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朝的成立和政治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趕走了蒙古人後所建立的,基督教在明朝算是第三次進入中國。當蒙古人統治中國時,一直以鎮壓的手段對付漢人。而元朝王室在末期時十分腐敗,彼此爭權奪利,政變頻頻發生。因此各地英雄紛紛謀反,最後由朱元璋將元朝的元順帝趕出中國。在主後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為明太祖。中國再次自治,並得到統一。直到主後1644年,滿清侵入中國,明朝滅亡,中國便再次落入異族人手中。
明代的內政可說是腐敗和黑暗的。明太祖的治國方針,是實行君主獨裁的政策。明太祖之前,中國的舊制度是以宰相為全國的政治中心,管理大局,而明太祖繼位以後,廢了宰相這個職位,由王帝自己兼任宰相,直接統管大局。這大大加重了王帝的責任。明太祖的性格堅毅、辛勤、日理萬機,兼任宰相,並不困難。可是明太祖以後的王帝,嬌生慣養,不能勝任宰相的職任,結果禍害無窮,終於走上滅亡之路。
明太祖死後,明成祖繼位。明成祖是很能幹的王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鄭和七次出使西洋,就在此時發生,但是明成祖過份寵信臣官,使臣官掌握刑罰和生殺之權,犯了錯誤。在明成祖死後,國家大權便逐漸落在臣官之手中。王帝的才智和品格亦每況愈下,明朝的政治因而一直敗下去,最後終被滿清所滅。
明朝初期實行開放政策,十六世紀中葉以後就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認為這樣較為安全。所以耶穌會宣教士方濟各即使想進中國傳教,也不得其門而入。到了十六世紀後葉,由於神宗王帝不問朝政,又間接的促使利瑪竇得以自由在中國傳教。由此可見,一國的政治情況和宣教工作,是有很大的關係。
1. 明朝的宗教
明朝提倡的是佛教,這與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有關。朱元璋幼年時曾在寺院當僧侶,後與起義的英雄反抗蒙古人的統治,最終推翻元朝,自立明朝。當他即位後就提倡佛教,而喇嘛教是佛教其中一宗派,故明太祖也供奉,還封喇嘛為國師,明太祖以後的王室,皆信奉喇嘛教。另外明成祖在一次戰爭中,曾經得到一位禪宗僧人的輔助,禪宗是佛教的一派,以致明成祖對禪宗也有好感。
除佛教外,明朝還流行道教,但不如佛教般受重視。明朝亦有一、兩個王帝是篤信道教的,如明世宗,他甚至沈迷在設壇祭神的迷信中,以致多年不理朝政。
當時回教的信徒已分佈在中國各地。如在甘肅、陝西、四川、山西、福建、廣東和雲南。不過回教在明朝並不興旺,只是元朝留下的一些影響而已。
基督教的信仰,就在這樣的宗教氣氛底下傳入中國。這對基督教的發展,肯定是有影響的。
2. 明朝的學說
主要的是王守仁提倡的理學(理性主義)。這學說傳播得很快,當時王守仁的弟子更遍及全中國。可以說明朝的思想界,是王守仁理學的世界。理學所提倡的,主要是要人發揮人的良知,也就是發揮人類先天辨別是非善惡的心。王守仁認為應該發揮良知,以求達到知行合一的地步,成為聖人(今天所謂「內聖外王」的哲學觀念)。所謂聖人,是指心性方面的修養。理學的理論,聽起來很清高,實行起來很不容易。
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來看,靠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能實行良知。明朝時代有些人一生都追求發揮良知,培養心性,什麼事都不理,他們的思想,因而流於空淡貧乏。發展到明朝後期,理學學派就變得更虛無飄渺,不切實際。
正在這時,天主教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不少朝臣和學者,均向他學習西方的科學。利瑪竇利用中國人這種好學科技的心理,一邊教科技;一邊傳福音,講解基督教的信仰,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二. 耶穌會教士來華的嘗試
在歐洲這時正是宗教改革時期。由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各處已影響了許多的國家。天主教在這種聲勢之下,內部興起了一種反動運動,稱為反改教運動。要求當時的天主教會作以下的事為改革目的:第一,在生活紀律上實行某種改革;第二,整理天主教的教訓,使它成為堅實又具權威的系統,以抵抗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第三,重組教會政治的與建設的機關,以應付此種新局面。
當時,伊格那丟(Ignatuis Loyola)創辦耶穌會(Jesuit),提倡天主教內部改革的運動。這種由伊格那丟提倡的天主教內部改革運動在1540年被教宗認可。耶穌會的修士都有嚴厲的靈性操練功課,生活條規嚴格,更關心社會及喜歡傳講福音。後來,許多耶穌會的修士遠航到世界遍避的角落當宣教士。有遠至美洲的南部、中部及北部,菲律賓、日本、中國、巴拉圭、印度。著名的人物有,方濟各(Francis Xavier 1506-1552)被稱為印度人的使徒,羅馬天主教最出色的傳教士,中國的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
1. 方濟各
方濟各在主後1542年來到亞洲,他首先抵達印度,後去日本。他在日本傳教時,聽到日本人的責問︰“如果你所傳的宗教是真的,為什麼中國–這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竟然不知你所傳的宗教呢?”因此方濟各下定決心,冒死也要到中國去宣傳福音。主後1551年方濟各來到廣東沿岸的小島,名叫上川,等候機會進入中國。可惜當時遇到中國的排外政策,而方濟各也病倒了,並於十二月三日死於上川島,直到死時也尚未完成他進入中國的計劃。
但方濟各那份到中國傳教的心志,卻激發了很多傳教士要到中國來傳教。在他去世後的三十多年,步他後塵的,除了耶穌會的傳教士外,還有奧古斯丁修道會、法蘭西斯修道會和多米尼古修道會的修士。因此方濟各的影響,確實不少。方濟各計劃來中國前,曾在印度和日本傳教,被人稱為“印度人的使徒”。結了不少果子,這是他事奉生命中,最主要的成果。
2. 其他傳教士
當時不少差會的傳教士,千方百計想到中國來傳教,但用盡了各種方法,沒有結果。最後有傳教士主張用武力迫使中國允許傳教士進入傳教。這是很危險又錯誤的提議,慶幸這建議被一班有遠見的傳教士反對。他們主張堅持用“長期的忍耐”來等待中國打開福音之門。結果那些熱切的傳教士,集中在澳門等候。一位叫“沙內羅”的修道士,兩次去了廣州,為教士們請命,但中國政府卻不許可。這些都是葡萄牙人在中國福音事工上的一些嘗試和努力。
3. 西班牙人麥哲倫
麥哲倫在主後1521年發現了菲律賓,使西班牙人對東方發生了興趣。他一方面在菲律賓傳福音、辦學校;一方面積極準備進入中國傳教。有一次,兩名西班牙傳教士有機會隨一位中國官員進入中國,但途中卻被出賣,被拋棄在沙灘上。這次經歷,對傳教士打擊很大,但西班牙的傳教士並未因此沮喪,還是繼續努力,想盡辦法進入中國。這些西班牙傳教士,遭到葡萄牙人嫉妒,彼此猜忌,互相競爭,以致水火不相容。兩國的宣教士,經過二十多年的嘗試也未能成功的進入中國傳教。也許傳教士彼此不同心,是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4. 義大利人範禮安
主後十六世紀,範禮安(Alessandro Valignano)第一次成功的打開了中國福音之門。範禮安是在1566年加入耶穌會的,七年後,他被委派任遠東的視察員。他帶了四十多名的修道士,來到遠東一帶,做視察和傳教工作。範禮安帶隊來中國,是一次劃時代的旅程。他的貢獻如下︰
一. 消除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傳教士之間的紛爭,不再彼此爭競嫉妒。原因是範禮安帶領的四十多名傳教士中,除有葡萄牙及西班牙人外,還有義大利人,經過這次合作,大家醒悟到同心的寶貴,從而願意齊心合力的為福音的緣故、盡心竭力。傳教士的同心,為中國福音事工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二. 範禮安找到了傳福音入中國的秘訣。就是必須先學會中國人的語言–中文。耶穌會的負責人派了羅明堅(Ruggieri)到澳門學習中文,雖然經過非常艱苦的階段,但兩、三年後羅明堅不負所望,他學會了基本的中文書寫,並且能講流利的華語。當時葡萄牙人,每年都有兩次機會進入廣州與中國進行貿易。羅明堅趁機隨葡萄牙商人進入中國傳道,帶人歸主,後來並取得了定居的許可證。因為中國官吏見這位外國人沒有惡意,又會講中文,他們感到很喜歡,便容許他在廣東省肇慶定居,並建立天主教的修院。
三. 範禮安在去世前安排了利瑪竇來澳門學習中國語文,以便和羅明堅一起在中國的福音事工上,並肩作戰。
這是基督教第三次進入中國的第一階段情況。
三. 利瑪竇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主後1552年出生於義大利。他的父親曾是高官,希望兒子步他後塵。利瑪竇年青時是念法律的,想在將來當律師。但利瑪竇在羅馬接觸了耶穌會,有心志當修道士,終生不娶,拋棄一切名利與地位,一生只服事基督。當利瑪竇在耶穌會受訓時,範禮安是他的導師。此外,利瑪竇在羅馬念書時,曾研究過數學、地理、天文學等科學知識,這對他日後在中國傳教,是有很大的幫助。在利瑪竇30歲時,即主後1582年,他應邀到澳門學習中文。三個月就學會了看中文,他看了許多中國的古書,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一年後便正式進入中國宣教。
1. 利瑪竇與羅明堅合作傳教時期
主後1583年,羅明堅和利瑪竇來到廣東省的省城,肇慶,謁見總督,要求在肇慶買地,建築教堂和寓所。在當時看來是極不可能的事,但這兩位有禮貌,會講流利中文,甚至會寫中文的外國人,卻得到肇慶總督的批准,於是他們留在肇慶學習中文,研究四書五經並傳播基督教的信仰。羅明堅和利瑪竇在肇慶時,由飲食起居,以致禮儀服裝,都完全中國化,這使中國人對他們另眼相看,也尊敬他們。此外,利瑪竇的學識,也使中國學者敬佩。利瑪竇畫了一些地圖,把中國放在中間,其他國家點綴式的圍繞著中國,這地圖迎合中國人的“自我中心”心態,也滿足了中國學者的好奇心。利瑪竇亦將從西方帶來的渾天儀,時晷和報時鐘等儀器,一並贈送給中國學者,因而交了很多好朋友,當中也有不少人受洗歸信基督。
幾年後羅明堅和利瑪竇計劃北上傳福音,可是嘗試幾次都沒有成功。他們決定派羅明堅回歐洲,申請支援,可惜羅明堅卻在途中病死了。
2. 利瑪竇承擔重任時期
肇慶新上任的總督,霸佔了耶穌會傳教士的住宅。傳教士在懇切請求下,結果遷到韶州(今天廣東省韶關),把福音工作向北推進一步。耶穌會的傳教士,在利瑪竇的領導下,仍用西方的科技和知識,來吸引中國學者,並向他們傳福音。利瑪竇念念不忘北上的事,終於在1601年,抵達北京城。這次北上,對傳教工作來來說,是有一定的幫助。利瑪竇和另一位耶穌會的同工,憑著他們的科技知識和對中國語言、文字的認識,在北京贏得了許多中國學者的愛戴。利瑪竇熟讀四書五經,與中國學者對答如流,引經據典,使中國學者深深佩服。朝廷中的大臣和學者們,都有受洗信主的。
利瑪竇在北京十年間,托大臣將各種名貴禮物,獻給王帝–明神宗。其中計有大小自鳴鐘各一,油畫三幅、鏡子、手琴等。明神宗非常喜愛,因此雖然沒有明文聲明准許利瑪竇留在北京,但也沒有幹預。當利瑪竇在北京有了一定的地位後,其他耶穌會傳教士在北京以外的地區工作,就有更大的自由了。利瑪竇在北京工作共十年,中國信徒人數達到2500人。主後1610年,利瑪竇息勞歸主。總括而言,他在中國的宣教工作,是十分成功的。這使利瑪竇成為第一位真正在中國傳福音的西方宣教士。
3. 利瑪竇的成功因素
在此讓我們為利瑪竇的傳教工作稍作一些評論。
一. 傳福音的熱誠。為了使中國人得聞福音,他不但遠涉重洋來到中國,謙虛地學習講和書寫中文,並且研究四書五經。這對一個外國人來說,實在是不容易的事,但利瑪竇卻不畏艱難,堅忍的研究。此外,他更在衣著、社會禮節和生活習慣上,都學習中國人的樣式。為了贏得中國人歸主,利瑪竇實際上已經將自己變成了一個中國人。
二. 對中國人的愛心。利瑪竇在中國逗留了27年,接觸過許多中國人,在當中也受過一部分人的歧視和欺負,但他始終深愛中國人,對每個來拜訪他的中國人,都熱誠接待;對每一封來自中國人的信,都認真去回復。事實上,他贏得不少朋友,其中包括不少有名望的人,如徐光啟、李之藻和楊廷筠。他們後來更成為中國教會的三大柱石。
三. 利瑪竇的著作。利瑪竇所著的書有廿多種、大半由中文寫成的,其中有“天主實義”、“交友論”、“幾何原本六卷”等等,這些著作均受中國人歡迎,也使中國人開始認識西方的宗教和科學。
利瑪竇算是第一位進入中國內地的天主教傳教士,他在1610年5月11日臨終前說:「門戶我已經為你們打開,但前途仍有不少的危險和困難!」利瑪竇是如何用了十三年(1588-1601)的時間由澳門進入肇慶、韶關、南京、天津,然後留在北京十年建立教會的?接下來的日子有那些危險和困難要克服呢?
四. 南京教難(又名南京教案)
這是基督教在中國所遇到的第一次教難。在南京教難(1616年)以前,中間也有一些教士被當地人民圍毆、侮辱、住宅被搗亂、被抓坐牢、被驅逐出境等事件發生。但這都僅屬於地方性的事件,影響範圍不大,而且很快就平息了。但南京教難卻不同,這事在利瑪竇死後第六年發生,斷斷續續維持了好幾年,後果是頗為嚴重的。
南京教難的經過是由當時南京的禮部侍郎沈灌發起的,他一向偏愛佛教,對基督教毫無好感,並且帶動一班仇視基督教的人,常常逼迫基督徒。在利瑪竇死後,他便蠢蠢欲動,想起來排除基督教。1616年沈灌連上三張奏書給王帝明神宗,沈灌告傳教士的罪狀主要有三方面。
一. 控告傳教士送禮物給中國人是為了收買人心,以致在適當時候可以傾覆中國。
二. 傳教士曾幫助中國修歷,推算日蝕、月蝕等日期。沈灌認為傳教士以西洋方法治歷,違反堯舜一向的做法,是有意變亂中國傳統。
三. 沈灌指控傳教士破壞儒家文化,教導人不拜祭祖先,這更是中國人不能容忍的。
沈灌上書王帝後,王帝並無反應,因上書理由不足,欠缺力量。加上中國信徒徐光啟為傳教士辯護,王帝原本也不信沈灌的胡言,事情就不了了之。但沈灌一再上奏,引起各地群眾排教。朝廷在壓力下,只好下令“禁教”,勒令將傳教士驅逐出境。於是傳教士有些被殺,有些下在監裡,日後又驅逐出境。這時傳教士大多撤退到澳門,有些則躲在信徒家中,不能再公開傳福音。在外表上教會活動看似停止了,但暗地裡工作卻未停止。不過這次南京教難,確實帶給了教會一定的損失和限制,但在神的保守和恩典下,數年後,教難就平靜了。明朝最後的一位皇帝崇禎皇,因推算日、月蝕的士大夫屢屢出錯,令崇禎十分不滿,於是又准許傳教士進中國,天主教在中國又再活躍起來了。
明朝被推翻後,滿清入主中國,朝代的改變,並沒有影響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南京教案後七、八十年之間,天主教基本上的發展是很順利的。當時中國十幾個主要省分都建立了教堂,信徒人數達一百廿萬。但就在教會順利發展時,傳教士之間在禮儀問題上,卻產生了很大的爭論,使教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和打擊。
五. 禮儀之爭
這次的禮儀之爭是很自然的,因為基督教已經進入中國,也在中國帶領許多人歸信基督教,對於聖經和中國文化習俗之間產生不同的意見,禮儀之爭是要處理累積下來基督教和中國文化之間的問題。
一. 祭祖的問題。當時中國人以拜祖先,祭孔子,為傳統的禮節儀式。但這些儀式是不是等於聖經所講的拜偶像呢?信徒信主以後,能否繼續參與這些儀式呢?
二. 神的名字。聖經中「神」這字眼應該翻譯為天主呢?還是上帝?
三. 民間的還神會,信徒能否參加或捐款支援。神甫為中國婦人施行洗禮時,能否不採用天主教的傳統儀式,而採用一些中國人所接納的儀式呢?
這三方面的問題,爭論最劇烈的還是祭祖敬孔的問題。利瑪竇派認為祭祖敬孔,是中國對祖先的思念,尊敬的儀式,沒有宗教色彩,信徒可以參加,大部分耶穌會的修士擁護這主張。反對派的大多屬於多米尼古修會和方濟各修會,他們認為拜孔子,祭祖先,就是拜偶像,信徒不能參加。究竟誰是誰非?實在難下定論,於是唯有把問題帶回去給羅馬教皇,由教皇來作判斷。結果,教皇裁定了祭祖是屬於拜偶像的行為,中國信徒一律不得參與。事實上,教皇這個判決是合乎聖經真理的,可是執行這個決定的行動,卻不夠技巧及缺乏智慧。當時教皇派出一位代表來到中國,在北京的禮拜堂裡公他的正式宣告這決定。康熙王帝一怒之下,下令從此以後,外國人不得再在中國傳教,免得多事。主後1720年後,雍正繼位,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受到更大的攔阻了。其實若能給信徒一段較長的時間,去接受聖經關於拜偶像的教導,他們可能較容易接納教皇的禁令。所以凡事該慎重行事,且要有智慧。
六. 天主教傳教策略的檢討(十六至十八世紀)
當我們看過天主教這幾百年在中國傳教的過程後,便可明白基督教為何一直未能在中國紮根,而要直到十九世紀基督教傳教士來中國傳福音時,教會才開始有一個較穩固的基礎。
1. 耶穌會在中國的傳教策略
由十六至十八世紀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是以耶穌會的修士為主要代表。所以耶穌會傳教策略,也就是當時天主教的傳教策略了。耶穌會當年在中國的傳教方法,主要有︰
一. 以科學知識來吸引中國人——他們強調科學知識,其中包括有天文學、數學、地理、建築和一些機械的製造法等。這些新奇的知識,很受中國學者的歡迎,導致傳教士變成受歡迎的人物。
二. 文化適應法。也就是說在盡可能的範圍內,遷就傳福音的對象,用適合他們的途徑,向他們傳福音。(1)語言方面︰學習講華語及寫中文。(2)禮節方面︰學習適應中國人的禮節。(3)講道應用四書五經︰認為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是好的,再加上基督教的信仰就更完善。
三. 以社會上最有影響力的階層為傳福音的對象。例如︰利瑪竇開始時看和尚受尊敬,他便穿和尚袍;後來看儒家的士大夫更受尊重,他就改穿儒家的衣服。他認為只要上層人物信 了基督教,那麼普羅大眾一定會跟著歸向基督教。究竟天主教的這種傳福音的策略,有什麼好的地方是值得我們效法呢?這些方法又存在什麼問題?
2. 策略的檢討
明朝天主教修士來華的確使用了各種方法嘗試把福音帶入中國,我們在此稍為作檢討。
一. 以科學知識來吸引中國人這個策略是頗高明的。由於傳教士們大多精通天文,曆算和製造大炮的方法等,中國的皇帝因此批准他們來中國,並允許他們留下。他們先透過科學知識來贏得中國人的信任和尊重,隨之而來就有了傳福音的自由和機會。所以耶穌會的傳教士先以科技的知識來吸引人,從而帶領他們信主,這個基本的策略可說是有效的,也值得我們去學效。
二. 文化的適應法。這是後來宣教士面對中國濃厚和傳統的文化而發現的方法。個策略基本上是值得鼓勵的。事實上,十九世紀來中國傳教的基督教傳教士,也採納了這個方法。當時差不多每個傳教士都能講流利的華語和寫通順的中文,以致他們能從事翻譯聖經和字典的工作。至於中國的風俗習慣及禮節,他們也是非常熟悉。這立刻贏得中國人的尊敬,也更容易與中國人交通來往。
可是當時的宣教策略也有一些缺點:
一. 當時天主教宣教士為了迎合中國人的看法,而犧牲了基督教信仰的一些重要真理,這是很可惜的。例如,利瑪竇在世時,容許信徒拜祭祖先。
二. 為了使中國人較容易接受基督教的信仰,於是強調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四書五經都是好的,但如果再加上基督教的內容就更加完善了,這種說法,帶來了兩個嚴重的後果︰第一,中國人聽了傳教士這麼說,就很滿足於中國的文化,認為並不需要信耶穌;第二,天主教的傳教士,往往令中國人相信,基督教的信仰是會使中國文化更加發揚光大和完善。事實上,我們傳福音時所強調的內容,都是永恆生命的真理,而當時傳教士所作的卻沒有幫助中國人面對人的罪。至於基督徒所重視的重生得求、認罪悔改、得救後的成聖等等,天主教的傳教士均沒有強調,反而著重於遵守教會的聖禮,十誡,儀式等等。這和天主教向來不強調因信稱義和個人重生得救的真理有關。雖然在記錄裡,有數千人甚至上萬人受洗歸入教會,可是許多教友對信仰是模糊的。
三. 耶穌會以中國學者為主要的傳福音對象,希望藉著學者去影響平民大眾,從而全國接受基督教的信仰。然而利瑪竇這種看法並不太實際,當時中國的道教和佛教在平民大眾中間影響很深,學者們信仰基督教並不能給平民大眾帶來大的影響。
四. 羅馬教皇本篤十四世在1724年發佈了「自上主聖意」(Ex quo),將之前1720年加樂(Carlo Mezzabarba)所定八項准許(在家中立祖宗牌位、對亡人敬拜、敬孔典禮、對祖宗牌位或亡人叩頭、在喪禮焚香點燭、在祖宗牌位或亡人前供陳菜蔬、在新年向祖宗牌位叩頭、在墓前焚香點燭)廢除,引發真正的“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問題,造成雍正王帝在當年立刻下令全國「禁止傳教,封閉教堂」。應該如何處理這個“文化衝突”的問題呢?
盼望這樣的檢討能夠幫助我們日後不要重蹈覆轍。我們並非要否定十六世紀天主教傳教士的貢獻,他們的確千辛萬苦的把福音帶來給明朝的中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