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

英格蘭 1558–1649 宗教與政治發展銜接圖表

 

 

伊莉莎白一世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 的宗教與政治發展銜接圖表,顯示英格蘭如何從「宗教和解」逐漸走向「王權與議會衝突」。

君主

在位

宗教政策

政治走向

影響

伊莉莎白一世

1558–1603

- 1559 《至尊法案》、重建國教會 - 《統一法案》、《三十九條信綱》 - 「聖公會中道路線」:折衷天主教儀式與新教教義

- 集中王權 - 避免與議會過度衝突 - 成功擊退西班牙無敵艦隊

- 奠定聖公會體制 - 帶來「伊莉莎白黃金時代」 - 無子嗣,王朝斷絕

詹姆士一世

1603–1625

- 1604 漢普頓宮會議:拒絕清教徒改革 - 1611 《欽定版聖經》出版 - 強調主教制、迫害天主教(火藥陰謀後加劇)

- 提倡「君權神授」 - 與議會衝突漸增 - 外交上傾向與西班牙和解

- 聖公會穩固但清教徒不滿 - 議會與王權矛盾加深,為內戰埋下種子

查理一世

1625–1649

- 偏袒高教會派(接近天主教禮儀) - 打壓清教徒 - 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勞德推「一體化禮儀」

- 獨斷專行,嘗試「十一年專制」(1629–1640) - 與議會因稅收、宗教問題爆發全面衝突

- 引發 英國內戰 (1642–1649) - 查理一世被處決 - 英格蘭短暫成為共和國 (克倫威爾時期)


🎯 發展曲線

  1. 伊莉莎白一世:宗教中道、政治相對穩定。
  2. 詹姆士一世:宗教上維持聖公會,但排斥清教徒;政治上強調君權,與議會矛盾升級。
  3. 查理一世:宗教偏向「高教會派」;政治獨斷,引發內戰,最終走向王朝覆亡。

沒有留言:

加爾文靈修神學

    加爾文神學中靈性的意義-靈性與上帝主權論的關係  ,     加爾文的禱告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