乃教會的光榮。其實這乃是神將此尊榮加給牧師與傳道人。」


兩種佈道觀

        事實上,更正教的傳福音工作可分兩大類――現代的與清教徒的。廣義來說,「現代型」的特性乃是以地方教會的觀念與生活爲前提。這樣傳福音乃是劃時代的會友募集運動。招集特別集會,聘請與一般牧師不同的特殊講員(往往被稱爲「奮興家」)。他們多半稱「集會」而不稱爲「禮拜」,意思似乎是這與敬拜上帝無關。會中所作的,主要是在激動未悔改之人的心志,勸他們來信基督。末後凡有回應的人都被請到前面,作爲他新決志的公開見證。凡是這樣決志的人都接受陪談,而後就被介紹到各地方教會中去。

芬尼的佈道法

        芬尼(Charles G. Finney)在一八二零年開始了「現代型的」奮興佈道。他起初用「奮興佈道家」(Evangelist)一詞來指明一位專門引領未悔改之人來信主,而不負教牧之責的傳道人。他主張延長聚會、激烈的傳道運動以及設特別慕道友坐席,即在講台前設幾排空位以備受感動的人前來領受特殊教誨。有時他也與坐在這些席位上的人交談。

        芬尼在他論到「人」的教義時,清楚地承認他是屬於柏拉糾派的。他否認人完全墮落,否認若不是有神的恩典,就不能自己去悔改、相信或作任何屬靈的善事。他堅稱墮落的人在任何時候都能悔改轉向神──墮落的人是一個背叛者,隨時都可以放下武器而投降,聖靈使人悔改的整個工作乃是活潑地感化人心來,說服人,使人降服。這是限於道德範圍的說服,人能够拒絕這個勸誡:「雖然有神的勸誡,罪人也可能下地獄。」所以愈發迫切的勸誡,就愈能折服罪人的抗拒。因此,在奮興佈道會中一切活躍的方式、極其動人的言詞、情感作用、刺激人神經的比喻,乃是正當方法。因爲人隨時都可以轉向神而成爲基督徒,傳道時叫人立刻決志乃是傳福音的工作與責任,告訴人必須在那片刻來接受基督。用一切的方法――如感性的召請、設立「慕道友席位」、「勸勉」他們接受主。芬尼似乎認爲奮興佈道乃是他個人與聽衆之間的意志戰鬥,他在此戰爭中的責任就是折服聽衆的意志。

        如果芬尼關於人類天性的信念是對的,那麽他的傳道法也是對的,因爲他說過這正是他所欲達到目的的方法。華菲德(B. B. Warfield)說:「如果柏拉糾派想要作爲急進的傳福音者,他們就用這方法來表達他們的教義。」但如果芬尼對人的看法是錯的,那麽他的方法必定也是錯誤的。今日大多數教會所採用的佈道法,實際上是將芬尼的方法略加修改而加以使用。我們並不是說凡用這種方法的就是柏拉糾派。但我們須要思考:這種佈道法是否能與芬尼所主張的教義系統以外的其它系統相符合?如果我們拒絕芬尼的教義,那麽他的佈道法就適合我們。或許有人說,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只要結果是好的,手段就是對的。但事實是:大多數被芬尼帶領信主的人,後來都冷淡退後了。今日大多數的奮興佈道家都不敢希求多數的決志者能够一輩子堅持他們的信仰。
       
清教徒的佈道觀

        清教徒的觀念則不一樣。清教徒相信罪人的悔改乃是神大能、恩慈、主權的工作,將生命賜給人,而這是他們佈道觀的基礎。茲述之如下:

        清教徒並不將「歸主」(conversion)與「重生」(regeneration)當成佈道學的專有名詞。可能很多人以爲這兩個詞是同義的,都是指上帝引領罪人相信的整個步驟,然而清教徒乃是用「有效的恩召」來形容這個步驟。「恩召」乃聖經的用語,用以指羅八30、帖後二14、提後一9等經文中所提的步驟。「有效的」這形容詞加在「恩召」前,意思是說這恩召與太廿16、廿二14所提無效的與外在的恩召不同。威思敏德信仰告白論到有效的恩召說:「凡神所預定得生命的人,及至祂所定而可悅納的時候,神就借著祂的道與靈,用有效的恩召(羅八30),召他們出離本來所在的罪和死的地位,進入耶穌基督的恩典與拯救中」(十1)。要理問答在第三十一問的回答中對「恩召」作出如下的解釋:「有效的恩召是神的靈所成就的工,藉此使我們覺悟自己的罪惡與愁苦,又光照我們的心,使我們認識基督,並更新我們的心志;祂勸勉我們,又使我們能接納在福音中白白傳給我們的耶穌基督。」

佈道:神的主權

關于「有效的恩召」茲述三點清教徒的見解:

         l、神恩慈的工作。這並不是人能爲自己作的,這是把救恩給那些神所揀選的人。基督是永恆盟約的代表,而恩召是人與基督聯合的第一個步驟,蒙召的罪人被聖靈帶領,與盟約的元首──我們的救主──進入真實的、必要的、個人的聯合中。這是白白的恩典。

        2、神大能的工作。聖靈間接地藉著道在人心中做工,令人明白並確信,而同時直接地藉著道在人心靈的深處栽植新生命與能力,除掉罪,使他能甘心願意回應福音的邀請。聖靈的工作是「道德的」──藉著勸誡,也是屬於肉身現象的──藉著能力。歐文(John Owen)說:「在人重生的工作上,不但是道德上的勸勉,也是聖靈有形的直接活動。領人歸主的恩典之工是指內在的真實效果──在人裡面創造新的心。這乃是上帝的工作。祂重新創造我們、使我們的靈命復甦,我們是在基督裡造成的新人,我們重生了。」

        華森(Thomas Watson)說:「傳道人叩人的心門(等於勸勉),聖靈用鑰匙打開人的心門。」歐文又說:「聖靈使人重生的行動是不可能失敗的,是勝利的、不可抗拒的,是永遠有效的;它除去一切障礙,勝過所有抵抗,並生出有效的意志。」「此不可抗拒之恩,並不是違反他個人的意志,或强迫拉人到基督面前;但因這恩典改變了人的心,所以他們甘心來接受基督。」參考威思敏德信仰告白十1。清教徒尊重在有效恩召中所顯出神大能的聖經教義,古得文(Goodwin)稱此爲教會中「現存的神蹟」。

        清教徒之所以高舉神使人重生的大能,乃因他們真承認聖經所教導的──人已死在罪惡過犯當中,全然敗壞,是罪的奴僕。他們主張罪有一種束縛人的能力,這能力惟有全能的神能够打破;而且只有生命的主宰能使人靈命復甦。芬尼說人是完全可能自己歸向神,清教徒則說這對於墮落的人類是完全不可能的,人全然無能力(Total Inability)。

        3、神主權的工作。有效的恩召只有神能使之有效,神如此行乃隨己意。「不在乎定意的,不在乎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羅九16)。歐文在一篇講道中解釋這點,他根據徒十六19,說明罪人不配得到恩典:「一切事件與原因,特別論到傳福音,基督的教會都是受神永恆旨意的支配。」他又說:「有人聽見福音,有人則否。本章中提到禁止傳福音到亞細亞與庇推尼。說明有些國家得到福音,如馬其頓。」有人問,爲何有此區分呢?爲何有人聽聞福音,有人則否?福音所到之處,爲何其結果不同,有人悔改歸主,有人仍在罪中?神揀選人的旨意乃拯救之恩的原則。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是一位偉大的清教徒,他也持這樣的主張。在他根據羅九18一代表性的講道中,他提出神的主權,將其解釋爲「神按已意支配、處置所有受造之物的絕對權柄」;這權柄在新約時代中的彰顯包括:1、選召其國與民,賜以蒙恩之道,並棄絕餘者;2、賜救恩與某人的方式(如基督教家庭、有力的宣道、直接屬靈的感化等等);3、賜救恩給那些看似較無機會得救的人(如不信主之人的子女,而信主的子女反倒未得救);4、選召罪大惡極的人得救,而棄絕似乎有道德修養與宗教情操的人;5、拯救尋求救恩的人而棄絕其餘的人。

        愛德華滋主張,神彰顯祂的主權乃是為了祂的榮耀:「這榮耀乃是神恩慈的榮耀,這恩慈就是神主權的恩慈。」

        神的主權也在人悔改的「時間」上顯示出來。決定罪人何時信主的,不是人,而是神。悔改的方式也是神的主權。清教徒相信對罪懊悔,是由傳神的律法所生出的,必在信心之前,因爲無人能來到基督面前從罪中得救,除非他先知道罪的可怕,曉得自己需要從罪中得救。這是清教徒悔改教義的特性,這點要特別注意。人走向悔改的第一步必須認識神、認識自己,以及他自己的責任與罪惡。第二步是悔罪──傳道人有責任帶領慕道友在這階段深深懊悔自己的罪。這就令罪人痛悔己罪,以致恨惡罪,有效地破除罪的習慣。此刻罪人剛硬的心田得到耕耘,傳道人勸罪人歸向基督。現在他才要從罪中得救,他這才誠懇地接納救主。但在此以前並非如此,所以清教徒屢次勸勉傳道人不要忽略這個預備的階段。他們也不可對那些尚未領受神律法光照的人作出虛僞的鼓勵,告訴人說不要爲你的罪擔憂,只要立刻信靠基督。假如他還不明白自己的罪而又不願離棄罪,這種勸勉就是最不適當的勸勉。這是一種虛僞平安與虛僞盼望的鼓勵,而生出「虛僞的福音」。傳道人在這些事上必須承認神的主權。
        神所改變的人都是事先經過準備的,但正如巴克斯特所言,「神並不用同樣的方式打破每個人的心」。古得文說,有的人悔改在轉瞬之間,有的則經數年之久。本仁約翰即此一例。有效恩召的工作在罪人悔改之前或速或遲,乃隨神的心意。傳福音者的工作好像收生婆,他是視時機與階段給與適當的幫助,但他不能預斷産期。

        根據這些原則,清教徒推論出他們對佈道的觀念:神既然藉著道光照人,使人知罪、謙卑悔改,那麽人的工作只不過是傳達神的道、教訓並應用神的律法與福音而已。傳道人乃是照著聖經的啟示宣講神的心意,指明救恩之路,勸勉未悔改之人學習神的律法,默想主道,謙卑自己,求神讓他們看見自己的罪,使他們來就基督;對那些願意從罪中得救的人,指出基督是完全的救主,並召請這樣擔重擔的人來就基督。但他們可不像芬尼所作的,要求所有的人「立即」悔改並相信。他們被神差遣,告訴人必須悔改相信而得救,如果他們告訴未悔改的人即刻「決志歸向基督」,這並不是聖經的教訓。因爲只有那些經聖靈所準備的人才能相信,只有神所召的人才相信。神的道要求人的立刻回應;但未悔改的罪人的責任是讀經、祈禱,知道他從何而得救。隨時接納基督並不是人的能力;規定人何時具有得救信心的乃是神,並不是佈道家。假如他要求人立刻決志接納基督,那些在靈性上一點準備都沒有的人也要試一試。他們也來到前面走走形式,以後以爲他們是接納了基督,其實他們一無所成,因爲他們尚不知罪,不知自己需要救主。這些是虛僞的果實,並不符合聖經的教導。

清教徒的佈道法

        清教徒所主張的佈道法並不是一種特殊的傳道,具有什麽特定的方法與技術,而是一般的公開傳道,正如佈道會,但必須是崇拜的一部分。因此,佈道的場所通常是教會,執行佈道工作的基本上是牧師,而不是不牧會的「職業佈道家」。他的責任乃是對群羊傳神的道,「爲人悔改歸依神而宣勞」(歐文)。清教徒的牧者們具有沉靜的信靠,確知他們的福音工作必定勝利,因他們知道神的話決不徒然返回;神在各處都有祂所選召的人,藉著宣講神的道,到了時候他們必蒙召,並不是因傳道者的恩賜,乃因聖靈的能力。他們知這上帝總是有一批對祂信實的人,不管時機如何惡劣,在各時代總有些人因聽見神的道而相信。他們要求自己在工作上盡忠職守,並甘心將結果交託給神。



禱告的人

    清教徒傳福音的一切努力,都浸透著大量的禱告。他們首先是“密室中的人”。他們之所以是偉大的傳道人,只是因為他們與上帝摔跤,乞求上帝祝福他們的服事。裡查德‧巴斯特說,“我們的工作和講道,都需要由禱告來帶領和支持。傳道人對聽眾的傳講缺乏熱心,是因為他並沒有為聽眾熱心地禱告。如果我們沒有說服上帝賜給他們信心和悔改,也絕不能說服他們相信和悔改”。羅伯特‧垂爾寫道︰“有一些傳道人,他們的恩賜似乎平庸,但他們的服事比那些能力遠超過他們的人更成功;不是因為他們講的更好,而是因為他們禱告的更多。很多好的講道不見了,原因就在於研經的時候,傳道人並沒有多多地禱告。”

    羅伯特‧慕瑞‧麥克謙(編者著︰1813-1843年,蘇格蘭傳道人,他的講章集《忠心的侍奉》一書已譯成中文出版)具有清教徒心懷,他有一個著名的故事,恰恰是對垂爾的意思的最好說明。麥克謙教會中有一個老司事,他在來訪者中注意到一個滿臉疑惑的人,就邀請他參加他們的學習。來訪者說︰“請告訴我,你一直在這位敬虔之人的服侍中工作,他的成功有什麼秘密嗎?”

    老司事請他坐在麥克謙的桌旁,請他把手放在桌上,把臉俯在雙手上哭泣。然後,這兩人走進會堂,登上講台。老司事說︰“靠在講台上,伸出你的雙手哭吧﹗”

   “現在你知道麥克謙服侍的秘密了吧﹗”

今日教會特別需要就是這樣的傳道人,他們用私下的禱告來調和講台上的信息。清教徒牧者們嚴格謹守個人的靈修時間。他們總是以屬靈的、永存的事為生活中的優先。他們知道,如果自己鬆懈下來,不再保持警醒,不再常常禱告,就是向屬靈的災難招手。他們忠心耿耿,堅定不移,敬畏上帝,表裡如一,不斷的省察自己,而且他們痛苦地意識到,正如約翰‧弗雷威爾所言,“一個人在客觀上可能是個屬靈的人,但在主觀上卻是個屬肉體的人”。他們相信,如約翰‧歐文所記︰“任何傳道人,若是不先向他自己的心靈傳講,就永遠不會有好的講道…假如上帝的話語沒有充滿能力地與我們的心靈同在,就絕不可能從我們的身上大有能力地傳講出去。”清教徒與許多現代傳道人不同,他們的講道與靈命以一貫之,都是那麼地高超。


依靠聖靈

清教徒傳道人在服事中一心一意。委身過敬虔的生活,是清教徒異象的中心。托馬斯‧布魯克寫道︰“傳道人的生命應是他教義的注釋;他的生活就是他講道的伙伴。天國的教訓總是要用天國的生活來裝飾。傳道者是鏡子,是學校,是書, 人們的眼睛在看,在學,在讀,”。
 
清教徒傳道人有一顆服事上帝的心。他們向上帝的百姓和和沒得救的人都有奉獻的心志;他們愛慕聖經,並有能力傳講聖經。他們的心信靠聖靈,並有禱告的生活相伴。特別是後兩個品質,是現代人傳福音中所特別缺乏的,有必要在最後總結的時候強調。

首先,清教徒一言一行都深深地依靠聖靈。他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無能,不能把任何人帶到基督面前,也不能使人悔改歸正。威廉‧古那爾對傳道人說︰“上帝從來不將那些人送到你面前,讓你使他們悔改歸正。絕對不會﹗把福音講清楚,卻是你的責任”。裡查德‧巴斯特寫道︰“悔改歸正是另一種工作,與所有我們所認識的工作都不相同。將屬地的頭腦帶到天上,向他顯明上帝的慈愛,使他沉浸在那永不熄滅的愛火中;使他在基督裡找到庇護,並以感恩的心接受他為自己的生命;使他生命的傾向完全改變,放棄以前所看為美好的,將他的喜樂放在基督裡面,這絕不是一樁小事情”。

    清教徒確信,何時、何方、何人產生歸正,不管是對傳道人,還是對聽道者,這樣的果效完全都是聖靈的工作。聖靈使上帝臨格於人的心裡。他說服罪人尋求救恩,更新罪人敗壞的意志,使聖經真理在剛硬的心中生根。正如托馬斯‧瓦特森所言︰“傳道人叩響人心靈的大門,聖靈帶來鑰匙,並把門打開”。約瑟‧阿雷那說︰“永遠不要認為你能使自己歸正。如果你是真的得救歸正了,你一定會認識到憑自己的力量歸正是令人絕望的。歸正是從死裡復活(弗 2︰1),是嶄新的創造(加 6︰15; 弗 2︰10),絕對是全能者的工作(弗 1︰19)。

現代傳道人應該認識到聖靈重生的工作,正如約翰‧歐文所言,聖靈使人重生的工作是“無誤的,得勝的,不可攔阻的,和永遠有效的”;它“除去所有障礙,勝過一切攔阻,必能達到所欲的果效”。在解釋聖靈動工的方式的時候,如果所隱含的教義與上述教導不符,肯定不合乎聖經。正如巴刻所言︰“施加心裡上的壓力,以此來促使人‘決志’。這樣的方法應當避免,這種做法是任意妄為,侵犯了聖靈的主權。”他進一步指出,這種人為的心理上的壓力有害無益,因為“所能產生的只是外表的‘決志’,並不能使人產生得救,心靈更新。當這種所謂的‘決志’消耗殆盡時,當初接納他們進入教會的人,就會發現他們不僅‘對福音剛硬’,並且對福音抱有敵意”。巴刻以清教徒的口吻總結說︰“傳福音應從長計議,用耐心的教育加以引導。在這中間,上帝的僕人所應尋求的只是忠心地傳講福音信息,並把它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其余的則要交托聖靈,他會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藉著傳道人所傳講的福音信息,吸引人歸信基督”。
 

全備的傳講

清教徒的傳道是全備的傳講。清教徒們用全部聖經面對整全的人。他們並不是只從幾節經文出發,片面強調傳福音中涉及意志的方面,壓迫人的意志,使人對福音有所回應。

現代傳福音所強調的是罪人方面的決志相信。人們認為,傳福音的首要目的就是呼召人相信,卻從不考慮聖靈的救贖工作應在信心之前。他們所強調的是︰相信就能重生,信心在重生之前,並結出重生的果子。當然,信心在救恩中自始至終都是必不可少的(羅 1︰17;希 11︰6)。重生與聖靈將得救的信心放在罪人的心中,在這二者之間並沒有時間的間隔。然而,清教徒傳福音對未歸正的人,提供了更深更廣的信息。

    當然,用信心回應福音,這一責任是很重要的,但其他的責任也很重要。悔改是一種責任,不僅僅是一時的難受,而是完全的改變。清教徒傳講罪人要“止住作惡”(賽 1︰16),成為聖潔,因為上帝是聖潔的。他們要盡心、盡性、盡力的愛上帝和他神聖的律法,不讓任何東西成為順服上帝的攔阻。他們要“努力進窄門”(路 13︰24)。

    有些教會帶領人認為這樣傳講會導致律法主義。但是,清教徒的這種傳講建立在如下的根基上︰在歸正的工作中,通常而言,上帝並不是以人有意識的決志相信開始,而是以知罪感,以及在遵守上帝的誡命上完全的無能感開始的。因此,清教徒在傳講福音的應許之前,首先是傳講律法的教訓。在指出藉著基督寶血,因信得釋放之前,首先講明罪人的責任。
    清教徒傳道人在講解福音之前先講律法,這種做法與保羅寫《羅馬書》前三章異曲同工。使徒保羅首先解釋上帝的聖潔和上帝的律法,使罪人在上帝面前無話可說,使整個世界在上帝面前都顯為有罪。清教徒並不急於督促惡人轉離罪行,因為他們認為罪人能夠這樣做。清教徒相信,用律法的要求來面對罪人,聖靈會帶領罪人認識到自己在上帝面前的無能,也會認識到他們需要上帝的救恩。

清教徒並不相信這樣傳講就會使人做好準備,產生信心,接受救恩。這樣就成為律法主義了。有些人,包括司布真在內,在這個方面曾經誤解過一些清教徒。清教徒們所相信的是︰只有對那些認識到自己罪性的罪人來說,福音才有意義。知罪,就是律法使人死的功效,是引人到基督面前的道路,而不是接受基督的條件。這是通常領人信主的方式,但並不是絕對的。清教徒確實承認有些例外。在《基督徒的奇妙興趣》一書中,威廉‧古特力列舉了四種引人到基督面前的方式︰
 
1.        有些人,像施洗約翰,從母腹中就蒙召;
2.        有些人,像撒該,成年後在福音的主權中蒙召;
3.        有些人,像十字架上的強盜,死前蒙召;但是,
4.        絕大多數人是因著律法的功用,被呼召,受預備,來到基督面前。
 
    前三種方式是例外;第四種方式是通常的知罪的方式。古特力接著解釋了“律法引人進入救恩的預備性工作與那些複發墮落暫時性知罪”之間的不同。

清教徒坦然使用上帝的律法,作為傳福音的工具。他們教導說,當上帝要在人的靈魂中演奏恩典的和弦時,通常都是由律法的低音開始。人要來到基督面前,必須首先拋棄自義。當今著名的神學家巴刻在分析清教徒的時候,說︰“他們認為,人在基督裡信心純正與否的指標,就是認識到自我無助的真實程度,真實的信心都是發端於這種無助感。”

    這種傳福音的方式顯然是源於聖經的。施洗約翰在傳講“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 1︰29)之前,首先傳講的就是悔改和聖潔(太 3︰1-2)。耶穌也是以同樣的信息開始了他的事工。如《馬太福音》四章十七節所記︰“從那時起,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他對個人也是講同樣的信息,比如他對尼哥底母說︰“你必須重生”(約 3︰7),對那位富有的年輕人,耶穌也是首先用律法來面對他(可 10︰19)。

講律法不只是解釋十誡,也要傳講上帝對一切不虔不義之人公義的審判和聖潔的憤怒。同時,講律法也需要傳講上帝的屬性。舉例來說,當約瑟‧阿雷那描寫不信之人的痛苦時,他列舉了幾種上帝的屬性︰聖潔,信實,公義,純一。這些屬性就定了罪人的罪,因為他們拒絕上帝的宣告,藐視上帝的律法,處在上帝的憤怒和審判之下。阿雷那希望,通過他這種傳講,聖靈會使這些真理真實地顯在罪人面前,使他們接受福音,而這福音正是因自己的屬性而向他發義怒的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為他這樣的罪人所預備的出路。

    聖經和清教徒的信息就是如此︰律法有傳福音的功效。讓人試一試為得救而努力遵守律法吧。開始的時候,他可能覺得自己還可以做到,漸漸地他就會認識到,他自己根本無法做到律法所要求的聖潔。在聖靈的掌管下,律法定他的罪,向他發出咒詛,宣布他當受上帝的憤怒和地獄的痛苦(加 3︰10)。最後,人在絕望中認識到只有上帝才能救他,只有上帝才能改變他的心靈,賜給他一個新的性情。聖靈把他帶到律法的盡頭,就是耶穌基督,那才是上帝所接受的唯一的義人(加 3︰24)。

    因此,老一代清教徒傳道人使用律法使人知罪,使罪人既認識到需要救贖,也同時認識到憑自己無法完成這樣的救贖。罪人經歷到救贖的必需性,並經歷到自己救贖自己的不可能性,就在痛苦中乞求上帝為他們成就自己所不能成就的。這樣,罪人裡面就有了接受福音的宣告和應用的豐富的空間;聖靈就可以使他們藉著信心擁有基督。

    在如何說服人接受福音這一點上,現代傳福音與清教徒的福音事奉是很不相同的。清教徒和現代傳道人,在傳福音的時候都用說服的方法,但內容並不同。現代傳道人相信,向還沒有歸正的人傳講聖潔的必要性,是不合適的。所以,他們傳福音的時候,就不把福音作為上帝對罪人的敗壞和無能的拯救措施來傳。與此相對照,清教徒所相信的是︰對這個世界上真正認識到自己有罪的人來說,福音是最好的消息,通過在耶穌基督裡的信心,在罪的權勢下得釋放就成為可能。這樣的罪人所需要的比罪得赦免更多;他們想要的是把自己裡面的罪永遠制死。他們想為上帝的榮耀而活,像上帝那樣聖潔。他們想效法天父的品行,聖子的形像,聖靈的意念。

    約瑟‧阿雷那這樣區分真假信徒︰“假信徒所想所求的只是自己得救,除此之外,別無所求。這表明他們身上缺乏真正的恩典,這恩典總是使人渴慕完全(腓 3︰13)”。得救的信心有一個重要的標記,就是真正歸正的人,不僅渴望從罪的敗壞中得釋放,也渴慕公義和聖潔。
    現代傳福音已經喪失了這樣的看見。聖潔與救恩被截然分開。因此,所傳講的福音信息,總是企圖使人們相信接受基督對個人有益。信主能使我們在基督裡罪得赦免,有天國的保証,會得到喜樂,會得到滿足,對諸如捨己、謙卑、和無條件順服等成聖的果子則閉口不提。感謝上帝﹗雖然傳講的是這樣的不健全,仍然有人因著上帝的憐憫而得救。但這絕不意味著這種方式的傳福音是正確的。這樣的傳講通常都是把來到基督面前的困難盡量縮小,而對基督徒生活中暫時的好處則是誇誇其談。這樣的傳講,企圖給那些沒有罪感的人一個替代的理由,使他們來到基督面前決志信主。

    假如只要告白相信基督就可得救,假如沒有相應的聖潔生活的証據就說已經重生了,那麼,教會很快就會被那些自欺欺人,不明白自己屬靈光景的人所充滿。一旦認為自己是基督徒,那些沒有被律法治死的人,根本沒有興趣遵守上帝的律法。如果他們所領受的教導是,作為基督徒,聖潔並不是必不可少的,那麼他們就有可能帶著這種幻想過一輩子。
所有這些使我們得出以下的結論︰現代傳福音中關於信心的本質,以及信心和重生之間關系的教導,經不住上帝話語的檢驗。清教徒教導,沒有聖靈的內住,沒有聖潔生活的實踐,這樣的重生不是聖經所應許的。按照聖經,重生的人不只是改變了他的宗教主張,而是被聖靈賜給了新的性情。他是從聖靈生的,就成為屬靈的人(約 3︰6)。他在基督裡再造,一切都是新的了。這樣的人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變成以上帝為中心。“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羅 8︰5)。重生的人愛上帝,愛聖潔,愛聖經,愛敬虔,渴慕在天國裡與上帝相交,把罪永遠拋到腦後。

    現代傳福音將重生看成是在基督裡信心的行動初結的果子。這是錯誤的,正如清教徒所教導的那樣,人可以自行表現出一種信心,但這種信心並不是得救的信心。《約翰福音》二章二十三至二十五節告訴我們,有很多人信了耶穌的名,但耶穌並不將自己交給他們,因為他知道他們心裡所存的。聖經告訴我們有不同種類的信心。其中一種信心只不過是外在的表達,並沒有內在的更新為依據。這種信心是理性的確信,與個人的自信是一丘之貉。
在傳福音上,清教徒的福音事奉與現代人傳福音不同,這促使我們回顧過往時代的信息。清教徒福音事奉的特徵就是用整全的聖經面對整全的人。
 

“落在忿怒之上帝手中的罪人”讀後感

   愛德華滋這篇講道辭,讓人深深覺得講道真的是要使人之意志屈服於上帝之權能之下,講道的人和聽眾之間是有衝突和張力存在,這是今日講道者所沒有注意到的問題。也因為忽略或避免這張力,使得教會軟弱,信徒對信仰之堅持變弱了,甚至隨波逐流!

    求主再次興起這樣的講道,振奮人心離棄罪惡,悔改歸向上帝。今日的講台需要被更新,不是順應人心,說人喜歡聽的話,而是要確確實實說出上帝的心意與命令。不是屬靈之分享,而是上帝話語之供應。

    同樣對長老與執事之忠告,您們聘牧師或傳道人,不是尋求“好好先生”,不是尋求一位您們可以操控的牧者,而是要尋求一位忠心為上帝傳道,肯為群羊斥責與抵擋惡者之好牧人,不在乎其講道言詞華麗動聽,學歷高或個性好,而在乎聖靈裡之經歷與對真理之準確性。

    教會要復興,不是推動“敬拜讚美”、神蹟奇事、醫病趕鬼,最重要是講台話語是否是傳上帝的道,教會是否有決心要遵行上帝之命令,將主權歸還上帝!

關於"落在忿怒之上帝手中的罪人"

  這篇講章是在1741年7月8日 在康涅狄格州的恩菲爾德宣講的。當時,由喬治·華菲德點燃的復興之火已燒遍了新英格蘭地區。但恩菲爾德這個最邪惡的地方卻絲毫不為所動。一群牧師因此召集了一次下午特別崇拜,邀請約拿單·愛德華滋作聚會的講員。當牧師們進入會場時,全都被會眾的輕浮態度嚇了一跳。這些人看上去又無知又自負,根本不檢點自己的舉止行為。

  愛德華滋佈道時,沒有用任何手勢,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他把左手肘擱在講台上,左手拿著講章。他佈道的經文是《申命記》三十二章35節:“他們失腳的時候近了。”

  也許從來沒有任何佈道產生過這種效果。他不時被會眾中爆發出的大喊大叫所打斷。男男女女,一群一群站起來,在地板上打滾,他們的哭喊有時甚至把講員的聲音都淹沒了。據說有些人緊緊抱住教堂的柱子和欄杆,顯然是在這一刻感到他們的腳正在滑跌,他們正往地獄沉落。整個屋子裡哭聲震天,哭者痛感自己處於失喪之中,向上帝呼求憐憫。

  整整一夜恩菲爾德如同大敵當前,幾乎每一幢房子裡都能聽見人們的呼喊,求上帝拯救他們。

****************

願上帝也差遣聖靈在現今之台灣作同樣的工,使多人離棄偶像,信靠真神,扭轉台灣之社會,復興台灣之教會!

落在忿怒之上帝手中的罪人 (1)

“他們失腳的時候近了。申命記三十二35

在這一節經文中,上帝聲稱祂要報復邪惡不信的以色列人。他們是祂的百姓,有著祂恩典的工具,但他們雖見了上帝對他們所施行的奇妙作為,心中卻沒有聰明(申三十二28)。他們受了上天的栽培,卻結出苦毒的果子,正如我所引經文前的兩節所表明的。我所選用的經文:“他們失腳的時候近了。”似包含論邪惡以色列人所受懲罰和滅亡下列數點。

1.      他們常有沉淪的危險,像一個在滑地上行走的人,常常有跌倒的危險一樣。他們的沉淪,是用失腳來表明。《詩篇》七十三首18,19節也說:“祢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

2.      這段經文也表明他們常常有突然沉淪的危險。正如一個走在滑地的人,時刻都可能跌倒,他不能預先料到下一步是否會跌倒或站住﹔他一旦要跌倒,就立刻跌倒,而沒有預告。恰如《詩篇》七十三首18,19節所說:“祢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他們轉眼之間,成了何等的荒涼!”

3.      這段經文還表明他們并非被別人推倒,而是自己跌倒。正如一個在滑地上或站或走的人,不需別物,自身的重量就可以將他摔倒。

4.      至於他們為何還沒有跌倒,或如今尚未跌倒,那只是因為上帝所定的時間還沒有到。因為經上說,時候到了,他們就要失腳。那時,他們就要因自己的重量,將自己摔倒。上帝必不再在那滑地扶持他們,要讓他們自己摔倒。就在那時,他們要墮入沉淪之中,正如一個站在傾斜滑地的人一樣,他不能獨自一人,在坑邊站穩,若沒有人扶著他,他就要立刻跌入沉淪之中。

我現在所要堅持的,乃是下面的一句話:除上帝的美意外,沒有什麼可以叫惡人一刻脫離地獄。”所謂上帝的美意,我是指祂至高無上的意旨。這意旨不為什麼義務所拘束,不為任何困難所阻擋。除上帝的美意外,沒有什麼可以在任何最小程度或任何方面,片刻保存惡人。這真理可以從下面各點來說明:

1.      上帝不乏權炳,來隨時將惡人投入地獄。上帝一興起,人的雙手就軟弱無力。最強壯的人也不能抵擋祂﹔也沒有人能從上帝手中援救我們。上帝不僅能將惡人投入地獄,而且很容易作到這事。世上的君王,有時因為反叛者軍隊眾多,防御鞏固,人就很難征服他們。但上帝卻不然。人的炮台都不可以抵御上帝的權能。即令上帝的大群仇敵,手牽著手,聯結起來,上帝也必容易將他們打得粉碎。他們是像一堆糠秕遇著旋風,或一堆柴薪當著烈火。正如人容易死一個在地上爬的蟲子,容易割斷或燒斷一根繫物的細線﹔照樣上帝若定意,祂容易把祂的仇敵投入地獄。上帝一斥責,地就震動,在祂面前磐石也傾倒,我們是什麼,竟想抗拒上帝麼?

2.      惡人該被投入地獄,所以上帝的公義并不阻止,也不反對上帝隨時施展能力來毀滅他們。反倒公義要大聲疾呼,要求永遠懲罰惡人的罪。上帝的公義對那結所多瑪的葡萄樹說:把它砍了罷,何必白占地土呢?(路十三7)上帝公義之劍,是時刻揮舞在他們的頭上,只有上帝憐憫的手和善意,才能止住那劍。

3.      罪人已被判下地獄。他們不只是該被投入地獄,而且上帝律法的宣判,即上帝在祂自己與世人中間所定永不改變的公義準則,是已經定了他們的罪﹔他們下地獄的判決,是已經定了。正如《約翰福音》三章18節上所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所以凡不肯悔改重生的,都屬乎地獄﹔地獄乃是他們的地方﹔他們是從那裡來的,正如《約翰福音》八章23節上所說:“你們是從下頭來的”﹔他們也必往那裡去﹔這是上帝的公義,正道,和不可改變之律法的判辭判他們去的地方。
 
4.      他們如今便是上帝藉地獄苦刑,所表現忿怒的對像。他的其所以沒立刻下地獄,并非是因為掌管他們的上帝不十分惱怒他們,如同惱怒許多如今在地獄中受上帝嚴厲忿怒的人一樣。其實上帝對許多活在世上的人,甚至,對會眾中許多悠然自得的人,較之對許多正在地獄烈火中的人,更要惱怒。所以上帝沒有立刻伸手將他們除掉,并非是因為祂不憎恨罪惡的緣故。上帝完全不像世人所想像的,與他們一樣。上帝怒火向他們熊熊燃燒著,他們的懲罰并不遲延﹔火坑準備好了,火燃著了,爐燒熱了,正準備將惡人投入﹔熊熊的火焰,正在燃燒。磨銳發光的刀劍,現正加於他們的頭上,火坑在他們的腳下也張開了大口。

5.      魔鬼隨時準備襲擊他們,什麼時候上帝一容許魔鬼動手,魔鬼就襲擊他們。

6.      惡人的靈魂被地獄的邪道所管制,這些邪道,若不是有上帝約束,就要立刻冒出地獄的火來。在屬血氣之人的本情中,原有受地獄刑罰的根基。那些宰制他們的邪道,乃是地獄之火的種子。這些邪道,本性強烈,活潑有力,若不是因有上帝的手加以控制,它們就會爆發燃燒起來,像那在受咒詛者的心中所有的敗壞和仇恨所起的作用一般,而且也必產生同樣的痛苦。經上將惡人的靈魂比喻為翻騰的海(賽五十七20)。如今上帝以大能約束他們的惡,好像祂制止海中的狂浪一般,說:“到此止步,不能再進”﹔上帝若一旦鬆手,狂浪即將席卷一切。罪是心靈中的悲苦和毀滅﹔按它的本性它是毀滅人的﹔上帝若一旦不加約束,就無需別的來叫人的靈魂達到完全悲苦之境。人心趨於敗壞其狂熱是無止境的。惡人活在世上時,好像烈火被上帝禁閉,上帝若一旦任其放肆,它即可以燎原﹔既然人心是罪坑,所以罪若不被節制,它就會立刻將人的靈魂變為硫磺的火爐。

7.      惡人若眼前看不到死亡臨頭,那并不可以使他們有片刻安全。一個屬肉體的人,若眼前健康無恙,看不到他會遭遇什麼意外而立刻去世,也看不到他會遭遇什麼危險,這并不使他有安全。古往今來的許多經驗都告訴我們,這并不可以証明一個人,沒有臨到永恆的邊際,不會在下一步踏入另一個世界。那忽然使人離開世界種種看不見和想不到的情況,是數不盡,料不到的。尚未歸主的人是走地獄坑上的朽壞之路。這路上有無數薄弱的地方,不克負荷他們的重量,而這些地方乃是看不見的。在正午有看不見的死亡之劍飛來﹔就是最明亮的眼力,也看不見它們。上帝有種種不可測度的方法,將惡人提出世界,送入地獄﹔上帝并無需假手上帝跡,或採取非常的方法,可以隨時除滅惡人。所有一切叫罪人去世的方法,都這般操在上帝的手中,這般絕對一概取決於上帝的權能和決斷,以致罪人是否立刻墜入地獄,完全是憑上帝的旨意,有如祂直接處理,而不用什麼方法一般。

8.      世人所用以保存自己性命的智慧,或別人保存他們性命的關注,都不能給他們一刻的保障。上帝的安排和普世人的經驗,都証明這一點。人自己的聰明,顯然不能保障人脫離死亡﹔否則世上的聰明機智人,就不會同別人一樣遭遇早喪或不意之死。但事實如何呢?《傳道書》二章16節說:“可嘆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

9.      惡人在繼續抗拒基督,怙惡不悛時,所有逃避地獄的苦心和經營,也都一刻不能保全他們避免地獄。幾乎每一個世人聽到說起地獄時,都自以為可以避免地獄。他靠自己得保安全﹔他慶幸自己過去所作的,現在所作的,和將來所打算作的。人人心中都有避免刑罰的計謀。他們慶幸自己打算得好,認為自己的計謀必不失敗,他們誠然聽見說,得救的人很少,以前死去的人大多數都進了地獄﹔但是人人都以為自己所打算的逃避方法,要強於別人。他不要來到那痛苦的地方﹔他心裡說,他定要採取有效的辦法,為自己安排,好不致失敗。
可是愚昧之子自行其是,又信靠自己的聰明,便把自己可憐地欺騙了﹔他們所信靠的,無非是幻影。那些在同樣恩典工具之下活著,如今死了的人,無疑大多數人都走入了地獄﹔這并非因為他們不如今日活著的人一樣聰明﹔這也不是因為他們逃避地獄的打算不周到。倘若我們今日能夠同他們談話,一個一個問他們,他們活著聽見到說地獄的時候,是否曾預期他們也會受地獄之苦。我們無疑要聽見每人回答說:我并未曾想到會來到此處。我曾另定了主意,自以為打算得很好。我認為我的計劃很好。我本以為採取了有救的打算,不料竟到了這裡﹔我當時未曾預料,地獄竟如同盜賊一般臨到了我。死勝過了我的打算。上帝的忿怒來得太快。啊喲,我的愚拙真是可咒詛呀!那時我在虛空的夢幻中自鳴得意,正當我說平安穩妥的時候,毀滅就忽然臨到我身上。”

10.   上帝并沒有應許救任何屬肉體的人,使他一刻脫離地獄。上帝并沒有應許救任何人免永死得永生,而只是應許了那些在祂恩典之約中的人﹔這就是基督所應許的,而祂一切的應許也都是是的。但是凡不屬於這約,不相信這些應許,又與約的中保無分的人,也當然是與恩典之約的應許無分的。

  所以,不管人如何幻想,以為屬肉體的人只要肯誠懇叩門尋求,就可以得著應許,其實,除非人相信基督,就不管他是如何辛苦追求宗教,用心祈禱,上帝也決必不叫他一刻脫離永死。

  所以,屬肉體的人,是被握在上帝的手中,臨到地獄的坑上。他們該當下火坑,并且已被判定下火坑。他們激動了上帝的忿怒,上帝對他們發怒,正如對那些正在地獄裡受苦的人發怒一樣,而且他們既絲毫沒有努力,去減輕或平息上帝的忿怒,上帝也絲毫不受任何應許約束,來一刻維護他們。魔鬼正在等候他們,地獄正在向他們張口,吐出火焰來圍繞他們,燒滅他們,吞噬他們。他們自己心中所藏的欲火,也掙扎著要冒出來﹔而且他們與中保無分,在他們身邊沒有什麼可以使他們得安全。總之,他們沒有避難所,沒有安身處﹔那暫時保存他們的,只是那受了冒犯之上帝的自決旨意與忍耐,而那忍耐卻是不為任何約或義務所約束的。

落在忿怒之上帝手中的罪人 (2)


  這可怕的題目,是為喚醒這會眾中未悔改的人。你們剛才所聽見的,乃是你們當中每一個在基督以外之人的情形。那淒慘的世界,那燒著硫磺的火湖,正在你們的腳下展開。那裡有著上帝的忿怒熊熊燃燒的火坑﹔那裡有著地獄張開的大口﹔你是無所憑依,無法站立,你與地獄中間所隔的,只是空氣而已!只有上帝的權能與美意才把你維護著。

  對此也許你們并未察覺。你們暫時得免於下地獄,便以為并不見得是由於上帝的手,而是由於別的什麼東西,諸如你們身體的健康,對本身的照顧,和種種保護自己的方法。其實,這些東西都算不得什麼﹔若是上帝收回祂的手,它們就是一層薄薄的空氣而已,并不能扶持你們不跌倒。

  你們的罪惡使你們沉重如鉛,向地獄下垂﹔上帝一旦放手,你們就立刻下沉,迅速墮入無底的深淵﹔你們所靠身體的健康,自己的智慮,上好的謀略,以及所有自己的義,都不能扶持你們不下地獄,正如蛛網不能抗拒滾下的磐石一般。若不是因為上帝至上的旨意,地球不會托住你們一刻,因你們對世界是一重擔﹔萬物都因你們而嘆息﹔萬物都不願伏在你們敗壞的捆綁之下﹔太陽不願給你們光輝去犯罪事奉魔鬼﹔地土也不樂意效力來滿可你們的情欲﹔世界也不願作你們表演惡行的舞台﹔當你們浪費一生去事奉上帝的仇敵,連空氣也不願讓你們呼吸來維持生命。上帝所造的萬物,,都是善的,是為人事奉上帝而造的,它們不願輔助別的目的,它們一旦被人濫用,違反它們的本性與目的,就呻吟嘆息。若不是上帝權能之手使世界在指望中順服,它就要將你們吐出。如今有上帝忿怒的黑雲,浮在你們的頭上,充滿了暴風和迅雷﹔若不是因為上帝伸手約束,它立刻就要劈在你們的頭上。上帝權能的旨意暫時止住這狂風,不然,它會猛烈襲來。如是,你們的沉淪就如旋風臨到,你們就好像夏天打稻場上的糠秕一般。

上帝的忿怒好像洪水,暫為堤壩堵住﹔洪水繼續增長,逐漸高漲,直到最後堤潰。堤防一旦崩潰,洪水被堵住了越久,奔流也就越急。固然上帝對你們的惡行,到如今尚未施行審判,上帝報復的洪流尚在被堵住之中﹔但同時你們的罪孽不斷增加,你們每日繼續積蓄更多的忿怒﹔洪水繼續增高,越加凶猛。除上帝的善意外,再沒有什麼來堵住那不願意被堵塞的奔放洪流。只要上帝把手從水閘收回,洪流就會立刻飛奔﹔上帝如洪流一般凶猛的忿怒,將以不可想像的暴怒,向前直沖,以無窮盡的權能,臨到你們身上。即使你們的能力萬倍於現在所有,甚至萬倍於地獄中最凶猛最強暴的惡魔,也無法抵擋或忍受上帝的忿怒。

上帝忿怒之弓已拉緊了,矢已在弦上,公義已將矢對準你們的心門。沒有別的,只有上帝的旨意,而且只有那對你們不受任何應許或責任所約束的忿怒之上帝的旨意,才暫時不讓弦上的矢,來飲你們的血。所以你們凡未被聖靈的大能將心靈大大改變的人,你們凡未被重生新造和未從罪中的死活過來而進入嶄新生命和亮光的人,都落在忿怒的上帝手中。雖然你們在許多的事上改變了,也有了一些宗教的熱忱,又在你們的家庭、密室和教堂中,遵守了形式的宗教,然而這些都算不得什麼﹔只有上帝的美意,才能叫你們此刻不為永遠的沉淪所吞滅。或者你們目前不相信所聽的道理,但不久你們就要完全相信。那些原來與你們處於同樣情況的人,已經曉得了,因為他們正說著“平安穩妥”的時候,毀滅就忽然臨到了他們,是他們所未曾預料的。如今他們看見,他們以前靠賴得平安和穩妥的東西,都無非是稀薄的空氣和空虛的影子。

那將你們懸在地獄火坑上,如將一個蜘蛛或其他可憎的蟲子懸在烈火上的上帝,惱怒你們,被你們大大地激怒了。祂對你們發怒,如同火燒一樣﹔祂看你們值不得什麼,只配丟在火中。祂的眼睛是太聖潔了,不願看你們,你們在上帝的眼中,比最可恨的毒蛇在我們的眼中,還要可憎萬倍。你們觸犯了上帝,比極頑強的叛徒觸犯他的君王,多過無窮倍數。然而,那每一瞬刻使你們不至墜入火中的,乃是上帝的手。你們昨夜未下地獄,你們閉目入睡後,還再在世上醒來,都不是因著別的緣故。自從你們今晨起來,沒有墜入地獄,也不是因為別的,而只是因為有上帝的手扶持。你們坐在此間聖所,用邪惡的樣子來崇拜上帝,觸怒上帝聖潔的眼目,你們所以沒有即刻下地獄,也只是因為這個緣故。你們此刻不墜入地獄,真是再沒有別的緣故。

罪人啊,你們要想到你們的危險何等可怕。你們被上帝的手握著,懸在一個忿怒的洪爐之上。這洪爐是無底的禍坑,充滿了忿怒之火。上帝的忿怒向你們發作,正如向許多已在地獄中的人發作一樣。你們是懸在一根細線上,上帝的怒火熊熊扑來,隨時可以將它燒斷﹔你們與中保無份,毫無依靠來拯救自己,沒有什麼救你們脫離這忿怒之火﹔你們自己所有的,所作過的或能作的,都不能使上帝饒恕你們片刻。

在這一件事上,你們特別要想到下列各端:

一、這是誰的忿怒:這是無限上帝的忿怒。倘若這只是人的忿怒,即令是最有 權勢之 君王的忿怒,也不要緊。君王的忿怒,特別是專制君王的忿怒,乃是很可怕的,因為他們操人民生命財產之權,可以任意處置。正如《箴言》二十章2節所說:“王的威嚇如同獅子吼叫,惹動他怒的,是自害己命。”凡惹動專制君王憤怒的,不免要受人所能想出所能執行的極刑。但是世上最有威嚴,最有權勢,最為可怕的至 高 君王,若與全能的創造主,天地之王比較起來,就不過是塵土中軟弱無能的蟲子而已。他們被人極其激怒、大為憤怒時所能作的,也算不得什麼。地上的一切君王,在上帝的面前,都不過是蚱蜢而已﹔他們是虛無,而且不及虛無。他們的愛與恨,都無可輕重。偉大的萬王之王的忿怒,比他們的忿怒更為可畏,因為祂的威儀更大。正如《路加福音》十二章4-5節所說:“我的朋友,我對你們說:那殺身體以後,不能再作什麼的,不要怕他們。我要指示你們當怕的是誰:當怕那殺了以後,又有權炳丟在地獄裡的。我實在告訴你們,正要怕祂。”

二、你們所面臨的,乃是上帝的烈怒。我們在《聖經》上常讀到上帝的烈怒,如《以賽亞書》五十九章18節說:“祂必按人的行為施報,惱怒祂的敵人,報復祂的仇敵。”又如《以賽亞書》六十六章15節所說:“看哪,耶和華必在火中降臨,祂的ó輦像旋風,以烈怒施行報應,以火焰施行責罰。”又如《啟示錄》19章15節所說:“并要 全能上帝烈怒的酒酢。”這些話是非常可怕的。若所說的只是“上帝的忿怒”,那已是非常可怕了,但這裡是說:“上帝的烈怒”。上帝的烈怒,耶和華的烈怒,那是何等可怕!誰能敘述這種說法中所包含著的意義呀!況且這又是“全能上帝的烈怒”。那似乎是說,上帝必在祂烈怒中所施的懲罰上,彰顯祂的全能。祂發怒施展全能,是好像人在烈怒中施展能力一樣。那麼,結果是不堪設想的!可憐如蟲子的人,將如何受得了!誰的手強而有力呢?誰的心能忍受呢?凡遭受這烈怒的可憐人,要落到何等可怕,不堪言狀,想像不到的苦痛的深淵中呀!

  你們當中尚未悔改重生的人,要思想這事。上帝要發烈怒,意思就是說,祂要施極刑,毫無憐憫。當上帝看到你們陷入無法形容的困境中,看到你們所受的苦刑遠非你們的力量所能忍受,又看見你們的靈魂被打得粉碎,下沉於無底的陰間,祂必不憐憫你們,必不止息祂的忿怒,必不絲毫放鬆祂的手﹔祂必不寬宥你們,憐憫你們,也必不止住那狂風﹔祂既不顧念你們的幸福,也不管你們受苦太多﹔因為你們所受的苦,只是嚴格的公義所要求的。祂并不因你們難受而減輕刑罰。正如《以西結書》八章18節所說:“因此,我也要以忿怒行事,我眼必不顧惜,也不可憐他們。他們雖向我耳中大聲呼求,我還是不聽。”

  但現今上帝要向你們施憐憫,現今乃是施憐憫的日子。你們現今可以嚎啕呼求,或可得到上帝的憐憫。可是,施憐憫的日子一過,你們的嚎啕大叫,都是無用的:上帝必不顧及你們的幸福,你們就完全喪失,被上帝拋棄了。那時,上帝看你們沒有別用,只好讓你們去受苦,你們的痛苦將永無窮盡,因為你們是一個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并沒有別的用處,只配盛滿上帝的忿怒。當你們向祂呼號時,祂必不可憐你們,正如《箴言》一章25-26節所說:“你們遭災難,我就發笑。。。我必嗤笑。”

《以賽亞書》63章3節記載全能上帝的話,說:“我發怒將他們下,發烈怒將他們踐踏,他們的血濺在我衣服上,并且污染了我一切的衣裳。”這是何等可怕的話。恐怕誰都不能想出別的話來表明更多的蔑視、忿恨與惱怒。倘若你們呼求上帝可憐你們,祂必不可憐你這種淒慘的情形,也不向你們表示絲毫的愛惜,反倒要將你們踐踏在腳下。雖然祂明知你們不能承當全能者沉重的踐踏,然而祂不理會,不施憐憫,必將你們壓碎在祂腳下﹔祂要榨你們的血來,使之飛濺,濺在祂衣服上,并且污染祂的衣裳。祂不僅憎惡你們,而且極端鄙視你們。祂想什麼地方對你們都不合適,只好將你們踐踏在腳下,好像街上的污泥一樣。

三、你們所面臨的災禍,乃是上帝要表明祂的忿怒是什麼。上帝存心要向天使和世人表明,祂的愛心是何等高深,但祂的忿怒也是何等可怕。有時,地上的君王也存心要表示他們的忿怒是何等可怕,就以極刑來加於那些觸動他們怒氣的人。當迦勒底帝國威武高傲的尼布甲尼撒王,惱怒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時,他要表示他的暴怒,就吩咐人將火窯燒熱,比尋常更加七倍。無疑,這是盡人之所能,燒熱到了極點。偉大的上帝,也要表示祂的忿怒,使祂的仇敵遭受極刑,以彰顯祂可畏的威嚴和大能。正如《羅馬書》九章22節所說:“倘若上帝要顯明祂的忿怒,彰顯祂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既然這是上帝的計劃,和祂所決定行的事,即是要顯明上帝的忿怒是如何可怕,祂的烈怒是如何凶猛,祂就如此行出來。祂所行的,必有人見証說是何等可畏。當全能忿怒的上帝起來,在可憐的罪人身上施行祂可畏的報應,使罪人親自嘗到祂忿怒的無限權能與沉重時,祂就要呼喚全宇宙,來看祂忿怒中的威儀和大能。正如《以賽亞書》三十三章12-14節所說:“列ü必像已燒的石灰,已割的荊棘,在火中焚燒。你們遠方的人,當聽我所行的,你們近處的人,當承認我的大能。錫安的罪人都懼怕,不敬虔的人被戰兢抓住…”

  你們這些仍在罪中尚未悔改的人,也必這樣:全能上帝的無限威嚴權能與可怕,就必在你們所受的不可言狀的痛苦上彰顯出來。你們必在聖天使的面前和羔羊的面前受苦刑。當你們受苦刑時,天上的光榮聖眾,要出來觀看這種可怕的光景,好知道全能上帝的忿怒如何。他們既看見了,就要俯伏崇拜那位有大權能與威嚴的。正如《以賽亞書》66章23-24節所說:“每逢月朔安息日,凡有血氣的必來在我面前下拜,這是主說的。他們必出去觀看那些違背我的人之屍首,因為他們的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凡有血氣的,都必憎惡他們。”
  四、這乃是永久的忿怒。若你們只是片刻遭受全能上帝的烈怒,已夠可怕了﹔但你們要永久遭受它。這個極端可怕的苦痛,乃是永遠無窮的。當你們向前看的時候,你們要看到一個永遠不斷的苦楚,擺在面前,它要吞滅你們的思想,驚嚇你們的靈魂﹔你們要絕對失望,沒有救法,沒有窮盡,沒有緩和,沒有寧息。你們必知道,你們必在億萬年漫長的歲月中,與這全能無情的報復掙扎著,然而到頭來,你們必發現,這不過是無窮苦刑之中的一點點而已。所以,你們的刑罰真是無窮無盡。一個靈魂所處的這種光景,有誰能夠形容出來呢!我們所能形容的,都只是很微弱的。這種苦楚,是無法形容的,不可想像的。因為“誰能知道上帝忿怒的權能呢?”
  那些每日每晚都處於這個大忿怒和大災禍當中的人,他們的情況是何等可怕呀!但這正是我們會眾中尚未重生的人之淒慘情況,且不管他們是如何有道德、嚴謹、敬虔。無論老幼,你們都當考慮這事。我們很有理由,認為會眾中許多現在聽到這話的人,將來必要親受這種苦痛,直到永遠。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坐在哪裡,他們現在想些什麼。也許他們現在心中泰然自若,聽到這些事,并不受感動,竟慶幸自己不是這種人,自許必得避免地獄。倘若我們知道全會眾中只有一個人,將要受這苦刑,那麼,我們想起這事來已是何等可怕呀!倘若我們知道這人是誰,那麼,我們看這人,是何等可憐啊!全會眾就都當怎樣為他嚎啕痛哭!但是,哎喲!將來不僅有一個人,而且有好多人,要在地獄中回憶這一席話呢!再者在座的人當中,若沒有一些人,在很短的時期內,甚至在今年年底之前,就要下地獄,那才是奇事了。若是有些人目前坐在某些座位上,很是健全、平安、無事,在明朝之前,就下了地獄,那也是不可為奇的事。你們中間那些不肯悔改和延長最久不下地獄的人,至終也必下地獄!你們的懲罰并不打盹,必快快臨到你們,而且很可能會忽然臨到你們中間許多人身上。你們應當驚奇你們尚未下地獄。無疑,在你所見過所知道的人當中,曾有一些人,并不比你們更應當下地獄,他們也似乎當與你們一樣,如今仍該存活。

  可是他們已全然無望,如今在極端痛苦與絕望中號哭﹔而你們卻是仍活著坐在上帝的殿中,仍有得救的機會。那些在地獄中絕望的可憐人,若能得著你們眼前所有的機會一日,那麼有什麼代價是他們所不肯付的呢!

  如今你們有一種非常的機會,有基督大開恩門的日子,對可憐的罪人大聲疾呼。在這日,有許多人投奔祂,努力進入上帝的國。每日有許多人從東,從西,從南,從北而來﹔好些人前不久仍與你們一樣,處在可憐的情況中,而今卻在幸福之境,心中對那愛他們并以自己的寶血洗滌他們罪惡的基督,充滿了愛,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在這樣一個蒙恩的日子,自甘落伍,那是如何可怕呀!眼見許多別人去赴筵席,你們卻消瘦而滅亡!眼見許多別人心中快樂,歌唱,你們卻悲哀嚎啕,精上帝痛苦!你們如何能夠一刻安於這種光景呢!蘇菲勒(Suffield)鄰鎮的人,日日奔向基督,你們的靈魂豈不是與他們的靈魂一樣寶貴麼?
  這裡豈不是有許多人在世上活了許久,至今卻尚未重生麼?你們豈不因此是化外人,從有生以來,只是為忿怒的日子積蓄上帝的忿怒麼? 諸 君啊,你們的情形實在是非常危險。你們的心非常邪惡剛硬。你們豈不見許多與你們同年紀的人,如今都被棄絕,與上帝現在所施的奇妙憐憫無份麼?你們理當從睡夢中儆醒,仔細思量。上帝的無量忿怒,是你們擔當不起的。

  你們這些少年男女,眼見許多你們同年紀的男女,已放棄一切少年的虛榮心而皈依基督,你們豈可虛拋現在所有的寶貴機會嗎?你們如今特別有著一種非常的機會﹔若是你們忽略這種機會,不久你們就要和別人一樣,把寶貴的青年時期浪費在罪惡中,以致在盲目和頑梗之中臨到了可怖的景況。你們這些尚未悔改的小孩,你們豈不知道你們正走向地獄,日夜惹動上帝向你們發怒麼?此地有其他許多孩童已經悔改,作了萬王之王的聖潔幸福小孩。難道你們仍願作魔鬼的小孩嗎?

  無論老年、中年、幼年或小孩,凡尚未歸向基督,懸在地獄坑上的男女,如今要聽上帝的道大聲向你們呼召。如今是主悅納人的禧年,這對於有些人,是賜大恩的日子﹔對於另一些人,卻無疑是報應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日子,人若疏忽自己的靈魂,心中就必變為剛硬,罪債大為加添。而上帝又任憑這等人硬心盲目,他們的危險,從來就沒有比這更大的了。上帝如今好像正在各地,趕緊召集祂的選民,也許那些將要蒙恩的成年人,大都會要在短時期內蒙召,正如使徒的時候,聖靈大大澆灌在猶太人身上一樣。選民要蒙恩,其餘的人卻要盲目。若你們也是盲目的,你們將永遠咒詛這一日,也咒詛你們所生的那一日。你們眼見這樣一個聖靈大大澆灌的日子,而自己不蒙選召,你們要恨自己未曾在這日之先死去,下了地獄。無疑,如今正像施洗約翰的日子一樣,“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 就砍下來,丟在火裡。”(太3:10)

  所以,凡尚未歸基督的人,如今要醒來,逃避那要來的忿怒。全能之上帝的忿怒,現在必然是臨到大部分會眾的頭上,各人要趕緊逃出所多瑪。“逃命罷,不可回頭看,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滅。”(創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