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 星期二

11/16出生之基督教人物

 

 

1. 約翰・威爾克斯(John Wilkes

📅 1727 11 16
🏷英國政治家,屬於英國國教會背景
📍 雖非神職人員,但曾大力捍衛宗教自由與出版自由,影響英美世界的宗教權利觀。

嚴格來說,他不是神學家,但與英國宗教自由歷史密切相關。若你需要純「教會領袖/牧師/神學家」,以下的為主要名單。)


2. 亞歷山大・華倫(Alexander Whyte

📅 1836 11 16
🏷蘇格蘭長老會牧師、靈修作家
📍 以深度講道與靈修作品著稱,如《與聖徒同行》(Characters of the Bible)。
影響近代英語世界的講道與默想傳統。


3. William Thomas Stead(威廉・司提德)

📅 1843 11 16
🏷英國基督徒社會改革家、記者
📍 倡導反人口販賣、禁酒運動及基督徒社會改革;
📍 其「調查性新聞」模式受到福音派社會運動的推動。
與救世軍(Salvation Army)關係密切,支持布斯家族的福音事工。


4. J. Gresham Machen(梅珍)保守派福音主義神學巨擘

📅 1881 11 16
🏷美國長老會神學家、威敏斯特神學院創辦人之一
📍 《基督教與自由主義》(Christianity and Liberalism)作者
📍 爭戰自由派神學,維護正統福音信仰
新正統運動與系統神學研究中極具影響力。

(此人物最適合用於講台、查經引言、教會教育。)

11/17出生之基督教人物

 

 

1. 馬丁斯科特(Martin R. Scott

📅 1863 11 17
🏷英國聖公會牧者、北印度宣教士
📍 在印度長期服事,以原住民族語編寫聖經教材。


2. 威廉梅西麥克肯(William Macy McKutcheon

📅 1888 11 17
🏷美國長老會牧師、宣教士
📍 在中國東北地區(滿洲)從事醫療與教育宣教。


3. Bernard Häring(伯納德哈靈)

📅 1912 11 17
🏷天主教道德神學家
📍《基督徒的自由與忠信》作者,是「良心倫理學」的主要代表。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重要神學顧問之一。


4. Elsie Chamberlain(艾爾西張伯倫)

📅 1910 11 17
🏷英國衛理公會牧師
📍 英國第一批女性牧師之一,推動婦女在教會領導職位的參與。
️ BBC 宗教節目主持人,深具牧養影響力。


5. Jacob DeShazer(雅各德薩澤)杜立特空襲隊成員、後成宣教士

📅 1912 11 17
🏷美國飛行員,後來成為日本宣教士
📍 曾被日本俘虜,在獄中信主;戰後返回日本宣教、建立教會。
其生命見證影響日本軍官三船敏郎(成為基督徒)。

11/18出生之基督教人物

 

 

1. 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 1875 11 18
🏷魯特宗神學家、醫師、音樂家、宣教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 以「敬畏生命」倫理著稱,曾在非洲加彭建立蘭巴仁醫院。
在神學上受自由派影響,但《尋找歷史的耶穌》是關鍵作品,深刻影響 20 世紀耶穌研究。


2. 路易·布萊葉(Louis Braille聖盲者保護者(天主教視為聖德人物)

📅 1809 11 18
🏷雖未正式封聖,但在天主教圈中常被尊為「盲人教育的恩人」。
📍 發明盲文,極大提升視障者識字與閱讀聖經的可能性。


3. William Jessup Jr.(傑瑟普大學創辦家族)

📅 1905 11 18
🏷美國基督徒教育家
📍 其家族設立的 Jessup University 與美國福音派教育密切相關。

《馬偕宣教與福音本色化(Contextualization)》

    ✨ 一、什麼是福音本色化( Contextualization )? 福音本色化 = 讓福音「道成肉身」地進入一個文化,使人以本地的語言、符號、習慣理解福音。 其神學根基來自耶穌: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 1:14 ) 這節經文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