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托馬斯·波士頓

     托馬斯·波士頓(Thomas Boston)簡介  ,

      托馬斯·波士頓 (1676-1732) ,

      托馬斯·波士頓的一生  ,

      托馬斯·波士頓:在榮耀的邊界  ,

     托馬斯·波士頓的個人準備    ,

      托馬斯·波士頓的牧養法 ,

     托馬斯·波士頓的傳道  ,

    托馬斯·波士頓的重重考驗  ,

    托馬斯·波士頓的勞苦成果 ,

   托馬斯·波士頓的總結  ,

托馬斯·波士頓(Thomas Boston)簡介

 

    托馬斯·波士頓 (Thomas Boston) 1676 年出生於伯里克郡鄧斯 (Duns),相對默默無聞,1732 年逝世於蘇格蘭邊境的埃特里克 (Ettrick) 小教區。但他56 年的一生,其中45 年是在有意識的基督徒門徒訓練中度過的,這使他的屬靈原則更加可信:基督徒服務的地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提供的服務質量。

 

    波士頓畢業於愛丁堡大學藝術系,在校外完成學業之前,他只在神學院學習了一段時間。他憑藉嚴格的紀律、靠簡陋的圖書館維持的私人學習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喬治·莫里森寫道,作為一名希伯來學者,他“受到世界上最優秀的希伯來學者的平等歡迎”;作為一名神學家,約拿單·愛德華茲寫道,他是“一位真正偉大的神學者”。但波士頓作為一位充滿愛心、忠誠、嚴格自律的基督教牧師,以及一位深深致力於上帝恩典的牧師,才被人們銘記。

 

    他離開辛普林(1699-1707 年在那裡服務)的第一個職責,在埃特里克定居,開始了25 年的事工,領受聖餐的人數從60 人增加到777 人。波士頓不斷地為他的會眾承擔重擔。他背負著福音真理的重擔,克服了天生的膽怯。

 

    然而,波士頓作為一名傳道人的影響力最為廣泛。從這個事奉中誕生了《人性的四重狀態》和其他具有持久價值的作品。波士頓的回憶錄記錄了他一生的歡樂和悲傷、負擔和勝利。

 

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

現代主義(Modernism)不信超自然

 

  復原教各派雖然有過份強調理性的趨勢,但仍把聖經放在理性之上。現代主義則將頭腦放在聖經之上。也就是說,把理性放在信心之上。這種態度乃導因於現代科學與哲學精神。

      現代主義者都不相信超自然的存在。他們不信神跡,所以不接受童貞女懷孕及基督的神性。他們不信聖經,也不信聖經無誤;他們認為聖經不是上帝的啟示,乃是人的記錄,而且不是全人類的記錄,乃是古代猶太人的宗教觀念與經歷的記錄。

      現代主義遠遠地脫離起初的復原教主義,與歷史的基督教一刀兩斷。現代主義思想已經或多或少滲透進復原教大部份教派中。

愛德華六世(Edward VI)

  亨利八世於西元1547年去世,他的兒子愛德華六世即位;愛德華年僅九歲,便由舅父索美塞得公爵(Duke of Somerset)攝政。

      亨利在位期間,贊成改教運動的情緒在英國普遍滋長。索美塞得攝政與他的新政府都傾向改教運動。因此,在愛德華短暫的在位時期,英國改教運動有相當大的進展。雖然在教會行政制度上沒有大多改變,但在教義與崇拜儀式上有不少變革。

      西元1547年,國會通過准許信徒在聖餐時,不但可以領受餅,也可以領受杯。第二年年初,宣佈所有圖像都需從教堂中挪走。再過一年,又宣佈聖職人員不必守獨身,祭司以及聖品人員結婚視為合法。

      西元1549年,國會通過「教會統一條例」,這項條例規定,教會崇拜必須依照「公禱書」(Book of Common Prayer)進行。這本公禱書,也稱為「愛德華六世初版公禱書」(First Prayer Book of Edward VI)。根據此書,聖公會在崇拜中以英文代替拉丁文;直到今天,英國教會原則上仍沿用這本公禱書。

      「愛德華六世初版公禱書」沒有滿足任何人:保持天主教信仰的信徒不滿意這些改變;贊成改教運動的人,則認為改得不夠。西元1552年,國會又通過一項新的「教會統一條例」,把公禱書加以修訂,幾乎取消了所有天主教的儀式。不再為死人祈禱;用聖餐桌取代祭壇;聖餐時以普通麵包取代聖餐薄餅;驅鬼術與抹油禮都被拒絕;對於聖餐的看法則根據慈運理的看法,相信餅和杯只是基督身體和血的表徵。

      教義方面也有改善,坎特布裏大主教克藍麥起草了一份新的信經,有六位神學家幫他(其中一位是諾克斯),總算完成最後格式,而被全英國教會採用。這信經稱為「四十二信條」,一般而言,這份「四十二信條」比公禱書更代表復原教精神。

亨利增加改革項目

 

      國王成為教會元首後,教會其他行政制度還是保持教皇為首時的方式,因此,英國教會(也稱安立甘教會Anglican Church)仍維持由主教治理的形態,而以國王為最高元首。從此以後,英國教會(安立甘教會)又稱為聖公會(Episcopal Chufch)。

      過不久,亨利又在教義方面、崇拜儀式及某些信仰實踐上增加一些改革。修道院被關閉,聖徒遺物不再看為神聖,也不再展覽。在英國,有許多小修道院,也有幾間大修道院。這些修道院擁有許多財產,包括土地、珠寶、黃金。國王將它們的士地區劃起來,分配給他的心腹;這樣,他為英國開創了新的貴族制度,而且是忠於國王的一批人。

      所謂聖徒遺物,純屬欺詐。遺物中,有的聲稱是彼得的頭髮和鬍鬚、打司提反的石頭、多馬的骨頭、馬勒古的耳朵等。在美斯敦城,有一個那穌釘十字架的塑像,該像的頭部會轉、眼珠會溜、嘴唇會動、口中有沫、還會流淚,等到被毀時,才發現原來是神父們所弄的機關。在英國全地散佈許多所謂「十字架的碎片」,加起來足夠裝滿三輛貨車。在亨利八世治下,聖徒遺物的掃蕩與毀壞,是對中世紀迷信的一次重大打擊。

      直到亨利八世在位末期,英國還不是一個復原教國家。我們只能說,在倫敦及英國東南部的人屬於路德派。英國西部和北部,仍屬天主教,而且幾乎占全國人口四分之三。

亨利八世作教會元首

 

      英國的改教運動有許多獨特之處:一方面,在英國沒有一位突出的、偉大的領袖,諸如路德、慈運理、加爾文、諾克斯之類的人物。另一方面,英國教會的改革不是經由教會職員推動,而是藉著一位國王。

      在這時期,英國已經發展了強烈的民族意識,人民反對所有外來的統治力量。文藝複興時期,教皇越來越趨向世俗,對世界的事比對教會的事更感興趣;因此,在英國人眼中,教皇不過比義大利貴族高一點罷了。雖然英國人還是忠實的天主教徒,但他們卻越來越不滿意於教皇對英國教會的管轄,更不願將教皇規定的大筆獻金送到 羅馬。

      雖然如此,若不是英王有意離婚,可能英國教會仍然不會有太大改變。

      英王亨利八世請求教皇批准他與皇后迦他林(Catherine)離婚,因為他計劃與波林(Anne Bo1eyn)結婚。教皇拖延許久都不給他答覆,英王不能再等,決定自己來處理這事。亨利八世本是個能幹的國王,善於控制國會;他使國會於西元1534年通過一項法案,宣稱英國國王是「英國教會唯一最高元首」,這法案被稱為「最高治權法案」(Act of supremacy)。

      「最高治權法案」為英國教會帶來重要的改變,這改變不是在教義上或崇拜儀式上,而是在教會的行政管理上。而且這項改變只是國王取代教皇的地位,成為教會元首。雖然是個大改變,但不能算是改教運動。

      亨利八世把路德看成異端,早於西元1518年寫了一本攻擊異端的書,題名為「論七聖禮」(The Seven Sacraments),教皇為此書特封他為「信仰的護衛者」(Defender of the Faiih)。當他取代教皇做了英國教會元首時,他仍認為自己是忠實的、正統的天主教徒。

      亨利雖有大能,但若不是有全民的支持,他仍然無法將教皇推開。天主教徒們和國王有同樣的看法,他們深信不管這種改變如何,他們仍是忠實的天主教徒。至於傾向路德的人,則認為這項改變是邁向改教運動的第一步。

      並非所有英國人都願意接受「最高治權法案」,因此,亨利又使國會通過「叛國與異端法案」(Law of Treason and Heresy)。根據這項法案,「凡接受天主教以外教義的,就是異端;凡不承認國王是教會最高元首的,就是叛國」。

      在「叛國與異端法案」下,許多人被處死刑,修道士們因不承認國王是教會元首而被殺,殉道者中包括兩位極有名望的人物:斐設爾主教(John Fisher)與摩耳多馬爵士(Sir Thomas More)。後者是英國最傑出的學者之一。他們兩位都拒絕宣誓接受最高治權法案。教皇由於斐設爾主教對該法案的反對,將他升為紅衣主教,來報答他。紅衣主教要戴一頂特製的紅帽,英王亨利八世在憤怒中宣告,將斐設爾主教的頭送到羅馬去戴紅帽;於是,這位七十六歲的老主教於西元1535年六月被斬頭而死。摩耳多馬爵士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徒,曾把許多英國路德派信徒送上火刑柱;現在情勢改變,七月中,輪到他被送去斬首。

墨蘭頓(1497~1560)

 

   墨蘭頓生於布雷頓(Bretten),是人文主義者銳赫林(Johannes Reuchlin, 1455~1522)的姪孫。墨蘭頓自小便顯出不凡的潛質,長大後成為更正教的改教家。他第一篇學術作品是十七歲時寫成的,而伊拉斯姆(Erasmus411,Erasmus, Desiderius)則早至1515年便賞識他。在這階段,墨蘭頓是個人文主義者(Humanist591,Humanism)。1518年,他去威丁堡作希臘文教授,立刻吸收了改教運動的神學,又成為出色的學者和教師,使馬丁路德(Luther750,Luther, Martin)欣賞不已。1521年他寫成《教義要點》(Loci Communes)的初稿,此後一生都在修訂它,並且使之成為信義宗基本的教義手冊。

   墨蘭頓是個學者而不是行動家,在處理衝突局面時,多次顯出他的弱點。就如他被激進派的迦勒斯大(Carlstadt,約1480~1541)及慈味考先知(Zwickau prophets)挑戰時(參極端改教運動,Reformation, Radical995,Reformation, Radical),要求威丁堡在1521~2年間的改革要更徹底及急促,墨蘭頓就不能提供有力的領導。但路德仍是支持他的,使他在「馬爾堡對話」(Colloquy of Marburg, 1529)和奧斯堡信條(1530)都能貢獻所長。奧斯堡文獻對改教運動有極重要的影響,墨蘭頓的性情和技巧十分適合擬就促進和解的文獻。墨蘭頓的專長,在日後的雷根斯堡對話(Colloquy of Regensburg, 1541)亦得到發揮;在那裡,他和布塞珥(Bucer237,Bucer 或Butzer, Martin 布塞珥)與天主教的代表,如厄克(John Eck, 1486~1543)及孔塔利尼(Gaspar Contarini, 1483~1542)開會,在保留雙方的歧見下,對稱義(Justification670,Justification)達到一致的意見。其後,墨蘭頓還簽了施馬加登信條(Schmalkaldic Articles, 1537),申明教宗若尊重福音,他就會承認教宗高於主教。

   路德一生都盼望墨蘭頓在神學上能更接近他,墨蘭頓卻似有意要保持距離。例如,墨蘭頓從沒有取得神學的博士學位,但卻是一個獨立的思想家。在聖餐(Eucharist423,Eucharist)上,他較接近加爾文(Calvin249,Calvin, John 加爾文);在預定論(Predestination954,Predestination)及自由意志(Will234,Will),他傾向伊拉斯姆;在稱義觀,他又比路德更具法律的味道。當路德離世(1546)後,墨蘭頓自然地成為接班人。1548年,更正教敗於天主教手下,他妥協了,接受了萊比錫暫時和約(Leipzig Interim),亦即是一種更正教神學,加上羅馬天主教儀式的折衷辦法,結果為更正教與天主教共同反對。這種妥協的態度,大大削弱了他的領導權柄。終其餘生,常與信義宗各人捲入種種鬥爭︰與阿西安得(Andreas Osiander, 1498~1565)爭論稱義的問題;與安斯多夫(Nicholas von Amsdorf, 1483~1565)爭論預定論的問題,以及與其他信義宗的人爭論聖餐問題。他離世時,據說是求上帝「救他脫離神學家的憤怒」。他是一個博學多聞的人,終生是個人文主義者,一個極重要的教育改革家,對德國的大學及教育有很大的貢獻。

   後人對墨蘭頓的評價頗不一致。有人認為他與改教運動的大方向不一致;但在那個時代,正如路德最厲害的敵人說的,墨蘭頓實在是一個有理性、中庸,和追求大公精神的人物,比路德更容易使分裂的兩方復和,並能找出一條二者皆能接受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