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選定經文 Text] --> B[解釋 Exposition]
B --> C[教義 Doctrine]
C --> D[駁斥 Refutation]
D --> E[應用 Application]
E --> E1[未信者: 警戒/呼召]
E --> E2[尋求者: 鼓勵/指引]
E --> E3[初信者: 教導/安慰]
E --> E4[成熟信徒: 勉勵/堅固]
E --> E5[偽善者: 責備/揭露]
說明:
1. 解釋 (Exposition)
o 忠實說明經文原意,避免離題。
2. 教義 (Doctrine)
o 歸納出神學要點,讓經文成為信仰真理的根據。
3. 駁斥 (Refutation)
o 駁斥異端、錯誤解釋或不合聖經的生活實踐。
4. 應用 (Application)
o 核心環節,針對不同聽眾屬靈狀態作出具體應用:
§ 未信者 → 警戒、呼召悔改
§ 尋求者 → 鼓勵、指引
§ 初信者 → 教導、安慰
§ 成熟信徒 → 勉勵、堅固
§ 偽善者 → 責備、揭露
📌 這個流程圖的意義:
· 把講道看作「上帝的話語透過聖靈傳遞到不同靈命階段的人的心中」。
· 與現代講道學對比,Perkins 特別強調 應用是講道的靈魂,而不是只有釋經或教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