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近代美國教會面對之社會問題

 

    在工業發達、經濟成長的情況下,許多教會開始關心社區中的社會問題。

    1880年代後,許多人往城市裏搬;新移民又為城市增加更多的人口,貧民窟漸漸形成,許多人受狹窄而不衛生的條件所影響;面對這些社會問題,所謂的「制度化教會」(Institutional Church)便形成了。

    「制度化教會」的創始人是威廉米倫伯(William  Muhlenberg),他是美國信義宗開荒牧師米綸伯的曾孫。從西元1846到1858年間,他是紐約市聖教會教區長,在他的激勵下,教會贊助一些社會服務機構。

    紐約第一公理教會的畢察(Thomas  Beecher)牧師,於西元1872年在教會加建體育館、演講廳及圖書館。康威爾(Con-well)牧師於西元1891年,在費城浸禮派聖殿教會中增加社會關懷部門,又開縫紉班、閱覽室、體育館及夜校。白天工作的人,可以在夜校接受義務老師所提供的免費教育,這間夜校後來發展成「聖殿大學」(Temple  University)。

    許多神學院課程中都增加了「基督教社會學」及「社會服務」的課程。西元1908年美國基督教聯會也采納了「社會信條」(Social Creed of the Churches)。

    這一切關懷社會的活動,漸漸使教會忘卻它的主要功用,許多人迫切地遵照主耶穌「愛鄰舍」的命令,但卻逐漸忽略「因信得救」的純正福音。

   「關懷社會」是基督徒應做之事,然而教會最重要的工作還是福音的廣傳,以及聖禮的施行,這些事永不可忽略,也不可放在次要地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