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啟示與聖經
- 上帝的啟示:藉自然界與聖經使人認識祂(條1–2)。
- 聖經的權威與完備性:聖經是信仰與生活唯一準則(條3–7)。
二、上帝論與基督論
- 三一上帝:一位上帝、三個位格(條8–9)。
- 基督的位格:真正的上帝與真正的人,二性合一(條10, 18–19)。
- 基督的救贖工作:因道成肉身、受死、復活而成就(條17, 20–21)。
- 稱義:唯獨因信靠基督得救,不靠行為(條22–23)。
三、人論與救恩
- 人的墮落:亞當墮落導致全人類敗壞(條14–15)。
- 揀選與拯救:上帝出於恩典揀選人(條16)。
- 成聖與善行:善行是救恩的果子,而非得救的根基(條24)。
四、教會論
- 教會的本質:教會是被召的群體,基督是元首(條27)。
- 教會的標誌:
- 真道的純正傳講。
- 聖禮的正確施行。
- 教會紀律的實踐(條29)。
- 教會的治理:長老與執事的設立(條30–32)。
- 教會的合一:承認歷代信仰告白,拒絕分裂(條28)。
五、聖禮
- 聖禮的本質:是上帝恩典的記號與印證(條33)。
- 洗禮:取代舊約割禮,是立約與赦罪的印記(條34)。
- 聖餐:藉著信心領受基督的身體與寶血,靈裡得餵養(條35)。
六、政府與社會
- 國家與政權:政權由上帝設立,基督徒應順服,但不能違背上帝的旨意(條36)。
- 強調改革宗信徒並非叛亂分子。
七、末世與審判
- 末世盼望:基督必再來,死人復活,最後審判,信徒得享永生(條37)。
✨ 總結
《比利時信條》37條內容可以歸納成:
- 聖經至上(啟示論)。
- 三一上帝與基督救贖(上帝論與基督論)。
- 因信稱義、恩典揀選(救恩論)。
- 教會的純正與治理(教會論)。
- 聖禮的真義(聖禮論)。
- 政府順服與永恆盼望(倫理與末世論)。
它的平衡點在於:一方面強調改革宗的核心信仰(聖經、基督、恩典),另一方面也表明信徒對國家政權的順服,避免被視為「革命黨」,這對當時荷蘭在西班牙統治下的處境非常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