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金鏈」(Golden Chain)是 Perkins 最具代表性的神學結構,出自他的著作
《A Golden Chain》(1591)。它的靈感來自
羅馬書 8:29–30,描述上帝救恩的連續次序 (ordo
salutis)。
⛓️ 威廉 珀金斯的救恩金鏈(Golden Chain of Salvation)
上帝的永恆旨意
┌───────────────────┐
│ 預定(Predestination) │
└───────────────────┘
│
▼
┌──────────────────────┐
│ 有效的呼召(Effectual Calling) │
└──────────────────────┘
│
▼
┌────────────────────┐
│ 稱義(Justification) │
└────────────────────┘
│
▼
┌────────────────────┐
│ 成聖(Sanctification) │
└────────────────────┘
│
▼
┌───────────────────┐
│ 榮耀(Glorification) │
└───────────────────┘
📝 解說
- 預定(Predestination)
- 救恩始於上帝的永恆揀選,祂在創世以前就揀選祂要拯救的人。
- 這是救恩的根基,也保證救恩不會落空。
- 呼召(Calling)
- 不只是外在的福音呼召,而是 聖靈在心中的有效呼召。
- 信徒因此得以悔改並信靠基督。
- 稱義(Justification)
- 信徒因信靠基督而蒙上帝赦免,並被算為義。
- 完全出於基督的功勞,而非人的善行。
- 成聖(Sanctification)
- 聖靈在信徒生命中持續的工作,使人漸漸脫離罪,活出聖潔。
- 與稱義不同,這是「一生的過程」。
- 榮耀(Glorification)
- 救恩的終點:信徒在末日復活,完全得釋放,與基督同享榮耀。
🌿 神學意義
- 這個「金鏈」展示了 救恩的確定性 ——從上帝的預定開始,到最後的榮耀,沒有一環會斷裂。
- 也突顯出 信徒的確據(assurance):既然一切出於上帝,就能帶給信徒安慰與信心。
- 這套架構成為後來清教徒與改革宗神學的核心思維,深深影響了
班揚、歐文、巴克斯特 以及 新英格蘭清教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