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田立克

             田立克之生平   , 田立克之思想概論  ,  田立克的神學    ,

             存有與非存有 , 哲學與神學的關係  , 記號與象徵  ,
         
             關聯法  , 本體論  ,  新存有  , 田立克的貢獻及評估 ,

            上帝的實現性及行動 , 由本質到存有 ,

            田立克的著作之《生之勇氣》 ,
   
           田立克的著作之《信仰的能力》(The Dynamics of Faith)   ,

           田立克的著作之《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eology)     ,

田立克的神學


田立克神學的歷史發展

         田立克(Paul Tillich18861965)在普魯斯出生,父親是路德會牧師。他曾以傳統信仰教養自己的兒子,然而,田立克的母親是鼓吹開放的。

    田立克在農村的環境中長大,一生熱愛大自然。他年輕時,全家曾搬到柏林,稍後,他又在柏林、杜平根及哈勒攻讀。他在佈雷斯勞取得博士學位,在1912年按立為路德會牧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田立克做了德國的導師﹔1924年,他開始在馬堡教授神學。他也受到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存在哲學的影響。

    由於田立克在三十年代公開反對希特拉,1933年,他在法蘭克福大學的教職被開除。他移民至美國,在紐約協和神學院、哈佛大學及芝加哥大學任教。他寫了一本三冊的《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eology)和其他書籍。

        田立克被人稱為「神學家中的神學家」。他寫的文章不易讀,而他的神學在德國被視為自由派,在美國則被視為新正統派。他的神學在當地稱為「辯證神學」。田立克也宣稱自己是站在自由主義及新正統主義之邊界上的,他可以代表新正統主義陣營的激進分子,而巴特則代表保守一派。

田立克神學的教義觀點

         神學主體

    田立克嘗試從哲學,而非從神學去瞭解上帝,傳統的字眼如「上帝」,只是宗教的符號而已。上帝不是一個人格的存有(personal being),而是「存有」(Being)的本身。上帝是存有的根基(Ground)及力量(Power)。上帝是:「在一切有限存在之上的所有有限的存有物是存在的,但上帝卻永存的。」

    田立克說:「若肯定上帝存在與否,同樣是無神論的。上帝是自己存有本身(being-itself),而不是一個存有物(not a being)。」

        罪論

    罪被描述為從人的本我,或人從自我存在的基礎上的疏離。人類墮落不是歷史事件﹔「這是一個從本質(essence)到存在(existence),非暫時性的過度。『墮落』是可悲的,因為墮落的結果是人從存在的本質中抽離。」

    罪的基本特性是破壞了人與上帝的合一。「人的存在抽離於他存有的基礎,也抽離於其他的存有和自己。」

        救恩論

    救恩不能用傳統的字眼表達。田立克認為,救恩可在新的存有(New Being)中找到,這是可以在基督生平裡所看到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因為基督表明了真正的關切。終極關懷是對所有事情的最根本關懷(primary concern),與「存有」(being)及「非存有」(non being)相連。人察覺自己的有限性及「非存有」,於是產生憂慮。人向基督仰望(但這不是按正統意義所理解的仰望),基督可以將人從疏離中拯救出來。
        基督論

    主張「耶穌基督」不應按照傳統字眼去描述或理解的,耶穌不被視為一個歷史人物。基督是「『新存有』(New being)的標記(symbol),成為分解人與上帝疏離的一種力量。」

     所以田立克反對基督道成肉身和復活的信念。

田立克神學的評價

         田立克可被稱為一個哲學家而多於神學家。他所關注的是意念及概念,而不是聖經的歷史事件。基於這一理由,田立克過於相信人的理性。更甚的是,他使用現代的類比手法來論釋聖經。他把新的意義附加於聖經話語上。他否定上帝的位格,稱上帝為「存在的最終根基」(Ultimate Ground of Existence)。個人的罪及對上帝的背叛被否定,正如否定在伊甸園人類墮落的歷史事件一樣。人類的罪是由於缺乏關懷。救恩不是藉著歷史上的基督完成的﹔救恩只是一個符號。根據田立克的神學,耶穌基督不是聖經中的歷史人物。救恩不是透過贖罪的工作完成,而是透過最終的關切。

        田立克對聖經的看法,摧毀了所有以歷史為基礎的基督教信仰教義。

丹麥人物

              祁克果     ,

祁克果

     丹麥的憂鬱詩人、哲學家——祈克果        ,  祈克果:信心之躍  ,  祈克果:審美三階段 , 純粹與悖謬:祈克果的精神世界  ,  祈克果:每個個體都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   ,   「電車難題」與祈克果的答案 ,   祁克果的神學       ,

祁克果的神學


祁克果神學的歷史發展

         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是丹麥的哲學家,也是存在主義的始創者﹔而新正統神學,就是建基於存在主義的。祁克果自身的背景,對他的神學信仰有深遠的影響。

    祁克果有一股消沉的氣質,一如其父。他父親認為,自己曾犯上褻瀆聖靈的罪。祁克果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有問題,他是曲背及跛腿,和患有長期抑鬱症。

    他曾經訂婚,儘管他愛她,最後祁克果還是解除婚約,因他不想自己的問題成為未婚妻的負擔。祁克果埋首寫作,但被報界輕視。他的著作直到1930年才被接受。他那情緒化的個性,使他難於與他人相處。

    祁克果曾於哥本哈根大學研讀神學,但由於他希望自由,所以終沒有正式接受按立為牧師。這些經厲都影響了祁克果及他的神學觀。

祁克果神學的教義觀點

         神學主體

    自由派注重上帝的內蘊性,而祁克果強調的是一位超越的上帝。這上帝是人難於去瞭解的(後巴特亦強調上帝的超越性)。祁克果反對透過爭論去證明上帝的存在﹔他認為上帝是絕對的,人除了知道上帝實際存在外,人需要透過絕對的順從,來發現上帝。當個人絕望時一種「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便能與上帝相遇﹔當人絕望時,上帝就與人相遇,所以,祁克果的神學也稱為「絕望神學」(theology of despair)。在這主觀的與上帝相遇的理論之上,祈克果反對黑格爾客觀的知識理論。

        基督論

    自由派將基督降格,視為宗教的始創者和道德教師,但祁克果重申,認識基督不單只是如研究歷史上的一個人物。基督以真理自居,向人類挑戰,但他現在與人相遇,這種相遇不能從研讀基督的歷史中獲得解釋﹔相反,人現在遇上基督,正如昔日門徒遇上基督一樣,同樣需要踏出信心的跳躍的一步。

        救恩論

    祁克果譴責丹麥教會,只是死背教條的形式主義。在祁克果時代,做丹麥人或做基督徒,是同義的﹔教會沒有屬靈生活的表現。祁克果對這種冷酷的正統主義反應激烈,這些使他進而強調救贖的主觀性。他說,教義的知識並不重要,經驗才是最重要的。對祁克果來說,信心並非相信教條,信心是對生命的委身。救贖是一種「信心的跳躍」,任何思考和理由都不能滲入信心的領域。這是向深沉不明領域的信心的跳躍,期望神就在彼岸。這是對生命的嚴肅態度,最後的結果是絕望-- 但上帝會在人的絕望中與人相遇!若在祈克果的救贖概念裡,人不會成為基督徒﹔就算人努力也永遠不成。

祁克果神學的評價

        祁克果不重視基督,以及聖經事件的歷史性。他熱切追求主觀性的上帝與人相遇,但忽略以歷史事件作為基礎的客觀真理。與基督的「相遇」,是直接與基督位格的歷史性有關。如果基督生平的事件不是真實的歷史,任何經驗也是無效的。

    祁克果在探討有關「跳進深沉不明的領域」時,也反映出他對歷史事件的否定。其實,有關基督生平的歷史事件是真實的 -- 並非他所認為深沉黑暗的信心的跳躍﹔基督教是以歷史事實為本的。

    祁克果也駁斥冷酷、死寂的正統主義,當然這是他的優點。但教條也需要確定,因為這些都是信仰的依據。對基督的認識也應包括客觀的成分-- 以歷史事實為本﹔及主觀的成分-- 相信者的內裡經驗。


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卜仁納的生平


    18891223日生於瑞士的蘇黎世Zurich)。

    1913年從蘇黎世大學獲得神學博士學位。他一生大部分時間在這大學教授神學,從1924年到1955年退休。

    1938-1939年在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教書,1953-1955年在東京基督教大學任教。

    他之所以對美國福音派有影響力,是因為許多神學家來蘇黎世求學時,選他的課和到他家中來。所以影響美國到1970年代。

    他退休後,疾病纏身,無法繼續工作。19664月在蘇黎世過世!
   

巴特的人觀

在救贖論上﹐巴特提出了”普遍揀選“的說法。所謂”普遍揀選“就是說基督已代替我們在十架上因全人類的罪而被譴責﹐所以之後再不會有譴責﹐全人類已在基督裡被揀選得救﹐那麼﹐人在有生之年並沒有不被揀選的問題﹐只有知不知道自己是被揀選的問題。有人認為巴特的”普遍揀選“實在有”普救論“之嫌可是﹐當我們仔細看清楚巴特所謂”普遍揀選“是”在耶穌裡“的揀選的時候﹐”普救論“應該不成立﹔因為正如我們在以上所分析﹐”在耶穌裡“的人就是看見﹐榮耀﹐讚美與及愛上帝的兒子──耶穌的人﹐是如耶穌基督般對上帝忠心與順服的人﹐也就是以上所說的﹐那參與在神人耶穌與上帝重新建立的盟約的人﹔那麼﹐”不在耶穌“裡的人就不是被揀選的人了﹐那就無所謂”普救“的問題了。

巴特對罪的來源並不感興趣﹐他關心的是罪這一事實。而罪這一事實是已被耶穌基督所控訴﹐譴責與廢去。唯有從耶穌基督﹐人才能認識到真實的人﹐相比之下﹐我們才能真正意識到我們是罪人﹐我們是這樣地被耶穌基督所控訴﹔只有無罪的可以指控有罪的﹐耶穌基督是那唯一無罪的人﹐透過耶穌基督的批判和教訓﹐我們被譴責﹔只有人能代替人承擔罪的後果﹐透過耶穌基督道取了肉身“﹐在十架上代替我們被上帝所棄絕﹐罪就被廢去。

相對耶穌基督才是那在上帝面前的真正的人﹐人在罪中存在﹐並非”真正的實在“ (real reality) ﹐是一種未完成或遺失了的實在。人離開了基督就沒有人性的實在可言﹔所以﹐無論我們知不知道﹐我們都是在基督裡與上帝持續地聯繫著的﹐分別在我們有沒有察覺而已﹔當我們開始相信的時候﹐我們就會察覺﹐就成為了基督徒。這是”普遍揀選“的另一個層面。這又把我們帶回去巴特的救贖論去理解所謂真正的人的意思﹔”成為人(真正的人)就是指在耶穌基督的揀選中成為一個見證者與和一個參與者。” 而所見證與參與的﹐就是耶穌基督那以祂自己的受難死亡與上帝重新建立的神人盟約﹔真正的人﹐就“可以和應該活得像一位盟約的夥伴“。但是﹐我們在實存的狀態中﹐我們還不是活得像這盟約的夥伴﹐因此我們還未實現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揀選﹐仍然活得像一個被上帝拒絕的人﹐這是我們以上所說﹐人是完全的罪人的原因。

那麼﹐基督被稱為”第二個亞當“﹐相對於亞當﹐耶穌的人性又是如何﹖巴特認為只有當基督啟示何謂真正的人時﹐我們才能言說亞當的人性。基督的真正人性不能從亞當來詮釋﹔反而亞當需要從基督去獲得其人性的真實。但是﹐單純從理解方面來考慮﹐巴特相信耶穌的人性是亞當墮落後的人性。雖然如此﹐由於耶穌是”與我們一起的上帝“(God with us), 他並沒有犯罪。到這裡﹐我們又回到基督論上去了。

     從巴特的神學來看﹐人只有透過耶穌基督才能真正認識人自身﹔有人認為這種撇除了人自身和人的行為來認識人性的觀念是一種神學的理想主義﹐甚至有人對此持批判的態度﹔我看這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

巴特是以耶穌基督為真實的人的原型﹐人就可以基於這原型演繹去理解人自身和其行為﹔從人自身和人的行為去理解人性﹐卻是以歸納的方法來研究人性﹐這是一般的科學方法。人是上帝的創造﹐創造者比被創造的創造物更清楚創造者的原型和目的是甚麼 ﹔耶穌基督是上帝﹐是創造者﹐祂當然最清楚人應該是怎麼樣和人的目的是甚麼﹐沒有比耶穌基督降卑為人﹐更能讓人具體地看清楚人的原型是甚麼。巴特所說的從基督所看見的﹐是真實人性的真理和原則﹔從歸納方法所看見的人性只能是影兒﹐甚至是已被扭曲的影兒。

總結來說﹐從基督來認識人性﹐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考量﹕應然和實然。從應然的角度來看﹐耶穌基督所呈現的是真實的人性﹐本質(essence)上與我們的人性相同﹐都是亞當墮落後的人性﹔但是﹐由於耶穌同時是上帝﹐祂的人性與所有其他實然的人都有著品質(quality) 上的不同﹐祂沒有犯罪﹐而這樣的人性是連於上帝神的人性﹔有這樣真實的人性的人﹐才是真實的人﹐真實的人﹐就是與上帝同在的人﹐是對上帝全然的忠心與順復的人﹔這是我們作為在基督裡的神人盟約的見證與參與者在永恆裡的景況﹐是完全的義人。

從實然的角度來看﹐人是在罪中的人﹐並非”真正的實在“ (real reality) ﹐ 是一種未完成或遺失了的實在﹐是一種像被上帝所拒絕的實在。而這未完成或遺失了的實在﹐就是要我們從基督的救贖裡完成它﹐找回它。對基督徒來說﹐我們今天的光景﹐還是活在罪中﹐我們還有頂撞﹐離開上帝的時候﹐還沒有活出像在基督裡的神人盟約的參與者那樣的與上帝的夥伴關係﹐還沒有完成這“真正的實在”﹐所以我們現在還是完全的罪人。

人﹐就是這從實然成為 (to be) 應然的存有。


潘能伯克

    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   ,  潘能伯克之神學           ,

潘能伯克之神學

<潘能伯克神學的歷史發展>

 
潘能伯克(Wolfhart Pannenberg,生於1928年)是慕尼克大學的系統神學教授,他代表了德國神學的新舊著重點的分野。

潘能伯克欲與布特曼的存在主義著重點分離,將神學植根於歷史,特別是耶穌基督的復活,這個他視之為基督教的中心真理。基於這理由,潘能伯克的神學,可以說是「歷史的神學」或「復活的神學」。

<
潘能伯克神學的教義觀點>

 
潘能伯克為建立有效的信心,強調重視聖經事件的歷史性,是必需的。在此,他反對巴特的二分法(historiegeschichte)。他說,宣講福音卻不把福音植根於歷史,是不可能的。

潘能伯克說,所有歷史都是啟示;啟示是來自橫面(horizontal level)的歷史事件,而不是從縱面(verticle level)的來自上帝,潘能伯克用歷史的方法,研究基督的生平,而不是利用從上帝而來的直接啟示。

透過歷史,啟示是來自全部的歷史事件,而不單是來自聖經或上帝。自然啟示與特殊啟示是沒有分別的。

透過歷史,啟示是可以被任何憑著信心的人所理解的。靈性上的瞎眼不成問題,可見潘能伯克是忽略了原罪的問題。啟示的高峰點在過去——那是基督的復活。相對於布特曼來說,潘能伯克沒有將復活當作神話,而當作是一個歷史事件。

<
潘能伯克神學的評價>

 
雖然潘能伯克強調基督復活的歷史必須性,但他的神學觀也有若干不容忽視的缺點。

潘能伯克沒有認定在墮落中的人,是需要神聖的恩典,他認為「一般人」也能明白歷史的啟示。

潘能伯克是否定了巴特所宣稱的︰「基督教的真理是只有透過恩典的神蹟,才能進入基督徒的心裡。」

潘能伯克不把聖經與啟示看齊,他跟從歷史批判學,認為基督由童女所生是神話。潘能伯克認為聖經是有錯誤的,他提出,復活事件的記載是不準確的。耶穌對自己復活的看法是錯誤的,他誤以為「這事與世界的終結,及所有信徒的復活是相合的」。

潘能伯克將權威建立在歷史上,而不是聖經之上;個人應依從歷史的詮釋者,而非聖經的詮釋者。

 
儘管潘能伯克重視歷史,他並沒有跟從歷史的正統方向,因為他反對將聖經作為上帝對人類的啟示。事實上,他以歷史取代了聖經,作為權威。

布特曼

               布特曼的神學   ,

               布特曼的成就  , 

               將新約聖經「非神話化」  ,

               布特曼的基督論 , 信心與歷史  ,

                新約聖經與神話之世界圖像  ,

               存在主義角度的「信心」  ,

               「上帝的話」(Word)與「信心」 ,

               布特曼的方法論之批評 ,

              布特曼之生平與著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