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

威廉·珀金斯(William Perkins, 1558–1602)生平概要

  

1. 早年生活

  • 出生1558 年於英格蘭馬格斯頓(Marston Jabbett, Warwickshire)。
  • 他出身平凡,早年對學業並不上心,但後來在劍橋大學(Cambridge)接受教育,逐漸展現出神學天賦。

2. 劍橋與清教神學形成

  • 1577 ,進入劍橋基督學院(Christ’s College, Cambridge)就讀。
  • 他深受改教運動及加爾文主義影響,特別重視聖經的權威與上帝的主權。
  • 1584 成為劍橋大學講師,開始影響大量學生與教會領袖。

3. 牧會與教學

  • 在劍橋,他是“Gospel Preacher” 的代表,以簡明易懂、實踐導向的講道著稱。
  • 他牧養信徒時特別強調 聖徒的確據Assurance of Salvation)、呼召與揀選、以及 基督徒日常生活的聖潔
  • 他曾說:神學即生活Theology is the science of living blessedly forever),強調信仰必須實踐於生活。

4. 代表著作

  • The Art of Prophesying(講道的藝術)》:成為後世清教徒講道學的經典,對後來的理查·巴克斯特、班揚等影響深遠。
  • A Golden Chain(金鏈)》:以系統神學方式闡述加爾文主義的救恩次序(ordo salutis)。
  • Cases of Conscience(良心問題)》:探討倫理與實際生活中的信仰掙扎。

5. 晚年與去世

  • 他一生未婚,專注於牧養與神學教導。
  • 1602 年因病逝世於劍橋,年僅 44 歲。
  • 去世時,他已被稱為「清教神學之父」(the father of Puritanism),其門徒與影響遍及英格蘭與新英格蘭(美國)。

🌿 影響與遺產

  1. 清教徒運動的思想奠基人:他的神學影響了後來的清教徒牧者與神學家,例如理查·巴克斯特、約翰·歐文、班揚等。
  2. 影響新英格蘭殖民地:透過學生與著作,他的思想間接塑造了美國清教徒社會。
  3. 牧養神學的典範:他善於將深奧的加爾文主義神學應用於平信徒的生活,幫助信徒面對良心掙扎與信仰確據的問題。

 

 

沒有留言:

《海德堡要理問答》 × 《海倫布魯克問答》並讀課程

    第 1 週:信仰的根基 HC Q1–2 :生與死的唯一安慰 HB Ch.1–2 :上帝的存在與聖經的啟示 🎯 目標:確立「上帝是真實的,祂在基督裡成為我們唯一的安慰」 第 2 週:律法與人的敗壞 HC Q3–11 :律法與罪 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