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加爾文神學只為榮耀神(Sola deo Gloria)的 中心思想,強調上帝的主權及相信聖經的絕對權威。他認為人的一切作為皆是上帝所預選也都在上帝的大能下受支配,為此人因當降服在上帝的主權下,凡事為上帝 而活,他同時也反對任何的象徵物及具象物之崇拜。這種思想的結果自然也表現在崇拜中音樂的形式,而發展出對今日聖詩有極大影響的韻文詩篇(Metrical Psalms)。
加爾文對崇拜音樂的使用上有三項反對及三項主張:
三項反對為
1. 反對聖詠(Chorals)及絕大部份的複音音樂(Polyphony):由於聖詠曲在崇拜中常形成個人的表演,違反了為榮耀上帝而頌讚的原則。
2. 反對天主教(Catholic)的經文歌(Meter):在天主教的經文歌其中常對聖經經文有太多的改變,並非完全出自聖經。
3. 反對以管風琴(organ)或任何樂器做為伴奏。
三項主張則為:
1. 音樂是為了使一般信徒能唱歌讚美神,應該是簡單的。
2. 音樂是要直接獻給上帝,所以在崇拜獻上讚美時應當心存謙卑。
3. 為了達到上述原則最佳的方式就是齊唱、一拍一字、沒有伴奏地吟唱聖詩。
由於加爾文以為惟有上帝的話語配得頌讚神,不使用非直接取自聖經的經文歌或古代教會的聖詩,也反對吟唱那些非直接引用自聖經改革過的聖詩,深怕會使信眾對教義產生誤解,而若只以詩篇來吟唱因其沒有格律及詩韻,又不便記憶難於唱誦因而使得韻文詩篇(Metrical Psalm)及經節改編(Para phases of Scripture)的聖詩得以發展。
加爾文為了落實他的主張,在詩篇的翻譯上請來法國的宮廷詩人馬羅(Clement Marot)及俾紮(Theoaore Beza)將詩篇譯成法文的韻文,而後自1539年起到1562年三版完成了全部的詩篇韻文譯作,這就是著名的『日內瓦詩篇』(Geneva Psalter),這本詩篇集影響了日後聖詩的發展至為深遠。
在音樂方面,加爾文得力於布邱(Louis Bourgeois or Loys Bourgeois)的幫忙,他收集了德、法的世俗音樂(secular music)、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s)及部份自己創作的旋律為這些韻文詩篇作了簡單的調子(tune),初期詩篇中只有旋律而後加上了四聲部的和聲,韻律詩篇奠下了現代聖詩的基礎,它的普遍性使人們對教義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對四聲部唱法的廣泛興趣,由於這些詩歌與當時傳統的教會音樂(sacred music)不同,曲風充滿了舞曲的節奏,引起了人們對唱歌的喜好。稱布邱的歌為『日內瓦的捷格舞』(Geneva Jiggs),布邱傳記的作者如此描述韻律詩篇作曲者如何運用世俗音樂旋律:
那時作曲家發揮他們音樂的天分在和聲方面,而不是在旋律的創作,他們多方面挑選旋律只要合適就採用,當時的音樂己沒有世俗音樂及教會音樂之分,所謂的作曲只是組合拼湊而己。
日內瓦詩篇對英文韻文詩篇的影響
加爾文在日內瓦從事宗教改革的同時,其韻律詩篇也影響了英國的聖詩。首先要談談英國的宗教改革,英國的宗教改革乃起因於亨利八世因教皇拒絕取消其與西班牙公主凱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的16年婚姻,使其無法娶安妮憤而以英國國教取代天主教。宗教的改革大部分自亨利的兒子愛德華六世(1547-1553)開始,但可惜其在位僅6年於16歲時死於肺結核,而後由亨利與凱瑟琳的女兒,大愛德華半歲的瑪莉接替王位(1553-1558),由於瑪莉是天主教徒,因燒死300位新教徒而被稱為血腥瑪莉(Bloody Mary),上任後大肆迫害新教徒(protestant),導致大批新教徒逃亡海外,其中部份則來到瑞士,在瑞士期間部份新教徒受到加爾文神學的影響。瑪莉死後這批新教徒回到英國便將日內瓦韻律詩篇的唱詩狂熱帶回了倫敦,有一個主教(Jewell)如此描述歌唱的情形,
”你有時可看見6,000個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在一起唱歌,讚美上帝,這使得神父及撒但非常苦惱,因為從歌唱中,會眾更明白講道的意義,也由於唱歌使得神父及撒但的力量都更薄弱了。”
早期英國教會的韻文詩篇
一、 『神的詩篇和靈歌』(Ghostly Psalms and Spiritual Songs,1543)
這是英國改教初期由大主教卡弗達爾(Bishop Myles Coverdale)因受到加爾文日內瓦詩篇的影響將德文和拉丁聖詩收集成13篇的韻律詩篇。到亨利八世統治末期,約1547年左右史特荷(Thomas Sternhold) 出版了一本內含19首韻律詩篇的小冊子, 1549年增至37篇,同年史氏去逝,霍普金斯(John Hopkins)繼承其志,在1551年完成了該詩集,名為[Sternhold and Hopkins]其中36首為史特荷所作,8首為霍普金斯所作。
二、 『英文的日內瓦詩篇』(Anglo-Geneva Psalter,1556)。
這是在日內瓦的流亡英僑牧師諾克斯(John Knox)所編最早在1556年出版,其中譯詞多半抄自史特荷及霍普金斯的版本,其中有七篇由惠丁頓(William Whittingham)所譯,1558年增至62篇,1561年再增至87篇,增加的部份是由克斯(William Kethe)所譯。日內瓦詩篇包含有克斯的作品25篇,其後又被加入『蘇格蘭詩篇』中。1562年全部詩篇完稿這是英國基督教詩擅的大傑作,這部1562年的英文日內瓦詩篇並不是在日內瓦出版,也有稱這部詩集為『The Old Version』其中除了150首詩篇外並附著使徒信經、十誡、聖靈感化歌(veni creator)及都來頌、讚美頌等古頌。其歌譜至今通用的仍有十首左右。
三、 『蘇格蘭詩篇集』(The Scottish Psalter,1615)
蘇格蘭雖位於英國境內但其擁有獨立的教會,在宗教改革時左右蘇格蘭教會的是日內瓦的長老會。1564年『蘇格蘭詩篇集』首版,其中除了以1561年版的日內瓦詩篇為底稿也加入了史特荷及霍普金斯的譯詞42篇再加上新譯詩篇共得87篇,後又由1562年版的日內瓦詩篇中選出42首再加上蘇格蘭人Robert Pont 及John Craig的譯詩21首,合計150篇,『蘇格蘭詩集』共有樂譜105闕多為齊唱。爾後1615年又作了較大的改版加入了12首『普通調』(Common Meter)的旋律,1635年『普通調』旋律增加至31首,並全部配上四部合聲,1650年詩集的最後翻譯出版。出版日期1564, 1592,1599, 1615,1635,1650。
韻文詩篇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詩的影響
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985年所訂定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引言中如此記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係由英國長老教會馬雅各醫師(Dr. James L. Maxwell)在主後1865年以及加拿大長老教會偕叡理牧師(Rev. George L. Mackay)在主後1872年所開創。這兩個教會是承受蘇格蘭的教會之信仰傳統即加爾文在日內瓦根據聖經之宗教改革,提倡『榮光只歸上帝』的改革教會基本精神。”
由這段話的描述我們可以了解長老教會受到加爾文及蘇格蘭長老會之影響有多大了,而聖詩中受到的影響可以以下幾點加以說明:
一、 聖詩1~50首均以韻文詩篇的方式編成,作為長老教會歷史的沿續和紀念。如聖詩第六首(詩篇23篇) 採用駱先春牧師所作的韻文詩篇,而其調則選自北歐詩篇集由Jessie Seymour Irvine 所作。
1. 主耶和華是我牧者,我無欠缺一件。青翠草埔使我居起,導到安靜水邊。
2. 互我靈魂精英清醒,導我行義的路。我雖行過死蔭山谷,免驚死亡凶惡。
3. 雖有危險免驚災害,因為我主同在。用你的棍顧守保庇,用柺安慰扶持。
4. 對敵面前擺設筵席,給我各項夠額。在我頭殼用油來抹,使我的杯滿滿。
5. 恩典慈悲的確隨我,到盡一世無息,我要永遠快樂安住,佇耶和華的厝。
二、 聖詩中選自日內瓦詩篇集、英國詩篇集、蘇格蘭詩篇集等早期的韻律詩集的曲調計14首,
在旋律方面採用日內瓦詩篇的調有第34、146、216、508、44、353首,其中第34、146、216、508均係布邱所作。
首數
|
調名
|
首句
|
英文首句名
|
作詞者
|
44 | old 124th 1551年版 | 以色列族,你當照誠實講 | (音譯) | 不詳 |
146 | psalm 107 1543年版 | 聖主將再臨無延遲 | THE LORD WILL COME AND NOT BE SLOW | (John Milton) |
34 | old 100th 1551年版 | 天下萬邦萬國萬民 | (音譯) | J. H. Young |
216 | psalm 118 1543年版 | 活命的餅為憐憫擘破 | BREAD OF THE WORLD IN MERCY BROKEN | Campell Moody, 1866-1940 |
353 | old 112th | 思念過往親人朋友 | (音譯) | 周天來 |
508 | old 100th 1551年版 | 天下萬邦萬國萬民 | PRAISE GOD FROM WHOM ALL BLESSINGS FLOW | 不詳 |
加爾文作詞的聖詩為
152 | Ellers | 我來朝見你,救贖我的主 | I GREET THEE WHO SURE REDEEMER ART | John Calvin |
曲調選自英國日內瓦詩篇集(Anglo-Genevan Psalter,1556)
2 | Old 44nd 1556年版 | 列邦何事亂亂喧嘩 | (音譯) | 不詳 |
曲調選自蘇格蘭詩篇集的有
1592年版
87 | winchester | 牧者冥時看守羊群 | While Shepherds Watched Their Flocks by Night | Tate Nahum (1652-1715) |
1635年版
12 | Caithnes | 心內勿為惡人不平 | (音譯) | 楊士養 |
20 | Melrose | 我心專務等候上帝 | (音譯) | 楊士養 |
122 | London new | 主耶和華聖旨立定 | (音譯) | 駱先春 |
238 | Wigtown | 我是下賤卑微重罪 | ONE WHO IS ALL UNFIT TO COUNT | Narayan Vaman Tilak(印度) |
1615年版
290 | French | 在伯特利出現的神 | O GOD OF BETHEL! BY WHOSE HAND | 1781年蘇格蘭釋義詩 |
650年版則選了一首詞
493 | IRISH | 請來,咱當向耶和華 | 音譯 | 1650年版蘇格蘭詩篇集 |
韻文詩篇(Metrical Psalms),中文譯為押韻詩篇、格律詩篇、韻律詩篇,這種形式的詩篇稱為Psalmody,光是英文完整的韻文詩篇集就有300種以上。
參考書籍及網站
聖詩典考 | 王神蔭 | 基督教文藝社 |
聖詩史源考 | 卓忠敬編 | 門徒出版社 |
教會音樂史 | 麥愛鄰 | 人光出版社 |
當代音樂與崇拜 | 赫士德著 謝林芳蘭譯 | 校園出版社 |
焚而不燬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育委員會 | |
聖詩的認識與應用 | 胡忠敬 | 人光出版社 |
柏渠夕唱 | 羅漁著 | 恒毅出版社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詩 | | |
讚美進入衪的院 | 張剛榮 | 天恩出版社 |
加爾文的生平與教訓 | 布拉特博士 趙中輝牧師譯 | |
http://www.chinachristianbooks.org/ | ||
http://www.cyberhymnal.org/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