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 星期日

愛德華六世時代改革重點圖表

 

 

下面整理了一個 愛德華六世 (1547–1553) 宗教改革重點圖表,幫助快速掌握脈絡:

 

項目

內容

特徵與影響

政治背景

愛德華年幼,由攝政委員會主導(薩默塞特公爵、諾森伯蘭公爵)。

攝政者多為新教同情者,推動激進改革。

禮儀改革

- 1549 年《公禱書》:英文禮儀,仍帶路德宗色彩。 - 1552 年第二版《公禱書》:更接近加爾文派,否認聖餐實在臨在。

教會禮儀明顯新教化,祭壇與聖像被移除。

聖經與講道

- 禮拜與讀經使用英文。 - 鼓勵牧師多講道。

彰顯「唯獨聖經」原則。

信仰綱要

1553 年《四十二條信綱》:由克蘭麥起草,帶有加爾文主義色彩(如預定論)。

成為伊莉莎白時代《三十九條信綱》的前身。

教會財產與制度

- 繼續剝奪教會財產。 - 強化王室對教會的控制。

教會失去經濟獨立性,改革更受王權推動。

影響與局限

- 深化英格蘭新教化。 - 奠定聖公會後來的神學基礎。 - 但因愛德華早逝,改革未穩固,隨即被瑪麗一世逆轉。

短暫但影響深遠


👉 總結:亨利八世政治斷絕羅馬愛德華六世教義新教化;這奠定了後來伊莉莎白一世「折衷的聖公會」之路。

 

沒有留言:

加爾文靈修神學

    加爾文神學中靈性的意義-靈性與上帝主權論的關係  ,     加爾文的禱告神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