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

講道設計模板

 

 

1. 經文選定 (Text Selection)

  • 經文範圍:___________
  • 文學類型:___________ (敘事/詩歌/律法/先知/智慧/福音/書信/啟示)
  • 神學主題初步印象:___________

2. 釋經 (Exegesis) Perkins「解釋」

  • 原文觀察(字義、語法、動詞時態、結構):___________
  • 歷史背景(作者、受眾、處境):___________
  • 文學結構與重點:___________
  • 關鍵經節或神學焦點:___________

3. 詮釋 (Hermeneutics) Perkins「教義」

  • 經文中的核心教義 / 神學要點:___________
  • 與整本聖經的關聯(救贖歷史脈絡、基督為中心):___________
  • 今日教會的神學意涵:___________

4. 駁斥 / 批判 (Refutation / Critique)

  • 經文要駁斥的錯誤觀念 / 當代文化挑戰:___________
  • 常見的誤解 / 錯誤應用:___________
  • 今日文化或教會中需要矯正的地方:___________

5. 應用 (Application) Perkins「應用」

🎯 聽眾分類(Perkins 的「分眾應用」)

  • 未信者:___________(呼召、警戒、福音邀請)
  • 尋求者:___________(鼓勵、引導、解答疑惑)
  • 初信者:___________(基礎教導、安慰、建立信心)
  • 成熟信徒:___________(勉勵、挑戰、差遣)
  • 偽善者 / 冷淡者:___________(責備、喚醒、悔改的呼召)

📌 具體應用問題

  1.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 上帝是誰
  2.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 我們是誰
  3. 這段經文呼召我們 如何生活
  4. 這段經文如何 指向基督

6. 講章結構 (Homiletics Outline)

  • 引言:抓住聽眾的問題/需要
  • 解釋經文:逐步釋經(Perkins Step 1
  • 歸納教義:清楚神學焦點(Perkins Step 2
  • 駁斥錯誤:護教、釐清文化偏差(Perkins Step 3
  • 應用:針對不同聽眾生命狀況(Perkins Step 4
  • 結論:回應呼召,指向基督,呼籲聖靈改變生命

7. 屬靈操練(講道人準備)

  • 為講章的禱告重點:___________
  • 自我省察:這信息如何先對我說話?___________
  • 講道人需要悔改 / 順服的地方:___________
  • 為會眾代禱:___________

📌 總結
這個模板結合了:

  • 加爾文講道 = 上帝的話語的彰顯
  • Perkins四步驟(解釋教義駁斥應用)
  • 現代講道學加入 hermeneutics(詮釋)、cultural critique(文化批判)、contextual application(處境化應用)。

 

現代講道學與 Perkins/加爾文的關聯圖

 

flowchart TD Calvin["加爾文 (Institutes)
📖 講道 = 神話語的彰顯
📖 講道是恩典管道
📖 講道人必須蒙召"] --> Perkins["William Perkins (The Art of Prophesying)
📝 講道 = 預言 (prophesying)
📝 四步驟:解釋 → 教義 → 駁斥 → 應用
📝 應用 = 講道的靈魂,分眾施教"] Perkins --> Puritans["清教徒講道學
🔥 『講章應用』成為核心
🔥 養成強烈的牧養性講道傳統"] Puritans --> Modern["現代講道學 & 詮釋學"] Modern --> FeeStuart["Fee & Stuart《How to Read the Bible for All Its Worth》
📖 強調上下文解經
📖 不可跳過應用
📖 延續 Perkins『應用是靈魂』的精神"] Modern --> Brueggemann["Brueggemann《Genesis》《Preaching as Re-imagination》
📖 講道 = 與文化的對話
📖 延續加爾文『講道是教會生命』
📖 同時加入語言-想像力維度"] Modern --> Contemporary["當代講道學 (如 Narrative Preaching, Missional Preaching)
📖 更強調『聽眾處境』
📖 與 Perkins 的分眾應用形成呼應"] 

  1. 加爾文

    • 奠定講道的神學基礎 → 講道是上帝設立的恩典管道。

    • 講道人 = 上帝話語的僕人,必須蒙召、被差遣。

  2. Perkins

    • 把加爾文的神學操作化。

    • 四步驟模式(解釋 → 教義 → 駁斥 → 應用),特別強調應用。

    • 講道不只是「釋經」,而是「牧養」。

  3. 清教徒傳統

    • 繼承 Perkins,把「應用」變成清教徒講道的特色。

    • 強調生命改變與敬虔生活。

  4. 現代講道學

    • Fee & Stuart:繼承改革宗「解經 + 應用」的傳統,強調上下文。

    • Brueggemann:延續加爾文的「講道是教會生命」,但注重語言詮釋與想像力。

    • Narrative / Missional Preaching:與 Perkins 的「分眾應用」相呼應,強調 contextualization(處境化)。


📌 總結

  • 加爾文:講道的「神學根基」

  • Perkins:講道的「操作工藝」

  • 清教徒:講道的「屬靈操練」

  • 現代講道學:延伸並 contextualize → 「解經 + 神學 + 應用 + 處境」

 

 

加爾文 vs Perkins 講道觀對照圖

 

 

subgraph Calvin["加爾文 《基督教要義》"]

A1["講道 = 上帝話語的彰顯 <br/>(praedicatio verbi Dei est verbum Dei)"]

A2["權威來自聖經 <br/>聖靈藉講道施恩"]

A3["講道建立教會 <br/>是教會首要記號"]

A4["講道人 = 上帝話語的僕人 <br/>必須蒙召、差遣"]

end

 

subgraph Perkins["Perkins 《講道的藝術》"]

B1["講道 = 預言 (Prophesying) <br/>忠實釋放經文"]

B2["講道四步驟:<br/>解釋教義駁斥應用"]

B3["應用 = 講道的靈魂 <br/>分眾施教:未信者、尋求者、初信者、成熟者、偽善者"]

B4["講道人 = 聖靈裝備的器皿 <br/>需聖潔生活、勤於研經"]

end

 

Calvin --> Perkins


🔑 對照重點

  • 本質:加爾文強調「講道就是上帝的話語」,Perkins 把這具體化為「講道就是預言」。
  • 方法:加爾文注重神學原則,Perkins提出清楚的「講道四步驟」。
  • 目標:加爾文強調教會透過講道被建立,Perkins更細化地針對「不同屬靈光景」給予應用。
  • 講道人角色:兩者都強調蒙召與聖靈,但 Perkins 更著重「講道人生活聖潔、應用智慧」。

📌 總結:

  • 加爾文奠定「講道是上帝設立的恩典管道」的神學基礎。
  • Perkins提供「如何實際操作」的工匠手冊,尤其強調應用的針對性。

 

10/25出生之基督教人物

   🕊 ️ 一、約翰 ‧ 歐文( John Owen, 1616–1683 )【部分傳記記載為 10 月 25 日受洗日】 📍 出生地:英格蘭牛津郡 📖 身份:清教徒神學家、牧師、牛津大學副校長 貢獻: 改革宗清教徒中最具學術深度的神學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