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是由於聖靈將一個新的掌管原則放在我們心裡。我們現在要知道的是聖靈放在我們裡面的原則不是讓我們隨心所欲使用的,而是上帝要我們隨祂的旨意運行,成就祂的美意,不是按我們的私意而作的(腓二12,13)。
一切聖潔的行為與本分可以歸為兩類。一類是關乎順服上帝的命令要我們作該作的,另一類是順服上帝不准我們作的。這兩類都與我們日常抗拒罪惡有關。
如果我們要履行這些行為與本分而蒙上帝接納,就要看我們如何依靠聖靈了。
內在與外在的本分
第一,內在本分是關乎對上帝的信心、愛心、信靠、盼望、畏懼、尊敬和喜愛的行動,但並不從外在的本分中顯露出來。這些行為事實證明在我們裡面我們有屬靈的生命。當這些行為強盛,我們就知道我們的靈命也強盛。如果這些行為軟弱,我們便知道我們的靈命是軟弱的。因此,這些行為可以作為我們靈命是否強健和有沒有在聖潔中增長的測驗。我們可以作許多外表的工夫讓人看見,然而在心裡卻是違背上帝的。若這樣的話,我們是「名存實亡」的人(賽一11-15)。但如果信心、敬畏、信靠、愛心等在我們裡面旺盛,這就證明我們的靈是強壯和健康的。
第二,我們為著上帝和祂的榮耀要行出外在的本分。這些本分就是在敬拜中禱告與讚頌上帝的聖名。其次就是我們對別人負責的本分,這也是為上帝的榮耀而行。保羅將這些本分歸納為「因為上帝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多二11,12)。在這些本分中,無論是向上帝或向人作的,假如是真實的聖潔行為,並且為上帝所悅納的,都是由於聖靈在我們裡面的特別工作而發出來。從下面的真理我們會對此有所認識。
由於聖靈放在我們裡面這新的屬靈生命掌管原則,信徒便可順著上帝的意旨而行。沒有任何一個信徒能憑自己所作的,討上帝的喜悅。所以每一個聖潔順服的行為,非有聖靈的幫助不可,無論這行為是出於知性、意志或心靈。盡管信徒從澆灌在他們裡面恩典的新習慣而獲得能力或才幹,信徒還是需要切實的恩典使之有能力向上帝行出聖潔的本分來。
新造的人
當上帝造人的時候,祂「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二7)。上帝以此賜予生命的律,使人能適當地作出所有與肉體生命相關的活動來。但這並不是說人就可以離開上帝而獨立。假如上帝將這生命的律拿走,人就成為一具死屍而已。一具屍首只可被外在的力量來移動,而且每天因內在的腐爛和敗壞而變形。
人的靈魂也一樣。假如一個人的靈魂缺乏這新的靈命掌管原則,就好像一具屍首,乃是「死在罪惡過犯之中」(弗二1)。在這種情況下的靈魂,是可以被外在的力量,如知罪或懼怕受審判,使之轉向好行為,但每天還是受內在的敗壞而變得每況愈下。但那些裡面有新的屬靈生命律的人,就能藉此生命行出所有的聖潔本分來,也從不離開上帝而獨立。耶穌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約十五5)。保羅說,「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祂」(徒十七28)。假如有人離開上帝能作什麼,他自己就必定是他所作的主要和獨一的原因,意思就是他必定是新人的創造者。且看聖經怎樣說?「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我們行善,就是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
起初,上帝從無有創造萬有。但上帝沒有離開或放下所造之物,任由他們按其能力自生自滅。上帝按照他們生存的原則和本性,一直托住、支持、維護和保守他們,並在他們裡面和旁邊大力作工。沒有上帝神聖大能繼續不斷的支持與保守,整個自然的結構便會解體,成為混亂或化為烏有。因此,如果沒有上帝的影響和在被造者身上不斷作工,使他們有所行動,萬物便會死亡,連一個自然的行動都作不出來。
耶穌的新創造工作也是一樣。「我們原是祂的工作」。耶穌在祂自己裡面造成我們,再次更新我們的本性成為祂的形像。祂使我們勝任行善,結出仁義的果子,這原是祂預備我們為祂而活的道路。上帝支持和保守這個新人,就是在我們裡面神聖的本質。如果沒有祂持續不斷的大能在我們身上作工和影響我們,我們裡面的新屬靈生命便會消滅。不但如此,事實上上帝是繼續不斷地恩上加恩,使這新生命能活出且作出每一項祂所喜悅的聖潔本分來。因此,我們現在要證明的,是聖靈在我們身上的實際工作,那是使我們有能力作出任何聖潔的行為或本分所絕對必需的。沒有聖靈這樣的工作,我們完全不能作出任何一樣聖潔的本分或行為來。這就是聖靈在我們身上成聖工作的第二部分。
聖靈工作的必要
下列幾點說明聖靈的工作是不可缺少和必需的。
聖經的教導是人自己是無能為力作出任何屬靈的善工來(約十五5,林前十五10,林後三4,5;九8;十二9;加二20)。聖經也教導說所有恩慈的工作和良善的本分都實在是聖靈的工作。
聖靈也引導我們到許多地方,並且加給我們行事的能力。我們的生活、為人、工作都是由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所引導。在這些經文中我們所學到的,不就是聖靈在我們的靈裡運行和藉著祂的工作使我們有所作為的教導嗎?
我們要「順著聖靈而行」(加五16)。除非靠著聖靈加給我們的恩典,我們行不出順服上帝的行為。假如我們順著聖靈而行,我們「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這話的唯一意思是我們要靠聖靈的保守得以聖潔順服,也藉著祂賜的能力得以脫離罪惡。
我們是「被聖靈引導」(加五18)。這話的意思是我們在聖靈的引導與影響之下,就不會隨從我們墮落本性所生的邪惡和墮落的律引導與影響。保羅說有些人「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羅八4)。隨從肉體就是讓我們裡面罪的律引導我們犯罪。因此,隨從聖靈就是讓聖靈引導我們行出一切聖潔的作為與本分來。
同時我們也受命要行出聖靈「所交托給我們的善道」(提後一14)。沒有聖靈的幫助,我們什麼都不能作。
我們既是被聖靈所引導和得力去作出一切聖潔作為,所以聖靈是我們裡面一切恩典工作的作者(加五22,23),並在我們身上結出聖靈的果子來。這是聖靈所結的果子,不我們自己所結的果子。下列的經文也有關乎聖靈恩工的例子﹕弗五9;腓一19;結三六27;十一19-20;耶三二39-40)。
在上帝的聖約中要求我們的順服與聖潔,以及所有的本分與行為,都因上帝所應許的聖靈在我們裡面運行使之得以成全。但首先我們要心悅誠服地承認自己是無能為力的。
特別的恩典與工作也都歸因於聖靈在我們裡面的作為。「我們靠著聖靈憑著信心,等候所盼望的義」(加五5)。我們今生與來世一切的盼望都是靠著信心的義。我們之安靜等候盼望,就是我們的特別福音恩典與本分。唯有「靠著聖靈」,我們才有能力行出這樣的恩典與本分來。從下列的經文可以看到我們在聖靈中,靠著聖靈和順從聖靈所作出的工作﹕腓三3,西一8;彼前一22。「憑著信心」就是說明「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弗二8)。我們要「作成得救的工夫」,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2,13)。
要履行這本分,有兩件必要的事。第一,我們要得著力量才能履行這些我們必須作的聖潔本分與作為。第二,我們必須運用我們所得到的恩典。問題是我們如何行出來?
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切恩典的工作都是由於內在意志的活動,得以產生相當的外在活動與本分。但我們也學到,靠我們自己是不能作出任何蒙上帝悅納的聖潔事工。因此,我們要依靠上帝在我們裡面的有效作為,就是那些恩典的活動與我們意志的本分,致使我們行出相稱的聖潔活動與本分來。我們意志的每一活動,只要是屬於恩典與聖潔的,都是聖靈在我們裡面工作的結果。聖靈在我們裡面運行以產生意志的活動。假如說聖靈只不過是勸服我們,或用祂的恩惠來激發我們的意志,以自己的能力去行事,這就等於說聖靈沒有作保羅所說祂所作的。假如我們能自己立定意志,不用聖靈的工作,聖靈就沒有在我們裡面作意志的工作,祂只不過是勸服我們要立意而已。但保羅駁斥這樣的觀點,他說,「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上帝的恩典與我同在」(林前十五10)。因此,保羅的教導是,他一切的勞苦原不是他自己和他的努力,而是上帝的恩典在他裡面的工作和與他同工。反過來說,自由意志會說,「不是恩典,是我!」
聖靈工作的功效
當聖靈在我們裡面動工時,祂也要我們「有諸內,形諸外」,也就是說要切實地行出我們的本分來。這些本分原是在我們意志裡的恩典工作所要求我們作的。
從這裡我們學到兩件事。第一,我們能夠做出來的一切聖潔行為與本分,都是由於聖靈有效的工作。否則,在我們裡面一點良善也沒有,所以作不出什麼聖潔和順服上帝的好事來。但聖經多處言明我們的善行都是直接由於聖靈在我們裡面工作的結果。聖經裡有關上帝在信徒心裡創造恩典,加以保守和使之動工生效,是再清楚明白不過的教導,與上帝創造天地,和用祂的大能來扶助與保守萬物的教導一樣清楚明白。換句話說,上帝在我們裡面為我們作所有的工作和本分。
真正的聖潔是我們裡面超自然的工作。我們心意與靈魂裡面一切的聖潔行動,無論是內在的信心、愛心或喜樂,或者是外在的行為,都直接是聖靈在我們裡面工作的表現。聖靈在我們裡面直接作成這些行動與本分,完全不同於靠我們自己努力所行出的道德本分。而那些僅僅是道德的本分乃是由於信念、理性和勸導的激發而產生,那是天然本性的作為,來自人類天然本性的努力。但聖靈在我們裡面特別恩典的作為是超自然的。這些屬靈的作為不是由於我們天然本性的才能與努力而產生,而是唯有靠上帝超自然的能力而產生。因此,為什麼上帝接納和獎賞那些分別為聖的人所作順服的本分,而不理那些沒有分別為聖的人用他們天然能力所作的工,其唯一理由是因為那些分別為聖的人所作的,是祂的恩典的作為,至於那些沒有分別為聖的人所作的,是以他們自己天然本性的能力作出來。
該隱拿被上帝咒詛的地裡出產的果子作供物獻給上帝,他的供物不蒙悅納。同樣從人類的罪惡、墮落與敗壞的本性作出來的一切善工,無論其外表在人看來是多麼的美好,都是為上帝所咒詛的,因為是出自被咒詛的地土。唯有出自聖潔蒙福地土的善工,是由恩典在我們裡面作工所產生的,才得蒙上帝的悅納。因此,亞伯的供物得蒙悅納是因為出自一個聖潔的心和因信獻祭給上帝(創四4,5;來十一4)。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0/25出生之基督教人物
🕊 ️ 一、約翰 ‧ 歐文( John Owen, 1616–1683 )【部分傳記記載為 10 月 25 日受洗日】 📍 出生地:英格蘭牛津郡 📖 身份:清教徒神學家、牧師、牛津大學副校長 貢獻: 改革宗清教徒中最具學術深度的神學家之一。 ...
-
亞他那修年輕時教會受到逼迫,他在亞歷山太教義學院受教育;因其能力與敬虔,亞歷山大主教( Bishop Alexander )對他另眼相看。他還作執事時就陪亞歷山大主教去參加尼西亞會議;亞歷山大去世後他成為主教共46年,期間被放逐5次(共17年)。 他的作品顯出深博學養和豐...
-
……一同領悟基督的愛是多麼長闊高深。(以弗所書 3:18 ) 醫生告訴喬治·馬得勝( George Matheson )他快要失明瞭。然而,他繼續學業,並在 1861 年他 19 歲時從格拉斯哥大學畢業。當完成神學院研究生的學業時,他已完全失明。雪上加...
-
黑暗時代產生的由來 在「 羅馬 和平」的盛世, 羅馬帝國 北邊的疆界,僅止於 萊因河 和 多瑙河 一線,廣大的中 歐 和北 歐 地區還住著許多野蠻民族,如 日耳曼 人( Germans )、 北蠻 人(Northmen) 和 斯拉 夫 人(Slavs)等。 到了西元四...
-
辯論時間 : 1519 年 6 月 27 日- 7 月 16 日 地點 :德國萊比錫( Leipzig ),萊比錫大學 主要人物 : 馬丁 · 路德( Martin Luther ) 約翰 · 艾克( Johann Eck ) — 天主教神學家、辯論家 卡爾施塔...
-
十六世紀的歐洲,因著宗教版圖的重整,爆發了多次的戰爭。其中最後、也是最無意義的一場為1618至1648的「三十年戰爭」。戰爭分為四個階段,範圍從波希米亞、蒙羅維亞,一路擴大至整個歐洲,危害極甚。就德國而言,這次戰爭殺戮了全德2/3的人口,舉目所見田野荒蕪,工商摧毀殆盡,淒涼之...
-
加爾文棄絕慈運理的聖餐看法,他認為慈運理的看法是「不尊敬的」。他也堅決棄絕路德所主張那 “ 基督真正臨在於聖餐之中 ” 的教導。他認為路德的聖餐論還是屬於教皇的 ( 簡單的說,還是屬於天主教的 ) 。他自己的看法是處在路德與慈運理之間。 他相信聖餐的奧秘...
-
在十八世紀,英國興起了若干自由傳道者(evangelists)。他們並非受雇於主流的英國聖公會的體制之內,甚至未曾受過正規的神學訓練。 自由傳道者由於不在聖公會的體制中,便不受任何牧區的約束。在這以前,英國教會有嚴格的牧區觀念,每個牧者都有其隸屬的教堂及牧區,他們的工...
-
📖 書名: Table Talk (德語: Tischreden ) ✍ 作者: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
-
🕊 ️ 一、詹姆斯 ‧ 庫克( James Cook, 1728–1779 ) 📍 出生: 1728 年 10 月 27 日,英格蘭約克郡 📖 身份:英國探險家、航海家 ⚠ ️ 雖然他不是神職人員,但在教會史中,他的航行間接開啟了基督教在太平洋島嶼的宣教...
-
在1860年至1900年這段“內地開放時期”,傳教士所採用的宣教方式,基本上是與開拓期和五口通商期的宣教方式相同。不過隨著環境的更開放及更多的機會,宣教工作在各方面都有十分明顯的發展。這段時期的傳教士,不但熱心傳福音,而且更盡心竭力的參與各項社會服務,特別致力於社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