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


    「諾斯底」希臘文意思:知識是得救條件,比信心、行為重要。諾斯底主義在很多宗教內都有它的影蹤,它強調人是靠某種神祕的「知識」得救。諾斯底主義強調靈界與物界的永恆對抗。舊約的耶和華既是造天地萬物的,而物質既是邪惡,耶和華也就是次等的神,與超越的神不能同日而語。以瓦倫提努和馬吉安主義兩大派為主。

  1. 瓦倫提努派(Valentinus):模糊神說或充實境界說(pleroma)

約於主後140年從亞歷山太來到羅馬。他說神(眾數)有很多等級,藉著放射而衍生,包括「第一批四對」(First Ogdoad)。這群神中最低弱者Demiurge因做錯而離開光明世界,創造物質世界。

    他又把人分作身、心、靈三等級︰屬肉體的(hylics),他們是沉迷於自然界與肉慾的不信者;屬魂的(psychics),是靠信心而活的普通基督徒;和屬靈(pneumatics),即屬靈的諾斯底信徒。其中靈最有價值,身最無價值,不應救贖。思想如下:

    1. 二元善惡論:凡有重量的就是惡,物質是有重量的,因此物質是惡,這惡帶來很多不該有的慾望。要拒絕情慾,強調苦行和禁慾。

    1. 創造論:認為上帝是絕對聖潔,不能成為惡的源頭,不會造出惡的物質。

    1. 救贖論:認為基督不是道成肉身,聖潔的上帝不會住在惡的身體裏面。基督不過是以人的形狀出現的一個靈。幻影說(docetism) 否定基督之人性,認為基督肉身是靈界的投影,基督的靈是在耶穌這人受洗時臨到他身上,耶穌死前則離開他。他們認為肉身既屬物質,上帝絕不能成為肉身。

  1. 馬吉安主義( Marcionism A. D. 140)

    馬吉安生於西哪坡Sinope of Pontus據說父親是主教,他自己則是個富有的造船商,慷慨奉獻大筆金錢給教會,而受看重。馬吉安深信只有保羅才是真使徒,而其餘十二使徒早就因猶太化而成了假使徒。他把加拉太書置於保羅書信之首。他的神學思想記在《對比論》(Antitheses);此書一開首便說︰「啊,無窮的珍寶,又滿有權能,令人狂喜、驚異不已!偉大叫人無以言喻,無法想像,無可比擬!」

    這便是他對保羅論到恩典之福音的讚歎。馬吉安從保羅的恩典觀,引伸出一套律法與福音(Law and Gospel)的對比,把二者之不同誇大。他追隨當代本都之亞居拉(Aquila of Pontus)的意見,完全按字面的意思來解釋聖經,拒絕任何寓意法的解釋。但馬吉安對律法與福音的見解,比保羅提出的大膽很多。他認為有兩個神,一個是舊約的神,是創造者,也是律法和公義的神,預言一個猶太教的彌賽亞要來;另一個是新約的神,這是以前人所不認識的,是耶穌基督之父,也是恩典與救贖的神。他於144年被羅馬定為異端開除。大量的著作後來影響東方教會。他喜歡研經,寫很多解經書,是第一位編輯新約經典人。他否認舊約,只接受路加(刪除耶穌降生和祂以舊約中的神為的父部分)和十封保羅書信(教牧書信大力批評諾斯底主義之先驅)

  1. 其他的諾斯底主義者都由這兩派延伸,各以其領袖命名:

    1. 克林妥 (Cerinthus)二世紀初小亞細亞教書一個諾斯底主義者說基督以一鴿子的形式降臨在耶穌這個人身上,但因為基督是神,不能受苦,故耶穌被釘十架前,基督便離他而去。

    1. 巴西理得(Basilides)是埃及諾斯底教師;愛任紐說他是二元論者,希坡律陀說他是一元論(Monism)者。

    1. 愛爾克賽派(Elkesaite)自誇其新的受洗方式能力之大,甚至連被狗咬也能治好。

4.         Tatian是殉道士游斯丁(Justin Martyr)門徒。他傳禁戒嫁娶的禁慾主義,源於SaturninusMarcion,婚姻視為腐敗和淫亂,棄絕上帝安排,在責難上帝為人類繁衍造男女。他禁戒有氣息的活物,不感謝創造萬有的上帝。他否認亞當得救。Justin殉道後他從教會背道出去,自命為教師自高自大建立教義。他效法Valentinus門徒,發明不可見的分神體(aeons)。他提出自己見解,反對亞當所得的救恩。此異端Severus名為Severians。他們雖用律法書、福音書,卻照自己方法詮釋。他污蔑保羅書信,不接受使徒行傳。Tatian (Diatessaron) 四福音合參。他更正使徒文體,將使徒著作意譯。他致希臘人(Address to the Greeks)記古事,說摩西比希臘作者們更悠遠。

猶太律法主義

     猶太化的異端思想 ,律法主義 ,

律法主義


    猶太教是基督教的搖籃,耶穌引聖經是猶太教經典。

     2世紀有猶太基督徒以便尼派   (Ebionites)。這字原意是貧窮者,嚴守律法,反對保羅只要恩典不要律法的解釋,不接受童貞女生子;只相信獨一真神,耶穌受洗時聖靈才被上帝收養成為上帝的嗣子而非親子這種基督論叫嗣子說(adoptionist)。並主張彌賽亞要再來,在耶路撒冷建立千禧年國,復興猶太民族國家。此派到主後五百年左右即湮沒。

    伊便尼派有好幾個分支;俄利根(Origen)說,有一派是接受耶穌為童貞女所生,另一派則否定,認為耶穌是約瑟和馬利亞所生的兒子。優西比烏則認為,就是接受耶穌是童貞女所生的一支,也否認耶穌的先存性;耶柔米(Jerome)則說他們仍然守割禮,並且等待基督再來,展開千禧年的國度。

新約中提到的異端


  1. 行邪術者西門(Simon Magus)

    出現於見徒8:9-24得記載;早期護教士如:游斯丁、愛任紐、俄利根、希坡律陀駁諸般異端等都曾批判他謂:『我們主升天後,有人因鬼慫恿自稱上帝,這些人非但不受逼迫,反受尊崇。』

    西門是第一個諾斯底主義者,按徒八章記載,他只是「行邪術的」。但較後期作品說,西門自認為上帝,又說他以前一個作妓女的同伴是Helen of Troy轉世。跟隨者撒土尼努(SaturninusSatornilos)主張沒形體的基督才是救贖者;他相信幻影派的基督,否認基督道成肉身(約壹4:2-3)。

    門安德繼承行邪術西門,是撒瑪利亞人,冒名行騙的技倆,比老師有過之而無不及,行邪術更高段。他宣稱是救主,從不可見世界受差來救世人。他說:無人可得勝,即使天使也不能,除非先學習他的邪術,然後受他的浸。合格的人將得永生,永遠保持現狀。愛任紐證實此事。

    游斯丁(Justin)提到行邪術的西門:「我們知道門安德是住Gaparattaea村的撒瑪利亞人。他跟西門受魔鬼驅來安提阿用邪術迷惑人。他使跟隨者相信永遠不死,他的跟隨者也玩同樣把戲。」

    這是魔鬼詭計,騙子打基督名號,以邪術毀謗信仰奧秘,用這技倆使教會靈魂永存,及死人復活教訓分裂。視騙子為救主的人,從堅定的盼望中墮落。

  1. 啟示錄裏提到的尼哥拉黨異端

    傳說尼哥拉是創始人,尼哥拉和司提反同被使徒任命為執事,服事貧窮的人。亞歷山卓的革利免在《雜記》(Stromata)卷三記載:「尼哥拉有位美麗的妻子。主升天以後,尼哥拉因妒忌被使徒責備。他指使妻子到使徒中間,並允許人娶她。這和他自己所說的一致:『每個人都應該虐待肉體』。那些接受他異端教訓的人,仿效這事,恣意淫亂、不感羞恥。經過我的考證,尼哥拉只和妻子在一起,他的女兒始終保持著童貞,兒子同樣純潔。尼哥拉將他妻子帶進使徒中間,算是否絕自己的情慾。因此「我們應該虐待肉體」,其實是克制自己。我不認為尼哥拉會如主所說的,想要事奉兩個主人:肉體與主。他們說馬提亞也教導要與肉體爭戰並虐待肉體,不給私慾留地步,並以信仰與知識堅固我們的魂。」

初代教父的末世觀


    巴拿巴書的作者、黑馬、帕皮亞、游斯丁等,認為在天國尚未臨到之前,先有千禧年來到。千禧年就是在最終的審判以前,基督要來到地上作王一千年。千禧年更重視將要臨到的審判,那時上帝的子民要獲得屬天的獎賞,但惡人必要受到永刑的咒詛。猶太人也有千禧年的想法,只不過他們認為那是彌賽亞第一次來臨時的事;不同於初代基督徒認為千禧年與基督再來有關(20:1-6)

    初代教會有猶太教人士及諾斯底派將千禧年物質化與肉慾化,所以有些教父反對千禧年,如:Dionysius of AlexandriaEusebius等反對,甚至否定啟示錄。

    但康士坦丁堡會議之後,非千禧年主義者佔優勢,奧古斯丁將千禧年主義打成異端,並認為千禧年就是基督復活後在天上掌權。非千禧年在西方神學界地位穩固。

    他們認為聖禮能夠使人得救恩,洗禮叫人重生,又能叫人罪得赦免;聖餐能將永生不朽的福份傳達給領受者。教父的著作是對聖經的解釋,他們間接引用聖經來寫他們的教義,很少出於自己,且著作也沒系統。

    所以使徒時教父,多引述口傳教訓。雖使徒教父可以引用的資料甚缺,但他們的著作非常重要,因這些教父的努力使聖經成為正典,他們也是新約聖經被集合起來之媒介;成為第2世紀中為真道爭辯時的根據。 

帕皮亞殘篇集(The Fragments of Papias)


    愛任紐說這是帕皮亞斯唯一的作品,也是他的見證集,帕皮亞斯是約翰的旁聽者。在帕皮亞斯的序言裏,並沒有任何聲明說他是使徒的見證人。  

    帕皮亞與坡旅甲同為小亞細亞弗呂家省希拉坡立的主教(Bishop of Hierapolis),他們都是約翰的門徒。他的主要作品有:主聖言五書注釋(Expositions of the Oracles of the Lord)寫於125年左右。

    本書僅遺留一些斷片被IraeneausEusibiusAndrew of CaesareaApollinaris of Laodicaea引用的資料而已,其中很多是口傳資料(oral traditions)。其中有些關於新約聖經的記載,如:馬可未曾跟隨過主或親耳聽見甚麼,...他陪伴著彼得,...但並非是教導主所談論的歷史。

    馬可在記錄事情上從未出錯,因為他十分留意每件事,不漏掉任何聽到的事,也不謬言。此書敍述基督在地上千禧年國的統治。