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7日 星期六

加爾文論神蹟

 

  加爾文對神蹟的看法:

1.加爾文對神蹟是站在相信及支持的立場,此點是十分確定的。

2.他完全接受聖經所有的神蹟,只不過在他的《基督教要義》第四卷十四章18節,他提到特別的看法,他認為神蹟是一種記號,聖禮典也是一種記號,在意義上,神蹟就像聖禮典,聖禮典主要在傳達也在表明上帝的恩典,加爾文用記號來形容聖禮典,因為他看見洗禮、聖餐是上帝恩典的記號,他也用這種角度去看神蹟,認為神蹟也是記號,也在表明並傳達上帝的恩典,所以迦爾文談到神蹟時,他將神蹟和記號連在一起,這代表他對神蹟的看法是傾向神蹟要和信息連在一起,不能拆開。


  在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裡,教會論的部份在第四卷,他討論當時天主教所認定的聖禮典,其中五項他不贊成的,討論中他提到當時的教會或現今的教會,對神蹟及醫治的看法,在第四卷十九章6節主要在討論天主教的按手禮,他不贊成把按手禮當成聖禮典,因為他對聖禮典的看法和路德一樣,認為聖禮典只有二次,就是洗禮與聖餐,在討論按手禮的同時,他提到神蹟的恩賜我說恩賜是在指教會時代是否還有神蹟的應用,加爾文在此採取否定的看法,他認為在耶穌和使徒時代有特別的信息要傳達,所以有神蹟相隨,他認為這個恩賜到了教會時代已經停止,類以情形也發生在另一個地方,第四卷十九章18節,他討論天主教在聖禮典中的抹油禮,他認為抹油禮不是聖禮典,同時也提起天主教的抹油禮,不是聖禮典中抹油和醫病的關係,接著講到醫病的恩賜。

他對醫病與神蹟的恩賜觀點相同,神蹟必須和信息有特別的關係,它是一個將上帝的恩典表明出來的記號,所以在耶穌的時代,使徒的時代,有很多神蹟,卻認為在教會時代已經沒有神蹟的恩賜,這是他個人的觀點,在此,加爾文對神蹟的看法是肯定的,強調有神蹟的可能性,但他更強調神蹟不是魔術,神蹟是記號,要傳達信息,在這意義不同,他認為教會時代已經沒有神蹟的恩賜。

在耶穌的時代,許多人想要看神蹟,他們並不一定要神蹟,背後的信息,他們只想看耶穌。如何變餅,如何使人病得醫治,如何從被鬼捆綁得釋放,耶穌的神蹟不是變魔術,不是奇蹟而己,它被稱為神蹟是因為那是一個記號,它包含有信息,它是傳達上帝的恩典。耶穌將石頭變為餅,並不僅止讓人吃飽而已,在變餅的過程,通常都是祂講道與傳福音的一部份。

 

聖靈的工作

 

    《基督教要義》第一卷是「對創造者上帝的認識」,第二卷是「對救贖者上帝的認識」,這使得我們會期待第三卷是「對聖靈上帝的認識」,但是第三卷的卷名卻是「論領受基督恩典的方式及其益處,和隨恩典而來的效果」。我們會感到奇怪,為何突然間說到拯救的事呢?在說明耶穌基督如何完成拯救之後,卻接著論到人要如何得 到這個拯救,這必須接下去看才能理解。第三卷第一章的章名是「聖靈暗中的運行使有關基督的一切都成為我們的益惠」( The things spoken concerning Christ profit us by the secret working of the Spirit ),可以看到聖靈是拯救事工發生功效的原因。加爾文在第二和第四卷是論到拯救論和教會論,聖靈在個人身上所做的工作就是拯救論,而論聖靈在團體當中所做的工作就是教會論。

    論到聖靈就是「聖子的靈」,也就是「基督的靈」。這名詞有兩種了解方式,其一,是基督身上有一特別的靈。其二,是通過基督的啟示而來的靈,後者是比較恰當的瞭解;換句話說,聖靈的感動和基督的啟示應該是一致的,也就是說,除了上帝的話以外,還有第二個標準可以來斷定是否真正出於聖靈的工作,就是耶穌基督的啟示,這兩個觀念其實是一樣的,因為聖經的中心就是耶穌基督,所以基督的啟示和聖靈的工作應該要一致。

    說到基督通過聖靈與我們聯結。加爾文認為基督與我們有一種神祕的聯結,這聯結就是通過聖靈而來的。第四節說到「信」是聖靈的工作而不是人的工作,是聖靈的工作使我們能夠進入信。

    加爾文用一個比喻說到聖靈對了解上帝的話的重要性:「上帝的道,正如太陽普照聽道的眾生,但盲目的人卻得不到任何利益。但我們對上帝的道都是生而盲目的,所以它無法進入我們的內心,除非有聖靈作內心的教師啟迪我們。站在人的角度來有估,是人在相信;站在上帝的角度而言,是聖靈在作工,這是不同的兩個角度。

 

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六段

 

我們可以用一個普通的經驗作例。當一對男女彼此相悅相愛,徹底信任對方的愛時,誰教導他們應當怎樣行動,行與不行什麼,說與不說什麼,想與不想什麼呢?惟有信任心才將這一切,和更多的事教導他們。他們不將行為區分;他們作偉大、長久、眾多的事,像作微末和短暫的事一樣高興,反之亦然;並且他們存著快樂、平安、和信任的心,彼此自由為伴侶。但人一有疑心,便要尋求什麼是最好的;要想像出行為的區分來以求寵愛;可是他忐忑不安,百無聊趣;他好似被擄之人,灰心絕望,醜態百出。

  所以信任上帝的基督徒知道萬事,行作萬事,擔任凡所應作的事,並且歡歡喜喜自由自在地去作;他如此行,不是為積許多功德,乃是以討上帝的喜悅為樂,他不為什麼而純粹地事奉上帝,只要蒙上帝喜悅,就心滿意足了。在另一方面,凡不與上帝一致或懷疑的人,就要擔心自己當怎樣才可以作得夠多,才可以用許多行為感動上帝。他跑到聖雅各。康波斯特喇(St. Jacob di Compostella),羅馬,耶路撒冷,這裡那裡,用聖比爾及他(Bridget)的禱文及其他禱文禱告,在這天那天禁食,在這裡那裡懺悔,向這人那人詢問,但總找不著平安。他努力行這一切,惶然不可終日,所以聖經在希伯來為很正確地稱之為Aven amal,意即勞苦愁煩(參詩90︰10)。但它們仍舊都不是善功,都歸於徒然。許多人因此神經失常;他們的恐懼使他們受各種的苦。所羅門智慧書五章論此說︰“我們在邪僻的路上自討苦吃;我們行經荒野,沒有出路;主的道路我們卻不知道,公義的日頭也沒有在我們上面升起。”

 

****************

 

馬丁路德在此強調“信”是上帝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關係,沒有“信”我們將失去上帝的祝福!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四段

 

人人都能自知,他所行的或是善或是惡;因為他的心若確信他所行的討上帝悅納,那行為雖是微如俯拾稻草,也就是善的。若缺乏信心,或心懷疑惑,那麼,雖使一切死人復活,又捨己身叫人焚燒,也是不好的。這就是保羅在羅馬書十四章的教訓︰“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那使我們稱為“基督信徒”的,乃是那在行為中居首要地位的信仰,而不是任何其他行為。因為其他行為,異教徒,猶太人,土耳其人,罪人,也可以有;但堅信自己蒙上帝悅納,惟有被恩典光照加強的基督徒,才能做到。

  這些話其所以近似怪誕,有些人其所以因此稱我為異端分子,乃是由於人們順從了盲目的理智,效法異教徒的樣式,不把信仰置於其他德行之上,而置於其旁,並且以信仰為行為之一,與其他德行的諸般行為分離;其實惟有信仰才使其他一切行為良善,蒙悅納,有價值,因為信仰投靠上帝,不懷疑凡所作的,都是好的。他們甚至不讓信仰仍歸是一種行為,卻把它看為一種心境,其實聖經將神聖善良行為之名惟獨歸於信仰(參約6︰29)。所以他們瞎了眼,作了瞎子的領袖,乃是不足為奇的。這種信仰立即產生仁愛,和平,喜樂,盼望。因為上帝要將的靈立即賜給凡投靠的人,正如聖保羅對加拉太人說︰“你們受了聖靈,不是因你們的善行,而是因你們听信了上帝的話”(參加3︰2)。

************************

 

馬丁路德在此強調“信心”的重要性,要出於“信心”的行為,才是善的,才能得上帝的喜悅!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二段

 

諸般善功以相信基督為第一,最高,最寶貴,正如基督在約翰福音六章所說的。當猶太人問說︰“我們當行什麼,才算作上帝的工呢?”回答說︰“信上帝所差來的,這就是作上帝的工。”我們一聽到這道或傳講這道,便忽略過去了,認為這是一件很小易行的事,實則我們真應當在此久留深思。因為諸般善行必須在這一善功中行出來,也從這一善功接受源源而來的良善,正如從一貸款所接受的一樣。這一點,我們必須率直說明,好叫人可以了解。

  我們發現許多人祈禱,禁食,設立基金,行這事那事,在人前有好行為,然而你若問他們是否確知他們所行的蒙上帝悅納,他們就要回答說︰“否”;他們或是不知道,或是懷疑。有些很博學的人把他們引入迷途,說對此並不必須確實知道;但在另一方面,這些人專將善功教訓人。這些善功是在信仰以外行的,所以它們算不得什麼,全是死的,因為他們的良心在上帝面前如何,並且如何相信,那從良心所發出的行為也就如何。他們沒有信仰,對上帝不存無虧的良心,所以他們的行為便沒有頭,他們的一生和善良都算不得什麼。是以,當我高舉信仰,拒絕沒有信仰的行為時,他們就控告我,說我禁止善功,其實我是力圖將信仰所生的真善功教訓人。

 

**********************

 

 馬丁路德在此強調︰『諸般善功以相信基督為第一,最高,最寶貴,正如基督在約翰福音六章所說的。當猶太人問說︰我們當行什麼,才算作上帝的工呢?”回答說︰“信上帝所差來的,這就是作上帝的工。”

 

的確,我們常常以教會事工為先,教會也常常要求信徒要殷勤聚會、讀經、禱告、作見證、傳福音、服務社區,可是這最基礎之“相信基督”卻常常被忽略,所以教會要教導信徒回到這個原點,然後再出發,進行教會及社會所需之各樣事工與服務。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二十五段

 

這條誡的第三種行為就是在各種需要中呼求上帝的名。因為我們若在患難和需要中呼求上帝的名,上帝就以此為尊的名為聖,大大榮耀的名。因此將許多艱難,痛苦,患難,甚至死亡差來給我們,並且任憑我們在許多邪惡的嗜好中生活,以便敦促我們並使我們大有理由跑到面前,大聲向呼籲,求告的聖名,因此就成全了第二條誡的這種行為,正如在詩篇五十篇說︰“你們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因我要讚美的祭。”

 

這就是你能得救之路;因為人藉著這種工作知曉上帝的名是什麼,這名是怎樣大有能力幫助凡求告它的;因此信仰和信靠大大增長,完成了第一和最高的誡命。這就是大衛的經驗,他在詩篇五十四篇說︰“你從一切的急難中,把我救出來,所以我要稱讚你的名,承認它為美好。”

 

詩篇九十一篇又說︰“因為他專心仰望我,我就要搭救他;因為他知道我的名,我就要幫助他。”

  試看地上誰不是終生在這行為上有夠多作的麼?因為誰能一刻無試煉呢?我且不提從患難而來的無數試煉。當萬事如意,沒有試煉的時候,那便是最大和最危險的試煉了,因為在這種時候一個人最易忘記上帝,膽大妄為,濫用幸福。是的,他在這種時候比在患難中更宜十倍呼求上帝的名。因為詩篇九十一篇說︰“千人僕倒在左邊,萬人僕倒在右邊。”

  我們在眾人的日常經驗中也明顯看到,在平安繁榮的時候,比在戰爭,瘟疫,疾病,和各種不幸的時候,有更可憎的邪惡發生。摩西也這樣為他的百姓恐懼,惟恐他們恰因太飽足,太安逸,便離棄上帝的命令,他在申命記三十二章說︰“我的民富足,肥胖,便離棄他們的上帝。”

 

所以上帝讓他們的許多仇敵存留,不予驅逐,好叫他們沒有安寧,必須策勵自己遵守上帝的誡命,正如士師記三章所記的。當將各種不幸差來給我們的時候,也是這樣待我們。極其留意待我們,為要教訓並驅使我們尊敬呼求的名,信靠,這樣就成全了頭兩條誡命。

 

***********


<心得>

 

 苦難時讓我們與主更親近;而安逸時要更加儆醒禱告並讚美主,以免迷失偏離主,落入更大邪惡之中。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二十一段

 

 

那麼這條誡的第一種行為就是,要因上帝所賜無數的恩惠讚美,所以這種讚美和感謝應當永無窮盡。因為誰能為生命的恩賜,且不說為其他所有今世和永遠的恩賜完滿地讚美呢,所以人從這誡命的這一部分就有行不盡的善功;他若憑信心去行,他就真不虛度此生。在這件事上誰也不像最顯赫的聖徒一般犯大罪,他們自滿自足,喜歡稱讚自己,或受人的稱讚和尊榮。

  所以這條誡的第二種行為乃是,要警防逃避一切屬世的尊榮和讚美,永不為自己求名,永不使人歌頌稱讚自己。這是極其危險的罪,卻是最普通的罪,可惜,它很少被人注意!不拘一個人是多麼渺小,但他總要作大人物,不甘作最小的;人性這麼深沉於驕傲的邪惡和自信中,大家都違反了這首兩條誡命。

  世人把這可怕的罪惡看為最高的美德,這叫那些對上帝的誡命和聖經的史實不了解,乏經驗之人,念到或聽到異教人的書籍和歷史時,真有極大的危險。因為異教人的書徹頭徹尾充滿了追求讚美和尊榮的毒素。這些書用盲目的理智教訓人說,凡不為讚美和尊榮所激動的人,既不是,也不能作有勢力和有價值的人;凡不顧身體和生命,朋友和財產,以及一切去努力追求讚美和尊榮的人,才算為最優秀的人。諸聖教父都因這罪惡而訴苦,都認為這是尚待克服最後的邪惡。聖奧古斯丁說︰“其他一切邪惡都是行在惡行中,惟獨尊榮和自滿是在善行中並藉著善行而行。”

  所以人若除了這條誡的第二種行為以外,再無別的可做,也必得一生勤勞,以求與這惡奮鬥,將它趕出去。這惡是非常普遍,陰險,防不勝防的。我們都忽略了把這惡加以克服的善事,而汲汲於許多其他次要的善事,甚至因其他善事而傾覆遺忘了這件善事。因此那惟一當尊敬的上帝的聖名,因我們自己可咒詛的名字,自許,和自榮而被妄稱,受了羞辱。這罪惡在上帝面前比殺人和奸淫還要難堪;但其邪僻不像殺人一樣昭彰,因它是隱微的。它不是在肉體中,而是在心靈中行出來的。

**********

 

<心得>

 

善行並不能使我們討上帝的喜歡,因為善行若讓我們驕傲,自以為義,反倒叫我們在上帝面前成為可憎。這也正如牧師不能在講台或心裡說︰「我立志做一流的牧師,要成為牧師中的牧師!」之原因。

 

因為一切之善行是要榮耀上帝,不是拿來榮耀自己,人不可竊取上帝的榮耀,也不可將歸於上帝之榮耀,歸給人或其他受造之物。歸上帝之榮耀於人或其他受造之物就是崇拜偶像,要慎於此,免得自己與別人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