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加爾文對崇拜及聖台重新定位

 


  1.重視講壇


  加爾文可不是一個僅僅熱衷於執行教會紀律的人。他除了監控教會及社會的運作外,更主張樹立屬靈榜樣,鼓勵善行。他相信人具有自製和自律的能力,而正確知識是正確行為的先決條件,放正面教育較負面責罰更為重要。為此,他每天藉講道來教育群眾。1549年,日內瓦的市議會通過規定,要求牧者由原來隔天講道一次改為每天講道一次,這個規定在1569年為蘇格蘭所傚法。


  加爾文強調信徒皆祭司的觀念,因此非常看重講道的地位。他認為每個信徒都有責任瞭解和認識信仰,教會亦須要求所有人都閱讀及明白聖經。當然在那個哈候識字率還不太高,要每個信徒都讀聖經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教會有責任教導信徒讀聖經;而專職宗教人員的身份亦因此由教士(Priest)轉變為牧者(Pastor),他們的主要責任是作傳道者(Preacher)。講道是加爾文及改革宗的崇拜神學的重心。


  在他看來,牧者必須首先是講道者,講道是牧者一生最重要的職事,一個沒有定時講道的人,根本不應保留牧者的銜頭;所以天主教的教皇若是以主持會議為其主要的日常職務,他便不配稱為主教。在宗教改革以後,特別是在加爾文所開創的改革宗傳統裡,基督教才將講道抬舉到如此崇高的位置;而講道亦成了宗教改革得以成功、更正教得以蓬勃發展的主要元素。講道是改教者成功發動一場靈魂戰爭的致勝武器。


  加爾文是一位極出色的講者,能用希臘文及希伯來文版本聖經直接教導。他認定聖經作為上帝的話語,必要藉聖靈的引導和印證才能開啟揭露,讓人發現真理(efficacious confirmation),而講道正是上帝藉人的口來說話;因此,講道不是牧師對聖經的理解和體會的個人分享,卻是上帝在自行說話,其權威與重要性由此可見。


  由於講道不是人在說話,因此必須受上帝的道所約制,加爾文認為唯一合法的講道是釋經講道。講道的內容由聖經限定,講員不能隨意尋覓或剪裁章節(今所謂[專題講道] ,卻要由舊約聖經創世記開始,逐章逐節講解下去,不能偏廢或遺漏。加爾文對講壇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2.聖禮觀的改革


  更正教拒絕接受天主教傳統的聖禮觀(Sacraments),尤其否認彌撒(主日崇拜)是一個獻祭。加爾文大刀闊斧地革除公共崇拜裡所有繁瑣而又具有神秘主義含義的禮儀,將聚會扣緊在宣講上帝的道和施行聖餐兩方面;一切儀式必須從簡,並且必須有正確的教義作為其基礎。上帝的道若非藉此被陳明,一切禮儀便都是空洞無物,了無價值的。


  在聖餐的問題上,加爾文當然拒絕傳統大公教會所倡言的變質說(Transubstantiation),他不相信司祭的有任何神聖活力,可以在祝聖後便把餅和杯轉變成耶穌基督的身體及寶血。不過,他對路德宣稱耶穌基督親身及真實地臨在(real presence)於聖餐中,使餅和杯同時兼具神性和物性兩重性質(Consubstantiation)的說法,也有若干的保留。他寧可說基督的臨在是屬靈的臨在(spiritualpresence),認為他的臨在是真實的,但卻非機械性地依附在餅和杯的物性中,藉吃喝的行動而進入我們的生命中;而是因著領受聖餐者的信心,他與我們聯合,並使信心發生功效。對加爾文而言,聖餐的主要意義和功用,在於具象徵性地說明上帝的道,而非上帝真實的臨在。


  受加爾文影響下,更正教傳統既不相信變質說,也不認為彌撒是一台祭禮;公共崇拜就變成一個聚會,其意義在於讓信眾聆聽上帝的話,並付之實踐。因此,講道成為公共崇拜的中心:離開上帝的道,便沒有崇拜可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