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10/27教會史事件

  

🏛一、3121027 —— 君士坦丁看見「十字架異象」

背景:
在隔天(1028日)舉行的「米爾維安大橋之戰」前夜,羅馬將軍 君士坦丁(Constantine 在天上看見光中有十字架的記號,上有希臘文「ν τούτ νίκα」(In hoc signo vinces,意為「憑此得勝」)。
根據教父 優西比烏(Eusebius)《教會史》 的記載,這個異象使他下令士兵在軍旗上繪上「基督記號」(
,即Chi-Rho)。

意義:

  • 標誌著基督教信仰與羅馬政治的首次公開結合。
  • 為隔天的勝利(10/28)鋪路,最終促成313年的《米蘭詔令》。
  • 也成為後來神學討論「權力與信仰的張力」的起點。

📖 靈修反思:
十字架既是「得勝」的記號,也是「受苦」的記號。當教會擁有權力時,必須警醒:基督的勝利是藉著捨己而來。


🕊二、15531027 —— 米開爾塞爾維特(Michael Servetus)被處死於日內瓦

背景:
塞爾維特(Servetus)是西班牙籍神學家,否認三位一體與嬰兒洗禮。雖被天主教通緝,但逃亡至日內瓦時被加爾文逮捕並控告異端。
事件:
1553
1027日,塞爾維特被火刑處死。

意義:

  • 這是宗教改革史上最具爭議的事件之一。
  • 顯示改革運動內部對「信仰自由」的尚未成熟。
  • 促使後來的神學家(如賴特、貝撒、洛克)進一步討論「良心自由(Libertas Conscientiae」與教會權威的界線。

📖 靈修反思:
真理必須以愛為界。宗教改革提醒我們「唯獨信心」,但也教訓我們「信心不能無愛」。


三、15551027 —— 英國殉道者休拉提莫(Hugh Latimer)與尼可拉斯雷德利(Nicholas Ridley)被焚於牛津

(實際日期常記為1016日,但部分歷史日曆記錄在27日公曆對應)
背景:
他們是英格蘭宗教改革的領袖,因拒絕回歸羅馬教廷而被瑪麗一世(Mary Tudor, “血腥瑪麗)處死。
著名遺言:

「今天我們點燃的火焰,願上帝使它永不熄滅!」

意義:

  • 他們的殉道激勵了後來的英國新教改革者。
  • 成為《福克斯殉道者名錄(Foxe’s Book of Martyrs》中的重要篇章。

📖 靈修反思:
基督徒的見證,不僅在講壇上,也在火焰中。真正的光,常在黑暗中燃起。


🌍 四、19861027 —— 亞西西和平祈禱會(World Day of Prayer for Peace in Assisi

事件:
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召開,聚集世界各大宗教領袖(包括基督徒、猶太人、穆斯林、佛教徒、印度教徒等)在義大利的亞西西(Assisi)共同祈禱。

意義:

  • 首次在歷史上由教宗主持的「世界性宗教和平聚會」。
  • 展示天主教在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後,對普世與跨宗教對話的實踐。
  • 也是「普世教會合一運動」與「宗教和平神學」的重要里程碑。

📖 靈修反思:
真正的和平不在於宗教妥協,而在於信徒能以愛與謙卑同心祈求「願祢的國降臨」。


🙏 五、教會曆紀念(西方禮儀傳統)

1027日紀念:

  • 聖弗洛伊拉諾(St. Frumentius:衣索比亞的使徒,於4世紀將基督教帶入非洲之角。
    👉 象徵「宣教的勇氣與跨文化的見證」。

總結神學主題:「十字架的光」

1027日見證了信仰的兩個極端:

·        權力之光(君士坦丁) —— 當教會與帝國結盟。

·        火焰之光(塞爾維特與殉道者) —— 當信仰付上生命代價。

·        和平之光(亞西西) —— 當信仰回歸祈禱與合一。

🌿 在歷史的張力中,上帝仍呼召祂的教會:「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馬太福音 5:14

 

沒有留言:

10/25出生之基督教人物

   🕊 ️ 一、約翰 ‧ 歐文( John Owen, 1616–1683 )【部分傳記記載為 10 月 25 日受洗日】 📍 出生地:英格蘭牛津郡 📖 身份:清教徒神學家、牧師、牛津大學副校長 貢獻: 改革宗清教徒中最具學術深度的神學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