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布真
(司布真于一八九二年新年那天在孟敦所傳的信息)
過了新年之后,我們就瞻望未來的一年,我們所看到的是什么呢?我們能拿一個望遠鏡,讓我們看到一年后一些所可能發生的事嗎?我想不能。我們對面前所將
要發生的事件毫無所知,我們的生死,或是我們朋友的生死,或是我們工作的改變,或是身體的健康或疾病,我們都不知道,這些事情對我們是隱藏的,而那是何等
的恩慈!如果我們預先見到我們最好的祝福,那么當我們耐心等候這些事發生時,就失去了它們的新鮮性與完美性。期望要使我們感到疲倦,熟稔要生出輕視。如果
我們預先見到我們的困難,那么我們就在這些困難來到之先,憂心忡忡,在那挂慮當中,我們就失去了我們現有的快樂。在我們和將來之間懸挂一幅幔帳,那就是主
的憐憫,因此我們就讓這個幔帳懸挂起來吧!
可見的將來
雖然如此,一切的事情還不都是隱藏的,有些事情我們仍可清楚看到。我說"阿門",我的意思是指著那些眼睛已經睜開的人說的,因為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真
正看見。有一位女士對特納先生說:"我時常看望那個前景,但我從來沒有看見你把它放在你的圖畫中。"這位大藝朮家簡單回答說:"你愿意你能看見嗎?"要用
信心的眼睛仰望將來,信的人比那不信的人能看見那更多隱藏的事。我用几句話來告訴你,在這未來一年之內,所看見的是什么。
第一,從一八九二年一月一日到一八九三年一月一日我看見了一條道路,我看見了由神的預知所打開的一條大道﹔在這條大道上,在將來沒有一件事是出于機遇
(偶然)的,沒有一只麻雀可以落在地上,沒有一根頭發的脫落是出于偶然,在人生中一切所發生的事都有神的安排與指定。在所走的道路上每一個轉彎,在路上每
一塊石頭,清晨每一滴甘露,或在晚間落在路旁草上的霧水,都在神的計划之中。我們不是越過人跡未到的曠野,主耶和華本著祂無謬的智慧與無限的慈愛已經立定
了我們的道路。"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他的道路耶和華也喜愛"(詩卅七23)。
第二,我看見了神所預備的引導在一路上陪伴著我。我們要歡喜快樂的對祂說:"你要用訓言導我們。"祂等候著與我們經過整個路程。"耶和華在你面前行﹔
祂要與你同在,祂不能使你失望。"我們沒有被丟下經過人生的旅程,就好像經過孤獨的曠野,因為耶穌說:"我不留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再來到你們那里。"
雖然我們會失去父母以及我們最親愛的朋友,但我們還有一位主,祂具有我們的性情,祂要永遠與我們同在。像人子的那一位,仍然走在信者的生命路上,每一
位真信者要從曠野走上來,依靠那愛我們的主,有二、三個人奉祂的名,就在這屋中聚集,就感覺到主耶穌的同在,我相信在這一年當中,我們要感覺到主的同在,
不拘是在鳥語花香的季節,或是在黑云滿布的歲月中,也都感覺到主的同在。
第三、在道路與引導者之外,我憑信心的眼睛清楚看到行走此路的力量。在這一年整個的路程當中,我們要遇到歇息停止的地方,在那里我們可以休息,吃點東
西,然后盡情唱著"祂使我們的靈魂蘇醒"。我們將要有夠用的能力,當我們需要的時候能力就來了。神一切充足的旨意,不能叫那靠祂的人失望。當我們來到一個
地方,要換一換我們肩頭上重擔的時候,我們就來到一個得能力的地方。如果主要加增我們的重擔,祂就要加增我們同等的能力。主要對每一個信祂的人說:"你們
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在你還沒有覺得你要去死的恩惠:"那將怎么樣呢?"你還沒有死,當你仍然處理事務以及生活上本分的時候,要仰望神,得到祂的
恩惠來應付一切。當你的生命終結時,你惟一的思想就是要到達永遠的彼岸,那時你要仰望神,就是你的救主在你死的那一刻賜給你死的恩典。當我們人的力量衰竭
時,我們就盼望神的力量來到,我們每天所需要的力量,每天賜給我們﹔我們的燈要時常點著,不要讓我們現在的軟弱來限制以色列的聖者。在我們人生的旅程中都
有些阻礙,經過這些試煉以后我們必到達天城。當我們離開這世界的時候,有無數的天使要保護著我們。天父所供給我們的恩惠是永遠不會失敗的。
第四、最清楚的是看見了在我們所走的路上所發生的一切事,都有神大能的管理。"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我看見一只
奇妙的手在運行,使疾病的刀劍變為更正的犁頭。借著神的奇妙作為,苦變為甘甜,毒變為良藥。這一切對你都不構成傷害,對于信心軟弱難以接受的人之應許,對
于蠻有信心的人卻發現那是真實的。因為有耶和華幫助我們,誰還能敵擋我們呢!看見耶和華為我們的旌旗,并有神是我們的元帥,那是何等的喜樂!因為沒有邪惡
的事臨到我們,本著這個信心開始我們新的一年。
最后一件事,那就是在這一年之中我們相信神必要在我們中間得榮耀。如果我們了解人生最高的目的,我們就達到最高的喜樂。得蒙重生之人的喜樂,就是想到
神能從我們這卑微人的身上得著榮耀。"神就是光",我們對神的光亮無以復加,但是我們能把神的光反射出來。當主的光照射在我們身上時,我們就將那光投射在
黑暗之處,使那些坐在死蔭幽谷的人,可以在主耶穌里得到喜樂。我們深愿神在過去的一年中,在我們身上得著榮耀,但是我們也深信在未來的一年中,祂要在我們
身上得著榮耀,但是我們也深信在未來的一年中,祂要在我們身上得到更多的榮耀,不論自動的或被動的,都要能榮耀神,我們就心滿意足了。當我們一生的故事寫
成的時候,凡念這故事的人,不以為我們是"白手起家"的,乃是神手所作的工,彰顯祂的恩典。我們都盼望在我們身上,都有這樣的成就。不要有人在我們身上看
見泥土,乃要看見窯匠的手。他們論到一個人說:"他是一個好傳道人。"但論到另外一個人他們說:"我們從來沒注意他怎樣講道,但我們覺得神是偉大的。"我
們愿意我們整個生命為祭物,成為一座香壇,繼續不斷地發出香氣,達到至高者面前。哦,我們愿意在這一年之間內要贊美神,巴不得我們的生命成為崇高而又謙虛
的歌唱!我們贊美的生命將永不停止,一直繼續到永遠。心中充滿了歌唱與贊美,我們要升到耶和華的山,只等我們來到至聖所,在那里我們要蒙著臉,用無限的贊
美,跪倒在尊嚴的神面前。愿在這一年之內,耶和華與你們同在!阿門。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0/25出生之基督教人物
🕊 ️ 一、約翰 ‧ 歐文( John Owen, 1616–1683 )【部分傳記記載為 10 月 25 日受洗日】 📍 出生地:英格蘭牛津郡 📖 身份:清教徒神學家、牧師、牛津大學副校長 貢獻: 改革宗清教徒中最具學術深度的神學家之一。 ...
-
📖 書名: Table Talk (德語: Tischreden ) ✍ 作者: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
-
十六世紀的歐洲,因著宗教版圖的重整,爆發了多次的戰爭。其中最後、也是最無意義的一場為1618至1648的「三十年戰爭」。戰爭分為四個階段,範圍從波希米亞、蒙羅維亞,一路擴大至整個歐洲,危害極甚。就德國而言,這次戰爭殺戮了全德2/3的人口,舉目所見田野荒蕪,工商摧毀殆盡,淒涼之...
-
🕊 ️ 一、詹姆斯 ‧ 庫克( James Cook, 1728–1779 ) 📍 出生: 1728 年 10 月 27 日,英格蘭約克郡 📖 身份:英國探險家、航海家 ⚠ ️ 雖然他不是神職人員,但在教會史中,他的航行間接開啟了基督教在太平洋島嶼的宣教...
-
使徒約翰是伯賽大人(約 1:44;可1:19) 父親:西庇太,是個漁夫 母親:撒羅米,是愛主的姊妹(路 8:3;太27:56;15:40;可16:1) 哥哥:雅各,也是十二使徒之一,他是十二使徒中首位殉道(徒 12:1) 而約翰則是最後離世的。 ...
-
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前1世紀末古羅馬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國家。羅馬王政時代末期,出現塞維 ‧ 圖里阿改革,隨之羅馬進入階級社會,形成羅馬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具有明顯的貴族專政性質。 共和國的最高行政權由執政官掌握,執政官有二名,從貴族中選出,任期一年,平時有行政、司法權,戰...
-
黑暗時代產生的由來 在「 羅馬 和平」的盛世, 羅馬帝國 北邊的疆界,僅止於 萊因河 和 多瑙河 一線,廣大的中 歐 和北 歐 地區還住著許多野蠻民族,如 日耳曼 人( Germans )、 北蠻 人(Northmen) 和 斯拉 夫 人(Slavs)等。 到了西元四...
-
在十八世紀,英國興起了若干自由傳道者(evangelists)。他們並非受雇於主流的英國聖公會的體制之內,甚至未曾受過正規的神學訓練。 自由傳道者由於不在聖公會的體制中,便不受任何牧區的約束。在這以前,英國教會有嚴格的牧區觀念,每個牧者都有其隸屬的教堂及牧區,他們的工...
-
亨利馬廷(Henry Martyn) 1780-1812 , 藉着死 ,
-
約在公元 150 年生於希臘的雅典,他也如奧古斯丁一樣,經過漫長的尋覓才找到心靈的歸宿。在皈依之前,他曾周遊各地,拜訪名師,最後在亞歷山大遇到當地教理學院的創始人 Pantenus ,深受他吸引、感染,以致留在亞歷山大進行研究、講學,凡二十多年,直至教難興起,才迫不得已離...
-
【人生的命運和歸宿】 王明道自小對死亡懼怕,六到九歲時已經開始為死亡問題擔憂:「我怕死,但我知道遲早不免於死。我求長生,但我知道不會得到長生。我悲觀,我失望,沒有人給我帶來安慰與喜樂!每逢讀書或玩耍的時候也是興高采烈,但一想到人生的歸宿,就感覺痛苦萬分!」 他時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