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宣信的新起頭
許多人對於宣信經歷神醫這件事,抱批評和懷疑的態度,有的人甚至明確的拒絕他這種所謂「有問題的教導」。當他接受浸禮以後(按:他之前接受的是點水洗禮,而不是浸禮),更激怒了宗教人士。除此之外,他越來越感到乏力,因為他所牧養的會眾無法接納在街頭接受救恩的新移民。至終,他得著引導而離開了牧師這個有保障、有名望的職位。
接著,宣信獨自開始在紐約市傳福音,他不但仰望主保守他的健康,也信靠主供給他每日的飲食。對他的妻子而言,這是一個很為難的試驗,她很難跟隨宣信這些「不切實際」的追求。
宣信和一個七人小組開始為紐約市的福音禱告。這個小組一直在成長,開頭是週間在他家中聚集,至終租場所開始有主日聚會。這一群弟兄姊妹有一個負擔,就是把失迷的人帶到救主面前。他們在試驗和錯誤中學習,主一直祝福他們的勞苦,因此人數就增加了。在他們中間,從低階級到高階層的人都有。宣信在帶領的時候,脫離了從前阻礙他往前的保守傳統,而建立起一個屬靈的、滿有能力的聚會生活。至終,宣信所要的工作中心建立起來了,從這個中心打發許多工人出去。
宣信對每個肢體都能盡功用很有負擔,他常常為此禱告,也鼓勵許多人進入這個負擔。藉著他對主的信心和奉獻,許多人被主興起來加入服事,但在服事之前,都必須要接受某一種訓練。他們常常舉行街頭聚會,建立救護工作,在醫院和監獄裡傳福音,為一些水手舉行特別聚會,開辦孤兒院和貧民診所,也在兒童、青少年和移民團體中工作。宣信出版了《遍地福音》(The Gospel in All Lands),這是北美第一份有插圖的宣道雜誌。宣信本人也受邀到一些大的團體中,例如開西大會(the Keswick conventions),講關於更進深的基督徒生活。他所傳講的,包括生命的豐富,醫治,家庭,以及各地宣道的福音工作。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馬偕宣教與福音本色化(Contextualization)》
✨ 一、什麼是福音本色化( Contextualization )? 福音本色化 = 讓福音「道成肉身」地進入一個文化,使人以本地的語言、符號、習慣理解福音。 其神學根基來自耶穌: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 1:14 ) 這節經文本身...
-
加爾文棄絕慈運理的聖餐看法,他認為慈運理的看法是「不尊敬的」。他也堅決棄絕路德所主張那 “ 基督真正臨在於聖餐之中 ” 的教導。他認為路德的聖餐論還是屬於教皇的 ( 簡單的說,還是屬於天主教的 ) 。他自己的看法是處在路德與慈運理之間。 他相信聖餐的奧秘...
-
蘇梭亨利( HenrySuso )說:「親聆悅耳琵琶是一件事,而風聞琵琶悅耳則是另一件事。」 我們也可以照樣說,人內在獲聆真理是一件事,而風聞其事則是另一件事。 我不想損毀任何人的真實性宗教經歷;寧可說:在注重表面...
-
亞他那修在埃及沙漠中,寫作反對 「 亞流派 」 的信仰立場,進深解釋 「 尼西亞信經 」 中 「 同本質 」 的真正意義。 他從 350 年起,就致力講述寫作指明 「 亞流派 」 異端危害教會的真相。而巴西流主領的 「 本質相似派 」 ,經過數年鬥爭之後,...
-
荷蘭宗教改革的進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改革思想的傳入( 1520–1540s ) 路德與慈運理的著作透過印刷與商業網絡傳入低地國。 鹿特丹的伊拉斯謨以人文主義批判教會腐敗,間接為改革運動鋪路。 初期信徒多為城市工匠、商人及部分貴族。天主教...
-
📖 書名: Table Talk (德語: Tischreden ) ✍ 作者: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
-
作者:廖元威(中華信義神學院專任老師兼學務長) 從兩千年基督教發展史來看,教會與政權之間的互動一直是令人注目,且與基督徒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除了初代教會常須面對「凱撒是主」與「基督是主」 生死攸關的抉擇外;中世紀的教會,因著教廷宣稱教權高於政權(或教皇權勢遍及政教兩個領...
-
「向上帝求大事,為上帝作大事」是威廉 • 克理的座右銘。這個要求很高,但若是從這目標中減少一些,他的服事就可能變成微不足道了。 1801 年,克理在抵達印度 8 年後,完成了第一版孟加拉語新約聖經,同時成為加爾各答一所學校的語言老師。 ...
-
(本文摘自 http://www.cclw.net/other/jhgrpx/10/chapter7.html ) 宗教改革基本上是教義的改革,而非生活方式的改革。在宗教改革的兩側,出現四個運動實際影響宗教 改革之落實。十六世紀末的亞仁特(Johann Arndt...
-
誰是巴文克? , 認識巴文克 , 巴文克思想中的自然法 , 巴文克思想中的兩國論 , 真的有「兩個巴文克」嗎? , 巴文克的神學精神 , 巴文克的聖經論 ,
-
性情優柔寡斷 , 返回加帕多家後,貴格利在不大情願下受按為長老,目的是幫助他作主教的年老父親。 其講道篇( Oration II ),被譽為教牧神學經典作。貴格利後來又在不願意的情況下被推為主教。貴格利有辯才深為皇帝狄奧多西一世( Theodosius I, 3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