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荷蘭重洗禮派頒布《多特憲章》

 

 

📜 《多特憲章》(Dordrecht Confession of Faith, 1632

頒布日期:1632 4 21 (荷蘭多特主教會議)
11/16」是部分教會年表中的紀念日,但正式頒布時間是 1632 4 21
👉 若你用於教會課程,建議採用正式日期。


一、什麼是《多特憲章》?

《多特憲章》是 重洗禮派(Anabaptists)最重要的信仰告白之一,由 門諾會(Mennonites)與弟兄會(Brethren)領袖於荷蘭多特(Dordrecht)所制定。

它是 阿米什(Amish)與門諾派至今仍奉行的標準信條

📌 它不同於 1618–1619 的「多特會議」與「多特信條(五大要點)」
👉 那是改革宗的預定論與抗議派的爭議
👉 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文件


📖 二、背景:為何需要《多特憲章》?

16–17 世紀的再洗禮派在歐洲遭受:

  • 天主教迫害
  • 盧德宗與改革宗迫害(他們接受嬰兒洗,但再重洗禮派拒絕)
  • 被視為政治威脅(拒服兵役、拒宣誓、強調教會純潔)

重洗禮派群體逐漸分散於瑞士、荷蘭、萊茵地區,多特其實成為避難與聚集之地。

《多特憲章》的出現是為了:

  1. 彙整他們的核心信仰
  2. 在迫害下維持教會合一
  3. 向外界表明「我們不是政治叛亂者」
  4. 釐清與再洗禮派激進分子(如明斯特暴動)切割

📚 三、內容重點(全 18 條)

《多特憲章》比《亞他那修信經》《施泰爾堡條款》更強調實踐面,主要包括:


1. 三一上帝與救恩(條 1–7

  • 相信三一真神
  • 相信救恩唯獨藉基督
  • 信心必表於生活與悔改

2. 信徒受洗(條 8

  • 明確否定嬰兒洗
  • 強調「成年信仰告白後的浸禮」
  • 表達與路德宗、改革宗的主要分歧

3. 愛筵與主餐(條 9–10

  • 主餐非形式儀式,而是團契與彼此服事
  • 強調信徒相交生活(koinonia

4. 聖潔生活與教會紀律(條 11–12

  • 教會是「與世界分別」的群體
  • 嚴格執行教會紀律(Ban / Meidung
  • 犯大罪者需悔改才能復和

5. 非暴力與和平主義(條 13–17

這是全文件最具特色的部分:

  • 拒絕戰爭
  • 拒絕擔任軍職
  • 拒絕任何暴力
  • 拒絕使用政府權威來逼迫異己
  • 拒絕宣誓(基於馬太福音 5:34
  • 主張耶穌的登山寶訓應被字面遵行

直接導致後來 Amish Mennonites 和平主義、非暴力、簡僕生活、拒絕世俗權力結盟 等傳統。


6. 終末盼望(條 18

  • 相信身體復活
  • 相信最後審判
  • 強調忠心與聖徒傳承

🕊四、影響

1. 門諾會 / 阿米什的核心信條

至今仍是:

  • Amish
  • Old Order Mennonites
  • 部分弟兄會

最重要的信仰文件。


2. 現代和平神學(Pacifism)之基礎

影響:

  • Quaker(貴格會)
  • Baptist Peace Fellowship
  • 20 世紀的甘地、馬丁路德金
  • 福音派和平主義運動

3. 教會國家分離思想

再洗禮派的政治神學深深影響:

  • 宗教自由
  • 良心自由
  • 為信仰受迫害者倡議
  • 北美憲法思想(透過抵達美國的門諾移民)

沒有留言: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宣教過程〉

    北部台灣宣教之父( 1872–1901 ) 台灣牙醫學與醫療宣教先鋒 本色化宣教典範( Incarnational Mission ) ✨ 一、呼召與背景(出發前) 1844 年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 從小感受上帝呼召,要對「遠方的異文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