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爾文《基督教要義》 威廉·珊迪《金鏈》
──────────────────────────────
1. 上帝的揀選 (Election) 1. 上帝的預定
(Predestination)
└─ 在基督裡的永恆旨意 └─ 永恆中已確定得救與沉淪
2. 呼召 (Calling) 2. 有效呼召 (Effectual Calling)
└─ 福音外在呼召 + 聖靈內在工作 └─ 聖靈藉福音使人悔改、信靠基督
3. 信心與悔改 (Faith & Repentance) 3. 呼召的果效 (Effect of
Calling)
└─ 聖靈賜下信心,帶來悔改 └─ 信心與悔改隱含於呼召的功效中
4. 稱義 (Justification) 4. 稱義
(Justification)
└─ 基督的義歸算給信徒 └─ 信徒因信被算為義
5. 成聖 (Sanctification) 5. 成聖
(Sanctification)
└─ 與稱義不可分,聖靈更新人 └─ 一生之久,逐漸脫離罪,活出聖潔
6. 確據 (Assurance) 6. 確據與良心 (Assurance & Conscience)
└─ 聖靈的內在見證 └─ 強調良心平安,信徒可確信自己得救
7. 榮耀 (Glorification) 7. 榮耀
(Glorification)
└─ 最終復活、完全得贖 └─ 與基督同享榮耀,救恩完滿
🔑 總結對比
- 加爾文:強調「稱義與成聖不可分」,確據雖重要,但保持神學上的謹慎。
- Perkins:用「金鏈」把救恩條理化、圖像化,更牧養取向,強調「信徒能確信自己已在上帝的鏈條中」。
- 神學—牧養差異:加爾文偏向神學理論,Perkins 偏向靈修應用,特別處理良心與確據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