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懷疑自己是否得救
信徒困境:
一位會友說:「我常覺得自己信心軟弱,又常犯罪。或許我根本不是被上帝揀選的?」
牧養回應(用金鏈):
- 從 預定 開始:提醒他,救恩不是從人的意志開始,而是上帝在永恆裡的計畫。
- 指向 呼召:既然他能聽見福音、內心渴望基督,就是聖靈有效的呼召。
- 提醒 稱義:稱義是因信靠基督,不是靠行為。
- 最後指向 榮耀:上帝既開始這工作,就必定完成(腓 1:6)。
👉 安慰點:軟弱不代表失落,因「金鏈」的每一環都出自上帝的堅固手。
案例二:在職場上掙扎
信徒困境:
一位工匠覺得自己的工作卑微,懷疑是否能榮耀上帝。
牧養回應(用金鏈):
- 在 呼召 的教義中,Perkins 強調「職業呼召」(vocatio):無論是工匠、農夫還是學者,都被上帝放在那位置服事祂。
- 提醒他 成聖:日常工作也是成聖的場域,是榮耀上帝的方式。
- 最終指向 榮耀:將來一切在基督裡的勞苦都會被紀念。
👉 安慰點:工作不是卑微,而是鏈條的一環,與救恩緊緊相連。
案例三:良心被罪控告
信徒困境:
一位姊妹說:「我的良心不斷控告我,提醒我過去的罪。我怎能確信自己在上帝裡得赦免?」
牧養回應(用金鏈):
- 指向 稱義:基督的義已歸算給她,上帝已經赦免,不再追討。
- 提醒 成聖:雖仍在與罪爭戰,但聖靈正在逐步更新她。
- 回到 確據:Perkins 強調「良心要被上帝的應許安撫,而非自我感覺」。
👉 安慰點:她的良心不再是控告的法官,而要被上帝的應許(稱義與赦免)安慰。
案例四:面對逼迫與苦難
信徒困境:
在清教徒時代,許多人因信仰受逼迫,甚至面臨牢獄與死亡。
牧養回應(用金鏈):
- 從 預定 看:他們的受苦不會是偶然,而在上帝計畫之中。
- 從 成聖 看:苦難是鍛鍊信心、使人更效法基督的過程。
- 最後看 榮耀:鏈條的最後一環是永恆的榮耀,逼迫不能切斷。
👉 安慰點:即使失去世界的一切,救恩鏈條仍然完好無損。
🗝️ 總結
Perkins 的「金鏈」在牧養中的應用:
- 安慰疑惑(懷疑得救者 → 指向上帝的揀選與稱義)
- 尊榮日常(職場掙扎者 → 呼召與成聖)
- 醫治良心(被罪控告者 → 確據與赦免)
- 堅固盼望(受逼迫者 → 榮耀與堅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