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 (James I of England, 1567–1625, 在位 1603–1625) 的主要事蹟。他同時也是 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 (James VI of Scotland),因此繼位後實現了「英格蘭與蘇格蘭共主邦聯」。
1. 登基背景
- 都鐸王朝的伊莉莎白一世無子嗣而終(1603)。
- 最近的合法繼承人是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瑪麗·斯圖亞特之子)。
- 登基後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開啟 斯圖亞特王朝。
2. 宗教政策
- 1604 漢普頓宮會議 (Hampton Court Conference):與清教徒對話。
- 清教徒要求更徹底的新教化(例如廢除主教制),但詹姆士堅決拒絕。
- 他名言:「無主教,無國王」(No bishop, no king)。
- 1611《欽定版聖經》 (King James Version, KJV) 出版,成為英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聖經譯本。
- 對天主教態度嚴厲,尤其 1605 火藥陰謀案 (Gunpowder Plot)(蓋·福克斯企圖炸毀國會),之後加強迫害天主教徒。
3. 政治與外交
- 推行 「君權神授」 理念,強調國王的權力來自上帝,不容議會挑戰。
- 與議會衝突不斷,為後來查理一世與清教徒革命埋下禍根。
- 對外相對謹慎:雖與西班牙一度對立,但也追求和平,未延續伊莉莎白對西班牙的強硬政策。
4. 文化與學術
- 贊助藝術與文學:莎士比亞晚期作品、喬恩生等人都在詹姆士時代繁榮。
- 王權與神學結合,促進了當時英格蘭關於政教關係的辯論。
5. 去世與影響
- 1625 年逝世,由兒子 查理一世 繼位。
- 遺留下的 議會與王權的矛盾、宗教分歧,直接導致日後的英國內戰。
🎯 總結
詹姆士一世的事蹟可歸納為:
- 共主邦聯 → 統一蘇格蘭與英格蘭的王冠,開啟斯圖亞特王朝。
- 宗教政策 → 拒絕清教徒改革,強調聖公會主教制;出版《欽定版聖經》。
- 國內矛盾 → 推崇君權神授,與議會不斷衝突。
- 文化繁榮 → 莎士比亞晚期戲劇與英國文藝繼續興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