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graph Calvin["加爾文 《基督教要義》"]
A1["講道 = 上帝話語的彰顯 <br/>(praedicatio verbi Dei est verbum Dei)"]
A2["權威來自聖經 <br/>聖靈藉講道施恩"]
A3["講道建立教會 <br/>是教會首要記號"]
A4["講道人 = 上帝話語的僕人 <br/>必須蒙召、差遣"]
end
subgraph Perkins["Perkins 《講道的藝術》"]
B1["講道 = 預言 (Prophesying) <br/>忠實釋放經文"]
B2["講道四步驟:<br/>解釋 → 教義 → 駁斥 → 應用"]
B3["應用 = 講道的靈魂 <br/>分眾施教:未信者、尋求者、初信者、成熟者、偽善者"]
B4["講道人 = 聖靈裝備的器皿 <br/>需聖潔生活、勤於研經"]
end
Calvin --> Perkins
🔑 對照重點
- 本質:加爾文強調「講道就是上帝的話語」,Perkins 把這具體化為「講道就是預言」。
- 方法:加爾文注重神學原則,Perkins提出清楚的「講道四步驟」。
- 目標:加爾文強調教會透過講道被建立,Perkins更細化地針對「不同屬靈光景」給予應用。
- 講道人角色:兩者都強調蒙召與聖靈,但 Perkins 更著重「講道人生活聖潔、應用智慧」。
📌 總結:
- 加爾文 → 奠定「講道是上帝設立的恩典管道」的神學基礎。
- Perkins → 提供「如何實際操作」的工匠手冊,尤其強調應用的針對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