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麼是福音本色化(Contextualization)?
福音本色化 = 讓福音「道成肉身」地進入一個文化,使人以本地的語言、符號、習慣理解福音。
其神學根基來自耶穌: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 1:14)
這節經文本身就是所有宣教本色化的最高範式。
因此,「本色化」不是妥協,而是效法基督的道成肉身。
✨ 二、馬偕為何成為台灣福音本色化的典範?
因為他的宣教過程不是把西方宗教帶來,而是讓福音「變成台灣人的生命語言」。
在宣教學上,他被視為東亞最成功的「incarnational mission 宣教者」。
✨ 三、馬偕的五大本色化實踐(最具代表性的五個面向)
1. 語言本色化:用台語傳福音,而非翻譯式宣講
馬偕到台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建堂,而是:
- 學台語
- 學台灣習俗
- 用台語講道、禱告、教唱聖詩
- 編寫台語教理問答
- 所有布道都用台語,而不是英語或華語
這是他宣教成功的核心。
他不是要台灣人學他的語言,而是他學台灣人的語言。
這正是福音本色化最重要的一步。
2. 生活本色化:住在民眾中,採本地飲食與生活方式
馬偕不是住在外國使館,也不是住在華洋隔離區,而是:
- 住在淡水的本地民房
- 吃本地食物(甚至接受臺灣傳統菜餚與飲茶文化)
- 穿著簡樸,不營造外國高貴形象
- 非典型「洋人宣教師」生活方式
→ 這讓百姓第一次感受到:
基督信仰不是外國人的宗教,而是可以成為台灣人的信仰。
3. 婚姻本色化:娶台灣女子張聰明為妻
這在清代社會是震撼性的。
但馬偕深信:
若宣教師與本地人保持文化隔離,福音就不會真正紮根。
與台灣人結婚等於:
- 完全融入在地社會
- 打破外國人與台灣人之間的界線
- 讓福音具體在家庭生活中體現
- 讓台灣教會看見「福音是可以進入本地家庭的」
張聰明女士後來成為:
- 牧者妻子
- 婦女宣教者
- 馬偕重要的語言教師與同工
婚姻本身就是最強的本色化宣教。
4. 宣教方法本色化:巡迴佈道 + 拔牙醫療 + 群體關係
馬偕的宣教方法不是「建堂等人來」,而是:
- 騎馬或步行到村落
- 在路邊、田間、村廟前講道
- 拔牙、處理疾病
- 認識族長與地方領袖
- 逐步建立信任
這完全符合台灣社會的人情文化:
人看見你的真心和幫助,就願意聽你說信仰。
醫療是本色化的重要工具,因為:
- 台灣人重視實用(pragmatic)
- 身體的醫治帶來信任
- 信任打開福音之門
5. 教會本色化:訓練本地傳道人,而非外國人主導
牛津學堂(1876)不是西式神學院,而是:
- 用台語教學
- 訓練台灣本地傳道者
- 由台灣人牧養台灣人
- 建立真正具有台灣文化的教會
馬偕深信:
宣教師的目標不是做主角,而是培育本地領袖。
這正是現代宣教學的核心原則:
「本地教會才是宣教的主體」。
✨ 四、馬偕本色化宣教的神學意義(五個層次)
(1)基督論:效法耶穌的道成肉身
耶穌不是在天上呼喊,而是親自進入文化中。
馬偕效法了這點:
進入、融入、住在台灣。
(2)國度神學:醫治與福音同行
耶穌的宣教模式是:
傳道 + 醫治(太 4:23)
馬偕的「拔牙 + 布道」完全符合耶穌模式。
醫療不是福音的附屬,而是國度彰顯。
(3)宣教神學:從殖民式宣教轉向「本地自主」
19 世紀的宣教常有「文化輸出」色彩,但馬偕完全不同:
- 不是來統治
- 不是來移植加拿大文化
- 而是在地建立自主教會
這讓新教宣教學產生重大轉向,被全球研究引用。
(4)社會神學:尊重文化,而不是毀滅文化
馬偕尊重:
- 本地家庭制度
- 社群關係
- 語言
- 服飾
- 飲食
- 文化符號
這使福音不被視為「外國侵入」。
(5)教會論:建立自主、在地的本色教會
馬偕相信:
台灣教會必須由台灣人自己牧養。
這使北台灣的長老教會成為:
- 深具地方連結的在地教會
- 避免依賴外國宣教師
✨ 五、馬偕本色化宣教的成果(深度影響)
1. 北台灣成為本色化最成功的宣教區
在 30 年內,馬偕建立:
- 60+ 間教會
- 1000+ 信徒
- 穩固的北台信仰網絡
2. 真正「台灣化」的基督教
台灣北部教會的文化特徵:
- 台語崇拜
- 台語聖詩
- 以村落為中心的小教會
- 高度參與社區
- 在地長老與牧者制度
這些都源自馬偕。
3. 台灣醫療與教育的現代化
- 牙醫學根基
- 牛津學堂(後來形成真理大學系統)
- 偏鄉醫療
- 第一批本地傳道人
4. 福音真正落地,而不是停留在文化隔離區
因為馬偕的本色化:
- 百姓不再覺得基督教是外國宗教
- 而是可以改變生命的信仰
- 是「住在我們中間」的信仰
✨ 六、總結:馬偕如何讓福音成為「台灣的」?
一句話即可總結:
馬偕不是來「把福音帶給台灣」,
他是來「讓福音成為台灣的」。
✨ 七、適合講道的金句
「馬偕沒有要求台灣人變成西方人,
他自己卻願意成為台灣人。」
「本色化不是降低福音,而是讓福音更像基督。」
「真正的宣教,不是讓文化順服福音,而是讓福音住進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