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 星期一

理查・薛伯斯生平

  

理查・薛伯斯(Richard Sibbes1577–1635)是英國清教徒運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溫和而深刻的靈修神學、講道恩賜與牧養心懷而聞名。他被後世尊稱為「天堂醫生」(The Heavenly Doctor),這個稱號源自於他對受傷靈魂的細膩關懷與療癒性教導。

以下是他生平的重點概要:


🧑🏫 基本生平與教育背景

  • 出生1577年,英格蘭薩福克郡(SuffolkTostock 村。
  • 教育1595年進入劍橋大學的 St. John's College,後來轉至 Emmanuel College。該學院為清教徒神學的重鎮,對他的思想發展影響深遠。
  • 學術地位:他最終成為神學碩士(Bachelor of Divinity),並擔任 Emmanuel College 的院士(fellow)。

教牧與神學事工

  • 講道職事:以倫敦講道最為人熟知,尤其在「聖保羅堂教堂」(St. Paul's, Covent Garden)和「格雷斯特里特教堂」(Gray’s Inn)任職。他的講章溫柔動人、強調基督的慈愛與恩典。
  • 與其他清教徒神學家的關係:薛伯斯與約翰・普雷斯頓(John Preston)與湯瑪斯・古德溫(Thomas Goodwin)等人關係密切,皆屬於清教徒陣營中較為溫和的一支。

📖 主要著作

  • 《不折斷的蘆葦》(The Bruised Reed:最為人知的著作之一,探討基督如何對待靈性破碎之人,展現憐憫而非定罪的牧養態度。
  • 《靈魂的呼吸》(The Soul’s Conflict
  • 《上帝的豐滿》(The Fountain Opened
  • 《基督徒的盼望》(The Saints’ Cordials

這些作品都展現了他對內在靈命與與基督親密關係的強調。他特別關注如何在困難與試煉中保持信心與安慰。


神學特色與貢獻

  • 強調基督的柔和與憐憫,這與當時部分清教徒神學的嚴厲律法主義有所區別。
  • 深受加爾文主義影響,但重視上帝的恩典對悔改罪人的醫治與改變力量
  • 被譽為靈修神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對17世紀後期及18世紀福音派復興影響深遠。

逝世與遺產

  • 逝世163575日於倫敦。
  • 他去世後,門徒將許多他的講章與文集整理出版,成為清教徒文學的經典。

 

沒有留言:

宗教改革聖禮觀比較表

    代表人物 / 宗派 聖餐觀 洗禮觀 羅馬天主教 化質說 :餅酒本質變為基督的身體與血,外形不變 嬰兒洗禮,洗禮除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