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希臘教父:
一 該撒利亞的優西比烏(Eusebius, ca.260-ca.340):教會歷史家
著有《教會歷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c. 325)。二 亞他那修(Athanasius, ca. 296-373)
他是護衛尼西亞信仰的健將。在尼西亞大會之後的亞流派與尼西亞派的爭論中,堅定護衛並大力推廣尼西亞信仰,以致五次被放逐。三 大巴西流(Basil the Great, ca. 330-379),該撒利亞的主教
有三方面貢獻:(一)創立以愛,神聖和順服為基礎的團修式修道主義。
(二)建立修道院及主教關懷社會的原則。
(三)護衛三位一體的正統教義;確定一體(ousia)和三位(uJpostaseiß)的希臘用詞。
四 拿先素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sus, ca. 329-ca.389)
與巴西流是同學及好友。以動人的講章為基督的完整神性辯護。
君士坦丁堡會議中選為該城的主教,但因有爭議,他推辭不受。
以非受生(agennhsia),受生(gennhsia)及從出(ekporeusiß)等詞確定父子聖靈的分別,以避免人們懷疑三一教義是撒伯流主義。
五 女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 ca. 335-ca. 394)
是巴西流之弟,並為其按立為女撒主教。在君士坦丁堡會議中極力為尼西亞信仰辯護。
進一步說明巴西流的體與位之區分。三位的分別是指其互相的關係是父為非受生、子受父之生及聖靈從父而出。體之合一則見於三位之相同屬性及對外行動之同一。
大巴西流、拿先素斯的貴格利和女撒的貴格利合稱加帕多家三傑。
六 金口約翰(John Chrysostom, ca. 347-407):解經家(expositor)及演說家
約翰有一可與奧古斯丁之母摩尼加(Monica)相比的熱心且對兒子佔有慾強的母親──安素莎(Anthusa)。她二十歲守寡,全力栽培這個兒子,但不許他作修士。所以約翰就把自己的家變成小修道院,直到他母親過世才去山洞中修道。後來因為身子弄壞了,使他放棄了修道。他也發現獨修式修道主義的弊病:「許多從隱退的修道生活回到司鐸或主教之忙碌生活的人完全無法面對他們新工作的困難。」他在安提阿熱忱有力的講道使他馳名各處。君士坦丁堡的政客派兵把他 強押到 君士坦丁堡作主教,以免安提阿人反對。上任後他發現人們的信仰道德都墮落,極力以講道責備,後因批判皇后Eudoxia的華服並反對她在聖智堂設立她自己的像而在404年被放逐至死。
貳 拉丁教父
一 耶柔米(Jerome, ca.331-420):翻譯家、註釋家(commentator)
將聖經由原文翻譯成拉丁文,即武加大譯本,自天特會議至二十世紀為天主教的唯一官方譯本。二 安波羅修(Ambrose, ca.339-97):行政家及講道家
米蘭主教出缺時,亞流派與正統派為選主教而起爭執,安波羅修以省長的身份進教堂維持秩序。突然,一孩童高喊:「安波羅修主教!」兩派人皆應和。當時他當未受洗,卻被選為主教。他也認為這是上帝的呼召,於是把金錢濟助窮人,接受洗禮,兩週後就任主教,時為374年。安波羅修曾對抗皇后Justina要把一座堂交給亞流派的企圖。他率信徒佔據該教堂,用詩歌來扺擋外面的壓力。這是安波羅修在聚會中使用詩歌的起始。後來又在該教堂中發現兩位聖徒的遺骨而士氣大振。最後是皇后收兵,安波羅修獲勝。
皇帝提奧多修因帖撒羅尼迦省長被暗殺,一怒之下屠殺了該城上千百姓。安波羅修曾修信反對,之後則要求皇帝公開悔改才可領聖餐。皇帝順從了他。
三 奧古斯丁(Augustine, ca.354-430):哲學家及神學家
所有教父中最偉大的一位要推奧古斯丁。奧古斯丁是北非原住民,應當是黑種人。他母親摩尼加是虔誠基督徒,父親卻非信徒。父母栽培他教育,希望他藉修辭學能在上流社會出人頭地。他小時沒把希臘文學好,以後無法讀希臘文聖經,頗感懊悔。十六歲去到迦太基求學,後又去到羅馬,他雖然用功,但生活卻很腐化。母親為其迫切禱告。他仍有追求真理之心,但卻入了善惡二元論的摩尼教。後來去到米蘭任修辭學及演講學教授,很喜歡聽安波羅修講道,漸漸受他的影響。同時他也漸漸看出摩尼教的錯誤。在那時他聽說在埃及有幾千名修道士過著聖潔生活而大多沒有受什麼教育,他大受刺激,想到自己受這多教育卻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慾。他滿懷激動的到花園流淚哭泣,忽然聽見有小孩唱著歌謠說:「拿起來讀,拿起來讀。」他想這或是上帝要他做的事,他就拿起正好在手邊的保羅書信來讀,正讀到羅馬書13:13-14:「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就在這時他知道他悔改了,他已能下定決心離開過去的生活方式了。時當386年。
他的神學貢獻是在與摩尼教、多納徒派和伯拉糾派的爭論中作成的。摩尼教是善惡二元,他卻以惡是善的虧缺來解釋惡,並強調自由意志來對付摩尼教的宿命論。多納徒派的爭論中他承繼居普良的教會論強調大公教會是唯一的教會,並認為聖禮的功效並不受 施 聖禮之人的資格的影響,所以多納徒派信徒回歸大公教會不需重新受洗,以此吸引多納徒派信徒回歸大公教會。在與伯拉糾的爭論中,伯拉糾引奧古斯丁的自由意志說攻擊他的恩典論,但奧古斯丁的恩典論終成正統教義。
奧古斯丁的神學在後世影響非常大,不但天主教的神學受其影響,連馬丁路德及二十世紀的田立克都受他很深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