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台灣宣教之父(1872–1901)
台灣牙醫學與醫療宣教先鋒
本色化宣教典範(Incarnational
Mission)
✨ 一、呼召與背景(出發前)
- 1844 年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
- 從小感受上帝呼召,要對「遠方的異文化民族」傳福音
- 加入加拿大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
- 曾在蘇格蘭與普林斯頓接受神學訓練
- 聽聞台灣北部未傳之地後深受感動
他在差會面前的宣告成為著名名言:
「Where shall I go? The people in the North of
Formosa need the Gospel.」
於是出發前往福爾摩沙(台灣)。
✨ 二、抵達台灣:1872 年(淡水)
1872 年 3 月 9 日,馬偕抵達淡水,他遇到:
- 沒有教會
- 語言不通
- 民眾不接納
- 外國宣教師常遭懷疑甚至攻擊
但他立即採取了一種罕見而深刻的策略:
🧭 馬偕宣教策略(核心):「住在人中間」——道成肉身神學
這是馬偕最突出的特色:
- 學台語(河洛語):一年內可用台語傳講福音
- 住在民眾身邊,不住洋樓
- 採納本地飲食、穿著、生活方式
- 娶台灣女子(張聰明)為妻——文化深度融合
- 使用台語進行教導與牧養
他不是住在外國人聚集地,也不是遠距離傳道,而是深入地方。
馬偕實踐了「道成肉身式宣教」,反映了基督捨身、住在民間的精神(約 1:14)。
✨ 三、醫療宣教開始:拔牙、傷口處理、村落巡迴
馬偕不是正式醫師,但具有醫療技術,擅長:
- 拔牙(生平拔牙超過 21,000 顆)
- 基礎外科急救
- 皮膚病與傳染病照護
- 施打疫苗
- 教導衛生知識
他採取「巡迴宣教 + 醫療的組合」:
🏃♂️ 淡水—基隆—宜蘭海岸線巡迴
- 騎馬或步行
- 到村落開佈道會
- 當場拔牙、醫治病者
- 宣講福音,建立聚會點
- 訓練本地傳道者
此模式後來成為北台灣教會最早的拓殖方式。
✨ 四、面對逼迫與阻力(1872–1875)
馬偕遭遇極大反抗:
- 民間宗教勢力指控他「惑眾」
- 有村落拒絕他入內
- 有人往他身上丟石頭
- 宣教據點多次被破壞
- 信徒遭社會排斥、被趕出家門
但馬偕的反應是:
- 以愛心和醫療回應
- 不以暴力對抗
- 以忍耐與溫柔前行
反映出彼得前書 2:23 的精神:
「他受辱罵不還口;受苦也不說威嚇的話。」
✨ 五、建立北台灣宣教中心
1. 🏫 牛津學堂(The Oxford College)1876
加拿大牛津郡信徒捐款興建。
這是台灣北部第一間西式神學與教育機構。
訓練:
- 傳道人
- 教師
- 醫療助手
- 福音巡迴隊
這是一個能夠「複製宣教者」的中心。
2. 🏥 醫療事工系統化
雖非正式醫院,但馬偕設立:
- 醫藥房
- 牙科診療區
- 衛生教育
- 行動醫療隊
→ 奠定了後來馬偕醫院的基礎。
3. ⛪ 教會建立
30 年間建立:
- 60 多間教會
- 幾百名受洗者
- 多位受訓傳道
- 北台灣全面性的教會網絡
✨ 六、深入宜蘭、偏鄉與泰雅族山區(1870s–1890s)
馬偕突破北部平原,深入:
- 宜蘭平原
- 頭城、員山
- 蘭陽沿海村落
- 泰雅族部落
此為最危險的行程:
- 山區路況險峻
- 外國人易受攻擊
- 疾病多、生活艱苦
但正是在這些地方,許多人第一次聽到福音,也第一次接受醫療。
✨ 七、文教貢獻與家庭生活
📘 1. 編寫《教會問答》(教理問答)
使台灣信徒能用自己的語言學習信仰。
📚 2. 推動婦女教育
張聰明女士成為第一位「台灣牧者妻子+宣教同工」,共同服事婦女與孩童。
👨👩👧 3. 家庭即宣教見證
他的婚姻是跨文化宣教的重要象徵,使台灣人看到:
基督信仰不是外國宗教,而是可以成為台灣人的生命。
✨ 八、晚年、病痛與離台(1901)
1901 年罹患鼻咽癌,病痛嚴重,但仍然:
- 每天講道
- 持續巡迴
- 訓練學生
臨終前一句話深具神學重量:
「我願留在台灣,死在台灣,葬在台灣。」
1901 年 6 月 2 日安息主懷,葬於淡水。
✨ 九、馬偕的宣教神學精華(總結)
1. 道成肉身(Incarnation)宣教
與人民同住、說人民的話、吃人民的食物、娶台灣女子。
2. 醫療與福音不可分
拔牙、治病 → 打開人心 → 建立教會。
3. 教育與傳道並重
牛津學堂 = 宣教永續化。
4. 與弱勢同行
偏鄉、原住民、貧苦者為優先。
5. 苦難與堅忍的牧者
遇逼迫仍以溫柔回應,活出基督樣式。
✨ 十、馬偕對台灣的永恆影響
- 北台灣現代教育起源之一
- 北台灣醫療體系根基
- 台灣牙醫學先驅
- 淡水與宜蘭地區的基督教文化啟蒙
- 本地化(Contextualization)宣教最成功典範
- 成為長老教會本色化神學的根基
今天的:
- 馬偕醫院(台北、淡水)
- 真理大學(源自牛津學堂)
- 北部長老教會網絡
都源自馬偕的宣教。
🕊️ 總結一句話
馬偕不是來「教台灣人」,而是來「成為台灣人」;
不是用醫療交換福音,而是用生命活出福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