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重洗派其與改革宗、路德宗、天主教的比較

 

 

🔍 總覽比較表

神學主題

《多特憲章》 (重洗派)

改革宗

路德宗

天主教

權威來源

唯獨聖經,強調「字面遵行耶穌教導」

聖經最高權威;以改革宗神學傳統解釋

聖經+信條(路德小要理)

聖經+聖傳+教會教導權

洗禮觀

信徒受洗(拒絕嬰兒洗)

嬰兒洗(立約家庭)

嬰兒洗

嬰兒洗(聖禮重生)

教會觀

純潔教會(信徒組成)

立約群體、可含未重生者

「可見與不可見教會」並存

聖事教會(sacramental church

和平主義

拒絕戰爭、拒服兵役、拒宣誓

允許政府行使武力(兩國論)

政府擁兵權,基督徒可服兵役

正義戰爭論(Just War

主餐觀

象徵/團契餐

屬靈實在臨在

真實臨在(非變質說)

變質說 transubstantiation

救恩觀

重視門徒生活、行動與順服

預定論、唯獨恩典

唯獨恩典、信心得救

信心+行為(由恩典帶出)

教會紀律

嚴格,禁戒(BanMeidung

有紀律,長老制度

有紀律但較寬鬆

教會法典

教會與國家

完全分離

國家受上帝治理,但可合作

兩國論:屬靈/屬世分開

中世紀:教會高於君王;現代:承認分離

=《多特憲章》的獨特而重要之處


📘 一、洗禮:最核心的分歧點

🔸《多特憲章》

  • 只接受 信徒受洗(成人信仰告白後)
  • 嬰兒洗毫無效用
  • 根據大使命:先信後受洗

因此被稱為「重洗派」(Anabaptists


🔸改革宗(Calvin

  • 支持 嬰兒洗
  • 原因:立約家庭(如割禮)
  • 洗禮是「立約記號」,不保證重生

🔸路德宗

  • 嬰兒洗
  • 洗禮本身具有救恩應許(信心的工具)

🔸天主教

  • 嬰兒洗
  • 「洗禮重生」:赦罪與聖化

📘 二、教會與國家的關係:最尖銳的差異

🔸《多特憲章》

徹底拒絕基督徒參與政府、軍隊、宣誓
拒絕任何形式的武力
教會與國家必須完全分離

這是後來美國憲法「宗教自由」的重要思想來源之一(透過門諾會、美國阿米什)


🔸改革宗

  • 教會與國家可以合作(如日內瓦)
  • 政府可維護宗教秩序
  • 但屬靈權柄屬於教會

🔸路德宗

  • 「兩國論」(Two kingdoms doctrine
  • 政府負責秩序
  • 教會負責福音
  • 信徒可以從軍、從政

🔸天主教

  • 中古:教宗權高於君王
  • 近代:承認政教分離,但仍保留道德指導

📘 三、主餐觀:聖禮理解的根本差異

🔸《多特憲章》

  • 以團契、愛筵為主
  • 強調道德與群體生命
  • 象徵/紀念觀最接近茨溫利

🔸改革宗

  • 「屬靈臨在」
  • 基督在聖餐中真實臨在,但方式是屬靈的

🔸路德宗

  • 聖餐中基督「實質臨在」
  • 非天主教的變質說,而是「共存說」(consubstantiation

🔸天主教

  • 「變質說」麵餅與酒變成基督的身體和血
  • 聖禮本身具有超自然效力(ex opere operato

📘 四、基督徒生活與聖潔

🔸《多特憲章》最強調「門徒生活」**

  • 照字面遵行耶穌登山寶訓
  • 不報復、不爭訟、不起誓
  • 教會須保持純潔,罪人必須悔改與復和
  • 愛仇敵、和平、簡僕生活

這是 再洗禮派特別強調的倫理神學


🔸改革宗

  • 上帝的主權與選民確據
  • 聖潔是成聖果效
  • 強調教義、系統神學

🔸路德宗

  • 強調信心中的自由
  • 善行是因信而行的果子
  • 較少規範生活細節

🔸天主教

  • 聖禮+善行+靈修操練
  • 強調德行神學、教會傳統、修道生活

📘 五、教會紀律

🔸《多特憲章》

最嚴格:Ban(禁戒)、Meidung(回避)制度

  • 犯大罪者可能被隔離
  • 教會盼其悔改後復和
  • 目標是保持教會純潔

🔸改革宗

  • 有紀律制度(長老會)
  • 逐出會籍,但通常不隔離社交生活

🔸路德宗

  • 有紀律但較寬鬆

🔸天主教

  • 有教會法、懺悔、逐出教會
  • 不強調社會隔離

🎯 總結:三大傳統與《多特憲章》的根本差異點

《多特憲章》最突出的特色:

  1. 信徒受洗(反嬰兒洗)
  2. 非暴力、和平主義
  3. 教會與國家的徹底分離
  4. 嚴格的門徒生活與教會紀律
  5. 主餐與教會生活的社群化導向

這些使重洗派在改革宗、路德宗、天主教之間獨樹一幟。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宣教過程〉

    北部台灣宣教之父( 1872–1901 ) 台灣牙醫學與醫療宣教先鋒 本色化宣教典範( Incarnational Mission ) ✨ 一、呼召與背景(出發前) 1844 年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 從小感受上帝呼召,要對「遠方的異文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