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Preface)
- 講道就是「預言」(prophesying),不是指預測未來,而是 忠實釋放上帝話語。
- 真正的教會生命與復興,依賴於忠心的講道。
二、講道的基礎
- 上帝的呼召與聖靈的裝備
- 傳道人必須蒙召、被差遣,並受聖靈的能力引導。
- 聖經的中心地位
- 聖經是唯一的講道材料。
- 傳道人不可隨己意,而要「把經文正直分解」。
三、講道的內容與次序(四步驟)
Perkins 提出講道必須有四個主要部分,形成清教徒講道的經典模式:
- 解釋(Exposition)
- 逐字逐句解釋經文,闡明原意。
- 教義(Doctrine)
- 從經文歸納出清楚的神學要點。
- 駁斥(Refutation)
- 指出並反駁當時流行的錯謬、異端或錯誤實踐。
- 應用(Application / Uses)
- 把真理帶入聽眾的生命中,促進敬虔與順服。
四、應用的方式
Perkins 特別強調「應用」(Application)是講道的靈魂。
- 他把聽眾劃分為不同屬靈光景,傳道人應該分別對待:
- 未信者、冷淡者
- 猶豫不決、尋求真理者
- 初信者、軟弱的信徒
- 成熟、剛強的信徒
- 偽善的信徒
- 講道應根據聽眾的狀態給予:警戒、安慰、勸勉、責備、鼓勵。
五、講道者的品格與操練
- 聖潔的生活 —— 講道人必須「活出」所傳講的真理。
- 禱告與謙卑 —— 講道必須依靠聖靈,而不是人的智慧。
- 勤勞與準備 —— 透過研經、默想、整理教義來預備講章。
六、結語
- 講道是上帝設立的主要手段,用以建立教會。
- 只有當傳道人忠實釋放上帝的話語,聖靈才會動工,帶來生命的改變。
📌 總結:
Perkins 的《講道的藝術》確立了清教徒「經文 → 教義
→ 駁斥 → 應用」的講道四步驟,特別強調「應用」的針對性。這個模式深刻影響後來的改教宗、清教徒、甚至今日改革宗的講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