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德具有語言天賦,早年在格拉斯哥和愛丁堡求學期間,杜嘉德就已經熟練掌握除英語以外的希伯來語、希臘語,並粗學漢語。他父親對他提出更高要求,希望他能將各個語言之間融匯貫通。這無疑為他日後成為著名的漢語專家,奠定了堅實基礎。
杜嘉德在福建地區宣教,越來越意識到要在廈門做好福音事工,必須要精通當地語言。1855年來廈開始,杜嘉德就以抄錄約翰·盧壹牧師所編的《廈門語字彙》來學習廈門話。盧壹牧師屬美國長老教會,1844年12月到廈門宣教,1848年12月病逝於廈門。後來杜嘉德也得到羅啻牧師(Eliph Doty)的《翻譯英華廈門腔語彙》(Anglo-Chinese Manual with Romanized Colloquial Amoy Dialect, 1853),施約翰牧師(又稱施亞力或約翰·施敦力)的廈門腔字典稿本,以及麥嘉湖(John MacGowan)出版的廈門話入門讀物《英華口才集》(A Manual of the Amoy Colloquial,1871年)。羅啻屬美國歸正教會,而施約翰和麥嘉湖則屬倫敦宣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他們皆先後在廈門宣教多年。在他們這些辭書基礎上,杜嘉德決定編纂一部更為整全、完善的廈英辭典,為以後來廈門宣教的傳教士鋪路。
為編纂這部辭典,杜嘉德廣泛收集閩南方言,每聽到一個新的詞彙,就立刻記在筆記本上,反復練習,直到能夠純熟掌握為止。廈門的基督教三大公會為了促使辭典早日完成,特派施約翰以及美國歸正會的打馬字牧師(John Nest Talmage)來協助他。最後施約翰全程參與了校對,但打馬字只參與了前段一部分工作。整本辭典幾乎全靠杜嘉德一人經過多年不斷地採訪、考據、整理和編纂而成,可說是杜嘉德的心血結晶。
1873年,這部《廈英大辭典》,(又稱《廈門音漢英大辭典》,英文名為“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 of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with principal variations of chew and chew dialects”)終於由倫敦的杜魯伯公司(Truber
and Co.)出版。很難想像,剛到廈門時,僅僅“能聽懂一點點”閩南話的杜嘉德,竟然能在18年後,編纂出如此規模的閩南話字典,實非一般人所能及。《杜嘉德紀念集》(Memorials of Douglas Carstairs Missionary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at Amoy, China)中說,為了這項工作,杜嘉德投上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幾乎犧牲了所有的週末。他儘量利用每一段業餘時間,每天至少為此工作8小時以上,即便是回英國休假期間也是如此。
《廈英大辭典》是傳教士對閩南方言加以系統整理的一個成功例證,是第一部大型廈門腔白話漢英辭典。其“頭序”和緒言說明共19頁,辭典本身有612頁。全書共收錄閩南方言四萬餘言,以廈門音為標準。其特色是全書無漢字,音腔以羅馬文字注音,再用英語說明字詞發音、意義和用法。杜嘉德在序文裡說到,一者因為很多字找不出適當漢字,二者要利用假期在英國排印無法印出漢字,三者因他無法抽出時間在外埠(如上海)監印而作罷。由於杜嘉德在閩南地區宣教多年,熟悉不同地區的閩南話,因此他書中亦指出了泉州話、漳州話與廈門話的差別。此書一出版立即成為所有學習閩南語者——傳教士、商人、旅行者、船員、通譯和學生等——必備之工具書。為此,杜嘉德獲得了母校格拉斯哥大學所頒贈的法學博士學位(LL.D.),也使他躋身於當代著名的漢學家之行列。
《廈英大辭典》出版當年,臺北古亭書局隨即翻印;1899 年再版。二十年後巴克禮牧師(Rev.Thomas Barclay)在此基礎上又作《廈英大辭典補編》,於1923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