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各在台灣行醫傳道六年半,足跡遍佈中南部,設立了南區西拉雅族(木柵、左鎮)、中區和雅族(白河、嘉義)、北區巴宰族(埔里、豐原、神岡)等三個教區。
根據文獻,一八七二年,台灣南部有禮拜堂二十二所,成人七百八十四名受洗,禮拜出席平均人數三千五百名,成人會員一千六百三十二名。
醫療工作之外,翻譯白話字聖經也是馬雅各對傳教工作的一大貢獻。
原來,以平埔族為主要對象、經常往來山區教會的馬雅各發現,平埔族和漢人的買賣土地契約書,用的是荷蘭拼音的羅馬字,俗稱為「番仔契」。此一發現,給予馬雅各用羅馬拼音將聖經翻譯成台語的靈感,因為學習漢文要費時多年,羅馬拼音文字卻只要幾個月的功夫就可以駕輕就熟,於是他著手翻譯台語的新約聖經,今天長老教會使用的台語聖經,便出自馬雅各之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