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蘇西尼主義, 神體一位論, 現代主義

 

1.基督教教義的特色

 

    我們已經看見不少復原派教會脫離原初的復原教主義,而且脫離的原因及程度都不同。

 

    全世界宗教可以歸納爲兩大類:多神論(Po1ytheism)和一神論(Monotheism)。多神論相信宇宙間有許多神存在;一神論相信宇宙間只有一位真神。若你遇到一個相信許多神明的人,你可以立刻斷定他是异教徒。

 

    然而,幷非所有持一神論的人都是基督徒。假如你對一位猶太教徒或回教徒說:「宇宙間只有一位真神。」他會回答:「這沒什麽希奇,我也相信。」因爲猶太教、回教和我們一樣,都相信一神論。但假如你繼續對他說:「這位真神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與聖靈」,他一定回答說:「我才不相信」,而且他會告訴你,他不是基督徒。一個真基督徒必然相信基督是上帝,因爲沒有一個否認基督是上帝的人是基督徒。因此「三位一體」(Trinity)是基督教教義的特色。它將基督徒和信多神的异教徒分別出來,也將基督徒與非基督教一神論的人(如猶太教徒及回教徒)分別出來。

 

    根據尼西亞信經,全世界基督教會都接受基督的神性,連希臘正教與羅馬天主教都接受這個信條;但蘇西尼主義(Socinianism)不相信尼西亞信經。

 

    在脫離起初的復原教主義各宗派中,公理派和浸禮派距離最近,因爲他們只爲一個原因而脫離:公理派爲教會行政制度,浸禮派爲反對嬰兒洗禮。

 

    貴格派、敬虔派與莫拉維弟兄會爲强調基督徒生活,放弃基督教教義而脫離起初的復原教主義。亞米紐斯則爲了一項教會多年爭論的教義而脫離:奧古斯丁和加爾文都接受「預定論」,認爲人得救是出於上帝的主權,人的命運由上帝决定。亞米紐斯則强調人的「自由意志」,認爲一個人對自己的得救有最後决定權;根據亞米紐斯的教導,一個人的生死大權,操在人手中而非在上帝手裏。

 

2.蘇西尼主義否認三位一體

 

    蘇西尼主義因兩位義大利人而得名:勒略蘇西尼(Laelius  Socinus)和他的侄子浮士妥蘇西尼(Faustus  Socinus)。雖然表面上他們屬天主教會,但他們却采納與教會基本真理相背的教義。勒略蘇西尼放弃法律轉修神學,公元15501551年間,他住在威登堡,和墨蘭頓結爲朋友。

 

    瑟維特被處火刑後,勒略開始對三位一體教義作嚴肅思考。爲了滿足自己,他把自己對這個題目的看法都寫下來,這些看法和教會傳統看法很不同。也許是怕遭到與瑟維特相同的命運,他沒有將所寫的材料出版。

 

    勒略蘇西尼宣傳他錯謬道理的方法很特別,他不公開坦誠地宣布自己的看法,而是利用一些巧妙的問題,暗中爲他的看法在人心中鋪路。

 

    當他的侄子俘士妥在瑞士巴塞爾進修聖經時,勒略把沒有付印的手稿寄到浮士妥手中,這些文字大大影響浮士妥的思想。公元1579年,浮士妥蘇西尼前往波蘭,在那兒開始出版自己對三位一體不合傳統的看法,以致引起很大的爭論。

 

    浮士妥死後一年,即公元1605年,在波蘭的拉寇市(Rakow)出版了一本「拉寇問答書」(Racovian  Catechism),該書大部份出於浮士妥蘇西尼的手筆,因此奠定了蘇西尼主義的信仰。勒略蘇西尼和浮士妥蘇西尼都不承認基督的神性。他們說:「基督只是一個人,雖然他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個人。」他們也攻擊基督釘死十架爲人類衆罪付出贖價的教義。他們幷否認「人類全然墮落、無法自救」的看法。浮士妥的門徒們在他的墓碑上刻著說:「大巴比倫(天主教)傾倒了,路德毀其根,加爾文破其墻,蘇西尼壞其基。」

 

    他的著作大爲廣傳,在荷蘭、英國、美國都帶出很大的影響。

 

3.表西兄主義變成神體一位論(Unitarianism

 

    十八世紀時,英國的蘇西尼主義變成了神體一位論。

 

    林西(Theophilus  Lindsey)是英國聖公會的牧師,他發出一道請願函,要求國會准許牧師不必接受三十九信條而只須對聖經效忠。這份公函的動機顯示蘇西尼派牧師不肯相信三十九信條,因爲該信條承認基督的神性。這份請願公函竟然獲得二百五十多人的贊助簽名。但當公元1772年呈給國會時,遭國會否决。

 

    於是林西牧師退出聖公會,而於公元1774年在倫敦組織了神體一位會(Unitarian  Church)。

 

    公元1779年國會修改信仰容忍法案,通過以接受聖經取代接受三十九信條。這個修正案爲安立甘教會打開了通向各種異端的大門。再過不久,國會又通過取消對「否認三位一體者」的刑罰。

 

    英國神體一位論强調人得救是藉基督的個性,而非藉他所流的救贖之血。他們宣稱,拒絕一切「人所編的信條」,但是,他們當然也有自己的信條,這是無可避免的。

 

    神體一位論嚴重地侵入長老派及普通浸禮派教會,摧毀了他們的靈性生活,教會很快地衰退。另一方面,公理派及特別浸禮派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他們的人數增加,教會興旺。在信仰容忍法案時期,本來是長老派教會人數最多;現在公理派和特別浸禮派的人數則遠遠超過了他們。

   

4.現代主義(Modernism)不信超自然

 

    復原教各派雖然有過份强調理性的趨勢,但仍把聖經放在理性之上。現代主義則將頭腦放在聖經之上。也就是說,把理性放在信心之上。這種態度乃導因於現代科學與哲學精神。

 

    現代主義者都不相信超自然的存在。他們不信神蹟,所以不接受童貞女懷孕及基督的神性。他們不信聖經,也不信聖經無誤;他們認爲聖經不是上帝的啓示,乃是人的記錄,而且不是全人類的記錄,乃是古代猶太人的宗教觀念與經歷的記錄。

 

    現代主義遠遠地脫離起初的復原教主義,與歷史的基督教一刀兩斷。現代主義思想已經或多或少滲透進復原教大部份教派中。

 

 

 

敬虔主義和莫拉維弟兄會

 

1.路德派教會中的新運動 

 

    施本爾(Philinn  Jacob  Spener)是敬虔主義(Pietism)之父,於公元1635年生在德國西部,與本仁約翰及弗克斯同時代,屬路德派教會。

 

    施本爾的時代,路德派教會已被「死的道理」充滿,教會所强調的就是如何保守教義的純正及如何防備偏離路德派教義,既不能感動人,也不叫人信主,更不能勉勵信徒過有見證的生活。對信徒的要求是:知道信仰問答、參加聚會、聽教義式講道、參加聖禮。他們不必參與教會事奉,也從來不提基督徒靈命長進或屬靈經歷。有些牧師的生活和他們的職份不相稱,甚至有許多還未真正得救。教會內部則充滿酗酒及不道德的事。

 

    施本爾就是在這樣的宗教氣氛下長大;但是年輕時,他讀了一本德國神秘主義派神學家亞仁特(Johann  Arndt)的書,書名是「真基督教」(True Christianity)。這本書不但更新了他的個性,而且所留下的印象,後來又因他讀清教徒的著作更加深了;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的著作對他影響尤深。有一段時期,他住在日內瓦,和改革宗教會牧師很有接觸,但他一直是忠實的路德派信徒。

 

    公元1666年,施本爾成爲法蘭克福(Frankfort)教會的主任牧師,他立刻改善對信仰問答的教導;在自己家中,他聚集一小批不以做「宗教徒」爲滿足的信徒們,他們在一起讀經、禱告,及討論上個主日施本爾的講道。這種小聚會的目的在栽培信徒進入更深的靈命。這種聚會後來被稱爲「敬虔小會」(Collegia  Pietatis);因此,在路德派教會中所開始的新運動就稱爲「敬虔主義」  Pietism)。

 

2.施本爾深信基督教是活的生命

 

    爲建立一個更熱誠、更屬靈的基督教,施本爾在教會裏成立許多「教會中的小教會」(ecclesiolae  in  ecclesia)。這些小教會就是在當地教會中「一同研經、彼此關懷」的小組。施本爾相信,基督教不僅是一套頭腦知識,更是活的生命。他認爲爲教義爭論是沒有益處的,而傳道人需要加强訓練。他要求傳道人都當有個人的屬靈經歷,幷且在生活上有見證,配得上上帝的呼召。講道不可以用教義式或爭論式,乃要造就信徒靈命及所有聽衆。他認爲真基督徒必然有火熱的事奉,而且是從「重生」開始的。

 

    他和清教徒一樣,極力反對看戲、跳舞、打牌;而當時,這些事對路德派信徒而言,是無關緊要的。他也主張在吃、喝、生活方面要節制。

 

    施本爾的活動針對當日路德派教會中的弊病,因此遭到强烈的反對。他在法蘭克福及德力斯登(Dresden)兩地艱苦地牧會後,前往柏林。在柏林工作愉快,直到公元1705年去世之日。

 

3.富朗開(August  Francke

 

    這時在來比錫大學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富朗開。他於公元1687年經歷了靈命的重生,當時他二十四歲。他前往德力斯登和施本爾住了兩個月,幷且加入敬虔主義運動。

 

    公元1689年,他回到來比錫,開始向學生及市民講道,立刻就有許多人跟從他。然而,困難也接踵而至;學生們從此荒廢學業、批評其他教授和牧師,引起很大的反惑,使富朗開不得立足於來比錫。他遷到耳弗特城,在那兒照樣引起困擾。於是施本爾把他請到新近創立的哈勒(Hal1e)大學任教;富朗開立刻使哈勒大學成爲敬虔主義的中心。他在該大學工作到公元1727年去世之時。

 

    富朗開精力充沛,又有組織能力,他本著敬虔主義精神,於公元1695年開辦貧童教育,幷設立孤兒院。

 

    富朗開雖然沒有錢,但他深信上帝垂聽禱告,後來果然從德國各地寄來捐款。雖然他靠禱告,但幷不忽略本份,他善於利用各種宣傳方法,引起世人對他的工作的興趣。他的學校後來成爲知名學府;雖然開始時很小,後來成爲很大的教育機構。

 

4.富朗開推動宣傳工作

 

    復原派教會一開始就不忽略宣教工作。但是改教運動後的第一個兩百年間,許多力量都耗費在宣教戰爭及與天主教之間的奮鬥上,直到十八世紀初期,復原教宣教史才開始了新紀元。

 

    丹麥國王腓勒德力四世想在他的印度殖民地上建立宣教據點。敬虔主義派由於關心靈魂得救,自然贊成宣教工作。富朗開任教哈勒大學時,已經挑起學生們宣教的熱誠。因此,當丹麥國王尋找赴印度的宣教士時,他在哈勒大學找到了富朗開的學生們。

 

    十八世紀中,哈勒大學至少有六十位學生前往海外宣教。其中最出名的一位是史瓦茨(Schwartz),他從公元1750年開始在印度傳教,一直工作到公元1798年生命結束時止。

 

5.敬虔主義的嚴重缺點

 

    公元1727年富朗開去世之時,是敬虔主義的頂峰時期,此後再也沒有出過像施本爾及富朗開這樣的領袖人物。敬虔主義派幷未脫離路德派教會,因此,一直無法知道他們到底人數有多少。但,敬虔派的確給靈性冷淡的路德派教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雖然敬虔主義爲德國教會帶來祝福,但敬虔主義本身也有嚴重的缺點。在敬虔派出現之前,路德主義已經走到一個「專重知識」的極端;敬虔主義就是針對這個冷淡麻木教會而出現的反應,但是它却又走到另一個「注重禁欲、嚴格捨己」的極端。富朗開不給學校孩童有大多機會玩耍;敬虔主義到一個地步,甚至變成苛刻與吹毛求疵;對於非敬虔派的人都稱他們爲不屬靈;對於不會講自己得救經歷的人,則不承認他們是基督徒。敬虔主義也不關心教義;十七世紀,路德派强調教義;敬虔派强調生活。由於他們低估了教義的重要,結果反倒爲後來的自由神學主義(Liberalism)及現代主義(Modernism)鋪了路。

 

6.弟兄合一會 

 

    公元1415年胡司死後,波希米亞(今日捷克西部)大逼迫,將胡司派逼到隱藏所,但未將他們完全摧毀。他們脫離國家教會後,躲進森林深處,於公元1457年成立了弟兄合一會(Unitas  Fratrum),以「弟兄」彼此互稱,因此一般人稱他們爲波希米亞弟兄會。這個弟兄會和公元1530年重洗派在瑞士成立的瑞士弟兄會不同,請勿將它們混淆。

 

    路德時代,弟兄合一會已有二十萬信徒,幷建立了四百間教會,他們熱心於傳福音及教育工作。公元1501年,他們最先開始使用聖詩集。他們的領袖與路德及加爾文聯絡的結果,使教義也越來越健全。

 

    反改教運動及三十年戰爭(公元16181648年)的洗劫,幾乎將這個教會掃蕩殆盡,只剩下一小部份「餘民」。弟兄合一會最後一位主教柯墨紐烏(Comenius)(公元15921670年)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稱這批「餘民」爲「隱藏的種籽」(Hidden  Seed),後來歷史的演變果然證實了他的話。

 

7.親岑多夫伯爵(Count  von  Zinzendorf

 

    親岑多夫是早期奧國貴族的後裔。公元1700年生在德力斯登,父親是撒克森法庭官員,也是施本爾的密友,因此施本爾也做了親岑多夫的教父。從小親岑多夫就有很强的宗教意識;一幅那穌釘十架的畫,上面寫著「我爲你被釘死,你爲我做何事?」給他帶來長遠而强烈的印象。他一生被基督的愛所激勵,懷著一股赤誠的心願,要拯救靈魂,領人歸主。

 

    十歲時,他被送到富朗開在哈勒的學校。在那兒,他立刻顯出領導的恩賜。他在男同學中組織了一個社團名叫「芥菜種會」(The Order  of  the  Grain  of  Mustard  Seed)。這個社團的宗旨是:「促進個人敬虔生活及世界宣道工作」。甚至他在九歲時,已經讀過一篇東印度宣教士的報導,後來他說:「從那時起,宣教員擔就在我心中滋長。」十二歲時,他和一批同學立下嚴肅的誓願說:「無論在什麽環境,都要承認基督,幷要帶領各種人歸向基督。」

 

    但是他的家庭反對他成爲宣教士,要他在政府工作。他爲順從父母,自公元17161719年間,進威登堡大學修習法律。在威登堡時,他雖已决定加入敬虔派,却很欣賞路德派的教義。後來他進入撒克遜政府工作,第二年,他用一部份繼承而得的遺産,在距德力斯登七十哩的柏帖多弗(Berthelsdorf)買下了祖母的大批地産。

 

8.赫仁護特(Herrnhut

 

    一位名叫克利斯丁大衛(christian  David)的木匠,多年來努力將弟兄合一會餘民聚在一處,同時,自己也成爲敬虔派信徒。他請求親岑多夫准許這批「隱藏的種籽」在柏帖多弗避難。親岑多夫幷不認識弟兄合一會,只知道他們正爲信仰遭受逼迫;因此,出於同情心而答應了。

 

    公元1722年,大衛得到准許,帶兩個弟兄會家庭過去。到公元1727年時,已有幾百位弟兄會住進柏帖多弗。這期間,親岑多夫讀了一本柯墨紐烏所寫的書,詳述弟兄會的信仰及實踐;讀完該書後,親岑多夫得到一個信念,就是上帝已經呼召他把古代弟兄會重新組織起來,成爲宣教事業的推動力。

 

    他把地産的一部份給弟兄會;他們便在那兒建立了「赫仁護特」,意思是「主的居所」(Lords Lodge)。親岑多夫辭去政府的職位,定居在赫仁護特。他利用當日「准許新村鎮自行管理」的法律,自行訂立條規,建立基督徒社區,幷按施本爾原則,在教會中成立小教會。

 

    因爲這些人來自波希米亞的鄰城莫拉維亞(Moravia),又是古代弟兄會的「餘民],所以被稱爲「莫拉維弟兄會」(The Moravians

 

9.莫拉維弟兄會組織教會  

 

    公元1727年八月十二日,在赫仁護特的一次聖餐聚會中,全體都感到聖靈强烈的工作,於是訂該日爲弟兄會再生之日,而正式成立了莫拉維教會。

 

    親岑多夫和一些莫拉維弟兄們發展出一些特殊的看法;他非常强調基督是信仰的中心,以致講道和聖詩都很重感情。基督的受死占據了親岑多夫整個思想,尤其是基督肋旁的槍傷,常使他充滿幻想及感情。不過,親岑多夫和莫拉維弟兄們,後來漸漸放弃了這些特殊的看法。

 

    親岑多夫屬敬虔的路德派,他本希望莫拉維弟兄會能依施本爾的「敬虔小會」及「教會中的小教會」原則,加入路德派;但至終莫拉維弟兄會還是組織了自己的教會,有主教、長老、執事。不過它的行政制度看起來不像主教制,倒像長老制。

 

    親岑多夫喜歡建立純莫拉維村鎮,鎮裏只有莫拉維弟兄會會員可以擁有地産,一切商業、工業大權操在教會手中。美國賓州的伯利恒城、拿撒勒城及利替茲城均按這種構想建立。今天莫拉維教會分布在德國、英國及美國。在撒克遜的「赫仁護特」仍爲全球事工中心,每十年在此舉行一次大會。

 

10.          莫拉維弟兄會首創宣教事工

 

    親岑多夫以莫拉維教會爲基督的精兵,差往世界各地爲主爭戰,使全球歸順基督。莫拉維弟兄會是復原教中最先認真地遵行基督「大使命」的教會。結果他們在非洲、亞洲、格陵蘭、拉布蘭及美洲印第安人中,展開了宣教工作。其中最偉大的宣教士當屬蔡斯伯革(Zeisberger)。公元1808年,他年届八十七歲高齡,已經在北美印第安人中工作了六十二年,這是宣教紀錄中工作年代最長的一位宣教士。

 

    今天莫拉維弟兄會仍在格陵蘭、拉布拉多、阿拉斯加、西印度、南非、東非、維多利亞、昆士蘭、西藏及北美印第安人中工作。

 

    莫拉維教會仍然很小,全美國不超過七萬信徒,但在遵行「大使命」方面,他們對其他宗派有極大的影響,這影響力和他們教會的人數不成比例。由於敬虔派親岑多夫的帶領和激勵,使莫拉維弟兄會首先點燃了復原教宣教工作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