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安瑟倫之人論

 

安瑟倫強調原罪的意義,他對「原」字的解釋,非指人類起源的事實,乃是指目前事態中的個人的狀況 。在他的見解中,原罪也稱為本性(自然)罪,人乃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是上帝尊榮的傑作。因此,罪並不屬人的本性,但始祖犯罪卻明白的指出從創造以來,罪進入世界的景況。由於墮落人成為有罪,而罪由父遺傳子孫,並原來所遺傳的罪又加上個人後來所犯的罪,構成罪孽的本身。

 

罪的本質

 

聖經對罪的本質,作了清楚的界定──源於人的不信與反叛,又企圖攫取屬靈和道德的獨立。安瑟倫則承襲奧古斯丁的看法,認為原罪污染由父傳到子,是因為我們每一人都蘊含在亞當身內,因此每人都在亞當裡真實地犯罪並且墮落

 

然而,我們若因著遺傳的聯繫而有分於亞當的罪,那麼自亞當之後每一代的罪,我們也有分嗎?安瑟倫的回答,是否定的。他指出亞當所犯是非常特別的罪;亞當的過犯,不僅是個人,也含括了全人類,「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3:23)。他強調,在亞當裡的本性罪(原罪),乃源於個人,而亞當子孫個人犯的罪,乃發乎於本性罪的來源。亞當代表全人類受試驗,在這一點上安瑟倫的看法與立約的概念相合。保羅以基督為第二個亞當說明,耶穌順服受死,因而得勝,使世人從罪污中得到釋放。「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從,眾人也成為義了。」(羅馬書5:19)

 

自由意志

 

安瑟倫從罪延伸到自由意志問題的討論:自由的一般定意,若是指一般犯罪或不犯罪的能力,並不恰當;對於上帝和聖天使而言,自由意志的目的乃是為著自己的緣故,使他們願意守住公義,不會犯罪。事實上,他們的自由並沒有在一些權宜或試探的情況下喪失,因著沒有犯罪,以致有更寬廣的自由。另一方面,如果自由意志被解讀為能力的掌握,而不是有權力去犯罪,這是否說明,始祖的犯罪和背逆天使的墮落,是因著自由的選擇呢?

 

安瑟倫回答這兩者間所產生的矛盾;我們始祖的行為確實是自發的,純粹是出自自我意志但這並非是真正的自由行動。他們犯罪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自由,乃是由於他們有犯罪的可能。安瑟倫將真自由與自由的行動作了清楚地區別,真自由並非是擇善、擇惡,乃是只擇善

 

人內在自由被造,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聖潔。上帝把神聖的自由意志的抉擇給了我們,祂願意我們立下的決定,是自願而非外界的強迫。安瑟倫的解釋,說明了完美的自由意志是不會選擇犯罪,而是行在上帝的心意中。

 

 

 

安瑟倫補贖論

 

安瑟倫在《上帝為何成為人》(Cur Deus Homo?)的著作中,為中世紀贖罪論教義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他認為世人因犯罪而冒犯上帝的尊嚴,為維護上帝的統管權威的秩序,有罪必罰成了上帝絕對的「正義」展現,對世人施以刑罰,才不致違反上帝自己所定下的規矩。而基督以無罪之身代人受死,滿足了上帝的「正義」,這個理論被稱為救贖論的滿足說或補償說

 

從額我略一世到安瑟倫的五百年間,神學在贖罪的議題上,以「恢復說」、「付贖價給撒但」及「基督之死僅僅彰顯上帝對人的愛」最為流行。然這三種說法,都不能適當的解釋贖罪的必要性,因此,安瑟倫發表補償說,以建基在當時封建社會,冒犯者需對被冒犯者付出必要之補償,而償付必須視被冒反者的地位而定,換言之,冒犯了國王或貴族比平民或奴隸要負上更多的代價

 

安瑟倫從罪與滿足的觀念來解釋;每一位受造、有理性的生物,不論天使或是人,對上帝均有順服的義務,但當人背叛上帝,拒絕順服的時候,就是明明地羞辱了上帝,並且虧欠了上帝的榮耀——這就是「罪」。人犯罪,使上帝的尊嚴受到損失,上帝就必須刑罰犯罪者。然而,上帝為何不能憑著自己的意志,無條件地赦免人呢?「如不刑罰而無條件赦免罪人的話,上帝對有罪者和無罪者的待遇就完全相同,這和上帝的本性不調和」(Cf. Ibid, Book I, Chapter 12 安瑟倫認為果真如此,上帝則失去了自己絕對正義的標準。上帝的救贖方式,必須與祂的本性、道德和旨意相符。因此,上帝為是尊重創造的道德秩序 ,在一個自願接受的情況下接受;上帝的自由意志及慈愛不能違反自己的正義,上帝的屬性完全,並不相互衝突。源於上故,人必須為所犯的罪,付上相當的代價。但是,如何補滿罪人對上帝的虧欠呢?

 

安瑟倫指出人類沒有能力付出這份補償;即使是在最小的罪上,得罪了一位至高、無限的上帝,罪人的付出都必須是具有無限大價值之補償。罪人顯然本身沒有能力償還如此高的代價;人既不能自償己罪,補罪的行動又勢在必行,上帝便為人預備了補罪者。安瑟倫視上帝所預備的補罪者為「恩賜」,是一個禮物 ,只有上帝才能作這樣補償,祂賜下自己的獨生愛子,為人類擔負補贖的責任。綜合上述論證歸納

 

    上帝創造世界,顯出祂的本性。創造人類,使人在永恆中與之團契。

    上述目的,因為人的犯罪,成了人與上帝之間的阻礙。

    人類需要救贖,好讓創造的自然秩序得以恢復;恢復人類受造原初的狀態。

    所需補償,超越人所能之償付。

    基督道成肉身,十架受死,罪人得赦,使人與上帝之間相交道路再次通暢。

 

安瑟倫的論證相當有力,但卻有其弱點。首先,他僅以自己的背景來解釋上帝的救贖,即盛行於當時羅馬天主教會內懺悔制度。此外,他似乎把基督救贖的工作,全放在十字架上解釋,卻忽略了基督的一生、復活也是必須的。

安瑟倫本體論論證

 

安瑟倫被稱作「經院哲學之父」,首先提出本體論論證。就理性與信仰的關係而言,他認為理性的思考必須符合信仰的原則。「我決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因為我相信;除非我信仰了,我決不會理解。」《證據》(Proslogion)第一章。

 

《獨白》(Monologium)中談到,上帝的觀念實際上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靈中。儘管《聖經》裏的「愚頑人」在心裏說「沒有上帝」(詩篇14:1),這種說法本身便證明他心中也有上帝觀念的本義,因為「上帝」的概念本身就代表了它的存在。

 

他試圖訴諸理性的方法,證實上帝的存在和屬性,並在柏拉圖的觀念論及奧古斯丁對上帝的理解中,找到論述材料。柏拉圖稱普遍觀念,不只在人的思想中存在,並且在現實世界中也具有實質之存在,即是實名論(Realism)。也就是說,在我們自己的思想裡,原本就具有一個絕對完美的實體概念,而這個「完美的」所包含的就是存在,所以上帝存在 。再就「上帝」這字的本身,這個名的本質,就包括了存在。因此,上帝存在於我們的觀念中,也存在於實體中。

 

在《證據》(Proslogion)中,安瑟倫僅僅藉「上帝」的概念,就證明上帝的存在,並提出本體論的重要內涵:「我們不能夠想像得比它更大的東西,他就存在。」《證據》第二章。

 

所謂的上帝就是「無法設想比它更偉大或更完美的那一位存在者」,這是安瑟倫本體論證的邏輯前提。上帝是一切存有的原因,但祂自己卻不以任何他物為其原因,祂是「憑自身」而存在。即當本質上是最真、善、美的時候,那就是存在;當存在和本質相同的時候,那就是上帝。但若「最完美者」僅存於意識,而不存見於現實時,便不是最完美之存在。因為它還可以讓人思想一個更完全,且兼具觀念之存在與現實的存在者。因此,最完全者之概念不但具有思想上之實在,且須具有絕對之實在。

 

在安瑟倫的論述中,以「最完美者」之概念,證明最完美者之現實存在,然而「最完美者」之概念為一思想,是建構在精神上的實質,即人的意識當中。而人對上帝的認知僅是心智直覺及客觀現象(絕對者之存在)之存在 ,他將「理想中的存在」與「現實中的存在」混為一談。安瑟倫的本體論論證,遭到了不少經院哲學家的批評,其中一位法國馬牟節的僧侶高尼羅,以匿名出版的《為愚人辯》(Pro Insipiente)。綜合他對安瑟倫本體論的批評:「從思想與實體予以區別,我們或許儘可意想或想像一個實體,但此一實體儘可不全存在。」 高尼羅指出理解的東西並非等於真實的東西,心靈中的存在未必等同現實中的存在。高尼羅身為僧侶,顯然不是無神論者。其相關批評只是挑剔安瑟倫本體論證上的邏輯破綻,並無意否認上帝的存在,卻使後人意識安瑟倫本體論證的不圓滿,從而轉向更嚴謹的認識論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